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识讲坛”第二十三期精彩回顾:《赵氏孤儿》的流变与改编

5月25日晚,通识教育部与德风书院联合主办的“通识讲坛”第二十三期讲座在顺德校区国际会议厅举行。来自通识教育部的田雯副教授为大家带来主题为“《赵氏孤儿》之变形记”的讲座。为大家深入解读这个脍炙人口的历史故事,看它如何在一次次改编中流传、变化、漂洋过海、穿越二千年时光……
赵氏孤儿故事长期以来在民间广泛流传, 它以发生在古代山西真实的历史事件为题材, 并由这一题材衍生出一系列文学艺术创作。作为中国最受欢迎的古老戏曲故事之一,《赵氏孤儿》的成型经历了从《左传》到《史记》再到元杂剧的一系列过程;而如今,话剧导演、电影导演用现代视角对这个古老故事进行了新的诠释。为什么这个故事会被一再改编,各种文化改写是否都合情合理?我们从中能获得什么启示?让我们一起来回顾这场精彩的讲座吧~

1

最初的模样

《左传》

关于《赵氏孤儿》的故事,最早的文本记载是在《左传》中。

故事的第一版本记载于《左传·宣公二年》

“晋灵公不君”,即晋灵公做事不合乎君道,赵盾屡次进谏,晋灵公很讨厌他。晋灵公派刺客刺杀赵盾,刺客认为赵盾是好官,杀之不忠,但不履行国君的命令又是不信,遂自杀。第二次,晋灵公请赵盾喝酒,埋伏甲兵恶犬,欲杀赵盾。赵盾手下发现,护其逃走,晋灵公手下也有曾蒙受赵盾恩情的士兵倒戈,保护赵盾逃亡。

赵盾还未逃出晋国国境,他的弟弟赵穿诛杀晋灵公,赵盾返回,迎立新国君,自己仍为国卿。

这个版本写的是君臣冲突,只有“赵氏”,至于“孤儿”,连影子都还没有……

故事的第二版记载于《左传·成公八年》:

“晋讨赵同、赵括。武从姬氏畜于公宫。”这一版出现晋景公灭赵氏家族的记载。庄姬在赵朔死后,与赵朔叔叔赵婴齐有私情,赵婴齐的兄弟赵同、赵括出面干预,使赵婴齐流放并死于流放地,从而掌握赵氏权力。庄姬为了儿子赵武的利益,向哥哥晋景公进谗,说赵同、赵括要谋反,与赵家有仇的大臣为之作证,晋景公借机清除了赵氏家族。赵武被庄姬养在宫中,同年在韩厥的劝谏下,赵武被景公立为赵氏继承人。

这个版本是赵庄姬与赵武这对孤儿寡母与赵氏家族的权力之争。晋景公是赵庄姬所借之“刀”,晋景公也借此去掉权臣。

2

司马迁的改编

《史记》

史学家司马迁的《史记》中也有两处关于这个事件的记载:

第一处在《晋世家》里,基本延续了《左传·成公八年》的叙述;

但在另一篇《赵世家》中,司马迁用了洋洋洒洒近千文,描述了整个事件的前因后果,也是后来的人们所知道的《赵氏孤儿》故事的基本框架:

晋景公三年,司寇屠岸贾向赵氏家族发难,以“惩治杀灵公的逆贼”为由,不请示国君就擅自和将领们在下宫攻袭赵氏,杀死赵朔、赵同、赵括、赵婴齐,并将赵氏族灭——赵朔之妻庄姬产赵武(赵氏孤儿),藏于裤裆逃脱——程婴和公孙杵臼商议救孤,以他人之子“李代桃僵”,程婴假意告发公孙杵臼藏匿赵氏孤儿,公孙杵臼与假赵武一同赴死——程婴带真赵氏孤儿隐匿山中15年——韩厥劝说晋景公恢复赵武爵位,赵武、程婴带兵攻打屠岸贾,将其族灭,孤儿复仇。程婴自杀以报老友。

01

改编情况

与《左传·成公八年》中的记述相比,《史记·赵世家》 增添、改变的内容主要有:
一、增添了屠岸贾这一反派人物, (灭赵、搜孤、索孤), 使故事情节具有鲜明的对立面, 构建起忠奸斗争的框架。
二、庄姬不再有《左传》中记载的越轨行为。
三、孤儿赵武也由《左传》的随母避乱, 变为尚未出生的遗腹子, 立孤复赵也推迟了十五年。
四、增添了程婴、公孙柞臼两个“ 保孤死难” 情节的关键人物。

02

司马迁为何作此改编?

田雯老师认为:司马迁在《赵世家》中对赵氏孤儿故事的改变与其个人生平和遭遇有关,司马迁曾因为替李陵将军辩解触怒汉武帝,他认为'李陵只率领五千步兵,深入匈奴,孤军奋战,杀伤了一万余匈奴兵,立下了赫赫功劳。在救兵不至、弹尽粮绝、走投无路的情况下,仍然奋勇杀敌。就是古代名将也不过如此。他之所以不死,而是投降了匈奴,一定是想寻找适当的机会再报答汉室。'司马迁认为“死节”和为了实现理想“忍辱负重”地活着相比,后者更难,也更有意义。他在《赵氏孤儿》中塑造了程婴和公孙杵臼两个人物,让他们一个死节,一个背负“卖孤求荣”的骂名保孤、立孤,就是为了说明这个观点。他自己面对遭受腐刑的奇耻大辱,也作出了同样的选择。对于悲剧英雄的不公命运,他既悲愤,又同情,也许这是他不惜笔墨改写赵氏孤儿故事的缘由。

3

元杂剧的改编

纪君祥《赵氏孤儿》

王国维在《宋元戏曲史》如是说:“ 其最有悲剧之性质者,则如关汉卿之《窦娥冤》,纪君祥之《赵氏孤儿》。剧中虽有恶人交构其间,而其蹈汤赴火者,仍出于其主人翁之意志,即列之于世界大悲剧中,亦无愧色也。

01

剧情介绍

此剧主题是“复仇”。剧中写赵盾全家被屠岸贾抄斩,赵盾之子赵朔为驸马,也被逼自杀,其妻亦被囚禁并在此时生下赵氏孤儿,剧中多次写到保孤目的是“等他长立成人,与父母报仇雪冤”。赵朔门客程婴将孤儿偷带出宫时,被奉屠岸贾之命把守宫门的韩厥发现,但韩厥不愿献孤儿以图荣进,遂放走程婴,自刎而死。继而屠岸贾下令杀死全国出生一个月至半岁的婴儿,程婴与赵盾友人公孙杵臼商量,以自己的儿子冒充赵氏孤儿,然后出面揭发公孙杵臼藏匿了他。公孙与假孤儿被害,真孤儿得以保全。二十年后,赵武长大成人,程婴向他说明真相,终于报了大仇。

02

改编情况
一、作品调整了矛盾双方所处的年代。使赵盾与屠岸贾同朝为官,辅佐晋灵公。赵氏家族被设定为“世代忠良”,与奸臣屠岸贾成为鲜明对立。
二、新增“杀婴”这一重要情节。
三、将谋取别人之子替换真孤, 改为程婴以亲子出首。
四、程婴与孤儿藏匿山中十五年, 改为屠氏认赵孤为义子, 亲手养大, 二十年后孤儿复仇。(程婴告发公孙杵臼藏匿孤儿,屠岸贾以为除去心头大患后,对程婴说:“程婴,你是我心腹之人,不如只在我家中做个门客,抬举你那孩儿成人长大。在你跟前习文,送在我跟前演武。我也年近五旬,尚无子嗣,就将你的孩儿与我做个义儿。我偌大年纪了,后来我的官位,也等你的孩儿讨个应袭,你意下如何?”)
五、增加程婴作画说明真相的情节。
六、将“程婴死节”改为忠臣义士都被褒奖的“大团圆”结局。

03

为何作此改编?

元杂剧《赵氏孤儿》产生的时代,正是蒙古民族入主中原的时代。屠戮式的征服、无顾忌的掠夺、跋扈的统治、种族歧视的压迫,使得被武力压迫与血腥威胁的人们,心里怀着更强烈的反抗愿望与复仇情感。故事中屠岸贾下令杀死全国出生一个月至半岁的婴儿、程婴以自己的儿子替换赵氏孤儿、孤儿成为仇人义子等情节的改编,也是因为戏剧这种舞台表演形式,要求更加紧凑的情节、更尖锐的矛盾冲突、更大的戏剧张力,引发更强的情绪共鸣。

04

讲者之慨

“他们(程婴、公孙杵臼、韩厥)为了一个诺言,一种信念,一腔义愤,自行投入到拯救赵氏孤儿的行列中来,一个个慷慨赴死,杀身取义,或者是付出无比沉重的一生。也就是说,这戏真正使人为之动容处是他们道德和人格的崇高境界,是人对于生命更为激情的一种理解。数百年后读下来,令人热血沸腾而神往。中国人跟这样一种人格很阔大的时代已是久违了。”

4

国外传播

伏尔泰《中国孤儿》

18世纪中国戏剧《赵氏孤儿》被法国传教士马若瑟翻译成法语在法国发表后引起了很大的反响。
伏尔泰在看到马若瑟翻译的《赵氏孤儿》后, “既感动, 又兴奋”, 立即肯定道: “《赵氏孤儿》是第一流的作品,其有助于了解中国人的心理, 超过所有过去以至今后关于那个广大疆域的著述。”
他决定改编这部中国戏曲, 重塑他心目中所仰望的中华文化的精髓。伏尔泰的改编本《中国孤儿》把剧本时代背景向后移动了1800 多年, 成了元朝初年成吉思汗攻入燕京追杀先朝遗孤, 后来在道德感召下幡然悔悟的故事, 赋予了剧本新的思想内容。

01

“旧瓶装新酒”式的改编:
一、藏孤救孤的当事人之一(大臣之妻)在血腥屠戮的威逼面前说出了“掉包”藏孤的秘密,这是人物性格的文化特征的一个改变:
“⋯⋯最使我难受心痛的,是你把一个无知无识的孩子,我的心头肉,人家并不要他的血,而你却忍心把他交给到鞑子的手里。
你还要提起皇帝做什么!你的君臣的命分也早已完了,再没有比父子夫妇的伦常更神圣的了。做人第一件要事是保护家庭,这是天经地义的第一条法律。至于什么责任呀,君臣关系呀,国体呀,这些都是人为的东西。要把我的儿子牺牲了而去搭救太子,在我是做不到的。我是疼爱我的儿子,你也应该爱你的无辜的儿子,同时也要顾虑到爱你的夫人。”
二、落脚在家族血仇上的忠义与奸邪的斗争变成了体现为旧臣新王对立的文明与野蛮的冲突,最后解决矛盾的方式,让军事征服者戏剧性地变为文化臣服者。

02

伏尔泰为何作此改编?
作为欧洲启蒙主义思潮的代表人物,伏尔泰在一部中国戏剧作品的改编本中这样勉力地盛赞中国文明的道德力量,与他期望借中国道德文化与中国社会礼法来构筑法国理想的社会制度与政治秩序的急切愿望有关。

5

现代话剧改编

两部《赵氏孤儿》

两个大导演,两个大剧院,改编两种《赵氏孤儿》同期上演,将这个故事演绎出两种完全不同的结局。

01

北京人民艺术剧院的改编
导演:林兆华(左图),中国新时期以来锐意创新、成绩斐然的话剧导演。代表作有话剧《北京人》《茶馆》《白鹿原》等。
演员团队:濮存昕、何冰、徐帆等。
剧情:当程婴忍辱负重十几年,终于等到赵氏孤儿长大成人,告知其身世时,赵氏孤儿的反应是:我现在过得挺好,凭什么要我承担如山重负的责任,他们的仇杀跟我有什么相干?”
寓意:其悲剧结局颇具荒诞性,呼天抢地的大悲痛,灭门诛族的大冤仇,舍死忘生的大牺牲,忍辱含羞的大隐痛……到末了,当事人既不承事也不领情,程婴一生一世的努力与超出常人之承受力的痛苦,换来的,却是个一切努力均白费的绝望,像个残酷的玩笑!这是以现代人对生命价值的判断和体会进入赵氏孤儿的故事所读出的生命意义的悲剧。

02

中国国家话剧院的改编
导演:田沁鑫,以同名小说《生死场》的成功改编而声誉雀起的话剧导演。现任国家话剧院院长,锐意改革,让小众话剧与主流媒体合作,在央视推出《典籍里的中国》,用话剧的方式演绎《尚书》《史记》《本草纲目》等经典典籍。
演员:倪大红、韩童生等。(倪大红在电视剧《都挺好》里对“老作精”的惊艳演出,你还记得吗?)
剧情:当长大成人的赵氏孤儿得知身世真相时,也是程婴和屠岸贾生命一起走向尽头之时。这两个人从传统观念看来是一个恩人、一个仇人;但在赵氏孤儿眼中,两个老人却是一个养父,一个义父。当得知真相时,他说:“今天以前,我有两个父亲……今天以后,我是……孤儿!”
寓意:其悲剧结局情感凄迷,哀者不绝。敌友难分,情仇莫辨。由情起、因情落的悲剧故事,表达的是现代人对人际间情仇爱恨的情感判断和认识角度。它不以姓氏血脉来甄别,也不因历史过节去划分,而是与现实的生活内容和具体的关系结缔方式紧紧相连的。自然,这种观念与情感内容,是宗族组织为基本组织形式的社会生活所无法想象的。

6

电影的改编

陈凯歌

导演:陈凯歌。在第五代之前,中国好电影的标准是好故事基础上的人物性格化,而陈凯歌则把好电影树立到一个新的高度。他的电影充满了思辨色彩,在传统的故事层面上加了象征或隐喻。像《黄土地》、《孩子王》、《边走边唱》,都展示了“特定的时期历史的延续性和变革性,对民族生存方式的思索已经在一个更为广阔的文化背景上认识社会,理解人生,使其作品对现实的审视跃入较高的哲理层次”。从这一点上看,陈凯歌更像一个电影哲人,他的很多电影是“优美”和“崇高”兼优的艺术精品,如代表作《霸王别姬》。
剧情:田老师认为,陈凯歌在改编《赵氏孤儿》这部电影时,却“翻车”了。《赵氏孤儿》本是一出古典悲剧,古典悲剧恰恰凸现英雄的神性。程婴、韩厥、公孙杵臼等人前赴后继保护赵氏孤儿,无不凸现的是中国传统道德里的“忠、义、信、仁、勇”等核心内涵。电影《赵氏孤儿》把程婴舍子救孤的忠义之举改为“被忠义”,而且多次借人物之口质疑“谁信呢”,反映的正是当今这个世俗化时代道德集体堕落的镜像,而非传统中国文化熏陶下观众的心声。
反思:正是因为程婴的行为难以置信,这个故事才能荡气回肠、可歌可泣,才流芳百世、震古烁今。殊不知,人们越是在实际生活中卑微,越需要在艺术中得到净化和震撼。自古希腊以来,净化心灵的任务都是由悲剧来承担。陈凯歌抽调了原文本的“魂魄”,或者说是主心骨,丧失的就是历史宏篇的纵深感和思索人类的文化和命运的博大气度,也是精神的自我矮化。面对一个经典,要明确的是,很多时候我们并不比古人和前人站得高,看得深,在没有做好足够的准备以前,还是安安静静做一个文化的守望者吧。
最后,田老师就戏剧和传统文化与在场的同学们进行了互动和交流,鼓励同学们做优秀传统文化的守望者。
参考文献:
  1. 吴戈《<赵氏孤儿>的文化改写:古代/当代/中国/外国》,《戏剧艺术》2004年第3期;

  2. 陆绍阳《文本改写与精神的自我矮化——评<赵氏孤儿>》,《电影批评》,2011年第1期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