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说阿拉伯被英法出卖了?

花月满楼
你有没有想过,为什么阿拉伯国家有一条笔直的国界线?

比如叙利亚、约旦、伊拉克和沙特阿拉伯之间;

比如沙特阿拉伯、阿曼、阿联酋、也门之间。
从地图上来看,这些笔直的国界线,显然不是由自然地理环境形成,那它们到底是怎么划出来的呢?
历史学家伍里宁(John H. Wuorinen)曾说:

「国与国之间的边界,不论历史学家称之为『民族的』也好,『自然的』也好,或用其他一些说法也好,向来是由战争决定的。」

这些笔直国界线的诞生,不仅与一场战争脱不了干系,而且还跟一个国家的崛起,一个帝国的衰落有关。

这场战争,正是第一次世界大战;

这个国家,正是位于阿拉伯半岛中心地带的沙特阿拉伯;

这个帝国,正是曾经统治横跨亚非欧三大区域的奥斯曼帝国。

一战后,延续600年的奥斯曼帝国分崩离析,这场变局带来的不仅是惨烈的战争,还掺杂着无数的谎言、交易和阴谋。

一战以前,英国并不愿意奥斯曼帝国瓦解,让其他强国有机可趁,染指中东。

这不是因为中东本身对英国有多重要,而是因为英国通往最重要的殖民地印度,必须经过中东。

连接英印最快捷的航路,要经过苏伊士运河,所以英国首先要保证这块区域的安全与畅通。
一战爆发后,奥斯曼帝国加入同盟国,对英法俄等协约国宣战。
但还没等战争结束,英法两个国家就先想着胜利后如何瓜分这片肥肉。
1915年11月,英国派出中东问题专家赛克斯(Mark Sykes),法国派出前驻贝鲁特总领事皮科(Francois Georges-Picot),双方开始交涉瓜分方案。
| 赛克斯是英国的「中东通」;皮科是法国驻中东外交官。
图片来源:The Times Of Israel
英国最关注的,还是如何控制苏伊士运河,好让航线顺利通往印度。
法国在黎巴嫩、叙利亚有不少投资和战略部署,对这片地区也是势在必得(关于法国和黎巴嫩的故事,参见《黎巴嫩早已积重难返》)。
在伦敦首相官邸的秘密会议中,赛克斯划出一条斜线,双方一拍即合,默契地瓜分了阿拉伯地区,同时也确立了今天伊拉克、叙利亚、约旦的大致边界。
这条线被称为「赛克斯线」。
| 1919年,英国外交部备忘录公布的1916年《赛克斯-皮科协定》划分范围。其中,A+B两块区域将为独立的阿拉伯国家,分别由法国和英国控制。需要注意的是,这份地图中,将今黎巴嫩西顿的位置标记错误,正确位置应在利塔尼河以北。

图片来源:WIkipedia

只有巴勒斯坦,因为牵涉各方利益太多,英法决定设为中立区,谁都不要去动它。
期间,为了争取到协约国盟友沙俄的支持,英法两国还附加了沙俄在战后所能分得的奥斯曼帝国领土,其首都伊斯坦布尔也给了沙俄。
1916年5月16日,三国的秘密协定签署,这就是臭名昭著的《赛克斯-皮科协定》(Sykes-Picot agreement)。

协定的主要内容如下:

(1)奥斯曼帝国解体后,今天的黎巴嫩、叙利亚地区纳入法国的势力范围,伊拉克、约旦、巴勒斯坦部分地区纳入英国的势力范围;

(2)俄国获得伊斯坦布尔、亚美尼亚地区的部分省份,以及东南部一些库尔德领土;

(3)在英法势力范围之内,除两国直接占领区以外,建立一个阿拉伯国家联盟,或独立的阿拉伯国家,分别受英法两国控制;

(4)巴勒斯坦地区的耶路撒冷是圣地,所以应成为国际中立区。

这份划分阿拉伯世界的协定,完全没有阿拉伯人的参与,由于是秘密签署,事后阿拉伯人也不知情。

直到1917年,俄国爆发十月革命,新成立的苏俄政府宣布完全放弃沙俄的帝国主义政策,并公开了协定内容,随即引发轩然大波。
当时的报纸这样形容:「英国人感到尴尬,阿拉伯人感到沮丧,土耳其人(奥斯曼帝国)感到高兴。」
在阿拉伯人眼中,这份协定戳穿了英国与阿拉伯的虚假联盟,这不仅事关英法两国的贪婪,还事关英国违背诺言,背叛盟友。
一战时期,英国为了缓和欧洲战场的局势,极力拉拢阿拉伯人起义,扰乱奥斯曼的后方。
当时阿拉伯人的领袖,是守护伊斯兰两大圣城的侯赛因·本·阿里(Hussein bin Ali)。
奥斯曼帝国也拉拢侯赛因,希望他能支持苏丹的「圣战」。
| 侯赛因·本·阿里,哈希姆家族成员,曾担任汉志国王,1916年阿拉伯大起义的领袖。
图片来源:Great War Blog
侯赛因不满奥斯曼统治,早有独立之心。
不过他明白,加入协约国一方,并不能保证战后就能让阿拉伯地区独立。所以,侯赛因家族在与英国接触时,拟了一份《大马士革草案》(Damascus Protocol),划定了未来阿拉伯国的领土范围。

侯赛因想象中的领土,以北纬37°的叙利亚阿勒颇为北部边界,东达波斯,西至地中海,南抵印度洋,除了一些零星的英国殖民地(比如阿拉伯半岛南端的亚丁)以外,其余都是阿拉伯国。

| 1921年,英国政府绘制的中东地图。

图片来源:Richard Watson
凭借这份《大马士革草案》的愿景,侯赛因和英国驻埃及高级专员麦克马洪(Arthur McMahon)开始了书信来往。
两人的书信后来被称为《侯赛因-麦克马洪协定》(McMahon–Hussein Correspondence)。
1915年8月,麦克马洪在信中对侯赛因承诺,支持「阿拉伯半岛及其居民的独立事业,同时待时机成熟,便承认阿拉伯的哈里发辖地」。
但麦克马洪没有进一步界定清阿拉伯领土的范围,而是以「为时尚早」为由,避而不谈。
英国始终在考虑自己的利益,也需要顾及法国在中东的好处,无法单方面跟阿拉伯人谈死条件。给一个模糊的承诺,还能把阿拉伯人从奥斯曼帝国那边拉拢过来,「为我所用」。
此外,还有一个原因,那就是侯赛因能否代表全体阿拉伯人。
虽然侯赛因是圣城守护者,宗教地位仅次于作为哈里发的奥斯曼帝国苏丹,但当时的阿拉伯半岛上,大大小小的酋长国分立,并没有完全凝聚在他的麾下,而且内志(今沙特阿拉伯)的伊本·沙特(Ibn Saud)也有统一半岛的打算。
更重要的是,这些地方都受到英国的扶植。

在英国的虚以蛇委下,侯赛因还是被老牌殖民帝国出卖了。

没过多久,英国就和法国秘密协定,瓜分中东。侯赛因的核心主张,压根没被英法两国当回事。

在《赛克斯-皮科协定》中,唯一清晰提到侯赛因的领土方案,是英法在巴勒斯坦的归属问题上,要和俄国以及麦加谢里夫(也就是侯赛因)共同商定。
尽管没有得到肯定的答复,侯赛因不得不搁置了这个问题,因为奥斯曼帝国对阿拉伯民族主义者的打压越来越重,起义成了不可避免的事。
就在《赛克斯-皮科协定》秘密签订后不久,1916年6月,阿拉伯大起义爆发,侯赛因宣布圣城所在的汉志地区独立。
这场起义名义上由侯赛因领导,英国军官也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其中,最著名的无疑是「阿拉伯的劳伦斯」(Lawrence of Arabia)了,他带领阿拉伯起义军攻城略地,在半岛沙漠中留下了传奇的身影。
| 身着阿拉伯传统服装的劳伦斯(左)。1962年,劳伦斯的事迹被拍成电影《阿拉伯的劳伦斯》,由英国导演大卫·利恩执导,获得多项奥斯卡金像奖。

图片来源:Aramco World

阿拉伯大起义牵制了奥斯曼帝国军队进攻协约国的攻势,英军和阿拉伯起义军一步步反攻,占领了绝大部分中东地区。
但是,阿拉伯人的牺牲并没有得到应有的回报。

《赛克斯-皮科协定》被苏俄曝光后,当时的奥斯曼帝国军官杰马尔帕夏(Djemal Pasha)嘲讽侯赛因说:

「倘若他(侯赛因)所谓的独立梦想有实现的可能,哪怕非常渺小,我都能理解汉志起义背后的部分缘由。然而英国人真正的企图已经败露:他们居心叵测,没过多久就露了馅。谢里夫侯赛因以伊斯兰哈里发授予他的尊严来换取受英国奴役的耻辱。事到如今,他是咎由自取。」

紧接着,英国外交大臣贝尔福(Arthur Balfour)发表的《贝尔福宣言》也被公开,英国支持犹太人回归巴勒斯坦地区。
实际上,这份宣言和《侯赛因—麦克马洪协定》一样,更多地充当了牵制战争局势的筹码。
在当时,西方世界的犹太人拥有雄厚的经济实力和政治影响力,英国试图通过拉拢犹太人,来获得战争中更多的主动权(关于犹太人建国运动,参见《为什么犹太人总受迫害?》)。
《贝尔福宣言》里并没有直接提出要支持犹太人建国,而是用了一个模糊的字眼:「民族之家」(national home)。
起草《赛克斯—皮科协定》的赛克斯,同时也是《贝尔福宣言》的支持者,他甚至却不觉得,两份文件之间有什么矛盾。
但在阿拉伯人看来,英国人在《赛克斯—皮科协定》已经背叛了一次,结果连这份背叛阿拉伯人的协定里所许下的关于巴勒斯坦建立中立区的承诺,英国人也不遵守,又一次背叛,把巴勒斯坦交给了外人。
阿拉伯人遭遇了英国人的双重背叛。
| 电影《阿拉伯的劳伦斯》里,劳伦斯得知《赛克斯-皮科协定》的签署后,替阿拉伯人发声,抨击英法政客的行径。

图片来源:《阿拉伯的劳伦斯》剧照

面对阿拉伯人的质问,英国立即重申了对阿拉伯人的立场:「一旦时机成熟,阿拉伯民族便应充分享有建立国家的机会」。
依然是空洞的外交辞令,没有具体的领土划界协商。
但起义已久的侯赛因,已经无法重回奥斯曼帝国的怀抱了,只能寄希望于英国在战后会遵守承诺。
一战结束后,1919年1月,在巴黎和会上,侯赛因之子费萨尔提交了阿拉伯独立的主张,要求在大叙利亚地区与汉志建立独立自主的阿拉伯王国。
因为已经知晓英法在战争时期的瓜分协议,再加上英国对犹太人建国的承诺,费萨尔知道,主张不能过于激烈。
他提出,巴勒斯坦的归属可以再斟酌协商;英国可以暂时接管伊拉克所在的美索布达米亚平原,过渡期之后,再并入阿拉伯王国。
可英国为了保证自身的利益,必须争得法国的支持。在法国和阿拉伯之间,英国最终还是选择了法国。
1919年11月,英军从叙利亚撤出,将其交给了法国。费萨尔仍不甘心,1920年3月,他宣布叙利亚独立,自己担任国王。
然而很快,法国军队来到叙利亚接管,赶走了费萨尔。
此前,在汉志的侯赛因宣称自己为「阿拉伯之王」,但没有得到英国的承认。而且由于他不支持《贝尔福宣言》,连带失去了英国的军事保护,临时性的战时同盟瓦解了。
而汉志的邻居内志,曾与英国缔结正式条约,盟友关系更为牢固。伊本·沙特意图统一阿拉伯半岛,对圣城虎视眈眈。
1925年,内志军队占领汉志,侯赛因被迫流亡。
不过,英国也没有打算完全背弃诺言,加上1920年伊拉克发生起义,英国决定赋予其势力范围内形式上的独立。
1921年3月,在英国殖民地大臣丘吉尔的主导下,侯赛因的二子和三子,分别担任约旦和伊拉克的国王。

不过,英国依然通过军事驻守加以控制。

| 侯赛因的三个儿子。

图片来源:The Online Museum of Syrian History

《赛克斯-皮科协定》确实在很大程度上划定了今天伊、叙两国的大致边界,但这份协定的划分范围并不包括阿拉伯半岛,也不包括今天的土耳其。
奠定中东版图的因素,除了一战,还有来自沙特阿拉伯的崛起、扩张与统一。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