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代杜牧《题乌江亭》胜败兵家事不期,包羞忍耻是男儿。江东子弟多才俊,卷土重来未可知。

​唐代杜牧《题乌江亭》

胜败兵家事不期,

包羞忍耻是男儿。

江东子弟多才俊,

卷土重来未可知。

完善

译文及注释

译文

胜败乃是兵家常事,难以事前预料。能够忍受失败和耻辱的才是真正男儿。

江东子弟大多是才能出众的人,若能重整旗鼓卷土杀回,楚汉相争,谁输谁赢还很难说。

注释

乌江亭:在今安徽和县东北的乌江浦,相传为西楚霸王项羽自刎之处。《史记·项羽本纪》:“于是项王乃欲东渡乌江。乌江亭长檥船待,谓项王曰:'江东虽小,地方千里,众数十万人,亦足王也。愿大王急渡。今独臣有船,汉军至,无以渡。’项王笑曰:'天之亡我,我何渡为!且籍与江东子弟八千人渡江而西,今无一人还,纵江东父兄怜而王我,我何面目见之?纵彼不言,籍独不愧于心乎?’······乃自刎而死。”

兵家:一作“由来”。事不期:一作“不可期”。不期,难以预料。

包羞忍耻:意谓大丈夫能屈能伸,应有忍受屈耻的胸襟气度。

江东:自汉至隋唐称自安徽芜湖以下的长江南岸地区为江东。才俊:才能出众的人。才,一作“豪”。

卷土重来:指失败以后,整顿以求再起。

有用没用完善

参考资料:1、胡可先.杜牧诗选:中华书局,2005:64-65

赏析

  “胜败兵家事不期,包羞忍耻是男儿。”这首小诗的前两句是说,胜败这种事是兵家难以预料的事,但是能够忍受失败和耻辱才是男儿。

  首句直截了当的指出胜败乃兵家常事这一普通常识,并暗示关键在于如何对待的问题,为以下做好铺垫。“事不期”,是说胜败的事,不能预料。此句强调指出只有“包羞忍辱”,才是“男儿”。项羽遭到挫折便灰心丧气,含羞自刎,怎么算得上真正的“男儿”呢?“男儿”二字,令人联想到自诩为力能拔山,气可盖世的西楚霸王,直到临死,还未找到自己失败的原因,只是归咎于“时不利”而羞愤自杀,实在有愧于他的“英雄”称号。

  “江东子弟多才俊,卷土重来未可知。”小诗的后两句是说,江东的子弟大多是才能出众的人,如项羽愿返江东可能卷土重来。

  第三句“江东子弟多才俊”,是对亭长建议“江东虽小,地方千里,众数十万人,亦足王也”的艺术概括。人们历来欣赏“无面见江东父老”一语,认为表现了他的气节。其实这恰好反映了他的刚愎自用,听不进亭长的忠言。他错过了韩信,气死了范增,确是愚蠢得可笑。然而在这最后关头,如果他能面对现实,“包羞忍耻”,采纳忠言,重返江东,再整旗鼓,则胜负之数,或未易量。这就又落脚到了末句。

  “卷土重来未可知”,是全诗最得力的句子。它的意思是说,如果能做到这样,还是大有可为的;可惜的是项羽却不肯放下架子而自刎了。这样就为上面一、二句提供了有力的依据。而这样急转直下,一气呵成,令人想见“江东子弟”“卷土从来”的情状,是颇有气势的。同时在惋惜、批评、讽刺之余,又表明了“败不馁”的道理,也是很有积极意义的。

  此诗与《赤壁》诗一样,议论战争成败之理,提出自己对历史上已有结局的战争的假设性推想。首句言胜败乃兵家常事。次句批评项羽胸襟不够宽广,缺乏大将气度。三四句设想项羽假如回江东重整旗鼓,说不定就可以卷土重来。这句有对项羽负气自刎的惋惜,但主要的意思却是批评他不善于把握机遇,不善于听取别人的建议,不善于得人、用人。司马迁曾以史家眼光批评项羽“天亡我,非战之罪”的执迷不悟。杜牧则以兵家的眼光论成败由人之理。二人都注重人事,但司马迁是总结已然之教训,强调其必败之原因;杜牧则是假想未然之机会,强调兵家须有远见卓识和不屈不挠的意志。

  议论不落传统窠臼,是杜牧咏史诗的特色。诸如“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赤壁》),“南军不袒左边袖,四老安刘是灭刘”(《题商山四皓庙》),都是反说其事,笔调都与这首类似。人们之所以喜欢这些诗,是因为他标新立异,也说明历史是复杂的,从多维的角度来看,有许多所谓定论是值得商榷的。宋人胡仔在《苕溪渔隐丛话》中谓这首诗:“好异而畔于理。······项羽以八千人渡江,败亡之余,无一还者,其失人心为甚,谁肯复附之?其不能卷土从来,决矣。”其实从历史的观点来看,胡氏的指责不为无由。人们之所以喜欢这首诗,主要是这首诗借题发挥,宣扬百折不饶的精神,是可取的。

有用没用完善

参考资料:1、吉林大学中文系.唐诗鉴赏大典(十一):吉林大学出版社,2009:47-482、萧涤非 等.唐诗鉴赏辞典:上海辞书出版社,1983

创作背景

  这首诗是作者于公元841年(会昌元年)赴任池州刺史,路过乌江亭时所写。一说作于开成四年(839年)。

有用没用完善

参考资料:1、胡可先.杜牧诗选:中华书局,2005:64-652、吉林大学中文系.唐诗鉴赏大典(十一):吉林大学出版社,2009:47-48

杜牧

杜牧(公元803-约852年),字牧之,号樊川居士,汉族,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人,唐代诗人。杜牧人称“小杜”,以别于杜甫。与李商隐并称“小李杜”。因晚年居长安南樊川别墅,故后世称“杜樊川”,著有《樊川文集》。

(0)

相关推荐

  • 杜牧写下名篇替项羽惋惜,王安石读罢不服气,写一首经典之作反驳

    西楚霸王项羽兵败乌江之时,亭长曾建议他渡江逃亡.亭长说:"江东虽小,地方千里,众数十万,亦足王也."可是项羽没有接受这个建议,他拔剑自刎了,死的时候才30岁. 一位神勇的少年将军, ...

  • 【夜听】《题乌江亭》唐代,杜牧

    题乌江亭 [唐代]杜牧 胜败兵家事不期,包羞忍耻是男儿. 江东子弟多才俊,卷土重来未可知. ▲ 点上方绿标即可收听主播朗读诗词 译文 胜败乃是兵家常事,难以事前预料.能够忍受失败和耻辱的才是真正男儿. ...

  • 【书写经典】第308期,书写杜牧(唐)《题乌江亭》

    [书写经典]第308期,书写杜牧(唐)<题乌江亭>. 原文: 胜败兵家事不期,包羞忍耻是男儿.江东子弟多才俊,卷土重来未可知. 释文: 胜败乃是兵家常事,难以事前预料.能够忍辱负重,才是真 ...

  • 《题乌江亭》杜牧

    题乌江亭 杜牧 胜败兵家事不期 包羞忍耻是男儿 江东子弟多才俊 卷土重来未可知 [注释] 1.乌江亭:在今安徽和县东北的乌江浦.<史记·项羽本纪>载:项羽兵败,乌江亭长备好船劝他渡江回江东 ...

  • 古诗词日历 | 杜牧《题乌江亭》

    译文.赏析 / 严勇.音频 / 张佳 译 文 胜败乃兵家常事,难以预料,像勾践一样忍辱负重的才算是真正男儿. 何况江东子弟有那么多青年才俊,若能卷土重来,楚汉相争的结局又有谁能预料? 注 释 乌江亭: ...

  • 杜牧在乌江写了首诗《题乌江亭》,王安石读了不服,挥笔又是一首《乌江亭》被传诵至今

    公元前202年,刘邦撕毁了此前跟项羽签订的楚河汉界各据东西的条约,与韩信.英布.彭越等等大将率领数十万大军追击项羽,并将项羽围困在了垓下.韩信此时使出妙计,令士兵齐唱楚歌.楚歌哀婉,让无数楚军丧失了斗 ...

  • 郝乙书写杜牧《题乌江亭》

    郝乙书写杜牧<题乌江亭>

  • 唐杜牧《题乌江亭》今韵

    唐杜牧<题乌江亭>今韵 一君木子 题乌江亭 唐  杜牧 胜败兵家事不期,包羞忍耻是男儿. 江东子弟多才俊,卷土重来未可知. 评析 <题乌江亭>是唐代诗人杜牧创作的一首七言绝句, ...

  • 解读杜牧《题乌江亭》:乌江一刎成千古,自有后人说短长

    项羽 (公元前232年―公元前202年),今江苏宿迁市人.秦朝末年起义军领袖.杰出军事家. 一代神勇武将项羽,叱咤一生,被文弱书生刘邦所败,最后霸王别姬,自刎于乌江. 此事距今已2222年,往事成斯, ...

  • 《题乌江亭》唐·杜牧

    题乌江亭  唐·杜牧 胜败兵家事不期,包羞忍耻是男儿. 江东子弟多才俊,卷土重来未可知. 杜牧<题乌江亭> 腾讯 时长:04:55 注释 乌江亭:在今安徽和县东北的乌江浦,相传为西楚霸王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