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成世界的不是原子,是故事
DeepSci:"-sci-"源自拉丁语的"scientia"(知识)
小科
物语
+
每一个不曾起舞的日子,都是对生命的辜负。
——尼采
昨天我写了一个故事,采用的是随心所欲的右脑模式,想到哪写到哪。
要编好一个故事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不仅需要右脑的灵感和想象力,也需要左脑的逻辑思维能力。
你需要一边写,一边读;一边创作,一边批评;冲动,逻辑;右脑,左脑;重新想象,重新改写。
左脑告诉我们:这个世界是结构化的,或者说这个世界是结构化地被我们认知的。
而个体认知世界的深度,取决于结构化的程度。
而右脑则浪漫得多,她说:世界是阳光洒满的草坪,欢声笑语的人群,还有那所有明亮的灰暗的安静的喧闹的温暖的寒冷的一切。
不对,右脑不是这么说的,右脑说:别说话,去感受。
刚才的描述对仗工整,还是左脑运用了归纳整理的方法诉诸笔端的。
那么写作呢?
在大多数人的直觉里,写作是一件完全依靠灵感和天赋的事情,尤其是故事创作,那些天马行空的想象,一定都是右脑的杰作。
斯蒂芬·金在《写作这回事》这本书中提议:一旦你碰巧有了一个故事的萌芽,就应该坐下来,提笔写。
这个方法对于鼓励新手马上开始是非常有效的。
和做好其他事情一样,如何开始写作?很简单,坐下来,开始写。
不过,紧接着你就会感觉到无所适从,极其痛苦。
因为你发现自己的大脑要么好像被堵塞了一样,一个字也写不出来,要么嘈杂喧闹,蹦出来很多杂乱无章的东西。
这时候,有两种理论供你选择。
第一种建议来自美国“创造性非虚构写作”的开拓者,普林斯顿大学新闻学教授约翰·麦克菲。
“不管三七二十一,先把草稿憋出来,再烂也没有关系,然后晾在一边,干别的事。过一阵子你的大脑会重新想起有哪些词句你可以用,就是说你的大脑会帮助你补充完整那个还很丑的文章。但如果只是一味看书而不去写的话,那永远也不会触发大脑这一神奇功能。”
显然,约翰·麦克菲倡导的是一种直觉写作法,也叫做自然写作法。
就像身经百战的外科医生在给病人动手术不需要再查看相关资料一样,一位有经验的作家确实可以仅仅在有了一个想法之后就提笔挥毫,文思敏捷,一蹴而就。
写作已经成为了他们的直觉和本能,也就是说,那些看不见的结构已经成为了他们的肌肉记忆,默默发挥着作用。
关于“很丑的初稿”,很多作家都会告诉我们,大家都一样,每个人的初稿都很丑,写作需要不断修改和完善。
但这样的理论还是没有给新手提供一个可以解决问题的支架,所以能够坚持下来的人少之又少。
再来看第二种建议,来自拉里·布鲁克斯。
相比约翰·麦克菲,拉里·布鲁克斯更像是一个闯入写作圈的外行——他原来是职业的棒球选手,从来没有专业学过写作。
不过他已经写了六本畅销小说,并且在《故事工程》一书中提出用工程学思维来写故事。
把故事写作当做一个工程来做,这不是一个容易让人接受的观点,但细读这本书,你会发现,拉里·布鲁克斯并不是要把故事写作公式化,而是试图提出一个简单易懂的原则和要素框架。
关于这一点,拉里·布鲁克斯如是解释:“人们的面孔之所以不同,在于造物主应用了一种符合工程学的方法,让十一个器官的组合产生了艺术效果。”
虽然只有简单的十一个器官可供组合搭配,但我们却几乎见不到两个完全一样的人。
写作也是一样。
拉里·布鲁克斯提出的核心技能无非六点,看上去并没有什么特别:
立意(想法或萌芽)
人物(有血有肉的主角)
主题(故事中的真实生活)
故事结构(什么在先什么在后)
场景设置(展示的细节)
写作风格(巧妙的表达)
比起书中的内容,我比较认同的是拉里·布鲁克斯的思路,也就是工程学思维在写作中的应用。
如果写作只想要随意创作,不对自己进行严格的剖析,那么一般来说我们是花大量时间也得不到精进的。
无招胜有招之前,还需要先打基础,从普遍的标准和固定的模式出发。
或许正是由于拉里·布鲁克斯不是专业作家出身,他提炼出来的这些原则对普通人来说才更有实用价值。
所以回过头来,再简单列一下昨天故事的“左右脑提纲”。
左脑(逻辑理性的提纲骨架),线性或思维导图形式展开
结构性:线状结构
故事时间轴:午后晒太阳的几个小时
全局思考:一只自以为是的猫与其他动物的对话
逻辑:从猫的视角出发,由对话构成
次序:时间顺序为主
情节方向感:用对立的观点增加张力
章回情节点:蚂蚁的不予理会,蚯蚓通过回忆奶奶的话表现对立
行动地图:猫晒太阳;猫拦住蚂蚁,蚂蚁绕道;猫拦住蚯蚓,蚯蚓边爬边聊
右脑(感性的血肉与灵魂),任何突然迸发或闪现在眼前的吉光片羽
场景:
午后,一只猫在草地上晒太阳,眯缝着眼睛;蚂蚁匆忙爬行;蚯蚓钻出来,慢慢向前爬;
人物小传:猫,悠闲,自认为聪明、优雅而绅士;蚂蚁,忙碌,只顾低头赶路;蚯蚓,乖巧听话,不擅长拒绝。
对白:
“歇会儿歇会儿,晒晒太阳睡睡觉多好呀!”
“哎,跟你说话呢!……真没礼貌!”
“嗨!你看太阳多好,一起聊会天呀!”
“啊?好呀!边走边聊呗!”
“这……还有这种操作?”
“那好吧!不过干嘛要这么赶呢,躺着不舒服吗?”
“这有什么舒服的?我不喜欢晒太阳!”
“晒太阳可是这个世界上最幸福的事情了!”
“晒太阳是目前为止我所知道的这个世界上最幸福的事情之一了!”
“但是奶奶说,这是最恐怖的事情之一。”
“怎么会!”
“晒太阳有利于多种微量元素吸收,尤其是提高维生素D含量,促进钙质吸收。知道吗?一直不晒太阳,你会得软骨病!”
“晒太阳还可以提高造血功能,促进血液循环,调节中枢神经…好吧,这些对你来说可能太专业了,那你总知道,太阳光可以杀菌,还可以防止抑郁,让人心情愉快吧!”
“但是,奶奶说的肯定没错!”
“……”
事件:
晒太阳的猫拦住蚂蚁,蚂蚁绕路跑了;猫又拦住蚯蚓,跟蚯蚓科普晒太阳的好处,没得到认同。
细节:
我就眯缝着眼睛,看看草丛中那些小动物们。
我加重了语气,低头看了一眼蚯蚓,确认她跟得上思路。
蚯蚓一边继续往前爬一边固执地坚持。
形容词、动词、名词:
温柔,暴脾气,柔软,愚昧,固执,聪明。
瞪了我一眼,微微抬了抬头,低头看了一眼。
阳光,草地,小动物,小世界,蚂蚁,蚯蚓,绅士。
参考书目:无
金句:
你看,这个世界上就是有这么多愚昧而又固执的物种,真搞不懂他们是怎么回事。
写这个故事就是用了约翰·麦克菲的建议,坐下来直接写,写之前并不知道自己要写什么。
故事很不成熟,不过也还挺好玩的,分析了一下更有意思。
怎么样,你要不要试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