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西安临潼村民修水渠挖出一青铜器铭文记录“武王伐纣”经过

1976年3月上旬,陕西省临潼县零口公社西段大队(今临潼零口乡西段村)的农民在搞水利建设时,无意挖到一处周代遗址,挖掘出一处深2米、宽70厘米的窖藏。
临潼县文化馆(临潼博物馆前身)闻讯后立即赶赴现场进行调查,发现铜器的出土地点是一处周代遗址,面积约2万平方米。
发现出土青铜礼器13件,作坊工具23件,兵器7件,车马饰品105件。其中有一件被被誉为西周第一青铜器的“利簋”。
“簋”,簋是一种古代食器,用来盛装煮熟的稻、粱等食物,犹如现在的饭盆,饮宴时使用。
它又是一种重要的礼器,盛行于商、周时期,使用者一般为王侯贵族。是由当时称作“金”的青铜铸成。簋和鼎配套使用,盛装上食物、牺牲等供奉在神坛上祭祀天地祖先。
周代礼制中对鼎用簋的使用有严格规定:天子九鼎八簋,诸侯七鼎六簋,大夫五鼎四簋………“九鼎八簋”是最高礼仪,只有周天子才能享用,越级使用违反礼制,且有“问鼎之嫌”。
临潼博物馆“周秦文物”展室,在“西周部分”陈列有簋、盉、壶、钟、工具、车马器等青铜器,它们的出土地为同一个地方―――“临潼零口乡西段村”。
临潼博物馆 复制品利簋
下图为 真品:

西周真品利簋 现藏 国家博物馆藏

利簋高28厘米,口径22厘米。深腹,双耳有珥,作兽首口衔鸟头状,圈足下有方座。
器腹及方座饰兽面纹、龙纹,圈足饰龙纹,均以雷纹为地,方座平面四角饰蝉纹。重7.9千克。

利簋铭文拓片

利簋铭文只有4行32字:“珷征商,唯甲子朝,岁鼎克,昏夙有商。辛未,王在阑师,赐右史利金,用作施公宝尊彝。
”翻译成白话文:“周武王征伐商纣王。一夜之间就将商灭亡,在岁星当空的甲子日早晨,占领了朝歌。
在第八天后的辛未日,武王在阑师论功行赏,赐给右史利许多铜、锡等金属,右史利用其为祖先檀公作此祭器,以纪念先祖檀公 。
”就是这几个铭文包含的信息,在解决一个千古谜团的同时,奠定了“利簋”的国宝地位。

牧野之战浮雕图

历史上著名的武王伐纣之“牧野之战”,史书记载有其事,可是战争发生的具体时间,却不得而知。
利簋铭文详细记载了武王伐纣在甲子日晨,并逢岁星当空,印证了《尚书·牧誓》中所记载的'时甲子日昧爽,王至于商郊牧野'。
详细的说出了这场大战的时间,那就是公元前1046年1月20日。利簋是目前确知的有关武王伐纣史实的唯一文物遗存,所以利簋也被称作'武王征商簋'。
2002年, 利簋被确定为首批禁止出国(境)展览的文物 。2012年,《国家人文历史》独家邀请九位考古、文博方面的专家,盘点出中国文物中的九大'镇国之宝',利簋为镇国青铜器。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