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有些人需要仪式感?(5000字深度剖析)

1

过什么节日都像过情人节一样

坐在北京最老牌的五星级酒店西苑饭店的顶层,小董突然问,现在过节日越来越没有节日气氛,过什么节日都像过情人节一样。

(图:顶层餐厅景色)

当时我就好奇,为什么过什么节日都像过情人节一样,我还没有试过过情人节呢。

小董继续回复,就是凡是在北京过节都是跟老公两个人一起出去看看电影,一起吃吃饭,过什么节日都这样。

然后,我瞬间就联想到——没有仪式感,没有仪式感就导致了没有了节日与节日之间的不同。不过想想,似乎在大城市里确实是没什么不同,这个现代人喜欢简单快捷的这个特征也特别相关,简单快捷确实让人便捷,但同时也会失去一些东西。对于大环境,我们似乎并没有什么力量可以做出改变,不过快乐不快乐、幸福不幸福这件本身就是属于我们自己的事情,与其怨天尤人不如做出改变。

大环境无法改变,那就不如改变我们的小环境(局部空间,譬如在家在办公室)和微环境(极小局部,甚至一个微信群)。

改变环境即是创造仪式,如果可以创造仪式,那么就可能可以让自己主动获得快乐和幸福。

不过回去之后我就在想,说了这么久的「仪式感」究竟是一个什么样的东西?

2

不知所云的仪式感

有仪式感的人生,才使我们切切实实有了存在感。不是为他人留下什么印象,而是自己的心在真切地感知生命,充满热忱地面对生活。

节日,是愉快而美好的记忆。仪式感与风俗习惯都是为了加深这种记忆而存在的。稀缺性是美好记忆的钥匙,在什么都不缺乏的年代,人为制造一点匮乏,或许能让我们重新觉得春节像一个宝藏,藏着人生很多记忆。

对于绝大部分普通老百姓来说,这种仪式是一种幸福,是一种放松,也是一种同他人共享的喜悦之情,里面包含的情绪其实很简单,那就是,我开心(或者说不开心),所以我让你也知道,大家一起开心(或者一起分担)。

我们越感觉不安,世界于我们就越不可揣度,此时我们就越希望在生活中能够拥有固定的支持点给我们安稳和方向-'仪式’ 心灵能够表达情感,这些情感也可以通过象征,图像,音乐或故事表达出来。——《我们为什么需要仪式》@洛蕾利斯·辛格霍夫(Lorelies Singerhoff)

以上是在网上搜索并已经被筛选出来结果相对较好的结果,每个人都对仪式感有自己的一番见解,甚至还有一本书《我们为什么需要仪式》,但看完之后依然不知道仪式感究竟是什么样的东西,就好像天上的云一样缥缈。

3

仪式感究竟是什么?

第二天,小王子又来了。

“最好还是在原来的那个时间来。”狐狸说道,“比如说,你下午四点钟来, 那么从三点钟起,我就开始感到幸福。时间越临近,我就越感到幸福。到了四点钟的时候,我就会坐立不安;我就会发现幸福的代价。但是,如果你随便什么时候来,我就不知道在什么时候该准备好我的心情……应当有一定的仪式。”

“仪式是什么?”小王子问道。

“这也是一种早已被人忘却了的事。”狐狸说,“它就是使某一天与其他日子不同,使某一时刻与其他时刻不同。比如说,我的那些猎人就有一种仪式。他们每星期四都和村子里的姑娘们跳舞。于是,星期四就是一个美好的日子!我可以一直散步到葡萄园去。如果猎人们什么时候都跳舞,天天又全都一样,那么我也就没有假日了。”

——《小王子》第二十一章。

(图:小王子和小狐狸)

百度百科对于仪式感的定义是:

仪式无处不在,仪式感是人们表达内心情感最直接的方式。

又或者是:

仪式,代表着一种传统,一种自古流传下来的风俗,例如婚丧嫁娶,过年过节。

不过看完之前依然完全并不知道是什么回事,不过没有再看到什么关于仪式感的定义了。不过我想,仪式感这东西似乎就是就人类的情感或者特定状态相关,譬如曾经跟小强升职记作者邹鑫也说过他的写作仪式,首先换上一身轻松的衣服,穿上短裤,然后泡一杯茶才开始写作。而日常反复这样,慢慢就变成自己写作之前的一种仪式,进行完仪式基本能够把自己代入写作的状态了。连战隼也同意仪式感可以让人更加专注。

那么仪式感就会跟心理学一定会有些关系,继而在网上只看到知乎里凤大人的回复:

从心理学上来看,大仪式代表的是迈过过去,走向未来,比如成年式,比如结婚宴席。小仪式代表的是一种心理锚定,即把一种行为与自己的某种感觉结合起来,当你做这个动作的时候,感觉就自然出来了,比如你有一个段子给每个姑娘都讲,一般是接吻前,那么你在对一个新的姑娘讲这个段子的时候,暧昧的氛围就起来了。仪式总得来说,就是代表一种对自己的人生的控制感,感受到自己的力量,就像呵护郁金香一样需要一步一步精心培养,就像国王一样作者。

锚定效应(Anchoring Effect)?

指当人们需要对某个事件做定量估测时,会将某些特定数值作为起始值,起始值像锚一样制约着估测值。在做决策的时候,会不自觉地给予最初获得的信息过多的重视。——智库·百科

认真阅读相关锚定效应资料之后,发现事实上跟仪式感并没有什么关联。锚定效应是在1973年由卡纳曼和特沃斯基在判断与决策问题的研究中发现,也就是主要用于「判断与决策」问题上,而非按照上文字面意思的理解。

不过与之类似的还有网友 Bob 的分享:

“仪式与节日都是一种不断重复的行为程式,它们铭刻了我们的社会——无论社会本身是否意识到这种生活的仪式化。”即便圣诞老人不会灰头土脸的从烟囱里钻出来,可人们仍喜欢查看圣诞袜子里是否装满北极送来的礼物。因为,圣诞里的这些仪式,是一种纽带,维系着家庭关系的和谐亲密,相互的馈赠之情。

这让我想起了日本茶道那一系列的仪式,恰好找到一段如此的描述:

仪式感似一种规矩又胜于规矩。比如日本的茶道,那茶室中都是无所不在的规矩,时间控制的一丝不苟,流程的安排纹丝不乱,动作要求细致入微。观日本茶道的仪式,会让人屏住呼吸,眼神总是跟着茶艺师游走,不敢发出一丝声响,仿佛日本茶道是一个大仪式,观日本茶道是一个小仪式。这两个大小的仪式都让人专注着一种文化,专注着一种艺术。这种仪式感让人为艺术叹为观止,为文化倾注了全副精力。——引自网络

(图:日本茶道)

在茶道和写作中,仪式感可以让人进入专注的状态;在春节或其他节日中,仪式感可以让人进入喜庆的状态。抽离出来,仪式感就是通过外部环境的刺激让人进入特定的情绪状态。这个过程恰恰符合了美国作家查尔斯·杜希格 (Charles Duhigg) 在《习惯的力量》所提出的习惯模型:触发器→行动→奖励。

(图:习惯循环)

譬如在春节中,触发器就是春节这个时间到了,舞龙舞狮,新春的音乐,甚至每年中央电视台的春晚节目。而行动就是你可能会烧鞭炮、求佛拜神、逛庙会和去拜年等等。而奖赏在这里是内在的奖励,更多是一家人或者跟一年未见朋友的欢聚,又或者是孩童时期烧鞭炮的欢乐等等,而这些统统加起来的欢乐又从小到大经过每年一次的重复刺激,最后就变成了我们每年甚至不辞千里回家过春节所期待的欢乐。

似乎用这个习惯的模型可以解释得通,仪式的本身就是触发器或行动,然后你获得奖励(内在奖励),然后通过反复多次的循环最终变成一个「习惯」。这可以解释仪式的过程,不过关于更本质的,我想起来巴甫洛夫。

伊凡·彼特诺维奇·巴甫洛夫(Ivan Petrovich Pavlov),俄国生理学家、心理学家、高级神经活动学说的创始人,因在消化生理学方面的出色成果而荣获1904年诺贝尔生理学和医学奖,成为世界上第一个获得诺贝尔奖的生理学家。

(图:巴甫洛夫)

提及巴甫洛夫最熟悉的莫过于是他的条件反射说(theory of conditioned reflex),然后我们会想到了那个铃声和会流唾液的狗。说起来似乎残忍,不过人类作为动物,似乎也并没有什么差别。

条件反射是指:两样本来没有任何联系的东西,因为长期一起出现,以后,当其中一样东西出现的时候,便无可避免地联想到另外一样东西,是有机体因信号的刺激而发生的反应。例如铃声本来不会使狗分泌唾液,但是如果在每次喂食物之前打铃,经过若干次之后,狗听到铃响就会分泌唾液,这种因铃声这个信号的刺激而发生的反应叫做条件反射,铃声叫做条件刺激。

不过对于人类需求行为而言,用「巴甫洛夫模式」来解释似乎会更好一些。

巴甫洛夫模式又称为学习模式。巴甫洛夫认为:和大部分的动物一样,人类的需求行为实质上是一种“条件反射”过程,而购买行为则是一种“刺激——反应”过程。这种“刺激——反应”间的关系可细分为驱策力、诱因、反应和强化4个步骤。

 1.驱策力

是一种诱发购买行为的内部刺激力量。这种内部刺激根据人类不同的基本需要可分为不同种类:产生人类生理需要的饥寒、产生安全需要的恐惧、产生社交和自尊需要的荣誉和地位,等等。

春节是一个充满人类各种不同基本需求的节日,传说放鞭炮就是为了驱赶年兽,这是安全需求;通过囤积食物在春节当天盛宴这不过是为了满足人类过去由于饥寒而满足的生理需求;亲朋好友邻居亲戚之间互相拜年这是社交需求等等。

而日本茶道的仪式更像自尊需要的荣誉和地位,甚至像村上春树每天写作前的仪式更像是自我实现的需求。

  

 2.诱因

能够满足或缓解驱策力的某种产品或劳务。如:食品、衣服、武器、轿车等。这些商品却能使消费者产生的心理紧张得到满足和消除。

在春节里的就是各类食物,提前购买的对联红包,鞭炮等一切春节用品。

而村上春树则是那个马克杯,乃至是四百字稿纸和长久爱用的 MONTBLANC 万宝龙粗尖钢笔。他曾说:

每天早晨醒来,到厨房泡咖啡,注入大马克杯,拿着马克杯到书桌前坐下,打开电脑(有时很想念四百字稿纸和长久爱用的 MONTBLANC 万宝龙粗尖钢笔)。然后开始思考「好了,接下来该写什么」。

3.反应

消费者为了满足需求而去寻找某种商品和劳务的行为,也就是消费者购买行为。它是需求者对诱因的反作用。

在仪式感里面的反应不仅包括这种「购买行为」也包括实际的行动,放鞭炮、烹饪盛宴、拜年、舞龙舞狮等等这些都包括。

而村上春树则不过就是去厨房去泡一大杯马克杯咖啡,然后打开电脑开始写作。

4.强化

使诱因——反应间的关系得到加强,它和以前需求欲望的满足程度直接相关。如果消费者需求欲望得到高度满足,时间一长,这种反应经常被强化,就会形成消费者重复购买。

春节就是从小到大每一年重复的强化,村上春树则是每一天,对于他最幸福的事情就曾《身为职业小说家》说过,写第一本小说时所感觉到写文章时的「愉悦」、「快乐」,现在基本上没有改变。

似乎当我们了解了这4个步骤就知道如何去创造仪式感了。

1. 驱策力,就是通过仪式感你想获得什么,也就是为什么你要建立仪式的缘由。对于写作是专注的状态,对于中国传统节日可能是文化和欢乐。

2. 诱因,就像一个触发器一样,通过什么样东西可以让你满足或消除心理紧张。写作可以是「四百字稿纸和长久爱用的 MONTBLANC 万宝龙粗尖钢笔」也可以是静静泡上一壶茶,春节可以是对联红包鞭炮,情人节可以是一束鲜红的玫瑰花。

3. 反应,就是你去行动就好,就去做那件事情。写作的就去写作,春节就贴对联发红包少鞭炮,情人节送给情人一份礼物。

4. 强化,在于反复,在固定的情境或时间节点去做这件事情。当然,我们可以利用这点去反向利用——如果你想要和一个人走得更远一点,最好的办法之一就是让你们之间的联系变得没有规律起来。

4

你真的是需要仪式感吗?

说实在人为什么会需要仪式感?我想大概是满足一定的心理需求,把仪式的行为赋予一种神圣感。但换一个方面想想,这又是人类对于先天的信息加工缺陷的表现,以至于会出现这种「不理性」行为。

著名加拿大应用认知科学前研究主席基思·斯坦诺维奇(Keith E.Stanovich)曾经说过,它大量地依赖启发式加工。人类作为认知吝啬鬼(人类在思考问题时,大脑对认知资源的分配和使用极为吝啬,我们称为“认知吝啬鬼”),使用启发法加工以减轻认知负担,这种做法是否有效主要有赖于环境。而环境中包含可以被不同启发式加工利用的线索(比如,情感触发线索、生动和与众不同的环境刺激以及便捷可用的锚定值)。

(图:基思·斯坦诺维奇)

简单而言,就是人们想通过仪式感来获得从前节日的那种「快乐」,不过关键其实并不在于通过「刺激-反应」的关联去怀念那些美好的过去,而是通过当下认真专注的投入重新获取或创造一种新的快乐。这种快乐来源于「Flow」(心流)。

(图:米哈利·西斯赞米米哈伊)

积极心理学的世界级领导人物米哈利·西斯赞米米哈伊(Mihaly Csikszentmihaly)将心流(flow)定义为一种将个人精神力完全投注在某种活动上的感觉;心流产生的同时会有高度的兴奋及充实感。——百度百科(对于心流详细阐述请参考《专注的快乐》)

(图:《专注的快乐》)

问题的关键是我们想获得「快乐」,而快乐来源于「Flow」,心流的产生又跟「专注」有极大的关系。那么主要你专注当下就可能获得你曾想获得的快乐,如果说要区分于不同节日的快乐,那么就专注当下不同节日你为此去做的不同事情。就像狐狸说,它就是使某一天与其他日子不同,使某一时刻与其他时刻不同。如果这些不同的事情过于重复和无规律,那么也就变成天天都一样,没有任何节日可言。

那么这时候我们还需要仪式感吗?

原来仪式感并不重要,重要的是有规律地在适当的时间专注地做适当的事情,给自己的生命注入更多的心流。当然,你依然可以把这件事情的本身就是认为是仪式感,依然可以通过「巴甫洛夫模式」去给自己创造,反复的强化也就是通过启发式加工让自己更快进入一种「专注的快乐」。

这篇文章完成于

杭州西湖湖畔的星巴克

我是阿雷

在晨间有阳光味道的白桌子上写作

是我一天最 Enjoy 的时刻

北漂的广东银

已经回到广东,呼吸湿润的空气

喜欢·研究生产力提升

喜欢·跑步

目前是·互联网运营

(0)

相关推荐

  • 过个有仪式感的“六一”

    6月1日,孩子的节日.一直都把孩子当成了孩子,节日也就平常日子平常过了,从小到大都在给孩子灌输着,父母的爱天长日久,事无俱细,何必非得在乎这一朝一夕的表示.习惯了这,孩子也就从没为自己张罗过任何属于自 ...

  • 【山西】申昌芮《我的春节》指导老师: 公燕燕

    我的春节 尧都区北城双语学校 博雅班 申昌芮 春节是一年当中最隆重.最盛大的节日.它正悄悄地向我们走来,大街小巷都洋溢着节日的气息,各个商场里人山人海,热闹非凡,不管是老人还是小孩子们手里都是大包小包 ...

  • 【山西】王灵仙丨散文/能吃的灯盏

    作家新干线 作者简介 王灵仙: 山西省作家协会会员,古交市作家协会名誉主席,太原市文联副主席.出版个人散文集<一路风景><灵魂的语丝><灵魂的联盟>.报告文学< ...

  • 分开以后,我不过任何节日

    昨天是中秋节,我在房间里呆了一天一夜,我不敢走出去,我不敢看见街上的人们合家团聚的场面,那样我怕会更想你,自从我们分手以后,无论任何节日,我都会躲避,我不敢去想,也不敢去看,更加惧怕每一年的春节. 因 ...

  • 闽南人的仪式感

    工作.生活中各种仪式无处不在,无论是春节要贴对联.端午要食粽子.中元要祭祖.清明要扫墓等,或者是大快朵颐之前给一桌美食拍照,还是上学期间每周一的升旗仪式,都是一种仪式. 闽南人在其人生的各种重要时刻, ...

  • 如何从零开始做社群,5000字深度讲透社群商业的4大核心要素

    编辑导读:有人的地方就有社交,而将一群人聚集在一起就变成了社区,体现在互联网上就是社群.社群建设的核心,主要体现在组织.关系.场景和传播要素这4个方面.本文将从这四个方面,分析如何开从零开始做社群,希 ...

  • 5000字深度:如何在30分钟内,快速判断一家公司的投资价值?

    看资料也要讲方法 找到值得长期研究的公司 对于散户而言,最好的公司不是一年内爆发性很强的公司,而是有长逻辑可以持续几年.十几年研究的长跑冠军. 这个观点不仅仅是出于长线投资的理念,也是因为个人投资者研 ...

  • 5000字深度解析,如何分析行业未来的发展空间?

    行业发展阶段分析框架 01 行业所处发展阶段 为什么同样是食品饮料行业.或同样是医药行业,在同样增速的情况下,有些公司60倍PE起步,有些只有20倍呢? 为什么有些互联网公司亏损时,可以给20倍PS, ...

  • 5000字深度“扒皮”抖音电商一姐朱瓜瓜

    如果你还有没听过说朱瓜瓜,那只说明你和抖音直播电商这个圈子还有比较远的距离. 而如果你已经身在圈子之中,你就会发现从今年4月份开始,你无论走到哪里都会听到朱瓜瓜的名字以及由她创下的一系列辉煌战绩-- ...

  • 5000 字深度拆解 | Manchuan 公众号 2 个月涨粉百万,普通人如何复制?

    最近几天,自媒体圈子都在传 1 张图片 -- 一个 2020 年 10 月 18 日注册的公众号:Manchuan,不到 2 个月,涨粉 100 万. 更厉害的是,几乎篇篇 10w+ 阅读. 而且每篇 ...

  • 牛股是怎么炼成的,5000字深度复盘沪电股份一年五倍走势

    "业绩推动型牛股"的典型走势 三个业绩浪的窗口期 2018年7月10日,沪电股份出了一份中期业绩修正公告,把半年报业绩从三个月前预告的"同比增长7%-55%"调 ...

  • 3500字深度剖析:你是怎样一步步被割韭菜的,必看!

    最近几个身边的人在和我聊天的时候一致提到过"副业"这个词! 好像都在考虑上班之余找点其他事做做... 说句真心话现在的环境确实是副业赚钱最好的时机,国家政策鼓励加上市场的需求旺盛. ...

  • 一个职场“渣男”的自白:通过离职我学到的事【7000字深度剖析】

    很多人把找工作比作谈恋爱,职场如情场. 从这个角度来说,我应该是个不折不扣的"渣男". 在过去近9年的工作经历里, 我甩过很多"人",也被甩过几次. 所以今天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