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如月,亦满亦亏
今天是农历六月十五,三五之日,满月之夜。
张若虚有一句诗:“人生代代无穷已,江月年年望相似。”
任沧海桑田,人世变迁,仰望中的明月,却年年如此。
然而自其变者而观,月自有其阴晴,有其圆缺,皎洁有期,朦胧有时。
明月如此,人生亦如是。
有平坦,有坎坷,有得意,有失意,总不会时时天朗水澈,大地清华。
做人最大的智慧,莫过于仰观明月的同时,又读懂了人生。
人生如月,缺多圆少
《新月集》里有一段话:
“月儿呀,经过漫长的等待,得到一瞬的圆满,随即又是无限的缺憾。”
新月之初,从纤细的上弦月开始逐渐变得饱满,看看到满月之时,便立刻由盈转亏,一层一层地消减为下弦月,直至暗淡无光,走完每月的轮回。
一个月的时间虽然漫长,月圆却只有短短两三个晚上。
人生何尝不是如此,得意不过一二,失意十之八九。
命运,似乎总忍不住使绊,不愿让人称心如意地走过一生。
但正如苏轼所言:
“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
行走世间,与其心怀执念,对本不存在的完美汲汲以求;不如看淡看开,学会与缺憾的人生握手言欢。
画家刘墉一生,可谓坎坷多变。
9岁丧父,15岁家中失火,变得一无所有。
他发奋读书,考上台湾首屈一指的成功高中,成绩也是名列前茅。
不出意外的话,他毕业后很可能进入一所名校深造,命运也会从此改变。
可就在大家都为刘墉高兴,觉得他终于时来运转时,他却因肺病而不得已休学。
起初刘墉也难以接受这样的打击,但很快又觉得“这世上的事儿,哪能件件都如你的意?”
上天既然堵了读书出人头地的路,那便再找其他的路。
于是休学期间,刘墉跟随郭豫伦学习绘画,并在复学后努力备考台湾师范大学的美术系专业。
通过不懈努力,刘墉很快在艺术界崭露头角。
在前往美国写生时,他更是从几百人中脱颖而出,被纽约圣若望大学聘用,成为屈指可数的华人教师。
眼看又要闯出一条路来,上天又跟刘墉开了一个玩笑。
因为身体原因,赴任不久的刘墉不得不请假休养,这一请便又是三年。
朋友都为他可惜:
“你这三年能好好把握,也许都能升任教授了。”
但刘墉已然懂得,人不必为这些缺憾耿耿于怀。
在远离讲坛的三年里,他一边筹办个人画展,一边潜心学诗。
虽然失去了在圣若望发展的最好时机,也没能最终留在圣若望,但他却用自己其他方面的成果,填补了这一缺憾。
这个世界并不为取悦谁而存在,所以落在每个人的眼里,总有这样或那样的不完美,生活也不可能处处让人满意。
但即使再多缺憾,只要坚持走下去,人生就不会失去意义。
瑞·达里欧曾说:
“世上无完美,你所要做的不是找到最优解,而是满意解。”
接纳生活的不完美,把精力放在可以改变的事情上,才能把充满缺憾的人生,过得不留遗憾。
人生如月,阴晴无常
晁端礼有一句诗:
“料得来宵,清光未减,阴晴天气又争知。”
意思是说,明晚月亮会像往常一样明亮,但谁又知天气是阴还是晴呢?
常言道,天有不测风云。
遇上乌云遮蔽,或连夜风雨,月亮也难免黯淡无光。
但是无论阴晴几何,月亮始终坚持让自己发光,所以哪怕有再长的沉寂,也终有千里澄辉的一天。
明月如此,人生亦如是。
生命漫长,起伏不定,那些经历的挫折磨难,就像遮蔽明月的云翳,总会飘远流散。
以一颗明月之心,平静对待顺逆,才能成就真正值得的人生。
麦家的第一篇小说《解密》,前后被拒稿17次。
最困窘的时候,他没有稳定的收入,只能在简陋的出租房里磨稿子。
短短20万字,他磨了整整11年,相当于每天苦思冥想,平均却只能写50来字。
在这期间,面对亲友的不理解,同行的嘲笑,麦家始终坚持“自己在创作一部伟大作品”的信念,从没想过放弃。
终于,《解密》一经出版便大获成功,不仅在国内热销,而且还成为世界图书馆藏量最多的华语作品。
麦家熬过了最困难的时期,却丝毫没有得意忘形,始终以平常心看待眼前的荣耀。
他拒绝各种商业活动,多年以来依旧深居简出,每天都会坚持写作好几小时。
凭着逆境不失意,顺境不得意的心态,麦家又创作了《风声》、《暗算》、《人生海海》等优秀作品,没有像许多作家那样昙花一现。
曾看过这么一组对比图。
年轻时,涉世未深,觉得人生可作如是观:
有一分付出,便有一分收获,成长轨迹是线性的。
直到阅尽世事,才知道人生是这样的:
波澜起伏,你觉得深陷低谷,可能就要迎来触底反弹,你自以为到了人生巅峰,可能就是跌落的开始。
不为逆境所困,不为顺境所迷。
云翳遮不住一直闪耀的明月,坎坷挡不住坚持前进的人生。
人生在世,保持一颗平常心,才能于起伏之中行稳致远。
人生如月,盈则必亏
人意共怜花月满,花好月圆人又散。
一直以来,人们都期盼花好月圆,但其实给人以无限美好念想的,往往是月亮还没圆的时候。
因为月亮一旦圆满,就预示着要由盈转亏了。
所以历来设宴赏月,赏的是月将圆未圆,花将开未开,人将醉未醉。
人生也是如此,最难得的是圆满,最要不得的也是圆满。
《道德经》里说:“天道忌满,人道忌全。”
为人处世,最忌讳的就是过盈过全。
做人留余地,凡事有回转,才是最好的状态。
众所周知,华为的5G技术全球领先,市场份额逐年递增。
可当华为的全球市场份额超过一半后,任正非便开始有意控制它的扩张速度。
当时有人建议,应该凭借技术优势压低产品价格,把一些老牌巨头彻底打垮,实现市场垄断。
但这个提议却被任正非果断否决,他认为凡事不能做绝,总要给别人留条活路。
事实证明,华为给别人留活路,也是给自己留后路。
后来,华为在遭遇制裁,许多海外企业站在了华为这边。
因为他们明白,即使华为发展得再好,他们都有生存的空间。
得益于各方支持,华为即使是在最困难的时候,依然能大体保证供应链的完整。
古人有言:“水满则溢,月盈则亏。”
由盈转亏,是世间万物周而复始的道理。
但人生没有周而复始,一次盛极而衰,便可能是万劫不复。
因此真正聪明的人,从一开始就懂得不让人生处于过盈的状态。
就像曾国藩在家书中所说:
“功劳不可贪尽,总要留几分以求无患;
名不可占全,总要让几分以消谤怨。”
将满未满,万事求缺,一直变好的人生,是永远尚未圆满的人生。
人生如月,有时朦胧有时晰
不知你可曾有过登山赏月的经历。
当你身处山脚,囿于观察角度和半山腰处云雾的衍射作用,你所看到的月亮模糊不清。
而一旦你爬到山顶,视野开阔,万里无云,月亮就会变得清晰起来。
所以,当你觉得月亮模糊不清,并非是你眼力不行,而是你还没有走到合适的位置上。
如果把月亮比作人生目标,许多人就像是在山脚下徘徊,每每埋怨看不清目标,找不到人生的出路。
殊不知,只要精进自己的能力,拓宽自己的认知,当把自己提升到足够高的层次时,目标自然就会清晰起来。
渡边淳一曾在《钝感力》里说起一位朋友。
朋友刚从学校毕业时穷困潦倒,从杂志社领来的绵薄薪水,只够基本的生活支出,根本存不下钱来。
在这种情况下,他也一度迷茫焦虑,不知道这样的生活何时是个头。
但迷茫归迷茫,朋友仍然很认真地对待每篇稿子,哪怕稿费再低,他都会反复打磨。
直到有一天,一位编辑在等车时,随便看了看街头杂志,立刻看中他的文章。
后来这位编辑找到了朋友,试着和他约了一篇稿。
而朋友的写作能力早已打磨得很成熟,他顺利抓住了这次机会,不仅得到编辑的赏识,而且进入一家有名的出版社工作。
奋斗目标清晰了,命运也从此改变。
对他来说,出版社就是能让他看清目标的位置。
但引导他走到这个位置的编辑,谁也不知道什么时候会出现,也许一年、五年甚至是十年。
但可以肯定的是,如果他在迷茫时没有坚持走下去,那么这位编辑永远不会出现。
知乎上曾有个热门问题:“看不见目标怎么办?”
高赞回答一语道破:“多走几步。”
诚然如是。
人生往往就在于这几步,而越是成功之人,愈能在迷茫之时坚持前行。
通过不断积蓄力量,等待量变引起质变,自然会走到那个能够看清目标的位置。
就像乔布斯所言:
“你无法预先看到通往成功的路,只有当你回头看时,才能看到你走的每一步都连成了成就你今天的路。”
人这一生,目标不是等来的,而是不断前进摸索来的。
因此,不必为月色朦胧而迷茫,你脚下的路,迟早会给你清晰的答案。
▽
《红楼梦》里有一句写月的诗:
“天上一轮才捧出,人间万姓仰头看。”
仰观明月,看的何尝不是自己?
人生如月,缺多圆少,学会接纳生活的遗憾,悠悠岁月,才能持久生欢。
人生如月,阴晴有时,不为逆境所困,不为顺境所迷,坎坷人生,才能行稳致远。
人生如月,盈满则亏,事不做满,利不占全,时刻留有余地,才是最好的状态。
人生如月,时而模糊,时而清晰,身在其位,才能看清自己的目标。
往后余生,愿你我常怀一颗明月之心,清光不泯,来岁无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