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城苗场传承人熊伟

叙永文化精彩,尽在永宁古韵。敬请点击永宁古韵关注!

(图片与本文无关)

经历磨难志愈坚

麻城苗场代表性传承人熊伟,中等个儿,皮肤黑黝黝的,说起话来掷地有声,洪亮非常。他50余岁,眉字间透着一股刚毅劲。他从小喜欢跟随父亲上山打猎,说起打猎,他认为是最开心的事情了。但磨难往往随着生活展开。12岁那年,活泼好动的熊伟背着父亲玩火药枪,自己装上火药上山打野物。由于火药装得太多,枪炸了膛,从此失去了左手。

意外的打击并没有使熊伟消沉,坚强的他还是一如继往乐观地生活,一如继往喜欢上山打猎。有一次,他遇到一头野猪,熊伟周旋至最佳角度后才放枪。枪一响,野猪倒下了,他也飞出了好几米远,以至右腿受了伤。还有一次,他一枪没把野猪打倒,受伤的野猪朝他冲来,他撒开腿与野猪长跑了五六里山路,野猪再次冲来咬住了他的脚,他用尽力气抓住野猪的头,掐住野猪的喉,相持了十几分钟,熊伟的兄弟赶来,才合力制服了野猪,躲过这次劫难。

饱经磨难的熊伟就这样在深山沟寨和村庙儿沟成长起来。他不光受到家传的苗族礼仪教育,而且上过小学和初中。他知书达理,能说会道,谁家大事小事都乐意帮忙,是当地有名的热心人。所以,熊伟虽然12岁那年失去了左手,18岁时依然成了当地姑娘心仪的对象,心目中的英雄。在七月初二的一次麻城苗场上,他吹奏起芦笙,活跃于街场,选到了一位真心待他的美丽姑娘,二人互换定情之物。姑娘为他精心绣了一条精致的腰带,他为姑娘精心打了一双带响的花草鞋,二人互订终生,不久就结婚生子,过上了幸福美满的小日子。

传承家风扬习俗

熊伟的祖父熊吉生、父亲熊富德都是本地德高望重的长者,对苗家的礼仪十分精晓,是当地有名的总管和押礼先生。苗家的总管和押礼先生必须是对苗族礼仪相当熟悉的人,不具备德高望重不能担任。主家把一切事全交由总管和押礼先生代理,总管和押礼先生代表主家行使权利,如丧事要确定掌坛师、指路师(香灯师)、主厨师、相帮的人选等,然后按礼仪有序开展丧事办理。

掌坛师既是芦笙手又是鼓手。苗家办丧事的牛皮鼓打起声音沉厚,击鼓人一边舞蹈一边击鼓,而且要用芦笙吹出死者生平为人,好处等等,告知祖先和神灵,希望把他的灵魂带入天界。像这样边吹边跳边击鼓,一般人是做不到的。只有芦笙吹得好,舞跳得好,牛皮鼓打得好的人才有资格当掌坛师。熊伟的幺叔熊富然就是当地有名的掌坛师。掌坛师用的苗家牛皮鼓也是苗家特用的一种器乐,非常神圣,轻易不能敲打,只有红白事时才能从德高望重的长者家中请出吊着打,其规则、礼仪都很严格,不容出一点差错。

熊伟从小就跟着祖父熊吉生、父亲熊富德、幺叔熊富然学习苗家婚丧嫁娶礼仪,唱喜歌,唱丧歌,刻苦学习,认真传承着苗家古老而神秘的各种礼仪,渐渐也成了当地苗家礼仪的优秀传承者,无论哪家有红白事都来请他参加,麻城苗场上他更是活跃非常。他说,我要把祖辈们的文化礼仪传承下去,要把苗家的习俗传承下去。我们的礼仪教育要从小孩子抓起,从小教孩子们学吹芦笙,学打牛皮鼓,学跳苗家舞蹈,习学苗家的一切礼节礼仪。

熊伟现在已正式收了5个徒弟,他说还要带更多的徒弟,徒弟有徒弟,徒子徒孙们都要好好学习传承苗族文化,要把泸州市非物质文化遗产麻城苗场办的更好,不光要靓丽川南,还要靓丽全国,吸引更多的人到麻城来赶苗场,成为我们苗家尊贵的客人,让麻城苗场成为民族团结和睦的纽带,增进民族文化的交流与发展。我相信在我们大家的努力下,苗家、苗寨、苗场一定能以其独有的光彩闪亮全国,闪亮川南叙永县麻城苗场寨。

麻城苗场“茸”

这是熊伟的愿望,也是熊伟的目标,相信麻城苗场一定会越办越好。“麻城苗场情歌飞,芦笙相伴舞姿美。男女青年来相见,只羡鸳鸯不羡仙。”麻城苗场“茸茸”(“茸”是苗语好的意思)。

了解永宁历史,品味永宁文化。敬请扫码关注永宁古韵!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