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是不会说话,只是不想把好话说给你听》
朋友的朋友和我聊天。寒暄了几句后,他问我是哪儿的人。我回答说,河南许昌。
在回答家乡地的那一刻,我惯性地做好了心理准备,等着看这个人又会用怎样不好的词汇评价我的出生地。
很意外地,对方非常自然地接着下文。他说,“出人才的地方!自古颍川出才人!”
我惊喜又欣慰,真心赞叹对方有修养、懂尊重、会说话。
自我外出以来,稍微熟悉点儿的人都会问我家是哪儿的。我一说河南的,对方紧接着就是,“你是河南的啊!你怎么会是那儿的?我跟你说,你们河南人太坏了!到处偷、抢、打架,整天惹事儿!女的还好点儿,男的真不行!没几个好东西!”“现在都没多少人愿意用你们河南的人!非常不讲诚信!出来工作,一回家过年,说不来就不来了!辞职报告、工作交接什么的,全撂下了!说都没法儿说!”“我去过你们河南的省会,就那郑州!好家伙,那火车站,真叫一脏乱差!”
对于我的家乡河南,十个外地人当中,九个人都会毫不留情地给差评。
好点儿的,会在一连串差评之后的末尾加上两句,“不过你不像河南人!很多河南姑娘也都挺实在!”中和一下。
河南人在外的名声就好比中国人在世界上的名声。
每每有新闻爆出中国乘客在飞机上有什么不文明行为或者中国游客、中国留学生在境外有任何无礼事情,外国人会加重“中国人”这一主体,大肆报道。这时,我大中华的同胞们纷纷愤慨不平,“不能一棒子打死吧!个别没素质的人能代表整个中国?”
说得非常对!个别不能代表整体!就像个别河南人也不能代表整个河南一样!
我今天不是想为自己的家乡洗白,也不是为自己的老乡们辩驳,只是想谈一个词,“尊重”。
我回想之前的种种:不管是面试官看着我的简历,嘴一撇、哼哼出“河南”两字的样子,还是仅一面之缘的人寒暄里的不屑语气,那种在地域性偏见的背后隐藏着的,是对我个人的不认可。不尊重你,谈何尊重你的家乡?
各个地方的人都有正反两面:上海人精明却势利、东北人豪爽却暴躁、北京人大气却高傲......河南人聪明却狡猾。各个城市的人都被其他城市的人贴上正反两面的标签。
一个人尊重你,Ta会说你城市好的一面,因为爱屋及乌,所以才人杰地灵。相对地,一个人不喜欢你,才会当着你的面毫不留情地痛批你的出生地。
“人不敬我,是我无才;我不敬人,是我无德。”
让人尊重的,不是你的背景就是你的实力!而当你两项都薄弱的时候,尊重,是源于对方的良好德行。
最后——世上根本就没有不会说话的人,只是对方不想把好话说给你听!
——枕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