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乐,为什么是人类最古老、最具普遍性和感染力的艺术之一呢?
文丨果其然 · 主播丨啄二少
音乐,我们最为熟悉的艺术形式。
孩提时我们通过母亲的歌谣,感受生命的欢喜和愉悦,青壮年时我们通过各种音乐曲调,抒发生命的美丽和愁苦,年老时我们还是通过乐曲,回忆生命的美满和遗憾,即使到达生命的终点,我们最后还是通过哀乐或者安魂曲,表达对于生命的感叹,留恋。
自始至终,音乐都贯穿着我们生命的全过程,它参与了我们生命的点点滴滴,是我们认识世界、表达自我、感悟生命的普遍形式。于是欣赏、学习音乐的过程,就是尊重、关爱生命的过程。
这个道理,正如古人所述:三籁之音,能启心智,涤灵魂,昂斗志,获新生。
内观己心 外察世界
中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礼乐文化”。早在夏商周时期,古代先贤就通过制礼作乐,形成了一套颇为完善的礼乐制度,用以维护社会秩序上的人伦和谐。
如果说“礼”是通过社会成员之间共有价值观的映射,形成理性的、统一的,外在的行为规范,那么“乐”就是通过社会成员之间的感情纽带,组成感性的、多元的,内在审美结构。
“乐”的内容,主要就是音乐,之所以选择音乐作为审美的主要形式,就是因为音乐具有激发感情、引人思索,最终起到教化育人的重要作用。
音乐之所以具备如此威力,皆因音乐自身魅力使然:它循循善诱,与“礼”相比,更具有自发性;它简单易懂,比“礼”更具亲和力。于是音乐,不仅是奠定中华民族情感基调的重要基石,更是中华民族深邃情感可以绵延千年的动力。
西方更是如此,音乐的作用甚至更加重要。西方的音乐起源于宗教仪式,它是宗教在西方世界展开、发展的动力之一。比如拜占庭的音乐,被认为是延续古希腊音乐文化的正宗,于是拜占庭音乐的传播性,大大优于和快于拜占庭经济、军事的影响力,它最终成为基督教是否正统的标志:如果没有拜占庭的音乐出现,就不算真正的基督教。
抛开东西方具体的差异,如果聚焦于人类历史的发展就会发现,音乐的出现远远早于文字、绘画、雕塑等等艺术形式问世的时代,所以音乐是人类最为原生的艺术,更是人类之所以为人的证据之一。
启迪多元思维
但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尤其是互联网全面接管我们的生活以来,音乐常常被忽略、被边缘。最突出的表现,就是有关音乐的内容和主旨,开始被戏仿、被改写。
有人认为音乐就是放松心情,表达情绪的普通手段,无需上升到艺术的高度;还有人认为音乐好听就行,无需做内容方面的高下之分。
的确,音乐并非阳光空气和水,完全可以在生命之中剔除掉,音乐也并非灵丹妙药,更是可以在生命中彻底缺席。当然,我们可以通过文学艺术、雕塑艺术、影像艺术去弥补这一短板。
但音乐作为欣赏门槛最低的艺术都被取消,上述艺术形式的生存状态,也必将会岌岌可危。最为关键的是,音乐艺术的传播方式最简单,速度也快,音乐艺术尚且被忽略,其他艺术形式的弥补效果,必将更难被更多的人认同和接受。
最终的结果,是我们的审美能力日益退化,而有什么样的审美能力,就会决定什么样的生命形态,没有了音乐的慰藉和引导,未来人们有关生命的认识和实践,必将会流于肤浅,愈发狭隘。
那该怎么办?
正心正举
大众:请重视音乐的共鸣性
对于音乐的作用,《国语·周语下》中这样阐述:可使气无滞阴,亦无散阳,阴阳序次,人民和利,神是以宁,民是以听。即是说音乐是万物共同的律动,是人类情感的基础,所以好的音乐可以使得万物调和,人与神产生良性感应,人与人处在和谐状态。
这固然是”天、神、人”陈旧观念的古老遗存,但主旨在于表达了音乐可以整合与世间万物、人际关系的重要作用。正如《国语》后来对于音乐作用的总结:乐从和,乐从平,乐从心,音乐从本质上说,正是通过诠释人的普遍而隐秘的情感,以达到追求社会秩序、万物和谐状态的艺术形式。
《芬兰颂》,西贝柳斯的著名作品,该作品曾在多个国家上演,收到了空前的反响。但《芬兰颂》的受众人群,不仅是懂得艺术、了解音乐的艺术家或者知识分子,更多的是普通的劳动者和目不识丁的百姓。
《芬兰颂》何以产生如此巨大的魅力?在于该作品反应了沙皇统治的残酷,和每个弱小生命的艰辛、困惑和不屈。难怪《芬兰颂》在沙皇俄国仅上演一场,便遭封杀,其巨大的作用正如负责审查的警察局长所说:旋律有号召人民起来造反的嫌疑。
所以对于我们普通观众来说,音乐不仅是促使感官愉悦的工具,更是表达内心、陶冶性情、塑造新情感的催化剂,音乐的旋律其实是生命节律的艺术化体现,音乐最大的逻辑就是情感逻辑。这个道理正如美学家苏珊.桑塔格所说:音乐是情感共鸣的深刻形式,音乐赋予个体生命更为高级,更为深刻的思考途径。
艺术家:请注重音乐的标准
既然音乐是情感的普遍形式,那么它就有普遍规律可循,这里的规律并非刻意制造音乐的方法,而是遵循呼唤深刻情感、引发深刻思考的标准。
对于音乐的标准,《左传》曾给予建议:哀而不伤,怨而不怒,乐而不淫,施而不费,取而不贪,处而不底。《乐记》阐述音乐的标准是:满而不损溢,盈而不持则。
总结起来,两者多有共同之处,即是音乐所表达的情感不可过分、不可偏执,更不能迎合观众,不能过分功利。
为何这样做?是因为过分和偏执的情感表达,有损于身心,而迎合观众过分功利,则会埋没音乐的价值。请别因为这是古人的关点,而感觉它过于教条或者落伍,因为千百年来凡是能作为经典存留的音乐作品,都在有意无意中之中,遵循并执行这一标准。
《高山流水》的旋律简单,音色简明,情绪也没有明显明显的高低起伏,但它是千古流传的精品,甚至可以成为中国古典音乐的代名词,与它齐名的《春江花月夜》,同样舒缓悠扬,但其传递的内容却身后广博,音乐家贺绿汀的评价该做品:具有宇宙意识,又不失童年的纯真。
外国的音乐作品也是一样,《如歌的行板》朴实无华、热情中不失细腻,托尔斯泰说它是“时代的脚步,受苦人民的灵魂”,因为该做本来自泥瓦匠们传唱的民谣小调,作者柴可夫斯基几乎没做太多变动,只是加入了序曲和结尾的旋律。
为何这些简单的、平实的、甚至是淡然的音乐,能够摆脱时间的束缚,成为经典中的经典?大概因为它们如实的反应了人类的情感生活和内心世界。
从时间的角度考量,大部分人的命运鲜有特殊和伟大之处,正如歌德所言:生活的实质,就是处在永恒的缩减和焦虑之中。但这并不代表人的情感不值得珍视,更不表明微小的个体不会拥有远大的抱负,而音乐正是通过简单的音符、有序的排列揭示平凡真正的意义:承认平凡,绝非甘于平庸,而是直面人生,用于改变。
这也是音乐具有标准的具体显现:表达情感时不过分、不偏执,正是尊重生活的普遍真相,而不迎合、不功利,则是尊重人的尊严,人性的可贵。
社会——请重视音乐教育
音乐的实质,是通过引发听觉,唤醒听众思想情感,传递关心人、爱护人、尊重人的特殊艺术手段,之所以特殊,是因为欣赏音乐艺术的门槛最低。它不需要文字艺术的知识储备,也不需要影像艺术的美学熏陶,只要有听觉存在,就可以感受到音乐的魅力。
所以音乐艺术具有无可比拟的普遍性,但这种普遍性经过时代的催化,没有把音乐作为艺术力量,而是把音乐作为实用主义的工具,最为突出的表现,就是音乐教育方面。
但和其他艺术教育一样,音乐教育在实际的传播中,常常受到不应有的冷落和慢待。比如在学校教育之中,音乐课同美术课境况类似,都是常常可以被侵占的科目,尤其是在重要的考试期间,音乐课第一个被彻底忽略。
社会上的音乐教育形态,同样不是太好,所谓的音乐教育,其实就是“升学的加分项”、“就业的敲门砖”,这些所谓的艺术培训中心,将音乐作为技术而不是艺术看待,在教授音乐之时总是一味重视“比赛是否可以夺得名次”、“演奏时的姿势如何,表情好不好。”
表面上,这是对音乐艺术的偏见和轻看;实质上,是对整个艺术教育、乃至人文教育的不公和蔑视。这种理念的实质,其实就是“功利化教育观“的具体表现,”功利化教育观“最恶劣的作用,是将教育行为扁平化、将受教育的人群物化。
于是音乐教育越多,音乐家反而越少、会演奏乐器的人越多、懂得音乐的人却越少,音乐的普遍性和艺术性没有随着时代的进步而扩大和深刻,音乐快要变成一门技术,而不是艺术。所以从社会角度考量,重视音乐教育,才是重视音乐作用的最重要体现,即使人没有音乐也许不会过的不好,但人如果没有音乐,人的丰富性将会严重削弱,人不可能过的更好,社会更不可能更加进步。
拨迷见智 开启自在之门
音乐,人类最古老、最具普遍性和感染力的艺术,是人类精神生活之中,重要组成部分。作为人类文化的一种重要形态和载体,音乐以其独特的艺术魅力,激发了人类精神的深刻意义,促进了人类社会可以不断进步,生生不息。
要完全发挥出音乐的作用,需要我们的观众重视并明白音乐的普遍意义,为音乐艺术奠定必要的生存基础;还需要艺术家们遵循音乐的内在标准,为音乐发展拓宽道路;更需要我们的社会,重视音乐教育本身,为音乐艺术转化为生命的力量提供必要的生存能量。
只有这样, 音乐才能与个体生命、社会发展紧密结合,也只有这样,音乐才能继续成为表达人类可贵情感的形式、体现生命具有更高维度意义的艺术。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