乔布斯通过什么改变了世界?
一、这是一个“注意力”极度分散的年代
你在工作生活中容易走神
“身在曹营心在汉”吗?
是否有时候自己都没有觉察到?
有时候虽然意识到了,却无力自拔?
一位哈佛的研究人员跟踪了几千个志愿者的想法和活动,结果发现,在一半以上的时间里,这些人的想法和自己正在从事的事情都没有任何关系。
当我们任由自己的头脑天马行空的运行时,便会发现自己的思绪真的是五花八门,各种类型的“大片”无序上演。如果我们任由自己被这些思想、情绪带走,“心随境转”。那么随之而来的就可能是无法自拔的痛苦状态。
内观己心 外察世界
二、如何集中注意力?
“正念冥想是我集中注意力、排除干扰的直接方法。”
——乔布斯
乔布斯终生保持了禅坐、冥想、正念的习惯。
乔布斯几乎从不信任通过市场调查或集体讨论来决定产品,而更多依赖个人的直觉。他的办公室有两百多平方米,里面几乎什么都没有。在决策新产品前,他会一个人待在宽大的办公室里,地板中央放一只坐垫,开始禅坐。他面前的地板上,呈半圆形摆放着几款不同的样品,待他静坐结束后,就凭直觉从中拿起一个样品——那就是苹果即将推出的新品。而他基于“正念冥想”选择的产品,一再被市场证明是正确明智的。
正如中国传统文化中所言:
“致虚极,守静笃。”“静为躁君。”——道家
“静能生慧,慧能生智。”——佛家
“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儒家
儒家、佛家、道家都认为:“静能正道”、“静能开悟”。
乔布斯正是通过内心的明悟,找到了一条终极的“产品之道”。
苹果公司的一位副总裁乔纳桑·艾维回忆到,乔布斯是他一生中所遇到的最为专注的人。“这种专注并非来自你内心的渴望,比如'周一我需要更加专注’,而是在每一分钟都保持专注。”
心的专注力就像手电筒的一束光。普通人的光很弱,也很散乱,照到几米外就已经很模糊了。而乔布斯的心就像一束笔直的激光,亮度非常强,能照射到很远而不散乱,这么强劲的一束光,能量当然无与伦比。
“专注和简单一直是我的秘诀之一。”
——乔布斯
专注和简单是直接相关的,如果太复杂,心即散乱,就很难保持专注,只有简单,才能做到专注,而只有专注,才能洞见本质、造就极致。
三、“正念冥想”到底是什么?
我们在处理很多事情的时候,就像膝跳反应一样,都是下意识的,很少去反思自己为什么这么做。比如别人在指责我们的时候,我们会下意识的找借口反驳对方,自己摔倒了也会第一时间抱怨路不平。
而通过正念,你能意识到当下正在发生的事情,并觉察到自己是如何对某件事情做出反应的。这种高度的对于当下的觉察就是正念冥想,也是一种“动中静”的状态。
四、正念的特点
1.有意识地觉察
麻省理工学院的科学家卡巴·辛在1979年开发了一项正念减压课程。其中的一位学员分享到:“我的手掌中放着几颗葡萄干,时间一分一秒过去,它们变得越来越粘软。这些葡萄干看上去并不怎么美味诱人,不过,根据我老师的指示,我拿起一颗葡萄干细细地看。我注意到葡萄干的皮色的确光泽诱人。再细细看来,我看见了新鲜葡萄从树上摘下时留下的凹痕。然后我拿起葡萄干放进嘴里,用舌头感受着它别致的纹理。之后,我把葡萄干顶到齿间,撕裂它的外皮,再慢慢地咀嚼。”
花几分钟的时间把精力集中在一颗小小的葡萄干上的能力包含了21世纪的生存与成功之法。因为这种内在深度的觉察能够让我们重新认识自己,实现内在的提升,从而建立一个更加强大的自我。
2.专注于当下
印度著名的哲学家克里希那穆提说:
◆ “'心理上的时间’乃观察者与被观察者之间的空隙,乃观念与行动之间的空隙。观念的产生是为了自我保护,行动则是当下直接的表现,既没有过去,也没有未来,它必定属于现在。但是由于行动常带来吉凶难卜的后果,于是我们便求助于观念,期待它能带给我们一些安全感。”
◆ “心不在焉的态度与外在发生的事情一结合,便形成了'问题’。如果我们的心不能全神贯注,而是支离破碎,甚至心存逃亡,痛苦便产生了!”
大多数人往往不愿面对、接纳当下这一刻的自己,于是便发明了“过去”和“未来”作为心灵的“避难所”。
在正念的训练中,如果你又习惯性地开始去想过去和未来的事情,那么你也应该觉察到“身在曹营心在汉”的事实,不评判,不懊恼。然后慢慢的把注意力拉回到当下这一刻。
请注意,刚开始训练时,“开小差”是非常正常的。因为,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我们的积习太深,想改变并非易事,而觉知到“开小差”的事实便是改变的第一步。所以,每次进步一点点,请给自己一个正向的鼓励。
通过这样的练习,我们的专注力会有所提升,同时我们也更能把握自己的思维,更快的走出不良的情绪,使得生活更加富有正能量。
3.不主观评判
我们的习性反应是遇到任何事情都会在心里根据过往的知识、经验给出相应的评价。
而正念则刚好相反,我们不去下定义,不去评判事情的好坏,而只是简单的觉察事情的发生,对一切保持“平等心”,然后如实的接纳已发生的事实。即使产生了某些对事情评判的想法,我们也只需要觉察它,并任它自行生灭。
通过这样的训练,我们渐渐地就能由“心随境转”升华为“境随心转”。降低内心被外物干扰的程度,变得更加平和、明亮。
启迪多元思维
五、科学证实正念冥想有诸多好处
目前,正念冥想被广泛的应用于临床和心理治疗,在相当广泛的范围内都有着不可忽视的效果。
1、压力和慢性疼痛
正念在西方国家最早的应用就是针对压力和慢性疼痛。
2、边缘性人格障碍
在针对边缘型人格障碍的治疗中,辩证行为疗法鼓励患者“直面自我,认同自己的过去,如实的接纳自己的现状”。
3、焦虑
焦虑症的症状是多种经验性回避表现的集合,其实即使是一个并未患有焦虑症的人,当他在经历“担心”的状态时,依然会出于回避现实的思考,专注于猜测未来和自言自语的思维模式中。正念可以帮助人们把注意力拉回“现在”,打破“担心”的恶性循环。
4、抑郁
正念训练能帮助抑郁症患者学着去觉知自己的负面情绪、绝望思考,并在觉知自己的想法的同时,渐渐的把注意力转移到当下的状态和环境,转移到呼吸、走路等当下的活动上。
此外,正念训练还被证实能够帮助患者更多地去和自己对话,更多的唤醒他们对自我的意识、对过去的记忆、对身边的觉察,提升自我关注。
正心正举
虽然我们无法做到每时每刻都保持正念的态度,但你要懂得在什么时候对哪些事情给予必要的关注和深度的觉察,而非“事必躬亲”。
这个过程就是一个“正心正举”的过程,也就是儒家和道家都认同的“中庸之道”。
物极必反,所以,我们做事要讲究平衡,恰到好处,既能不太过,也不能不及,“守中”方能持久,合乎“大道”。
拨迷见智
我们可以通过正念冥想,学会如何珍惜当下、如何删繁就简、如何与自己相处、如何从受苦中解脱。
开启自在之门
一行禅师在《正念的奇迹》中说到:如果你通过正念去洞见一张桌子的实相,便会看到,桌子本身是由那些通常被我们认为是“非桌子的事物”组成的,如:森林、木匠、铁矿、阳光、雨水,包括木匠的父母以及祖先……
如果你让钉子恢复成铁矿,让木材回到森林,将木匠还给他父母,这张桌子就不复存在了。
一个能经由观照这张桌子而洞见整个宇宙的人,即是证道者。你要用同样的方式禅观自己的五蕴(佛学用语,即色受想行识),直至你看到自己存有的“一”的实相,看到你的生命和宇宙的生命本为一体。
观世音菩萨,在洞察了五蕴皆空(无我)的实相后,她就从各种折磨、苦痛、怀疑与愤怒中解脱了。这种禅修法对每个人都适用。如果坚持不懈,精进地观照五蕴,了悟缘起的实相并深深契入后,我们同样也能从苦难、害怕、恐惧中解脱。从此,宇宙的无常、生命的成败,都无法再摆布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