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苏归京重聚日 小苏启程离别时
近苏21 大苏归京重聚日 小苏启程离别时
治平二年(1065)正月,苏轼终于回到汴京,三苏重聚首。
随后,苏轼被派往登闻鼓院任职。文艺作品中经常见到的“击鼓鸣冤”,即是由这个机构的表现形式而来。
现代中国,民间泛司法问题的上诉渠道主要是各地信访办,直到国家信访局。鼓院的职能其实就相当于信访局,用于收集民间和地方官员的不平冤诉,无论是平民还是官员,都可以到鼓院击鼓呈状。
不仅如此,鼓院的保密工作做得也很好,如果是揭发检举,还可以把诉状贴了封条送进去。
鼓院原址在汴京皇城中南门处,即今天的开封市新街口。
虽然史料未有明确记载苏轼对于朝廷人事安排的具体看法,但从他此前在凤翔任签判时的态度,以及此前此后上呈朝廷的一些论文中,完全可以了解到,他一定是很不满意的。
在黄州之前的苏轼,也可以说在改号东坡之前的那个苏轼,有着非常鲜明的政治理想和为政主张,这样一个心怀家国的青年,当然不会甘心成日与冤陈诉状过面,这么大好的时光,绝不应该“一脑门子官司”。
尽管如此,但以不到30岁的年龄入职登闻鼓院,依然可以说明,朝廷对于苏轼的有意栽培,已经将其视为帝国未来宰执的种子选手之一。
此言非虚,之前的文章提到过英宗皇帝对苏轼的才学仰慕已久,欲以提拔重用,却被宰相韩琦以“轼之才,远大器也,他日自当为天下用”这个理由阻拦。
在皇帝与宰相这次关于苏轼人事安排的讨论之后不久,到了治平二年的二月,尽管没有让苏轼担任知制诰(中央机要秘书),但依然给了他通过考试进入翰林院的机会。
翰林院,也叫学士院,是宋代集中了顶级精英知识分子的国家智库。
一入翰林,一生荣耀。身为翰林学士,可以参与帝国政治、经济、文化事业的谋策,是儒家“治国安邦”人生理想的最佳平台。
苏轼在考试中写了两篇文章,一为《孔子从先进论》,二为《春秋定天下之邪正论》,被评为三等,与制科一样,这种考试的一、二等都是虚设,三等即为最高评价。
大苏归京,可以随时侍奉年迈的老苏,这样一来,在京城闲散了三年的小苏终于准备开创自己的事业了。
一个月后(治平二年三月),苏辙即得到了大名府推官的职位,大概相当于从六品的官阶。
虽然官阶起点低,但并不意味着小苏受到了朝廷的冷落。
现在的大名府仅是河北邯郸下辖的小县城,但在宋代,大名府的地位非常重要,时称北京,属于帝国都城汴梁以北与虎视眈眈的辽国之间的最后一道屏障。
出了大名府,再往北很快就到了真定(今河北正定),再往北,就是帝国的百年痛息之地:幽州。
大名府在宋代的政治意义非常重要,能被派到大名府的官员,大都属于朝廷有意栽培扶植的杰出人才。
在苏辙之前,很多后来成为帝国宰执的名臣都曾被派到大名府挂职锻炼,这其中包括寇准、吕夷简、韩琦、欧阳修……
苏辙当然也意识到了朝廷的赏识,在写给当朝首辅韩琦的感谢信中,他特意提及此事:“魏都雄盛,号称河朔之上游:职官卑微,最为府中之末吏。事既甚夥,议皆得参:顾惟浅庸,何以堪此!”
大名府果然是一处仕途宝地,苏辙的官运较哥哥好一些,后来曾一度成为当朝宰执。
回到治平二年的这个春天,对于苏轼而言,真是个悲喜交加的春天:喜的是弟弟在蛰伏多年后事业终现转机,悲的是自己好不容易回到京城与弟弟相聚,仅及月余,又要离别了。
然而,当春逝夏至,更加悲伤的事,即将到来。
十年生死,即为此计。
谢谢观赏,再见
无犀 原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