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市场的产品运营策略:“裂变”的前提,一定与“我”有关

 前言:好奇是运营的职业习惯,说学习也只是谦虚一番


对未曾涉猎过的行业,我都持有好奇心。这种好奇心是职业习惯使然,我总想看看别人是怎么理解的,怎么运营的?设若站在自己的角度,我总会思索,如果是我,我会怎样运营。而在前段时间,我接触了一款针对老年市场的产品。根据所述,老年人市场目前是一个蓝海市场,是基于中国老龄化社会而产生的商业点子。如果说的更明确一点的话,那就是该产品从其战略来讲,就是线上版本的老年大学。为了做足功课,我还特意在网络上搜索了一番,翻看了媒体关于其“CEO”的采访实录。

尽管有人说,像我这样的年纪,不应该再讨论职业技能,如果再继续谈论,只能说层次有点低。但说实话,我从未改变的观念是,作为一个社会人,想要在这个社会上立足,只有两点,本领过硬,人品靠谱。而运营,则是我吃饭的家伙什。这与年龄无关,孜孜不倦的追求技能技术上的提升,是对未来负责。即便你不跨界,你也该拥有跨界的能力。借用电影《飞驰人生》里的话就是,他就是巴音布鲁克的王,在没有领航员的条件下,也能开出王的水准与风度。

有些人说,在这样的年纪,该谈论的是拥有资源,想办法将资源变现。这好像有点道理,拥有资源的前提是,你能帮助多少人?这是我的看法。

对于不熟悉的行业,我不仅持有好奇心,还有学习心,这不是示弱,是真切的感受到,跨界这件事,不仅要掌握运营的基本规律,还得学会虚心倾听来自行业的声音,这会让我不断反思,自己的看法与实践之间的距离。毕竟,算起来,人家也是前辈,为什么不能从前辈的经验教训中寻找这种思路上的突破点?

话题回到这款产品。当我通过微信搜索到该款产品的时候,发现,对方做的还真是“老年大学”的网络版。似乎是在线教育,但点击深入以后就发现,似乎又有点不太一样,除了学习视频,还有资讯,甚至是活动运营。从与该CEO的交流来看,他们想做的就是老年大学的视频版本。通常来讲,一个网站或者APP的界面设计,其实是在传达其定位,重点是运营策略的,而一家网站只解决一个问题,沿着该问题,深入挖掘需求可以活得更好,当然,这种需求一定是商业上的合理性挖掘,并不是一直要学雷锋。

我相信一个道理:当你重塑了你的运营认知,那么任何一个行业,对你而言,上手以后做得更好,并不是特难的一件事。除非,运营的水平的确不高,只能用有限的经验,来弥补运营认知上的不足。

   ② 老年市场纵论:怕生病与怕寂寞,你要解决哪一块?


每一个大市场,严格按照需求来分,都可以分的更细,而且,在更细的领域,作为一门生意,对个人而言,都可以成就一份大事业。在生意这件事上,一直都不是也做不到通吃的状态。这正如我们今天常常谈到的供应链管理,它不仅仅包括成品,还包括原材料,辅材,更有甚者,是周边供应链。如果无法理解,在全球化的今天,没有任何一个企业是完全可以自主研发和制造所有的零件设备,尤其是高端制造业玩得永远都是杀敌一千自损八百的活。

老年市场也不例外。老年人的需求是随着经济条件的提升与改善,对需求的方向也完全不一样。总体总结出来,无非两点,一是怕生病,二是怕寂寞。用直接了当的话即:生理需求与精神需求。光是一个老年人的大健康行业,就已经是万亿级市场,2018年被查的权健还只是其中一家企业,行业的深度广度与利润可想而知。权健被查是一个典型案例,却不能说这个行业有问题,如果有问题,也只是在运营策略和操作手法上出了问题,比如采用拉人头方式,神话其功效,可以包治百病,套用一句网络上的话就是:“华佗看了沉默,扁鹊看了流泪”。故此,我依然看好针对老年人的大健康行业,要不,我们就不能每天在电视里,电商平台上看到各种针对老年人的产品出现,比如保健鞋等。只是在运营策略和操作手法上更健康为上。

从整个中国市场的需求来看,吴晓波的“激荡三十年”中,一共18个案例,沿着时间顺序,先后出现了“巨人”、“三株”和“太阳神”等,均涉猎过甚至本身就是保健品行业,这些曾经光环加身的优秀企业,最终也都倒在了“神话疗效”这条路上。当然,我们还可以解读出另一个作者不经意间想告诉我们的话,那就是,保健品行业尽管有各种各样的问题,是最能起量也最容易做出业绩的行业,哪怕是说“智商税”这件事,也依然是一个可以继续的行业,只不过,对操作者而言,需要底线与原则。

而“怕寂寞”这件事,往往则是在解决生存和生理需求以后再行出现的需求。换句话说,人只有在活的下去还活的不错的情况下,才会去追求生命的意义,思考从哪里来到哪里去的问题,这算是一个相对高级的问题。

 ③ “老年市场的老年网络版大学”是马洛斯需求的高级阶段,目前APP的问题


正如上面所言,老年人的市场简单而言分两块,一块是怕生病,另一块就是怕寂寞。该款产品解决的是怕寂寞的需求。其定位是通过网络版的老年大学,加之旅游等活动策划,来解决一二线城市有钱有闲群体的生活追求。

从APP的版面设计而言,虽然指向是老年大学,但从整体而言,则出现了产品设计与战略目标严重脱节的问题,该问题出现在,想要表达的太多,尤其是资讯板块,占领了太大版面,让一进来的用户会感觉,这就是个资讯APP,反倒是学习板块显得并不那么重要。在前言章节,我谈到过,一个网站也好,APP也罢,首页的重要性不仅仅要传达自己是谁,做什么的,还要能清晰的传达出自己的运营策略。但从目前的设计来看,似乎是个大杂烩,从版面上,失去了“我是谁?”,也让人看不懂到底在干什么?

举例来看,当我们打开抖音,我们想看的的短视频,在短视频中的或快乐或悲伤的打发时间,而不是想要去阅读帖子,要阅读帖子,可以通过更多的资讯网站去,再比如,当我们打开淘宝或者拼多多,我们一定是去寻找我们想要的和适合我们的产品,而不是去搞社交的,这是人的天性使然。

如果说资讯的目的是为了流量,毕竟,任何一门生意都是流量的生意,那么可惜,在今天,流量本身是呈现碎片化的。碎片化除了要加强曝光的频次意外,其实还有另外一层意义,那就是,人们获取资讯信息的途径变得越来越容易,唾手可得的状态,只要打开手机,无论是被动还是主动,都可以获取到自己想要的信息,这一点见《我们获取了信息,而这些信息也给我们造成了困惑》。我们做个假设,如果老年人真要阅读,它为什么不去一个更为专业的公众号上阅读,而要进入到该款产品,从资讯的专业角度而言,我相信,一个每天只推送几篇的公众号,其用心程度,一定是高于每日更新无数篇的网站的,毕竟,要在有限的数量上,追求更高的质量,而一个只追求更新数量的网站,往往对质量的要求就不见得多高,如果说有,那也是只是希望通过SEO的手段来实现垃圾流量的占据,只是让数据好看点而已,此外,并无太大帮助。这就要回到我在第一章节前言所说的,用户来这里到底是干什么的?是通过老年大学学习的,还是来看资讯的,寄希望通过资讯引流进而留住用户,那么这些用户,到底能留住吗?流量的转化率到底有多少?这很让怀疑。

也是通过与该CEO的交流,我突然想到一件事,该CEO最早的时候,就是从论坛等资讯网站起家的,这就意味着运营的策略上势必会进入曾经的职业陷阱,有些经验是有用的,但有些经验在面临新事物的时候,从大的运营策略来看却往往是有害的,比如该产品最值得吹嘘的是其视频栏目,就是在线视频学习,但在具体的运营策略上却往往着重了资讯运营。

我想在此写下一段话:无论你是否承认或意识到,很多人,包括你我,都会带着曾经的职业印记,投入到下一份工作中,而且,这种职业印记往往会在潜意识中影响你对事物的判断,见解和操作手法。看一个人现在做的怎么样,往往会追溯到他曾经做的怎么样。换言之,今天所有的操作手法其实是潜意识的继承。当你懂得换个思路来审视自己,正视自己的不足,你才能更好的开启未来。

如果说,一定要让我诊断其当前网站上的问题,我想,这个问题更为致命一些,因为战略定位与战术配合,基本上是脱节状态。无论多么高明的战略都是以其有效的战术进行支撑和实现的。

  ④老年人的群体心理:当我们讨论运营的时候,我们在谈论什么?针对问题的解决方案


通常而言,只要一谈到运营,会谈到产品。但这只是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相对高级阶段。而真正所要讨论的则是人性。所有的产品在推向市场的时候,面对的消费者是买单者,而消费者的“人性”模型,您是找到马洛斯需求所对应的阶段,并设计你的营销方案。在我看来,马洛斯需求几乎囊括了消费者的所有需求。

回到这款产品(无论你把自己说的有多高大上),在我看来,都只是一款产品。上面已经说过了,该款产品(老年市场的运营)其实是在满足马洛斯需求的高级阶段。既然定位为老年大学,那么势必就要重新改版,在APP首页,将视频功能进行放大,让初次进来的人一看就知道,这里就是在来学习的。

当然,如果光是简单的学习那是远远不够的,从运营策略上讲,知识是需要付费的,而如果不想付费,那么只有一条,就是贡献,点赞也好,点评也罢,最重要的则是上传自己的作品,比如书法,绘画,瑜伽...

从细节而言,还是要深刻理解用户,既然“老年大学”是为了解决孤独寂寞的问题,那就让老年人有被赞赏被肯定被认可的感觉,顺道要做的就是线上线下的同步运营融合,比如老年大学的线下活动策划,你得让圈子的吸引力更强,更强便更有黏性,换言之,从整个运营策略出发,是提升UGC的能力,这个能力强了,网站就活了,而不是让用户进来看似热闹,对用户或者投资人而言确实最没价值的事。

惟须注意:所有的UGC想要做好,就一定与被赞赏被肯定,与“光环”有关,这是驱动力。这个驱动力,既有贡献还有分享,就是我们这两年一直提到的“裂变”。就是说,裂变的前提是,一定是与“我”有关,人们往往关注的都是跟自己利益相关的东西,基本近比远要好。这就意味着,我们在运营中,在策略制定上必须要遵循这个人性规律。

  ⑤战略和战术:老板请你来,不是为了证明老板是错的,相反,你要证明他是对的


作为职业经理人而言有一个基本素养是,战略一旦确定,剩下的就是执行,哪怕这个战略是错的,你也需要努力做好。这不是不负责任,而是,你必须想明白一件事,公司请你来,不是为了证明公司是错的老板是错的,你要想竭尽全力证明它是对的。这也就是为什么阿里巴巴的彭蕾离职的时候,彭蕾说的那句话,我能做的,就是证明马云是对的。命运使然,每个人都有对事物的认知与见解,境界不一样,理解也就不一样。

在做战略之前,我相信老板们CEO们高层们已经谈论过多次,考虑过多次,决策是深思熟虑的结果。所以,执行最重要。

一旦方向定好,战术就显得特别重要。战术是服务与战略的。是对战略的强有力支撑。这就提出对经理人有一个要求就是,在执行战略的同时,战术是否跟得上够得着。在执行战术的时候,是否对战略有深刻的理解,让战术在执行层面不发生偏差,记得“初心”所在。这是工作中需要时时观察与思考的问题。

 ⑥不忘初心:那个满嘴情怀的人,最后却做了一门无底线的生意


我与该CEO聊天的时候,对方一直说,他要做的就是“利他”,就是让天下长者俱欢颜。但我发现一个问题,他似乎急于变现,一边声嘶力竭的说保健品行业的不好(关于保健品这个行业我上面已经聊过了),一边又想着尽快组织其供应链,将商城架设起来。说到最后,我才明白一件事,看来这网络版的老年大学,还真不是大学,只是对外的一个由头,其真正想要的是,还是通过电商来赚钱,他跟我大谈所谓的“会员电商”、跟我谈会员的分级,跟我谈轻资产的运作,还跟我谈COSTCO,我只能表现的好像一副崇拜的样子,我并不想反驳谁。当你摊开双手表达一种:请开始你的表演的时候,你就压制自己那种反驳的冲动,这会令你更爽。至少在这些领域,不是不懂,是懒得争辩与反驳。

我只希望所有人别忘记初心,尤其是大谈情怀,且满嘴情怀的人,最后却做了一门生意,生意本身没有错,只是希望千万别做了一门无底线的生意,那样,吃香真的很难看。电视剧《潜伏》里,谢若林有一句话说:嘴上全是主义,心里全是生意。套用过来也是如此,嘴上全是情怀,心里全是生意。甚至是,翻阅鲁迅先生的《狂人日记》似乎也能印证一些大谈情怀的人的话:“我翻开历史一看,这历史没有年代,歪歪斜斜的每页上都写着'仁义道德’几个字,我横竖睡不着,仔细看了半夜,才从字缝里看出字来,满本都是写着两个字'吃人’。”

如果用一种不纯粹的心去做一件纯粹的事情,可能会成功,但会令人恶心。这是我的观点与看法,你要做生意,那就大大方方的承认自己要做生意,你要做情怀,那就索性情怀,别人也不能把你怎么样,就怕的是,东一榔头西一棒子,将自己混成了四不像。

你可以说,这是大的运营策略,没错,我承认。那就一开始不要把自己标榜的那么高尚,就说希望通过对老年大学的运作,仍然是重点,只是顺带着,将这些流量的价值进行转化,并想办法,将其价值发挥到最大。这会令人敬佩。老年大学的运作是重点,电商的出现只是顺带。

这基本上是在理顺整个发展策略与思路。当战略思路混乱,运营策略就只能在风中凌乱。

当然,有一点很重要,我相信就是成功的错觉,这一点我曾在2018年的局部中不断提起,有兴趣的,可以直接阅读2018年内容。

   ⑦网络版“老年大学”产品的整体运营策略


这里不谈细节,只谈大的运营策略,首先是发展战略,或者直接点就是APP定位,产品策略,就是理顺发展的重点到底是什么?理顺APP或者网站的版面设计,当这个工作做完以后,运营策略乃至运营重点就显而易见,也自然知道了,运营的着力点。

第二,明确定位以后,会沿着定位设计其运营策略,或者关键词。如果仍然将其视为老年大学,那么“做势能”、“做爆点”、“做连接”、“活动及社群驱动”、“做规模”、“拉升UGC”,尤其是最后一个词,“拉升UGC”会是整站运营的关键词(当我们谈论UGC的时候,我们再谈论与“我”有关的话题,请参考第四章)。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