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立医院“去编”还是“增编”?

近日,国家卫健委「对十三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第7818号建议的答复」吸引了不少医务人员的关注,再次掀起了关于“编制”的热议。

针对人大代表关于增加医务人员编制的建议,国家卫健委在回复中明确表示:“公立医院编制是稳定和吸引医务人员、保障公立医院稳定发展的关键因素,是国家满足人民医疗卫生服务需求的重要制度保证。公立医院编制资源必不可少,公立医院编制非但不能弱化,还需进一步强化保障措施。”这样一个回复,无疑让很多医务人员犯起了嘀咕,公立医院不去编了?还有可能拿到更多“铁饭碗”?01 关于“去编制”利弊的争议新医改以来,我国医疗体制改革的步伐逐步加快,公立医院医疗体制下的核心供给端,也面临着大刀阔斧的改革,尤其是医院“去编制”,已经成了医疗圈最热的话题之一,围绕去编利弊的争议一直在进行。对于“去编制”,不少医务人员都秉持“医疗不适合私有化”的观点,他们认为,一旦取消编制,首先会被私立医院挖墙脚,如果待遇福利跟不上,将导致大批人才流失;而支持者则认为,编制就是计划经济时代的产物,已经不适宜当前近乎完全市场化的医院。他们认为医生取消编制,就等于拿去了孙悟空的紧箍咒,医务人员的就业机会将更加自由。从这些观点可以看到,对于不同医务人员而言,有人觉得编制是枷锁,但也有人认为编制是温床。不是每个医务人员都愿意离开温床,在部分人眼里,体制也有体制的“好处”。这个“好处”主要体现在哪?主要是三个方面:工作稳定性、收入待遇和个人归属感。或许关于“去编制”的争议,并不是不是真正关系“编制”,而是编制背后的收入待遇和各种福利,医护们想要的是公平待遇,同工同酬,按职称和能力发工资,并希望编制不要是限制人才和医院的发展的筹码。02 公立医院“去编制”,大势所趋?尽管业内“去编制”争议不断,但在大医院方面的去编化,国家态度一直很鲜明:同工同酬,通过提高编制外医护待遇从而弱化编制带来的福利以及其他。公立医院去编化最早可追溯到2011年《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印发分类推进事业单位改革配套文件的通知》,该文件明确:在制定和完善相关编制标准的前提下,逐步实行机构编制备案制,建立并规范备案程序。简言之,基层医疗编制仍然保持不变,但公立医院,尤其是三甲公立医院、高校附属医院将逐渐去编化。随后,多地开始探索。2014年北京医改方案实行医务人员取消编制,实行聘用制同岗同酬;2015年6月,深圳成为全国第一个出台公立医院综合配套改革方案的试点城市;2016年,人社部李忠的发言,将去编正式提上国家日程。2018年12月,国家卫健委联合6部门印发《关于开展建立健全现代医院管理制度试点的通知》,明确全国148家医院开展建立健全现代医院管理制度试点,全面推行聘用制,实行合同管理。倍感遗憾的是,尽管国家态度鲜明,但由于财政投入有限,编制外医护待遇如何提高?资金从何而来?这些问题一直未得到很好的解决,这也导致去编化一度受阻。03 卫健委回应,到底是“去编”还是“增编”?再回到文首大家最关心的问题,国家卫健委提出“公立医院编制非但不能弱化,还需进一步强化保障措施”,看到这,肯定有不少同仁会感到疑惑,这不是在去编制化吗,还谈啥强化保障措施啊?难道国家是意识到现实问题,又决定给医护个人分配编制了吗?笔者认为,“强化保障”并不与“增加编制”划等号,“强化保障”和“编制改革”也并不冲突。“公立医院编制非但不能弱化,还需进一步强化保障措施”,或可能指的是扩充公立医院的编制池,而非给到更多的个人编制。打个比方,国家可以分更多的「房子」给医院,但是医生只能在在岗时居住,一旦离职,「房子」便和医生本人无关了,可多分「房子」不就是加强了保障吗?也就是说,未来即使增加编制名额,也更可能与医院分配到国家拨款的配额相挂钩,而非个人。这也在一定程度上弱化了编制对于医务人员个人的意义。所以,在当前形势下,广大医护人员必须意识到,虽然公立医院“去编制”改革依然任重道远,但可以肯定的是:得到“铁饭碗”并不能高枕无忧,“编制”已然不再是真正的倚靠,能力才是咱们真正的“护城河”。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