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三个步骤让你的绩效管理无忧
有故事.有方法.有工具
这是2019年第17篇原创文章
总169篇原创文章
全文2770字,阅读时间5-9分钟
点右下角的“好看”是对原创最大的鼓励。
前两天,领英上有这么一个话题:
京东在开年大会上宣布副总裁以上高管,19年会末位淘汰10%。末位淘汰不是新鲜事,但公开宣布末位淘汰10%高管,就算在以管理风格粗旷彪悍闻名的中国也是很少见的的。在欧美管理体系中,更是极为罕见。这样公开的宣布一年期末位淘汰高管,究竟是利大于弊还是弊大于利,大家怎么看?
这个问题引起了大家热烈的讨论,留言多达223条。我摘抄了几条:
末位淘汰这种绩效评估方式早就该被扫进垃圾堆,因为它严重影响员工士气,并且存在偏见和歧视的可能。微软很多年前就放弃了这种评估方式。
末位淘汰应基于公平公正的考核标准,但企业不同的部门,不同的职能,以及相应不同的指标注定这种机制做不到公平公正。再加上员工之间的管理理念、行事原则、工作方式、文化习惯等不同,以及关系亲疏、考评时主观性等干扰因素。 现在再把这种曾经炒得不错的考核制度搬出来,是不是刘强东想用这种方式标榜京东考核公平公正,亦或是用此方式可以名正言顺的赶走一些不喜欢的高管呢。 希望京东真正用好末位淘汰!
我更有兴趣看一年后是如何执行的...
我觉得这是好事,可以让员工更有斗志。还有就是给年轻人一个机会,也许让自己公司换了一个管理体制以及文化。
经常听到狼性文化,什么干掉小白兔。 怎么区分狼和小白兔呢。 比如阿里巴巴做云计算的王坚,头几年他没出成绩是不是小白兔,要不要干掉。但是时间一长,这个像小白兔的人成老虎了。
严重弊大于利!第一,高管之间再想亲密合作就不可能了,因为你死我活。不互相倾轧就已经算好了。第二,除了少数有绝对把握不会在10%范畴内的高管,其他人都会开始给自己留后路。
考核标准是什么,以什么标准来衡量高管的工作成绩,要知道中国很多方面都靠情面的,实行了,淘汰的也是无关紧要不受认可的。但在各个岗位的高管等于拿着一把利刃,老大发话了,做不好我也可能走人,你们必须打起精神干。综合来看,说出来怕是制造紧张气氛,逼着内部突破。
其实人事方面的政策本身很难评价利弊,关键看执行。这10%淘汰的是不是那些应该被淘汰的人?会不会一些高绩效的主管主动离职的情况被算入末位淘汰?重压之下,执行的动作会不会走样、变形?一年下来看,是否能够公允地评价结果?这些问题都是考验一家企业的管理成熟度和基本功的。单独喊一个政策而不考虑执行的复杂性,无非是主席台上的人爽一下。
副总裁以上的高管,负责部门不一样的话怎么横向比较怎么排位?
各VP基本都是负责不同条线,横向对比的标准很难设计,这很考验HR和最高领导者的智慧。总的来说,搞得好了从高层开始有危机意识添干劲,搞得不好就成拍脑袋主观判断了。
“末位”的标准是什么?类似绩效管理,正向激励是分蛋糕,负向激励可能就是卷铺盖走人。关键看标准怎么定。拭目以待。
得先知道有哪些标准会被用来评价这些VP的绩效,以及如何使用这些标准来评价绩效。 如果这些标准设计的不好,可能就会造成大家不能够把劲使在大老板期望的地方, 而是其他大老板不期望的地方。
1、末位是根据什么被选出来的?这个很重要。 2、怎么才能保证这个规则或者指标具备普适以及适度的公平? 没有对以上两个问题的清晰了解,不好武断评论。
我也分享了我的看法:
末位淘汰应该实行,能否成功除了公司文化和政治等因素外有两个着眼点:一是考核机制,一是如何执行。
考核机制:是否能做到公平、公正、公开、透明?比如是否符合SMART原则?是否没有人为干预?做不到这些,被末位淘汰的到底是什么样的高管就是个问号了。
如何执行:就像《财富》杂志调查的那样,70%的CEO被迫离职不是因为战略制定得不好,而是因为执行问题没有把战略落地。所以有了“三公一透”的考核机制,执行落地就是关键了。
这两天又陆续看到了几篇介绍采购绩效管理的文章。其中一篇文章甚至列出了唯绩效主义对采购人员的种种不利,包括绩效可能作假,员工缺乏归属感,造成跨部门之间对立,公司管理各自为政等等。幸运的是,实践中大多数公司都不是唯绩效主义,而是除了考核绩效之外,也会考核文化和价值观契合度,领导力等指标,一般占20-30%的权重不等。
这里我无意评论观点的对错。但是结合京东末位淘汰10%的举措的讨论,我想聊聊到底如何做好绩效管理,尤其是采购的绩效管理。
大家都知道华为的人力资源价值链设计是:价值创造 -》价值评价 -》价值分配。我就借用这三个步骤根据我的管理实践说明一下:
价值创造的核心是人岗匹配
人岗匹配是双向的:人适合这个岗,岗适合这个人。
比如我们常说的让专业的人(人)做专业的事(岗)。你不能安排一个订单跟单员马上去做战略寻源或者供应商管理,你也不能安排一个战略采购去做供应商质量管理,反之亦然。当然经过理论培训和在岗实践后是可以的,但是这需要时间。
再比如对于项目管理,要让懂行的人做决策而不是让职位高的人做决策。让不懂行但是职位高的做决策有什么弊端呢?一个字:拖。因为ta不懂,所以不知道该做什么决定,但是又怕别人看出来自己不懂。所以索性暂时推到一边,时间一长项目下马了。
人岗匹配做的好就可以充分利用人才优势,发掘人才潜力,最大化价值创造。
价值评价的核心是考核制度
考核制度最基本的元素是规则、指标、标准和等级。
规则既可以是定性的,比如前面提到的“三公一透”:公平、公正、公开、透明,考核数据来自哪里,考核公式是什么?也可以是定量的,比如一年考核一次,或者每季度考核一次。
指标大多是定性的,比如对于采购来说,年度指标一般包括成本节省,交付准确率,质量不良率,付款周期,合同覆盖率以及一些具体项目等等。
标准基本都是定量的,比如年度成本节省目标是5%,交付准确率98%,质量不良率低于1000 DPPM(百万分之不良)等等。
等级基本都是定量的,以年度成本节省目标5%为例,假设考核标准分为5级,分别是:A+, A, B, C, D。那么等级的设定可以是:
A+:>=6.5%
A:>=5.5%
B:>=5%
C:>=3.5%
D:<3.5%
限于篇幅,我们这里略去定性的元素“规则”和“指标”,重点谈谈定量的元素“标准”和“等级”。
你们公司的考核标准和等级能定量吗?当然如果能够SMART就更好了!
现实的情况恐怕不太乐观:
要么就是没有标准和等级,要么就是有标准或者等级但是没有量化。
能做到标准和等级都量化了的只是一小部分。
问题来了:如果你的标准和等级不能被量化,那怎么考核员工呢?
我曾经遇到过的一个例子是有年度成本节省5%的考核标准,但是没有对应等级的量化数字。当我问:那6%的绩效该给哪个等级呢?管理者们面面相觑,没有人能回答我。
价值分配的核心是制度落地
这是指依据价值创造和价值评价的规则和结果,在尽可能没有人为干预的情况下,让已经制定好的分配制度落地执行。
制度的标准是不让雷锋吃亏!比如年终奖更多向高绩效员工倾斜。
落地的标准是不打折扣,不人浮于事。不打折扣是制度要100%遵照执行。不人浮于事的本质是没有人为干预。
最后想说的是,无论是经典的KPI,还是谷歌的OKR,实质上都只是一个管理工具。重要的不是它给了你一个什么样的思想或者模板,而是如何正确地设计和应用。
版权声明:“KEEP精进”个人公众号的文章均为本人原创。未经本人许可,禁止进行转载、摘编及复制等任何使用。如需转载、引用或者有其它意向,请事先通过本公众号后台等方式申请并获得授权。原创文章中的部分文字、图片源于网络,如有任何问题请联系本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