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律写作五要

一是要把握好七律的结构。

七律的组成是:首联、颔联、颈联、尾联。可以把它写成四副对联,如杜甫的《登高》:

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

也可以按格律要求对仗中间两联,如李商隐的《无题》:

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

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晓镜但愁云鬓改,夜吟应觉月光寒。

蓬山此去无多路,青鸟殷勤为探看。

也可以只对一联的,如崔颢的《黄鹤楼》:

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

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

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

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

二是要会谋篇布局。

首联。可以随便起,但要定基调,如李颀《送魏万之京》:

朝闻游子唱离歌,昨夜微霜初渡河。

鸿雁不堪愁里听,云山况是客中过。

关城树色催寒近,御苑砧声向晚多。

莫见长安行乐处,空令岁月易蹉跎。

起比较随意,但要给全篇定下一个基调:是欢快、苍凉、悲壮,还是忧伤的。

如李颀这首《送魏万之京》写离情,起就比较忧伤,一个“离”字定下基调;又如李商隐的《无题》:“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也是如此;

杜甫的《闻官军收河南河北》:“剑外忽传收蓟北,初闻涕泪满衣裳。”起就很欢快。

祖咏的《望蓟门》:“燕台一望客心惊,笳鼓喧喧汉将营。”起以一个“惊”字定下全篇基调。记住:首联是定基调的一联。

颔联,如果说,首联像一个泉眼,那么,颔联就是要让水流出来。

崔颢的《黄鹤楼》:“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起承气脉很完满。

李颀《送魏万之京》的“朝闻游子唱离歌,昨夜微霜初渡河。鸿雁不堪愁里听,云山况是客中过”,也是一路下来。记住:颔联是有担当的一联。

颈联,要丰满而有内涵,有力。

杜甫的《阁夜》:“五更鼓角声悲壮,三峡星河影动摇。”时间、空间、声音、影像,处处精雕细琢,叹为观止。

李商隐的《无题》:“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一下就把情绪调动起来。最好是在颔联用力,这样重心较稳。

颈联用力的例子,如杜甫的《蜀相》:

丞相祠堂何处寻,锦官城外柏森森。

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

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

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

从三顾茅庐,到辅佐完刘备、刘禅,几乎把诸葛亮的一生都装在这一联。

在这一联用典的例子,比如杜甫的《咏怀古迹》其二:

摇落深知宋玉悲,风流儒雅亦吾师。

怅望千秋一洒泪,萧条异代不同时。

江山故宅空文藻,云雨荒台岂梦思。

最是楚宫俱泯灭,舟人指点到今疑。

第三联用这个典故是与宋玉有关的。他隐括了宋玉《高唐赋》的内容又揉合了自己的想法,使这一联丰满起来。记住:颈联是有故事的一联。

尾联,要收束有力有味。戛然而止、馀音绕梁皆可。但忌拖泥带水。

杜甫的“长使英雄泪满襟”、“舟人指点到今疑”,李颀的“空令岁月易蹉跎”,崔颢的“烟波江上使人愁”,都是不管前面多么伤感,到这里一句说完。记住:尾联是关闸门的一联。

三是要避免平头

例一

孤城雨脚暮云平,不觉鱼龙自满庭。

讬命已甘同木偶,置身端亦似赢甁。

浮家却羡鸱夷子,弄月常忧太白星。

当日乘槎便仙去,故人应罪曲江灵。

——韩元吉《记建安大水》

纪昀评曰:“中四句平头,碍格。”

例二:

嗟君此别意何如,驻马衔杯问谪居。

巫峡啼猿数行泪,衡阳归雁几封书。

青枫江上秋帆远,白帝城边古木疏。

圣代即今多雨露,暂时分手莫踌躇。

——高适《送王李二少府贬潭峡》

沈德潜指出:“连用四地名,究非律诗所宜。”(《唐诗别裁集》)。纪昀也评论说:“平列四地名,究为碍格,前人已议之”(《瀛奎律髓汇编》)。

从上面例句从中我们能够看出四平头有以下共同点:

第一,都指两对仗联诗句的开头两字;

第二,起码两联四句;

第三,都是名词,或者偏正式结构,或者省略主语的主谓结构短语,一般在句首作主语;

必须强调的是,上述所说的“平头”是清代的诗人学者借用了南朝“四声八病”里“平头”一词,但词义绝非指声律瑕疵,而专指遣词造句的毛病。

准确地讲,是指律诗四联,特别是颔联、颈联四句开头第一个音步的字(词)都使用了名词,特别是工对名词,从而形成词性一致,意义重叠。七律的基本音步为“4-3”,音步细分可拆为“2-2-3”,开头前两个字为一个音步,节奏的重心在第二个字上,所以一般以第二字来作为标准来判断是否犯平头的依据。

四是要避免上尾

“上尾”是指在近体诗声律上犯双声之病。凡出上句尾字与下句尾字,或第一句尾字与第三句尾字为双声,则犯“上尾”。在《平水韵》中,汉字共有“平、上、去、入”四个声调。律诗的出句句脚最好“四声递用”:

首句入韵的,四个出句的句脚“平、上、去、入”俱全;

首句不入韵的,“上、去、入”俱全,而且还要避开相邻两联的出句句脚声调相同。据王力教授考据,杜老多数律诗的出句句脚上去入俱全。

律诗虽然在原则上不必考虑句中各仄声字的上去入三声,但“一句之中,四声递用”乃是艺术的最高峰。譬如:

杜甫的《曲江》

一片飞花减却春(平),风飘万点正愁人。

且看欲尽花经眼(上),莫厌伤多酒入唇。

江上小堂巢翡翠(去),苑边高冢卧麒麟。

细推物理须行乐(入),何用浮名绊此身。

《曲江》一诗,我们不难发现,白脚句都是按“平、上、去、入”四个声调来安排的。也就是所谓的“四声递用”。

毛泽东的近体诗很讲究声律,他的多数律诗的出句韵脚,四声交递:

红军不怕远征难(平),万水千山只等闲。

五岭逶迤腾细浪(去),乌蒙磅礴走泥丸。

金沙水拍云岩暖(上),大渡桥横铁索寒。

更喜岷山千里雪(入),三军过后尽开颜。

五是要避免合掌

所谓合掌,说的是对仗中出句与对句词语相同、相近或内容相似。有人还善意地为如何判断合掌总结了窍门:①出句与对句可以合二而一者即为合掌;②出句与对句词语可以互换者即为合掌。

避免对仗句合掌的有效方法有四:

一是使用流水对。流水对又名串对,出句与对句各是一意,两句一气贯通,如行云流水,下句是上句意思的继续和补充。杜甫《咏怀古迹》:“一去紫台连朔漠,独留青冢向黄昏。”写昭君离汉入胡,后又魂归故里。出句写生前,对句写死后。刘禹锡《西塞山怀古》:“千寻铁锁沉江底,一片降幡出石头”。两句两事,时间一前一后,江防破而国亡。杜、刘句均属因果句式。故流水对一般不可能合掌。

二是使用遮表对。遮表一词出自刘熙载《艺概诗概》:或前遮后表,或前表后遮;表谓如此,遮谓不如彼。古代诗人中温庭筠《经李徵君故居》:“一院落花无客醉,五更残月有莺啼。”“无客醉”“有莺啼”是前遮后表。李商隐《苏武庙》:“回日楼台非甲帐,去时冠剑是丁年。”“非”与“是”相对,也是前遮后表。遮表对一般不合掌,因上下两句各为一意,故两句主词一般不相同。如前例杜诗“弟”与“家”,温诗“客”与“莺”,李诗“楼台”与“冠剑”。又如今人王在德《维山》:“石涧有情还绕护,岚烟无意自缝裁。”(前表后遮);贾来发《回乡》:“瓦草无声攀弃舍,树桩有意秀年轮。(前遮后表)。还有本人的《宜昌车溪游》:“无歌不踏龙门阵,有月还窥吊脚楼。”及《前进新村赏景》:“烂木桥头无烂木,真观庙畔有真观。”均属遮表对,故使用遮表对不合掌。

三是使用邻类对。邻类对又称并肩对,就是景物对景物、人事对人事,名词同类或同小类相对。杜甫《登楼》:“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两句同写自己老病孤苦,“万里”与“百年”相对,上句从地域着想,下句从时间着笔。又如许浑《咸阳城东楼》:“溪云初起日沉阁,山雨欲来风满楼。”同小类名词相对,而“日沉阁”与“风满楼”意象大异,一静态一动态。所以邻类对仗句中比肩相对,是比较容易避开合掌的。

四是句中自对。自对有两种:一种是一词二字自对,联合结构,如“宫殿”、“疾病”、“教育”(同义)。“古今”、“成败”、“南北”(反义)。连绵字如“翡翠”、“依稀”、“萧疏”视同二字自对的联合结构。另一种是句中二词自对,二词本身可以为非联合结构。有了自对,就可以宽对,不必词性相同和词类相近。如王维《春日与裴迪过新昌里访吕逸人不遇》:“城上青山如屋里,东家流水入西邻”。这是句中二词自对,“城上”可对“屋里”,“东家”可对“西邻”。自对容易避开合掌,而且还可算工对,何乐而不为。

(0)

相关推荐

  • 律诗写作第三讲:格律诗的形成及其特点。

    一.格律诗的形成 "格"就是规格.格式.法度,是一种外在的.形式方面的规定性,比如诗的句式.字数.平仄.粘对替求: "律"就是规律.音律.气韵,是节奏.结构等内 ...

  • 墨香阁文学工作室《判官讲格律》

    格律诗词讲义 作者/判官 个人简介: 判官,男,四川人,酷爱格律诗词,立志传承古风国学. 一.什么是格律诗 1.通常指五言或七言的律诗.绝句和排律.因其句数.字数.平仄.押韵和对仗等都有一定的规则,故 ...

  • 格律诗规范与变化

    格律诗是典型的规范化了的文体.但何以在严整的框架内森严的格律下写出千万首意境各异的佳作来?除了诗人有生花妙笔的天赋外,还在于格律本身就存在变化的空间.因为格律本身就是在历代诗人对诗艺孜孜不倦的追求中产 ...

  • 什么叫对仗,有哪些讲究?

    问题:什么叫对仗,有哪些讲究? 前言 对仗最基本的要求很好记,注意平仄相对,词性词类相对. 格律诗中,除了绝句不要求对仗,其他的律诗要求中间联必须对仗.一般我们接触的排律不多,主要说一下五律和七律,写 ...

  • 谢默斯·希尼《个人的诗泉》

    希尼把这些日常性.地方性的生活瞬间转喻成诗人或任何人常常面对的问题,这些生活瞬间既现实又超现实,既具体又抽象,既隐秘又公开,有力地唤起读者们多种不同的情感和看法. 本诗中,在井口"看不到自己 ...

  • 从科研、写作到投稿、发表,你不得不知的论文写作五个循环

    这部分是本章内容的重点,我们通过这样一个图来展开讲解(见图2).这个图看起来非常简单,但是这里面涉及的内容非常多,而且里面有很多是我们在写论文.做研究时很容易忽略的内容.我们看一下这个循环图,从科研. ...

  • 美国留学文书写作五个重点

    每个申请海外入学的学生们对申请文书(personal statement,essay of purpose, etc.)一定是不陌生的.大部分的院校在申请前端的就需要学生来提交这样一份文书来更多的了解 ...

  • 信息简报写作“五忌”,吃透了篇篇可中

    信息简报写作"五忌" 关于信息的形式俗话说"内容大于形式".从哲学意义上讲,此言不谬.但就信息工作而言,形式的重要性丝毫不逊于内容,他直接影响甚至决定着内容的表 ...

  • 何绍基经典行书《咏落花七律十五章》

    何绍基咏落花七律十五章,同治四年(乙丑,1865年)春书于苏州.海外华裔收藏. 何绍基书<咏落花七律十五章>原文: 一 江南有客喜年华,三月凭栏日易斜.春在东风原是梦,生非薄命不为花.仙云 ...

  • 留学生Essay写作五个技巧

    essay是academic writing(学术写作)的一种常见类型.在开始撰写论文之前,要了解作业的详细信息,以便你了解如何撰写论文以及应关注的重点.选择主题后,进行一些研究并缩小你要提出的主要论 ...

  • 何绍基66岁的作品《咏落花七律十五章》人书俱老,出类拔萃,堪称经典佳作。

    何绍基66岁的作品《咏落花七律十五章》人书俱老,出类拔萃,堪称经典佳作。

  • 何绍基《咏落花七律十五章》,行笔如屈铁枯藤,古朴浑厚

    何绍基<咏落花七律十五章>,同治四年(乙丑 1865年)春书于苏州.海外华裔收藏.何绍基的真迹,用笔遒劲,筋骨涌现,古朴浑厚.行笔如屈铁枯藤,点划如惊雷坠石,给人以圆浑.有弹性.极稳重的感 ...

  • 格律与写作18 七律写作快速入门

    格律与写作18 七律写作快速入门

  • 【古韵新弹】浙江慈溪||心雨syr诗词作品《七律、五韵》八首

    点上边蓝色小字免费关注订阅 投稿须知:古韵.现代诗词,简短散文,题材不限,必须原创首发,作品图文并茂,文笔精美,优先采用,请自行校对,一经发出,恕不更改,文责自负! 请朋友们把诗作.个人简介.清晰近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