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 | 上汽奥迪又有新进展,携新车而来能否打破车市寒冬?

“与奥迪的合作项目我们和大众集团也在继续沟通过程当中,上汽大众引入高端品牌,加快奥迪业务在中国的发展,是上汽集团和大众集团正式达成的共识。合作原则的大方向没有变化,但是具体的合作细节还在协商,具体投放的车型已经有初步的规划”。

日前,在上汽集团的股东大会上,上汽集团董事长陈虹透露了与奥迪合作的进展,而从其字里行间中不难看出,上汽奥迪应该过不多久就会与公众见面了。

奥迪欲在中国新建一家合资公司的念头可谓由来已久,早在2016年就在德国狼堡与上汽集团签署了合作协议。不过虽然协议已签,真正实施起来却举步维艰,上汽奥迪的存在显然不利于一汽-大众奥迪,此举意料之中的引起一汽-大众奥迪经销商们的强烈不满,一度闹得经销商们上门维权,对此,奥迪只好使出缓兵之计,在2016年11月30号宣布将暂停和上汽集团间的部分合作谈判。

对奥迪而言,在中国建立两家合资优大于劣,两家合资公司因为竞争关系,而因此带来的危机意识或许能让团队变得狼性,或将达到推动品牌发展的目的。不过,两家合资公司因竞争而消耗大量的精力,导致对产品核心层面的懈怠,也是一种可能。但可以肯定的是,由于对车型的把控权,奥迪以此来制衡合作方,获得较多的话语权甚至股权,是极有可能的。

如今,上汽奥迪木已成舟,耗时两年之久的拉锯战已然结束。但与2016年的车市不同,2017年是汽车销量的巅峰之年,并且此前多年汽车销量是持续上升的,随着人口红利逐渐消失,2018年之后汽车销量便开始持续下滑。寒冬凛冽,车市萧条,强压之下许多车企选择开源节流,车企裁员降薪这样的消息不绝于耳,在此背景下,奥迪却在中国开辟第二战场,二度落子,可谓是相当激进。

新四化开路,上汽奥迪更着眼于未来

上汽奥迪的诞生,标志着奥迪在华的格局将产生重大变化,奥迪于5月24日,在第130届年度股东大会上宣布了战略重组计划。目前,奥迪正积极推进战略转型,致力于长期大幅提升企业价值。未来品牌将专注于与消费者有关的创新,进一步改善商业盈利模式,实现与大众汽车集团内部和外部合作伙伴的协同增效。奥迪转型的决心“始终如一”。

该战略计划预计到2030年底,奥迪将投入400亿欧元用于包括固定资产、厂房设备以及研发投入,其中将投入约140亿欧元于电动出行、数字化和高级别自动驾驶领域。在这笔巨大的资金计划中,加速实施电动化的战略部署是其重要组成部分,到2025年,奥迪将向市场投放30余款电动化车型,其中20款将是纯电动车型。业内普遍看好电动汽车的发展趋势,而奥迪的电动车型将与哪方合作?这个“香饽饽”将花落谁家也是业界较为关心的。

早在2018年10月19日,上汽大众就宣布安亭新能源工厂已经开始建设的消息,并预计在两年后即可投入生产。上汽集团董事长陈虹表示:“未来上汽大众安亭新能源工厂将投产奥迪电动车产品。”而就在本月20日,中国石油消费总量控制和政策研究项目在京发布了《中国传统燃油车退出时间表研究》的报告。该报告表示一级城市私家车将在2030年实现全面新能源化,全国范围内的私家车也将于2040年全面退出,电动汽车的重要性不言而喻。这也将会是上汽奥迪合作的侧重点。

从奥迪在中国的布局结构亦能看出这一点,考虑到一汽奥迪的利益。上汽奥迪的项目必须与之有所区分,如果二者有太高的重合度,不利于利益的最大化。现阶段不管是产品矩阵还是纵向深度,一汽奥迪在燃油车领域的布局已经非常完善。几乎没有见缝插针的空间,而新能源领域还存在更多可能性。

而且从BBA在中国新能源布局来看,它们都更倾向于这方面寻找新的合作伙伴,多一个篮子放鸡蛋。比如吉利和奔驰、长城和宝马,如今上汽和奥迪的到来,或将为中国车市开辟新的市场体系。

上汽奥迪胜算几何?

任何时候危机都是挑战和机会同时存在的,尤其在这个汽车产业可能将发生变革的敏感时期,即便是对于早已深入中国汽车市场脉搏的奥迪而言,也亦是如此,不过整体而言,奥迪机会应是大于挑战的。

首先是市场环境有利。上汽奥迪未来依然会主打高端领域。尽管中国车市整体下行,但大多是自主品牌以及部分生存能力较弱的合资品牌拖了大盘。我们看到的数据是,南北大众,日系企业的“两田一产”在中国依然保持着较强的增长力。

此外,中国豪华品牌的依然持上涨的趋势,上汽奥迪显然是存在诸多可能性的。国内市场消费升级,对豪华品牌的需求也逐渐上涨,这也是部分强势自主品牌近年来强调品牌向上的主要原因,消费升级无疑意味着上汽奥迪的市场空间是很大的。

其次是奥迪自身基础牢固,作为最早进入中国市场的豪华品牌,奥迪凭借多年的产业积累和技术沉淀,已经获得了大批粉丝拥戴。从奥迪在华完善的本土化体系来看,奥迪根基扎实,从产品的生产层面到推广销售层面,奥迪有一套完整的高端品牌打造体系,这些优势都将直接为上汽奥迪所用,强化其竞争优势。

最后是奥迪在上汽奥迪项目中的大手笔投入。正如前文所提,截至2030年底,奥迪预先投入400亿欧元用于包括固定资产、厂房设备以及研发投入,其中将投入约140亿欧元于电动出行、数字化和高级别自动驾驶领域,到2025年,奥迪将向市场投放30余款电动化车型,其中20款将是纯电动车型。不难看出,奥迪的电气化战略是BBA中最为激进的,与宝马的态度截然不同,不久前,宝马CEO克鲁格表示宝马仍将重点放在插电式混合动力车型上,并且不会放弃内燃机,奔驰则表现得较为沉稳,未来几年预计将投放超过10款纯电动车。未来,奥迪在电气化层面存在更多想象空间。

另外,从合作伙伴的角度来看,上汽集团自身在新能源领域也颇有建树,上汽新能源车型的销量一直名列前茅,今年4月,上汽新能源的销量还突破了万辆大关。并且上汽集团拥有新能源汽车的生产优势,在全新的管理运营机构架构的加持下,上汽奥迪未来可期。

车市寒冬下的烈舞者

如果将上汽奥迪事件放在整个市场大环境中来看,我们或许会对当下的中国车市有更深刻的理解。在中国车市下行,人心惶惶的情况下,所有车企在中国车市的步伐都谨小慎微,奥迪却显得有些不太合群,大踏步向前。其实纵观整个大众集团亦是如此,除了奥迪战略重组开辟中国第二战场外,一汽-大众和德国大众集团还正式发布了全新子品牌”捷达“,大众转电气化和扩大旗下SUV产品的布局,并且有消息称保时捷国产也在大众的规划中。

笔者认为大众集团激进的原因与中国汽车产业结构的整体向上息息相关,消费升级延续,低端市场下降,大众集团也需拿出极具实力的产品,积极开拓市场,大力搞研发,囤食过冬,以确保其“大哥”的江湖地位。而这一切也都印证着中国汽车产业迎来了结构性调整,在国内市场深耕多年的大众汽车也不得不拿出两把刷子,中国汽车产业结构的整体向上突破可谓势在必行。

车市自身反映出的现状也在佐证这一事实。尽管大多车企销量都在下滑,然而一直坚持高品质,高质量的南北大众,日系企业“两田一产”在中国的销量也让逆势上涨。

据此,笔者认为,中国车市到了换挡提速,产业升级的阶段。一些必然的震荡和下滑在所难免。对于所有身处其中的玩家来说,看清局势才能抓住机会,也更有可能在未来的竞争中占得先机。

如今看来,奥迪显然是个“明白人”,它像是寒冬中的烈舞者,在其一系列特殊技能加持下,上汽奥迪未来可期。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