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上最凄清的宫怨诗,短短两句,道尽女子一生的凄惨!

如果让你表达悲伤,你会怎么说呢?

苏轼说:“千里孤坟,无处话凄凉”

李白说:“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消愁愁更愁。”

归有光说:“庭有枇杷树,吾妻死之年种矣,今已亭亭如盖也。”

仓央嘉措说:“我生命中的千山万水,任你一一告别。”

北岛说:“如今我们深夜饮酒,杯子碰到一起,都是梦破碎的声音。”

一千个人,一千颗心,住着一千种悲伤。

可知,这世间有一种悲伤,叫故国三千里,深宫二十年

她们是宫中女子,终其一生被锁在宫墙之内。

对于命运,她们没有选择。

唐代诗人张祜的这首《宫词·故国三千里》,就是她们人生的真实写照:

故国三千里,深宫二十年。

一声何满子,双泪落君前。

读完这首诗,“三千里,二十年,一声,双泪“,在脑中回荡,余韵不绝。

这是一串痛苦的数字。

悲悲戚戚,说的是一个歌女的凄惨人生。

诗中的主人公,孟才人,是唐玄宗时期的歌女。

不知何事,得罪了皇帝,被判处死刑。

就刑前,监斩官问她是否还有未了的心愿。

她说:让我唱一首歌吧!

于是,这首歌,就是著名的《何满子》,此曲调悲愤凄绝。

据传,一曲下来,“苍天百日黯然失色”,听无不动容。

唱罢,孟才人泪如雨下,昏倒在地,太医检查后,说:“身体还温暖,但肝肠已经断绝。”

原来,世间真有“肝肠寸断”一说。

人生已是悲剧,一曲悲歌是结局。

这一曲,是孟才人悲惨一生的挽歌:

入宫那一年,她刚满四岁,对这个金碧辉煌的地方充满好奇。

她不知道,这里是天堂,也是监牢。

二十年的青春,将在这里荒芜,寸草不生。

自入深宫,故国三千里。

从此,她不能像个普通的少女一样玩耍调笑,不能与父母相见,衣食菲薄,住所简陋。

很多人羡慕她们,因为稍不留神就飞黄腾达了。

可在那个封建王朝,帝王有三宫六院,嫔妃三千。

见皇上一面,是何等的困难?

大部分时候,她们只能无聊地虚耗着青春。

更多的时候,是稍不留神就命丧黄泉。

宫女稍有违反戒律者,将会被处以“板着”、“提铃”以及“墩锁”等酷刑。

她们的地位,只是稍高于太监,可以说是非常低贱。因此随时都可能受到欺辱,而且不存在任何名分。

而在明朝就有一个荒唐的规定:凡是宫嫔及宫嫔以下的宫女患得疾病者,是没有机会被治疗的,并且宫廷也不会向她们提供药物。

除了完成各种苦役,她们还要再知书女内官的教习下读完《训》《女孝经》等书目,完全是想奴役女性。

在这样的环境下,渐渐的,孟才人从一个活泼的女孩,变成笼中鸟,瓶中花。

这或许,就是古代宫中女子的宿命吧!

这最后的一唱,或许是悔不当初,或许又是抗议。

关于宫女的悲惨人生,清朝末帝溥仪曾写过一本书,叫《我的前半生》。

书中写了一件事:宫女们其实在满25岁的时候,是可以恢复自由之身,离宫回家,选择嫁人的,可很多宫女,一出宫就选择了自杀。

这又是为什么呢?

其实她们已无婚嫁的资格,连流浪汉都看不上她们。

众所周知,古代女子婚配年龄在14岁左右,而25岁在那时已经算的上是高龄。

男子顶多会将其娶为妾,而且就算进了家门,地位高不到哪里去。

另一方面,因为长期劳作,吃不饱饭,每天还要小心翼翼保住小命。

久而久之,生理和心理上的透支,造成身体机能的衰退,很多宫女有了不孕的毛病。

最后一点,也是最重要。

那就是古代男子的贞操观念,我们都知道,在宫中的女子,不但抛头露面,还无法保证她们的贞洁。

所以,出宫对她们来说,就像是刑满释放的犯人,坐了十年牢,出来发现自己已经被社会淘汰,有的连家都没有。

除了死,没有别的出路。

真的是应了那句诗:“一入深宫里,年年不见春。

宫中女子,除了宫女,还有嫔妃。

有人说,后宫就是一座活死人墓。

前两年热播的《延禧攻略》中,富察皇后的结局就十分悲惨。

在一个冰冷的夜晚,她光着脚,一身素衣,从角楼一跃而下,告别了短暂的人生。死前她说:

“我这一生,犯了无数的错:生在富察家,嫁入皇室,成为大清皇后。”

身为一国之后,常伴君王侧,享尽荣华富贵,可那又如何呢?

这成了她一生最后悔的决定。

后宫佳丽三千,自古君王只闻新人笑,不问旧人哭,她最终在这场斗争中带着满腔怨恨离开人世。

这一辈子,她不曾有一刻,问过自己:你到底想要过什么样的生活?

从入宫的那一刻起,她们就已经把命运交给皇上了。

后宫嫔妃们,争宠夺势,不是真的贪心,而是在这残酷的六宫,不这么做就是死路一条。

她们像所有普通女孩一样,渴望爱情,渴望生活,渴望拥有家庭。

可是无论是嫁王爷,还是嫁皇上,或者当宫女受尽欺凌,都不是她们能选择的。

命运不接受辩驳,在这座歌舞升平的皇宫里,她们只是供人使用的物品。

政治上,女人没资格涉政,但是却常常出现在历史舞台上。

比如,唐代衰败,是杨贵妃“吃垮”的。

比如,纣王饮酒作乐,忘形声色,苏妲己成了千古淫恶。

比如,周幽王烽火戏诸侯,褒姒一笑,成了罪大恶极。

国家亡了,口口声声要报效祖国的男人们忽的一下,退居二线,让一群手无缚鸡之力的女子站出来背锅。

不爱江山爱美人,成了美人的罪过。

我记得鲁迅先生说过:“大抵将败亡的大罪推到女性身上,这真是一钱不值的没有出息的男人。”

的确,当在政治角逐中难以自保的时候,女人就成了一道挡箭牌。

这种做法,是何等的荒唐?

美丽,才华在野蛮的朝野中显得不堪一击。

王朝昏庸,她们凭什么承受整个民族的兴衰?

中国历朝历代,每到江山易主之时,男人血流成河,无数女子跟着丧子丧夫丧贞操。

她们,又能与何人倾诉?

在宫里的日子,青春转瞬即逝。

白居易在《上阳白发人》中写了一位在宫中度过四十四年春秋的白发宫女。

当年她“脸似芙蓉胸如玉”,自入宫起,就常年被幽禁,过着“宿空屋,秋夜长,夜长无寐天不明;耿耿残灯背影壁,萧萧暗雨打窗声”的悲惨日子。

年老的时候,一天晚上月圆如月。

她望着月亮,还是当年的明月,而自己早已不是当年的少女。

她长叹一声:“唯向深宫望月明,东西四五百回圆。”

四五百回月,是她一生仅有的回忆。

当梦想映照回现实,她们看到的,是无尽的辛酸。

这就是那个时代,那座宫墙内,无数女性悲惨命运的缩影。

或许,每个时代都有被牺牲的女性,但好就好在,现在的女性已有了选择命运的权力。

时代正在改变,生活正在变好。

但是别忘了,我们如今的自由,是因为前人的牺牲和努力。

一声何满子,三千年血泪史。

感谢前人,珍惜这个最好的时代。

鉴赏

  一般以绝句体裁写的篇幅短小的宫怨诗,总是只揭开生活画图的一角,让读者从一个片断场景看到宫人悲惨的一生;同时往往写得委婉含蓄,一些内容留待读者自己去想象,去玩味。这首诗却与众不同。它展示的是一幅生活全图,而且是直叙其事,直写其情。 

  诗总共只有二十个字。作者在前半首里,以举重若轻、驭繁如简的笔力,把一个宫人远离故乡、幽闭深宫的整个遭遇浓缩在短短十个字中。首句“故国三千里”,是从空间着眼,写去家之远;次句“深宫二十年”,是从时间下笔,写入宫之久。这两句诗,不仅有高度的概括性,而且有强烈的感染力;不仅把诗中女主角的千愁万恨一下子集中地显示了出来,而且是加一倍、进一层地表达了她的愁恨。一个少女不幸被选入宫,与家人分离,与外界隔绝,失去幸福,失去自由,本来已经够悲惨了,何况家乡又在三千里之外,岁月已有二十年之长,这就使读者感到其命运更加悲惨,其身世更可同情。与这两句诗相似的有柳宗元《别舍弟宗一》诗中“一身去国六千里,万死投荒十二年”一联,也是以距离的遥远、时间的久长来表明去国投荒的分外可悲。这都是以加一倍、进一层的写法来增加诗句的重量和深度。 

  后半首诗转入写怨情,以一声悲歌、双泪齐落的事实,直截了当地写出了诗中人埋藏极深、蓄积已久的怨情。这后两句诗也以强烈取胜,不以含蓄见长。过去一些诗论家有诗贵含蓄、忌直贵曲的说法,其实并不是绝对的。应当说,一首诗或曲或直,或含蓄或强烈,要服从它的内容。这首诗的前半首已经把诗中人的处境之悲惨写到了极点,为逼出怨情蓄足了力量,因而在下半首中就势必让诗中人的怨情喷薄而出、一泻为快了。这样才能使整首诗显得强烈有力,更能收到打动读者的艺术效果。这里,特别值得拈出的一点是:有些宫怨诗把宫人产生怨情的原因写成是由于见不到皇帝或失宠于皇帝,那是不可取的;这首诗反其道而行之,它所写的怨情是在“君前”、在诗中人的歌舞受到皇帝赏识的时候迸发出来的。这个怨情,联系前两句看,决不是由于不得进见或失宠,而是对被夺去了幸福和自由的抗议,正是刘皂在一首《长门怨》中所说,“不是思君是恨君”。

  这首诗还有两个特点。一是:四句诗中,前三句都是没有谓语的名词句。谢榛在《四溟诗话》中曾指出,诗句中“实字多,则意简而句健”,而他所举的“皆用实字”的例句,就是名词句。这首诗之所以特别简括凝炼、强烈有力,与运用这种特殊的诗句结构有关。另一特点是:四句诗中,以“三千里”表明距离,以“二十年”表明时间,以“一声”写歌唱,以“双泪”写泣下,句句都用了数目字。而数字在诗歌中往往有其特殊作用,它能把一件事情、一个问题表达得更清晰,更准确,给读者以更深刻的印象,也使诗句特别精炼有力。这首诗的这两个艺术形式上的特点,与它的内容互为表里,相得益彰。

  与张祜同时的诗人杜牧非常欣赏这首诗,在一首酬张祜的诗中有“可怜故国三千里,虚唱歌词满六宫”句。这说明,张祜的这首诗道出了宫人的辛酸,讲出了宫人要讲的话,当时传入宫中,曾为宫人广泛歌唱。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