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石窟寺丨麦积山石窟第5窟
麦积山石窟第5窟 牛儿堂
开凿于隋末唐初,位于4号崖阁(上七佛阁)西侧,俗称“牛儿堂”。以泥塑天王脚下有牛犊而得名。此处距地面70余米,是麦积山石窟能登临洞窟中相对位置最高的。
窟形形制为三间四柱的仿宫殿式建筑,洞窟前半部分坍塌,原四根石柱目前仅剩东侧的半根。
此窟进深6.5米,高9.0米,宽15.0米。廊后壁正中开一深龛,左右各开一大小相同的浅龛。
5窟平面图
此窟现存14身塑像。
前廊目前仅存一身塑像,称为“踏牛天王”,因其脚下踏一身牛犊而得名。此身塑像身高3.6米,身披长甲,腰系战裙,下着宽腿扎脚裤,足蹬圆头靴,稳健的站在牛犊背上,是一位镇定自若的西域将军形象。脚下神牛目视前方,鼻翼张开,塑造的十分传神。
5窟踏牛天王
后室列三龛,中间主龛内塑一佛二弟子四菩萨,左右两龛各塑一佛二菩萨。三龛内供奉“三世佛”,即过去佛燃灯佛、现在佛释迦牟尼、未来佛弥勒佛。
5窟2龛 主佛
5窟2龛 弟子与菩萨
5窟2龛 正在进行加固修复的弟子塑像
5窟3龛 露齿莞尔一笑的菩萨
5窟1龛 佛与菩萨
西侧窟顶平棋方格内绘有一幅天马图,另长廊西侧龛外上部绘有一幅西方净土变,中龛顶部绘说法图及供养人。
5窟天马壁画
此副壁画纵0.8米,横1.40米,马昂首扬尾,奔腾前进,前有三颗摩尼宝珠,左右四方有流云环绕,飞天相随,花瓣点缀。飞天的裙裾、巾带迎风招展,表现出速度极快的飞扬状态。所绘壁画内容据推测为《太子瑞应本起经》或《修行本起经》中的太子夜半逾城出家的故事。
西方净土变
此幅壁画纵深3.20米,横约4.9米。绘有宝池、宝地,主佛与胁侍菩萨、化生、狮子和伎乐等均安排于倒凹字型宝池当中。由宝池延伸出带状水渠纵横环绕宝地。主佛阿弥陀佛居中结跏趺坐,左右两侧侍立观音、大势至菩萨,下侧围绕七宝莲池。画面左下方绘女供养人三排,右下方绘女供养人一排。
供养人均为女子,三人一组,为主从关系。每组前方均有长条榜题,但已不可辨识。供养人三人一组中:先头一人略高大,为主人;后跟两人略小,为侍女。主人着交领大袖,右衽。其交领左右开口较大,至肩,领缘几乎平直,非常夸张;其大袖前笼,由胸至膝下,呈椭圆状,中间交缝处见袖缘双环纹样,无连珠,环内绘向心射线。此双环纹样应属隋代流行的环状连珠纹的一种。女主人长裙高提至胸,后裙由身后侍女双手上提。供养人右侧最前组主人手持长柄香炉,左侧第一排不清,第二排最先头主人手持莲花,第三排持莲蕾,后跟的每组主人手持莲蕾。此铺净土变的供养人足不外露,不见鞋靴,足部仅以横线一撇进行表现。
上述供养人,尤其女主人的服饰与发形式比较特殊,随着汉化政策的深入,女子“多数身穿交领大袖衫,下着长裙”(《麦积山石窟北朝供养人调查》,孙晓峰),供养人所体现的隋代特征不止于服饰,尚见于其发髻形式。此铺壁画供养人女主人发髻上拢,顶平。平顶侧面略有洼陷,隐约可见结带装饰。这装饰于左侧第二列存留较为明显,如第一组女主人发髻上结带,随后的第二、五、六组亦能辨认出带状装饰。侍女二人发较小,与主人形式基本相同,据沈从文的《中国古代服饰研究》中所述“大量陶俑反映,可知同式发髻,在隋代实具一般性,贵贱差别不甚多”。后方提裙侍女结头巾,平顶。供养人头部略前伸,收下颌,安静行进。隋代发式“比较简单,上平而较阔,如戴帽子,或作三饼平云重叠”。本窟供养人的发髻形式,主人与侍女无大差别,恰符合上述观点,体现出典型的隋代特征。无论壁画还是墓葬出土陶俑,隋代供养人装饰较少,与其社会风俗简约息息相关。
(来源:麦积山石窟艺术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