素说《论语》:宪问篇(四)

01

   原  文     

宪问第十四

14.04 子曰:“有德者必有言,有言者不必有德;仁者必有勇,勇者不必有仁。”

02

   释  解      

老师说:“出仕为政的仁德君子通过致力于'近仁从善’的行政,使得民众生活富庶安定,让礼义仁德回归发扬。有德的从政者就会取得卓著的仁德成就,化民成德而近悦远来,这样必定会获得人们的嘉言赞颂,而这些有嘉言赞颂的人却不必都是有仁德成就的君子。仁德从政者会致力于'力行近仁’的行政,这样必定会有勇敢无畏者响应,而这些从善为仁的勇敢者却不必都是有仁德的君子。”

03

   释  字     

《说文》:必:分极也。从八、弋,弋亦声。卑吉切。
《玉篇》:必:俾吉切,极也,果也,然也,敕也,专也。
汉字“必”像戈、矛器物的长柄,甲骨文即像其形。郭沫若认为:“必乃柲之本字,字乃象形,八声。必即戈柲之象形,许书以为从八弋者,非也。其训必为分极,乃后起之义,从木作柲字,则后起之字也。”甲骨文、金文中均用其本义,引申为决断之词,用表肯定之义。
《说文》:言:直言曰言,论难曰语。从口䇂声。凡言之属皆从言。语轩切。
《释名》:言:宣也,宣彼此之意也。
汉字“言”甲骨文为指事字,以初文“舌”上加一横画,或加两横即初文“上”字,表示言从舌出。《释名》“言,宣也,宣彼此之意也。”本义与语言行为直接或间接相关,表示诉说、谈论,或指所说的话。

04

   素说     

前一章通过老师的“邦有道,危言危行;邦无道,危行言孙”的教导,让人们从“危行”中把握从政者“行仁”的职责和使命,从“危言”和“言逊”中把握从政者的“从善”的谨慎和担当。本章通过致力于仁德教化的从政者的德与言、仁与勇间的必然关系,让人们把握德为嘉言之本、仁为勇敢之纲。
老师说:“出仕为政的仁德君子通过致力于'近仁从善’的行政,使得民众生活富庶安定,让礼义仁德回归发扬。有德的从政者就会取得卓著的仁德成就,化民成德而近悦远来,这样必定会获得人们的嘉言赞颂,而这些有嘉言赞颂的人却不必都是有仁德成就的君子。仁德从政者会致力于'力行近仁’的行政,这样必定会有勇敢无畏者响应,而这些从善为仁的勇敢者却不必都是有仁德的君子。”
本章需要注意“有德者必有言”不是指“有德者”之“有言”,而是说“有德者”的行政之结果必定会有他人进行评说、评点之嘉言。同样“仁者必有勇”不是指“仁者”之“有勇”,而是“仁者”的行政之结果必定会“有勇”者响应。如果“有德者必有言”是教导“有德行的人一定有好言语”的话,那么本章就是没有任何意义的大白话了,甚至可以被极端者篡改而去作恶,即无德者会自称自己有德,而要求人们盲从于其无德者的教条言说。同时,这也和孔子的“木讷近仁”的教导相矛盾。我没有采纳这一种普遍的前后矛盾的解读。其实,本章是承接前面几章的继续,从士的不安于怀居,到“邦有道,危言危行;邦无道,危行孙言”,本章是展现其为政所达成的成果了,因此本章是告诉弟子,仁德从政者会有近悦远来的成果,必定会获得人们嘉言赞颂,同样仁者之心的发动必定会有见义勇为者的响应。而赞颂之人和见义勇为之人却不一定是仁德君子。这表现了“为政以德”一方面有感化回归于仁德的力量,另一方面有使少德的不仁者回归于仁德的纠偏于正的力量。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