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章 平和体质:体形健壮,机能协调

形体特征:匀称,不胖不瘦。

心理特征:心态平和,性格随和,活泼开朗。

总体特征:以体形匀称、面色红润有光泽、精力充沛等阴阳气血调和的表现为主要特征。

常见表现:以面色、肤色润泽,头发稠密有光泽,目光炯炯有神,鼻色明润,嗅觉通利,味觉正常,唇色红润,精力充沛,耐受寒暑,睡眠佳,二便正常,舌色淡红,苔薄白,脉和缓有力为主要表现。

适应能力:适应外界的能力很强。

发病倾向:很少生病。

第一节  解密平和体质

健康有标准,帮你辨清平和体质

世界卫生组织的健康标准

有人将“能吃能睡”、“不生病”、“不虚弱”理解为健康。1948年世界卫生组织曾给健康下过这样的定义:健康不但意味着不生病、不虚弱,而且意味着身心及社会生活都处于完全健康的状态。要达到健康的标准,一般来说应具备以下几个条件:

1.心肺功能好。心脏和肺脏是主要的内脏器官。健康的心脏,心肌发达,心容量大,每跳动一次能排出血液80~110毫升,比一般人多20~30毫升。健康的肺脏,肺活量比一般人大,肺内气体交换良好,胸廓发达,呼吸肌强壮,呼吸缓慢而深沉,每分钟呼吸10次左右就能满足身体对氧气的需要(一般人需要呼吸13~18次),这种功效高、用力省的呼吸方法,能够防止呼吸器官过度劳累、发生呼吸道疾病。当心脏功能增强时,肝脏、胃肠等内脏器官的血液循环旺盛,营养供应充足,也处于健康状态。

2.生长发育良好。健康的人,身体发育比较好,表现为个子高大,身材匀称,肌肉丰满,四肢有力。同样年岁的两个人,如果这人比那人身高、体重、肺活量、握力、弹跳力的指标高,说明这个人比那个人身体健康。当然,身体发育的好坏,还和地区、遗传、种族、营养等有关系,不能单从某一方面来判断。

3.身体素质好。人们的劳动、运动以及日常生活中的各种动作,都是由神经系统支配的不同形式的肌肉运动。肌肉所表现出来的力量、速度、耐力、灵敏、柔韧等素质的差别,能够反映出人的神经系统和内脏的功能。因此它也是健康的重要标志。健康的人,肌肉的体积大,力量大,可占体重的40%~50%。

4.神经系统功能好。大脑是身体的主宰,指挥着身体的一切活动。不管是工作、学习、思考、判断,还是日常生活中的各个方面的行动都受大脑的支配。平时吃得香,睡得甜,不头痛,不失眠,工作效率高,无疑是一种健康的表现。

5.对外界环境的适应和抗病能力强。外界是不断变化的,人体必须适应外界环境的各种变化。当外界气温升高时,身体通过皮肤毛细血管的扩张向外散热;当外界温度降低时,身体通过肌肉产热,皮肤血管收缩,减少向外散热,以便保持体温的平衡。健康的人,天热了不易中暑,天冷了不易感冒,就是这个道理。人体对传染病的抵抗力也是一样,身体健康的人,血液中的抗体多,在同样的环境中,不容易得传染病。

一个健康的人应当是:

1.有充沛的精力,能够从容地应付生活和工作的压力而不感到过分紧张。

2.处事乐观,态度积极,乐于承担责任,事无巨细不挑剔。

3.善于休息,睡眠良好。

4.应变力强,能适应外界环境的各种变化,能抵抗感冒等一般性传染病。

5.体重适当,身体匀称;站立时,头、肩、臂位置协调。

6.眼睛明亮,反应敏锐,眼睑不发炎。

7.牙齿清洁,无洞,无痛感;齿龈颜色正常,无出血现象。

8.头发有光泽,无头屑或头屑很少。

9.皮肤有弹性,肌肉丰满,走路轻松。

目前的科学研究证明,一个人的身体健康与否,虽然和先天遗传有关系,但是起决定性作用的还是后天锻炼。有些人年轻时身体很好,由于不参加锻炼,身体也会慢慢垮下来;有些人本来身体很弱,但通过锻炼也会慢慢健康起来。

黄帝内经的健康标准

在《灵枢·本藏》篇中提出了关于人类健康的标准,指出:“人之血气精神者,所以奉生而周于性命者也。经脉者,所以行血气而营阴阳,濡筋骨,利关节者也。卫气者,所以温分肉,充皮肤,肥腠理,司关合者也。志意者,所以御精神,收魂魄,适寒温,和喜怒者也。是故血和则经脉流行,营复阴阳,筋骨劲强,关节清利矣。卫气和则分肉解利,皮肤调柔,腠理致密矣。志意和则精神专直,魂魄不散,悔怒不起,五脏不受邪矣。寒温和则六腑化谷,风痹不作,经脉通利,肢节得安矣。此人之常平也。”一个健康的人,在身体及精神方面所表现出的正常功能活动情况,包括人的经脉运行正常,将气血营养物质输布于全身各部,从而达到滋润筋骨、滑利关节的作用;人的卫气功能正常,能够温煦肌肉、充养皮肤和腠理、调节人体腠理和汗孔的开合,起着强大的保护机体、抵抗外邪的作用;人的神志功能正常,不仅能够调节、控制精神思维意识活动,还能够根据外界环境的变化适当调节机体对外界寒温等气候变化的适应能力。

从中可以看到,《黄帝内经》关于人类健康的标准有三条:

1.人体机能活动正常。即“血和”、“卫气和”,以血气运行畅通为标志。具体表现为身体无痛苦,肢体功能活动正常。

2.人的精神活动正常。即“志意和”,以精神和谐、心理健康、情绪稳定为标志。

3.人体能适应外界的环境。即“寒温和”,具体表现为根据外界环境、气候变化等情况来适当调节生活起居、衣物和饮食,不因为外界气候变化而引发疾病。以主动适应外界环境变化为标志。七情适度,体质平和也要,心态平和

七情,即喜、怒、忧、思、悲、惊、恐等人的7种情绪。任何事物的变化,都有两重性,既能有利于人,也能有害于人,同样,人的情绪、情感的变化,亦有利有弊。如《养性延命录》所说:“喜怒无常,过之为害。”《三因极一病证方论》则将喜、怒、忧、思、悲、恐、惊正式列为致病内因。而平和体质之人的七情恰恰是处于一种平衡的状态,相互之间很协调,没有谁胜谁衰之分。

在正常情况下,七情活动对机体生理功能起着协调作用,不会致病。七情六欲,人皆有之,情志活动属于人类正常生理现象,是对外界刺激和体内刺激的保护性反应,有益于身心健康。

人的心理活动,中医学将其统称为情志,它是人在接触和认识客观事物时,人体本能的综合反映。合理的心理保健是人体健康的一个重要环节,在人生中有重要价值,自古以来就被人类所关注。

其实,要想作为一个健康的人,首要的就是内心的平和,只有内心平和了,一个人的面色才会好,精力才能很充沛,身体也才能健康。

第二节_平和体质养生:阴阳平衡要协调

病由心生,养心是一种养生的境界

早在春秋战国乃至更早以前,诸子百家就对养心有较精辟的论述。其中《管子》中的《内业》篇,是最早论述心理卫生的专篇。内,就是内心;业,就是术业。内业者:养心之术也。

《管子》将善心、定心、全心、大心等作为最理想的心理状态,以这些作为内心修养的标准。

具体地讲是三点:一是正静,即形体要正,心神要静,如能这样,就有益于身心;二是平正,也就是和平中正的意思,平正的对立面,就是“喜怒忧患”;三是守一,就是说要专心致志,不受万事万物干扰,则能心身安乐。

专心致志,不受万事万物干扰,则能心身安乐。

《黄帝内经》无论是对身心疾病的社会心理致病因素及发病机制的认识,还是对身心疾病的诊断和防治,都有许多精辟的论述,并已形成一定完整的理论体系。

如:在形神关系方面,《黄帝内经》已认识到,形生神而寓神,神能驾驭形体,形神统一,才能身心健康,尽享天年,要求人们做到自我控制精神,抵制或摆脱社会不良风气的干扰。

对于心理与生理之间的密切关系,对于个性心理特征的种种分类,对于心理因素在疾病发生发展中的地位,对于心理治疗的意义,对于调神摄生的心理卫生等,《黄帝内经》均作了原则性的总结,提出了很多颇有价值的见解,是我们研究情志保健的宝贵资料。

唐代名医孙思邈,在其所著《千金要方》中,专有“养性”之论,不仅整理了唐以前有关调神养心方面的论述,还提出了自己独特的见解,如在《道林养生》中的十二少、十二多,皆是对情志保健理论的进一步发展。

明、清时期,心理保健学说有了新的开拓和特点,如《摄生集览》中提出“养神为首”,即虽然保养之法可数以万计,但养神是第一位的。在睡眠与精神的关系方面认为,不寐与情志有关,倡导“入寐之法,首在清心”。在《遵生八笺》中还提倡鉴赏书画、文房四宝、各种花卉及游览、登高等活动,以陶冶精神,实为当今旅游、登山以健心身观点的理论之源,至今仍给我们以方法论启迪。

中医的最高境界是养生,养生的最高境界是养心。从古至今,一直如此。所以,就养生而言,下士养身,中士养气,上士养心。看一个人也是一样,观相不如观气,观气不如观心。正所谓,养好了心,即做到了养生的最高境界。

顺应四时,阴阳协调体质才平和

中医认为:  “夫四时阴阳者,万物之根本也。所以圣人春夏养阳,秋冬养阴,以从其根,故与万物沉浮于生长之门。”人作为自然界的一员,就要掌握自然界的四时阴阳变化规律特点,以一定的养生方法来维护和加强机体的阴阳平衡,使之能够与四时相适应。

阴阳是对自然界中相互关联的事物或现象对立双方的概括,最初的含义是朴素简单的,就是指日光的背向而言。朝向日光者为阳,背向日光者为阴。后来含义不断引申,如白天为阳,黑夜为阴;温暖为阳,寒冷为阴等。现在,人们习惯将自然界中所有的事物和现象都划归于阴和阳两个方面,亦即阴气和阳气。

所谓阳,是指有运动、上升、外向、无形、温暖、明亮、兴奋、刚强等特性的事物或现象。所谓阴,是指有静止、下降、内守、有形、寒冷、晦暗、抑制、柔弱等特性的事物或现象。

《黄帝内经·素问》中称:“平旦至日中,天之阳,阳中之阳也;日中至黄昏,天之阳,阳中之阴也;合夜至鸡鸣,天之阴,阴中之阴也;鸡鸣至平旦,天之阴,阴中之阳也,故人亦应之。”从这一论述可以看出,每一事物的内部可以划分为阴阳两个方面,而阴阳任何一方还可以再分阴阳,是为阴阳中复有阴阳。例如:昼为阳,夜为阴;白天的上午为阳中之阳,下午为阳中之阴;黑夜的前半夜为阴中之阴,后半夜为阴中之阳,等等。

然而,事物的阴阳属性并不是绝对的,而是相对的,因为阴阳双方是通过比较而区分的,单一事物是无法定阴阳的。例如:60℃的水和10℃的水相比,前者当属阳,后者当属阴。但和100℃的水相比,100℃的水便属阳,60℃的水便属阴了。

值得一提的是,任何事物都不能随意区分阴阳,不能说寒就是阴,热就是阳;也不能说女属阴,男属阳。阴阳的定义必须按事物的特定属性来正确区分。

所谓“以一日分为四时,朝则为春,日中为夏,日入为秋,夜半为冬。朝则人气始生,日中人气长,夕则人气始衰,夜半人气入藏”。可见昼夜晨昏是符合阴阳交替变化规律的。从昼夜晨昏阴阳交替的变化规律看,阳中之阳一阳中之阴一阴中之阴一阴中之阳,是一日内阴阳消长变化的一般规律,一年四季中阴阳交替变化也是这样的。正如《春秋繁露》中所言:“夏者,太阳之选也;秋者,少阴之选也;冬者,太阴之选也;春者,少阳之选也。”即夏为太阳,阳中之阳;秋为少阴,阳中之阴;冬为太阴,阴中之阴;春为少阳,阴中之阳。故《素问·四气调神大论》指出:  “逆春气,则少阳不生,肝气内变;逆夏气,则太阳不长,心气内洞;逆秋气,则少阴不收,肺气焦满;逆冬气,则太阴不藏,肾气独沉。”

阴阳的相反可导致彼此之间的相互制约。例如:温热可以驱散寒冷,冰冷可以降低高温;水可以灭火,火可以使水沸腾而化气等。阴阳对立制约的结果,使事物取得了动态的平衡。如人体的生理机能而言,机能亢奋为阳,抑制为阴,二者相互制约,维持人体机能的动态平衡。当人体阴阳两个方面的对立制约关系受到破坏时,就会出现阴阳失调的病变。

中医认为,  “正月、二月,天气始方,地气始发,人气在肝”。方,正也。就是说正月、二月,天气开始有升发的气象,地气也开始萌动,这时候的人气在肝。《中藏经》更明确指出:“其气嫩而软,虚而宽。”说明肝应春,肝如春木枝柔叶嫩,为柔嫩之脏。

肝所以独主升发,是由人与自然的统一性,即五脏应于四时的规律所决定的。古代养生家认为“春脉者,肝也,东方木也,万物之所始生也”。说明人体中与自然季节中的“春”相应的脏腑是肝。肝应春,为阴中之少阳,阴多而阳少,其性多柔。张元素在《医学起源》中说道:“肝与胆为表里,足厥阴也。其经于春,乃万物之始生也。其气软而弱,软则不可汗,弱则不可下。”指出肝气为始生之气,其气软弱,病则不可妄汗妄下。肝恶刚燥,喜柔润,应时刻注意维护其柔润之体,保持其柔顺之性,使正气存于体内,百病不生。

一年之内,春季阳长阴消,夏季阳盛于阴,秋季阴长阳消,冬季阴盛于阳;一日之内,早上阳长阴消,日中阳最旺,黄昏阴长阳消,夜半阴最盛。如果消长过度,在自然界可以形成灾害,如过寒、过热、水灾、旱灾等;在人体则引起阴阳偏盛或偏衰的病理变化,如寒证、热证、虚证、实证等。

中医学对阴阳的协调以及如何顺应四时阴阳的-变化特别重视,无论是谈生理或病理,都十分注意四时阴阳的变化。《黄帝内经》中说“生之本,本于阴阳”,主张在春夏阴消阳长、万象更新之时,人体也必须相应地顺应季节之气,多做一些户外活动,使阳气更加充足;秋冬之季,气候由温转凉,阳消阴长,肃杀寒冷,人体必须注意防寒保暖,避之有时,使生气不要妄泄。

《宝命全形论》中也说:“人生有形,不离阴阳。”说明人的生命

活动是以体内阴阳为依据的,而体内阴阳又必须与自然界的阴阳变化相适应,生命活动才得以正常进行。也就是说,只有保持人体内外环境的阴阳协调与平衡,生命活动才有所保障。

气象因素对人体的健康也有一定的影响。大气中的气象要素如气温、湿度、风速、日照、气压等,通过人的下丘脑对人体起作用。人体的皮肤、黏膜、感觉器官和神经系统,都能感受到气象要素的变化,从而引起代谢、内分泌、体温调节等一系列功能的改变。这就要求人们顺应四时的变化规律,保持寒温适度,维持阴阳平衡,以防病延年。

《黄帝内经》中说:“人生于地,悬命于天,天地合气,命之曰人。”“人与天地相参也,与日月相应也。”“天食人以五气,地食人以五味,气和而生,津液相成,神乃自生。”“天气通于肺,地气通于嗌,风气通于肝,雷气通于心,谷气通于脾,雨气通于肾。”这种天人相应的关系,始终指导着中国古代养生学的发展和研究。汉代大史学家班固也说:“春生夏长,秋收冬藏,此天道之大经也,弗顺则无以为天下纲纪。故曰:四时之大顺,不可失也。”

在养生学中,人与天地相参的关系是以四时、五行配五脏的理论表述的。木主春,通于风气,在脏为肝;火主夏,通于热气,在脏为心;土主长夏,通于湿气,在脏为脾;金主秋,通于燥气,在脏为肺 ;水主冬,通于寒气,以脏为肾。

一年之内,以春为首,春夏之时,气候温暖,地气升浮,阳生阴长,万物俱生;时至秋冬,气候寒凉,天气沉降,阳杀阴藏,万物俱潜。升已而降,降已而升,如环无端,运化万物。天气如此,人亦应之。这样才能进行正常的新陈代谢,生生不息,化化无穷。

(0)

相关推荐

  • 脉管疏通汤之未病先防

    未病先防思想最早见于两千多年前的<黄帝内经>,为中医学理论的精髓之一."治未病"的核心思想是"未病先防.已病防传.差后防复",就是采取各种养生保健和 ...

  • 『九种体质(对症养生)』第十章 平和体质:体形健壮,机能协调

    第十章平和体质:体形健壮,机能协调 形体特征:匀称,不胖不瘦. 心理特征:心态平和,性格随和,活泼开朗. 总体特征:以体形匀称.面色红润有光泽.精力充沛等阴阳气血调和的表现为主要特征. 常见表现:以面 ...

  • 【养生健体】九种体质,对症养生 第十章 平和体质:体形健壮,机能协调

    [养生健体] 九种体质,对症养生 第十章 平和体质:体形健壮,机能协调     形体特征:匀称,不胖不瘦.     心理特征:心态平和,性格随和,活泼开朗.     总体特征:以体形匀称.面色红润有光 ...

  • 相对健康的平和体质应注意的养生方法,你知道吗?快来看看吧

    相对健康的平和体质应注意的养生方法,你知道吗?快来看看吧 中华中医药学会发布的<中医体质分类与判定>,根据人体形体特征.常见表现.心理特征.对外界环境适应能力及发病倾向等的不同,可将人体体 ...

  • 九种体质的饮食调养(1):平和体质

    原创 八卦象数疗法 八卦象数疗法 当代中医专家,通过几十年的研究,把人的体质分为九种体质.这九种体质分别为:平和体质.气虚体质.阳虚体质.阴虚体质.血瘀体质.痰湿体质.湿热体质.气郁体质和特禀体质.今 ...

  • 《辨体质保健康》痰湿、平和体质

    《辨体质保健康》痰湿、平和体质

  • 平和体质

    平和体质是一种以体态适中.面色红润.精力充沛.脏腑功能状态强健壮实为主要特征的体质状态,又称为"平和质". 平和质所占人群比例,约为32.75%. 平和体质中男性多于女性,而且年龄 ...

  • 人的体质体形和植被长势的关系

    我经常看农民频道的节目,农博士讲解果树栽培和修剪,一个果园里,放眼望去,长势优良旺盛,枝繁叶茂的果树挂果不一定多,而一些看着不起眼的树冠也不大,枝丫看着光秃秃的,没多少枝叶,却挂满了果实.农博士在给农 ...

  • 平和体质的人该如何饮食调养

    平和体质的人该如何饮食调养 热门文章排行榜 >>2019-01-20 11:17来源:99健康网 体质分为九种,不同的人有不同的体质,那么平和体质的人该如何调养呢?平和体质的人该怎么吃? ...

  • 平和体质的最佳运动方式

    平和体质的最佳运动方式--太极拳 热门文章排行榜 >>2019-01-25 11:23来源:99健康网 平和体质者养生要采取中庸之道,所以运动养生也要尽量选择一些贴合人身心的运动方式.那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