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球课,应努力让更多普通学生痛痛快快踢上更多时间比赛
现阶段,校园足球作为学校体育的探路工程,正在全国如火如荼展开,原计划到2020年校园足球特色学校布局2万所与足球人口达2000万的阶段性目标已提前完成,有关校园足球教学、训练、比赛及师资培训等体系基本构建完成,相较之2015年初,校园足球的开展规模、人才培养及社会效应等初见成效,尤其是基于2万多所特色学校开展足球运动而涌现出的各年龄段精英学生球员,为夯实和探索新的足球人才培养机制、方式与路径做出了卓有成效的尝试[1]。然而,在肯定校园足球取得了一定成绩的同时,对于普通基层学校的足球开展实际情况不容乐观。由于受到传统观念、学训冲突、场地时间及师资经费等多重因素交织掣肘,部分特色学校面向全体学生开展的足球课外活动或课余训练很难有效组织起来,学校内“班班有球队”或“周周有比赛”的局面短期内尚未真正实现规模化常规化[2]。因此,对于广大普通学生而言,教育部所规定入选全国校园足球特色学校需每周至少一次足球课,就成为现实中大多数普通学生接触足球享受足球乐趣的唯一途径。
然而,无论是笔者调研观察还是与相关教师访谈,发现在不少基层学校,一节40分钟的足球课,去除学生整队、点名、准备活动等课堂常规和教师必不可少的示范讲解,学生真正能够触球的时间一般不超过20-25分钟,而且,这仅有的20-25分钟,又被学生们练习颠球、重复性传接球或二三人的小组练习等占据,真正能够让学生踢比赛的时间所剩无几。这种教学安排,表明看来并没什么不妥,似乎也应给认真备课规范上课的足球老师点赞。然而,依笔者看来,这种足球课实际上可能违背了开展校园足球的初衷,值得思考与商榷[3]。
众所周知,现阶段中小学体育课普遍存在“无强度、无难度、无对抗,不出汗、不喘气、不脏衣、不摔跤、不擦皮、不扭伤、不奔跑”的“三无七不”温柔体育课现象,体育课更多侧重课的形式,但实质已经偏离了体育的本质[4]。例如,一度被社会舆论所诟病的“足球操”可以说就是“三无七不”足球课的典型。鉴于学业压力大、时间紧及场地少的客观制约因素,如何让普通学生通过有限的足球课释放出最大的身体活动效应,就成为实现学校体育功能的迫切需要。不可否认,让孩子们在足球课上痛痛快快踢40分钟无法回避出现运动伤害事故如何责任界定或涉嫌“放羊式”教学二种质疑,对于前者,就需要学校建立健全学生运动意外伤害事故处理的管理制度及危机处理预案,敢于承担和客观面对可能的正常运动意外伤害事故,让足球老师能够在这方面能够“放宽心”,这是学校职责所在,不可回避、搪塞或敷衍。对于后者,我们也要理性对待40分钟的课时安排,必要的教学常规是必要的,如准备活动、明显错误的矫正或穿插进行的简单规则讲解等,但要尽量压缩与精简,足球颠、传。运等基本技术练习可以通过每天的大课间操进行,而把宝贵的足球课时间留给学生尽情享受足球运动乐趣。毕竟,学校足球课的主要任务是服务于满足于全体学生的素质教育需要,而不是为了培养足球运动员。
足球之所以能够成为世界第一运动,关键在人们对于运动之美的倾心与欣赏,不论是观看还是参与,人的天性在过程中得到宣泄与释放,对青少年学生也是一样,他们所喜欢的是比赛中享受踢球的过程而不是其他,而且,真正能够锻炼体魄、激发兴趣、培养品质的路径在于足球比赛参与本身,而这恰恰是国家大力推进以校园足球促立德树人的价值所在。健康的体魄,在于球场上更多的奔跑;盎然的兴趣,在于球场上队友间精妙的配合;顽强的品质,体现在激烈对抗中敢于争抢;更有团队意识的形成与塑造,体现在攻防过程中场上同伴们相互鼓劲,有序配合[5]。无论理论还是实践,均启示一个道理,即只有通过切身的比赛体验,孩子们才能更真切地感受足球的魅力,更加喜爱这一运动。对一名普通学生个体来说,参与足球比赛的过程,同时也是享受乐趣、增强体质、健全人格、锤炼意志的过程,而这正是体育课的职责所在。因此,尽可能让普通学生有机会痛痛快快地踢上40分钟比赛,在现阶段青少年群体普遍缺乏身体运动的大环境下,就是对国家校园足球顶层设计的切实回应,同时也更具有育人的实际价值与深远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