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有关“禁止课外培训班”的话题讨论得如火如荼,很多人说这次的变天代表着一个新的时代的来临:教育要再次回归学校和家庭。我虽然不崇尚鸡血,也没给OK真正鸡血过,但身处这个行业,也强烈感受着鸡血的氛围,尽管算是坚定了,但也仍然会有摇摆。新政一出,有机会让我们重新冷静思考,其实作为爸妈,咱们的教育责任从来不是教他们怎么解题,也不是给他们安排课程,最大的责任是要让他们明白除了学习,他们自己的热爱和成长才最值得被关注。所以当我最近看到这部豆瓣高分、今年3月亮相柏林就惊艳四座的纪录片《巴赫曼先生和他的学生》深受感动。全片看似简单,基本只讲述了巴赫曼老师和学生们的朴实课堂,尽管没有严明的教学纪律,没有高压的紧张氛围,但他带给学生们生机勃勃的思考愿望和追寻知识的热情,让他们感受到了自我的价值。尽管巴赫曼跟学生们的互动一直很有趣,但他也一直让孩子们牢记对学习的敬畏。看片的很多时候,我好几次为老师和学生之间真诚、细腻、直达内心的交流而流泪。所以今天我把印象最深刻的一些细节给大家整理出来,尽管片子的背景和我们相差甚远,却丝毫不影响它带给我们对于家庭教育的诸多思考。这个班拍摄的时候差不多对应的是我们的初三阶段,班里的学生还是来自12个国家的移民。毕业班+叛逆期,连文化背景都不同,搁哪个老师身上都是挑战巨大,但巴赫曼先生从一开始就散发着一种“懒散”的气质。也正是这样的一种反差让我带着无比的好奇感想一探究竟—— 这老师是消极呢,还是真有两把刷子、驾驭自如?先说早上进教室,看到学生们精神不振,一般老师怕是要怒了,巴赫曼却干脆说“没睡醒的趴下眯几分钟吧。”班风不仅懒散,还有点随性,因为巴赫曼特别爱抱着吉他弹唱一曲,上课到一半说自己“感觉不够来劲”,丢给学生一把吉他,两只鼓槌,让他们一起“嗨一嗨”。不过再往下看就发现,这只是巴赫曼的“表象”,才不是他的真正功力!
他时常会和学生讨论一些“重要”的话题,但方式很轻松、度也拿捏得很好。比如有次谈到“初夜”,这是性话题,对这群十几岁的青春期孩子来说很重要、却又不那么“好说”,但巴赫曼先生打开这个话题的方式却是:孩子们的反应也很有趣,有的拍着脑门儿假装“崩溃”地说:“又来了……又是性教育……真让人头大”(可见和老师的关系真的很平等,可以直接表露“嫌弃”)而其中一个男生就和巴赫曼开起了玩笑:“那我比较笨,是不是可以早点开始啊?”被当面怼,巴赫曼先生的反应是,不生气,正面回应:“看你这么说,说明也不是太笨嘛。”没有说教又同时起到了提醒的作用,巴赫曼很擅长“玩这套”。
有时候他们聊到的话题也会比较有“争议”性。比如辩论“妻子和丈夫谁更辛苦”,男生觉得丈夫很辛苦,也没什么要求,妻子好像在家什么也不用干。
后排的女生听到一半就“炸了”:妻子也很辛苦啊,要把孩子拉扯大可是非常不容易的事情。巴赫曼先生丝毫不急着“拉架”,也不怕孩子们吵大了相互中伤,反而一副很乐于看他们唇枪舌战的样子。几个轮回下来,女生气呼呼地说“如果他们互相尊重,就没有不平等这回事了”。这时候,一直默默听着的巴赫曼先生突然问道:“那尊重怎么来的呢?”“由爱而生。”本来卷起书要走的女生一边说完一边才发现跳进老师埋好的“坑”了,自己都笑了。班上的其他学生有的跟着笑,有的也好像若有所思。大部分时候巴赫曼先生都是这样,引出一个话题让孩子们讨论,但不会直接给出答案,而是充当一个“引导”的角色。就算有时候,学生们的观点明显不那么“正确”,也不会直接否定他们。有次说到同性恋,有个孩子就觉得“很恶心”,巴赫曼先生没有急着评价或者纠正她,而是多问了几句:“为什么会这么觉得呢?你会害怕跟别人不同吗?”看起来在提问,但他却引导了这个学生自己跟自己“对话”,寻找答案。像巴赫曼先生这样“四两拨千斤”的手法,对这样一批思维旺盛却又不羁的孩子,反而有着意想不到的效果。比如课间跟学生们一起弹唱,他会说:“你真是相当有天赋,我是认真的,教室里这么吵,你还能跟乐器合得浑然一体,再来唱一遍吧。”这种时候,他总是给每个孩子特别直白的夸奖。
鼓励爱思考但内向害羞的女生:“每次我提问你,你总能给出有趣的答案,去到文理中学,也别忘了试着贴个纸条,每天至少回答一次问题。”
当一位男生讲述小伙伴之间的冲突事件时,会夸他心思细腻:“你刚才描述得很精彩,而且带入了对同学敏感的体察,因为你,我明白了他不快乐的原因。”
甚至有时候你会觉得他有点肉麻,集体旅行时对四位来自保加利亚的男孩女孩说:“自从认识了你们,我就喜欢上了保加利亚。”这个班级其实很特殊,不是我们传统意义上大家从小生活在一个社区里,他们来自不同的国家、也分别有着不同的宗教信仰,最开始这些孩子彼此之间语言不通,但在巴赫曼先生的影响下,他们不仅自己感受到被关心,也开始变得不吝于赞赏身边的同学。平时不善于表达的男孩子,被巴赫曼先生夸音乐演奏得不错时,会主动说“多亏了小伙伴们的配合”。
一位刚来德国半年的女生展示和朗诵自己的作文,一开始她还有点不自信,巴赫曼先生让同学们给她打分,每位同学都由衷地赞赏她:“故事很好”、“题材别人都没写过”、“几乎没有什么语法错误”、“手抄报也做得很精致”……最后巴赫曼赞美道:“我衡量了你半年前的水平,再看你现在,能讲德语,而且什么都听得懂了,我要给你更高分。”
还有位女生之前跟着父母辗转换了好几个国家和学校,因为语言常年不通,一度有了“上学恐惧症”,巴赫曼一直观察她,帮助她进步。有一回在家长会上,这个女生被问到为什么她变得大胆了、学习也更积极了,她说:“因为在这里,我不必担心被嘲笑。”
巴赫曼对一些小事并不会特别在意原则,但他有一个最大的原则就是——整个班级一定要团结,他甚至不惜用一整课的时间来传递这个价值观。有次考试,一位女生考得很差,因为刚转学来不久,不会德语。巴赫曼先生要求大家组队帮助她,然后再重新考核一次,一位男生不乐意了:“我觉得这个主意烂透了,大家都是一起学的,没学好是她的错。”
巴赫曼的话是软的,态度却相当坚定。他说:“考得不好不能算是这位女生的错,而是有很多的客观因素在里面。”接着又耐心地把这些实际的困难说了一遍。巴赫曼先生立刻切换了方式,自己从谈话中退出,转头请班级里另一位同学分享自己的亲身经历—— 从刚到德国时听不懂、不会说、受到很多嘲笑和欺负,到如何在半年中既要同时学习德国和英语,还要做手抄报的艰难,不服的男生听完,不再说什么,只是默默低下了头。不说教,但借用别人的嘴说出的事实比说教效果强百倍。巴赫曼始终在意每个人的感受,于是他向这个“刺头”男生聊起了他的父亲:“其实我昨天才得知,你父亲原来是摩洛哥人移民到意大利,一开始也是语言不通,找不到工作填不饱肚子。后来,他学会了标准的意大利语,在意大利生活了20年,成为了一名卡车司机,这真的很了不起。”“很了不起”这四个字,及时地安抚了男生原本有点下不来台阶的尴尬,也让他感受到了又自豪又羞愧。所以巴赫曼撬动每个孩子的点,并不是教他们怎么提高成绩,而是用细腻和真诚去感动到他们,弥补他们的情感缺失。班上再淘气的孩子,都忍不住表白“巴赫曼先生,我爱我的班!”这群孩子其实在人生很关键的时间点,即将面临初三毕业考试,考不好会没有学上或者去上职中;比较理想的是去上专科学校;也有擅长读书的,可以去上文理中学(相当于我们的普高)。虽然内心对分数制度并不满,但巴赫曼知道在“嘻嘻哈哈”之外仍然需要切实地关注孩子们的成绩,这是对孩子们的未来负责。有一个男生,巴赫曼先生在课间休息时问他理想是什么,他说想当理发师,因为可以一直呆在室内。巴赫曼便顺着他的话说:“你还可以当老师啊,他们也在室内工作。”男生有点畏难,说那要学的太多了,而且他还有别的理想,当一个职业拳手。巴赫曼同样先是点头表示“这也不赖”,但又会稍停顿后提出多一种可能“或者当个业余的也行。”最后他没有就这个话题深究下去,而是起了个头,由孩子自己再去思考。甚至还开玩笑地摘下帽子露出光头说:“好啦,你可以拿我先练练手。”
慢慢地我发现,巴赫曼先生跟每个孩子聊到升学考试,切入点从来都不是“你还差多少分”,而是“你有什么目标,还需要什么努力”。
对于目标很明确也很自律的孩子,他也会直接地给出建议,比如“午休的时候最好去上德国和英语补习班。”
而当发现问题并不在孩子、在父母时,巴赫曼先生会邀请父母来学校坐一坐,然后旁敲侧击地表示“这孩子非常聪明,这半年在德国好不容易适应得很好,最好不要放弃”。
纪录片尾声处,学生们的升学考试成绩出来了,巴赫曼先生在发卷子的那天,向孩子们打开了自己的心声,也说出了一番特别让人感动的话:“这些分数,根本无法代表你们,它只是暂时的,它不是真正的你们,你们与它截然不同。”而那些因为成绩不理想而伤心的孩子,听到这句话,抬起了头,眼中闪着光。
这部纪录片有些让我意外的是,巴赫曼一开始并不喜欢当老师,甚至很讨厌这个体制。用他自己的话说,觉得“好像总是在强行给他们套枷锁”,“无法培养他们什么,却总是跟他们做斗争”。但后来他逐渐意识到,灌输教条只占工作的十分之一,他还有更有意义的事情可以做。于是就有了前面我们看到的那些有趣的课堂对话,他开始逐渐找到跟孩子们相处的路径——像朋友一样,去跟他们平等地对话;久而久之,孩子们的真诚和成长又反馈给他很多养分,他也越来越享受这个职业。学期结束了,巴赫曼先生带着学生们毕业旅行。他们唱歌、谈心,又在最后一天围坐在清空了的教室里,作最后的告别。一位平时总是故意“顶嘴”的学生,在这一天哽咽着说:“对我来说,最重要的,是在这间教室里度过了美好的时光,做了有意义的事情。”最后一位走的男生,背朝着巴赫曼先生,故作轻松地哼起了自己编的无厘头的歌:“从前,有位巴赫曼先生……”看到这里,镜头之外的我仿佛也进入了巴赫曼先生的内心世界,养大了孩子,又只能目送他们远去。于是,再次思考,孩子的成长经历就这一次,我们希望在他们的学习生涯中,给他们留下怎样的感受和记忆呢?一个总是只盯着成绩、学习的冰冷的爸妈,还是一个理解他们感受、愿意走进他们内心有包容度的爸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