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学习演讲 --周良清
关于学习演讲
周良清
圣人孔夫子说:学而时习之,不亦悦乎;荀子说:学不可以已;周恩来先生说:活到老,学到老;韦尔奇先生也说过:一个管理者首先是一个学习者;成功学家陈安之说过:每一位领导者都是阅读者,每一位成功者都是阅读者;都充分说明学习的重要性。
首先我们要清楚什么是学习?有人说学习是后天获得知识的过程,强调的是知识的吸收和获取。事实上学习是两层意思,学是吸收,获取知识,习是练习、运用。即学以致用!学了必须练习,学一次要练10次、100次才能达到融会贯通!
人类之所以进步,就是学习的结果!人类是最善于向大自然学习的高级动物,首先学习是个体生存的必要手段,动物和人的生活都离不开学习.学习是动物和人与环境保持平衡,维持生存和发展所必需的条件,也是适应环境的手段. 譬如,一只小羊羔通过不断地向羊妈妈学习,知道了哪里可以寻找到丰富的食物,知道了怎样躲避狼的追捕.如果小羊不学习,就不能适应不断变化的外界环境,也就无法生存下去. 人也是如此,人类婴儿与初生的动物相比,相对来说,独立能力低,天生的适应能力也低.可以说,离开父母的养育,婴儿是无法生存下去的.但是人类却有动物不可比拟的学习能力,可以迅速而广泛地通过学习适应环境.如,种植谷物,获取粮食,靠的是学习;战胜毒蛇猛兽等天敌,对付可怕的瘟疫,以免于被消灭,靠的也是学习.人能够成为万物之灵,靠的就是是学习.国外有句名言,叫做"不学习就灭亡".就把学习同生存直接联系在一起,可见学习对人类生存的重要性.
其次学习可以促进人的成熟、成长和成功;我们都知道“孟母三迁”和凿壁偷光的故事。战国的时候,有一个很伟大的大学问家孟子。孟子小的时候非常调皮,他的妈妈为了让他受好的教育,花了好多的心血呢!有一次,他们住在墓地旁边。孟子就和邻居的小孩一起学着大人跪拜、哭嚎的样子,玩起办理丧事的游戏。孟子的妈妈看到了,就皱起眉头:不行!我不能让我的孩子住在这里了!孟子的妈妈就带着孟子搬到市集旁边去住。到了市集,孟子又和邻居的小孩,学起商人做生意的样子。一会儿鞠躬欢迎客人、一会儿招待客人、一会儿和客人讨价还价,表演得像极了!孟子的妈妈知道了,又皱皱眉头:这个地方也不适合我的孩子居住!于是,他们又搬家了。这一次,他们搬到了学校附近。孟子开始变得守秩序、懂礼貌、喜欢读书。这个时候,孟子的妈妈很满意地点着头说:这才是我儿子应该住的地方呀!后来,大家就用“孟母三迁”来表示人应该要接近好的人、事、物,才能学习到好的习惯!
“凿壁偷光” :汉朝时,少年时的匡衡,非常勤奋好学。 由于家里很穷,所以他白天必须干许多活,挣钱糊口。只有晚上,他才能坐下来安心读书。不过,他又买不起蜡烛,天一黑,就无法看书了。匡衡心痛这浪费的时间,内心非常痛苦。 他的邻居家里很富有,一到晚上好几间屋子都点起蜡烛,把屋子照得通亮。匡衡有一天鼓起勇气,对邻居说:“我晚上想读书,可买不起蜡烛,能否借用你们家的一寸之地呢?”邻居一向瞧不起比他们家穷的人,就恶毒地挖苦说:“既然穷得买不起蜡烛,还读什么书呢!”匡衡听后非常气愤,不过他更下定决心,一定要把书读好。 匡衡回到家中,悄悄地在墙上凿了个小洞,邻居家的烛光就从这洞中透过来了。他借着这微弱的光线,如饥似渴地读起书来,渐渐地把家中的书全都读完了。 匡衡读完这些书,深感自己所掌握的知识是远远不够的,他想继续看多一些书的愿望更加迫切了。 附近有个大户人家,有很多藏书。一天,匡衡卷着铺盖出现在大户人家门前。他对主人说:“请您收留我,我给您家里白干活不报酬。只是让我阅读您家的全部书籍就可以了。”主人被他的精神所感动,答应了他借书的要求。 匡衡就是这样勤奋学习的,后来他做了汉元帝的丞相,成为西汉时期有名的学者。
“映雪囊(náng)萤 ”:晋朝时候,有一个人名叫孙康,非常好学。他家里很穷买不起灯油,夜晚不能读书,他就想尽办法刻苦地学习。冬天夜里,他常常不顾天寒地冻,在户外借着白雪的光亮读书。当时还有一个人,名叫车胤(yin),也和孙康一样,没有钱买灯油。夏天夜晚,他就捉了许多萤火虫,盛在纱袋里,用萤光照亮,夜以继日地学习。
“负薪(xīn)挂角”:汉朝时候的朱买臣,小时候,家里很穷。为了维持生活,他每天都得上山砍柴,没有时间读书。但是他好学不倦,常常背着柴一边走,一边看书。隋朝有一个叫李密的人,小时候给人家放牛。每天出去都要带几本书挂在牛角上,趁牛吃草的时候,他就坐在草地上用心读书。
悬梁刺股 东汉时候,有个人名叫孙敬,是著名的政治家。他年轻时勤奋好学,经常关起门,独自一人不停地读书。 每天从早到晚读书,常常是废寝忘食。读书时间长,劳累了,还不休息。时间久了,疲倦得直打瞌睡。 他怕影响自己的读书学习,就想出了一个特别的办法。古时候,男子的头发很长。他就找一根绳子, 一头牢牢的绑在房梁上。当他读书疲劳时打盹了,头一低,绳子就会牵住头发,这样会把头皮扯痛了, 马上就清醒了,再继续读书学习。 这就时孙敬悬梁的故事。 战国时期,有一个人名叫苏秦,也是出名的政治家。在年轻时,由于学问不多不深,曾到好多地方做事, 都不受重视。回家后,家人对他也很冷淡,瞧不起他。这对他的刺激很大。所以,他下定决心,发奋读书。 他常常读书到深夜,很疲倦,常打盹,直想睡觉。他也想出了一个方法,准备一把锥子,一打瞌睡, 就用锥子往自己的大腿上刺一下。这样,猛然间感到疼痛,使自己清醒起来,再坚持读书。 这就使苏秦"刺股"的故事。
小时候常听到我爷爷给我讲一首诗:少年须勤学,文章可立身,满朝朱子贵,皆是读书人,至今我还记忆犹深!
当今人才的竞争、企业的竞争,其本质是经营者和员工学习能力、学习速度的竞争。韦尔奇先生说“缺乏学习能力,对个人是悲惨的,对组织是致命的”,一个人要发展,工作要有热情和创新,必然树立终身学习的观念。因为只有学习,才能开启人的智慧和思路。
再次学习可以提高人的素质,学习可以优化人的心理素质.一个现代社会的新型人才,应该具备诸多方面的良好心理素质,如高尚的品德,超凡的气质,敬业的精神,目标专一的性格,以及坚忍不拔的意志,等等.这些都可以通过学习来达到.正如萨克雷所言:"读书能够开导灵魂,提高和强化人格,激发人们的美好志向,读书能够增长才智和陶冶心灵."
我们理念中做人标准第一条就是虚心好学,学习的方法很多:看、问、听、读、记、习,思,省。这都是学习的方法。 学习的内容从人、事、物、媒体、组织、工作中学习。读书是学习,使用也是学习,而且是更重要的学习,多看书,多钻研工作,多向人请教,多观察,多思考,多反省,多总结。我们理念中有:人人当老师,个个做学生,取长补短,教学相长;干中学,学中干,边学边干,边干边学,干学结合;从人、事、物、媒体、组织中学习;无边界学习;主动学习,享受学习,终身学习。学习与实践辨证统一。
学习分为纵向学习和横向学习,李瑞环先生说过“人类的知识有两个特点:从纵向讲是知识的延续性;从横向讲是知识的借鉴性。人类社会知识的发展,纵向靠继承,横向靠借鉴”。杜甫有一首诗叫《戏为六绝句》:未及前贤更勿疑,递相祖述复先谁。别裁伪体亲风雅,转益多师是汝师。未及前贤更勿疑:这句说那些轻薄之辈不及前贤是毋庸置疑的; 递相祖述复先谁:互相学习,继承前人的优秀传统;别裁伪体亲风雅:常用来说明要识别抛弃不好的东西,要亲近借鉴美善的事物;转益多师是汝师:常拿来论述应该从各个方面有专长的人学习,在学习态度方面要尊重他人,虚心好学。 杜甫主张认真学习前人的优秀文学传统,同时代人也应互相取长补短。
综上所述,学习是非常重要的,每一位同命要想成长,就必须提高学习力。学习我们的企业文化、专业知识、工作技能!
最后送上一首诗:事业不成心不想,夜开灯光读文章,付出总须有回报,今生我要做一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