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遥年仅42岁就离世,穷和病,并不是他早逝的全部原因
山寺花 军旅警营
▲路遥
提起路遥可能不一定人人都知道,但说起他的作品《平凡的世界》,肯定很多人都有所耳闻。
路遥出身贫寒,命运跌宕起伏,但他却凭自己的努力在尘埃里开出了璀璨的文学之花。
1991年,路遥凭借《平凡的世界》,获得了第三届“茅盾文学奖”。这年,路遥受邀参加了很多文学讲座,在这些讲座中,他讲述了大量自己创作过程中的心路历程。
在一次文学讲座中,路遥谈到了自己在写《平凡的世界》时,被病魔折磨的情形:“当时中西医都解决不了我的病,我自己特别悲观,觉得中国作家的命运就是这样,长卷作品作家都完成不了,半路里都得个死。
路遥对作家的命运看得很透,所以对于死,对于写作他既恨又无畏。其实作家因写作耗费心力死去的例子比比皆是。曹雪芹写《红楼梦》,写一半死了;柳青写《创业史》,也是写一半就死了。
幸运的是,路遥在贫病交加中完成了《平凡的世界》;不幸的是,在《平凡的世界》完稿4年之后,路遥就溘然长逝了。
“病”是最终夺走路遥生命的恶魔,“穷”是加速路遥离世的催化剂,可“穷”和“病”,并不是路遥早逝的全部原因。
▲清涧县石咀驿镇王家堡村路遥出生的窑洞
01 从自卑到自信,路遥的绝地反击,
打开了他的文学之门,但也埋下了他早逝的种子
1949年12月2日,在中国人民刚刚站起来两个月后,作为王家长子的路遥,在全家人的期盼中降生了,那时的新中国千疮百孔,百废待兴,人民的生活穷苦而艰辛,生活在“十年九旱”的陕北的百姓们,更是苦不堪言。
路遥长到七岁时,被过继给了无子女的大伯大妈“顶门”。
路遥知道,在自己家,父母是没有能力供他上学的,因为家里还有三个妹妹,五个弟弟,光喂饱这几张嘴就很不容易了,更别说让他们接受教育了。而在大伯家,自己还可能拥有读书的机会。
最终,路遥选择了一条需要忍受与家人分离,但能让其他家人过得稍微轻松一点的路,一条能让自己拥有读书机会的路。那是路遥第一次面对一个关乎自己以后人生道路的选择,但年幼的他却已经成熟的知道该何去何从了。从路遥后来的发展来看,他的选择,无疑是明智的。
在城关小学读书的那段日子,强烈的自卑感每天都充斥着路遥的内心。
城关小学是当地教育资源配置最好的小学,学生多是干部职工子女和城关大队居民的子女,路遥家的家底本就薄,而在城关小学读书的路遥,又恰恰赶上了三年自然灾害,所以他常常陷入饥寒交迫的困境之中。大妈为了让路遥有口吃的,甚至一度拄着拐杖去很远的地方乞讨。
▲路遥大妈(养母)
一般而言,在贫富差距较大的环境中成长起来的孩子会有两种心理趋向:一种是极度自卑,认为自己处处不如人;另一种是极度自强,在诸多方面有着强烈的表现与征服欲望。而路遥,无疑是后者。
城关小学毕业后,路遥顺利地考入了延川中学,但大伯一心想让他回家务农,再三说服大伯无果之后,路遥去找了村大队党支部书记刘俊宽,刘俊宽是路遥的干爸,他当即答应了路遥,并东拼西凑的给路遥凑够了报名费,在干爸的帮助下,路遥才得到难得的读书机会。
这件事让少年路遥意识到,不轻易放弃,勇于把握住机会,才能得到自己想要的结果。对于我们来说也一样,一定要善于抓住机会,有时候,错失了某个看似不起眼的机会,很有可能错失的,是改变命运的机会。
歧视、饥饿、寒冷,是路遥在延川中学需要面对的常态,但值得庆幸的是,路遥在这儿变得自信了,因为自强不息的他,找到了证明自己的东西——书籍。大量的阅读,让路遥的文学素养急剧攀升,同时也开阔了他的眼界,他知道在延川之外,有个广阔的天地,能让他弥补人生中众多的缺憾。
▲1986年路遥与贾平凹、白描、和谷在一起
路遥的一生都在弥补缺憾,这让他站在了文学的巅峰,但长期的辛苦劳作,也使他积劳成疾,心力交瘁。就像贾平凹说的:“路遥是夸父,倒在了干渴的路上。”
从自卑到自信,自强不息的路遥,谱写的绝地反击的故事,不仅造就了他自己,也激励了无数人追梦人。
面对选择,我们要慎重;面对机会,要想方设法的抓住;自强不息,看得起自己。这就是路遥,一个值得我们学习的榜样。
▲路遥
02 错误的时间,遇见错误的人,耽误了彼此的一生
在延川中学度过充实而煎熬的三年之后,路遥考取了西安石油化工学校,但命运又给他开了一个大玩笑,“文化大革命”爆发了,路遥即将捧起的“铁饭碗”,被现实无情的摔碎了。
在无学可上的日子里,路遥加入了“革命”的队伍中,还戴上了“县革命委员会副主任”的乌纱帽,在这期间,路遥还和从北京来到延川的知青林虹谈起了恋爱,但这份感情,没有维持多久就结束了。
两人感情的终结,其实源于一个招工指标。
1970年,路遥有幸得到了一个难得的工作指标,但是他却把这个名额给了林虹,但林虹在得到这份工作后不久,就给路遥寄来了一封绝笔信。而此时的路遥,正处于停职反省,交代“文化大革命”中所犯问题的困境之中。
仕途不顺,感情受挫,此时的路遥想到了自杀,他走到一个水潭边,准备纵身一跃,离开这个百般刁难他的世界,但是,他看着水中的月亮,突然意识到生命中还有很多值得留恋的东西,所以他收住了脚步,打开了心扉。
和林虹的这段恋爱,给路遥造成了极大的感情创伤,但他还是喜欢林虹那样有学识,心气高,见过世面的女子。路遥甚至曾对朋友直言:“北京知青来了不久,我心里就有种预感:我未来的女朋友就在她们中间。”
▲路遥与林达
路遥的第二段恋情的女主角,同样是一个北京知青,她叫林达,和林虹是老乡,也是好友。
林达后来成了路遥的妻子,她供路遥读完了延安大学,还曾为路遥的创作提出了很多建设性的意见,但婚后的两人,过得并不幸福。
路遥常常在深夜进行文学创作,早晨通常从中午开始,而林达不仅要按时按点上班,还要照顾女儿,这就导致两人平日几乎没有相处或者交流的时间。加上路遥长期喝高档咖啡、抽名贵的烟来提神,而且孝顺的路遥常常接济父母和养父母,所以两人的小家庭一直为钱所困,诸多因素叠加下,路遥和林达的婚姻走到了尽头。
张艳茜在《路遥传》里写道:“路遥和林达的婚姻,无法简单地用一个谁对谁错的结论作出判决。这是一个特定历史时期,发生的选择性错误。只能说,两个不该走在一起的人,在错误的年代,错误地相遇,并错误地结合在一起。”
路遥的家人曾劝路遥娶一个陕北当地的女孩,来照顾他的饮食起居,但路遥怕影响女儿的成长,所以拒绝了。而无人照顾的痴迷写作的路遥,经常性一杯开水,一个冷馒头,就是一餐。长期的超负荷写作,加上不规律营养不均衡的饮食,让路遥的健康亮起了红灯。
路遥深知失败的婚姻带给他的痛苦,所以在病入膏肓时,他一再对照顾自己的好友说:“婆姨很关键,一个人的人生事业成败和婆姨的好坏有很大的关系。” 他还反复告诫好友在择偶问题上一定要慎重,要找一个适合自己的人。
▲路遥住院时和医院实习生的合影
那么,怎样知道自己的他或她是否适合自己呢?
在畅销书《亲密关系:如何得到想要的爱人和爱情》这本书中,作者在谈如何鉴定和恋人是否合拍时,提到了很重要的三个字“一致性”。
相爱的两在人结合前一定要考虑彼此的成长环境、生活方式等的一致性,这样在一起生活后,才不会显得太累。
如果两个成长路径截然不同的人,在某个阶段相知相遇相爱,就很容易在彼此的新鲜劲过了、在众多的差异性暴露出来之后,陷入不断的摩擦甚至相互仇视的境地中。
路遥在陕北农村长大,林达是北京知青,两个成长路径截然不同的人,因为起初的好感走到了一起,但婚后暴露出的种种差异性,却让两人在婚姻中都倍受煎熬。
林达再婚后嫁给了一个北京人,而路遥后来也觉得,娶一个当地女孩,可能会更适合自己。
林达并非一个不顾家的女人,其实路遥身边的朋友,都给予了林达极高的评价;林达也并非不爱路遥,只是他们俩在一起不合适。所以,我们在选择配偶的时候,一定要清楚自己适合什么样的人,和不适合的人组建家庭,不但让双方都很累,也会阻碍彼此前进的脚步。
▲思考中的路遥
03
疾病是压倒路遥
的最后一根稻草,
却不是他最大的痛点
路遥在写《平凡的世界》第一部时,就感觉到了身体的不适,在第二部完稿时,他累的口吐鲜血,医生告诉他,必须停止工作,才能延续生命,但路遥不惜一切代价也要坚持完成《平凡的世界》第三部。
路遥太想证明自己了,他的经历,他的出身,他的家庭,让他成为了一个极其要强的人,他想知道,白面馍会不会把人吃腻,红烧肉会不会把人吃到生厌,他更想知道自己这个受尽屈辱的农村穷孩子能不能打拼出一番别样的天地,能不能给那些曾经看不起自己的人以强烈的回击。所以,他不允许自己倒下,更不会允许自己半途而废。
创作《平凡的世界》第三部时,路遥眼睛常常发炎,过度的劳累和营养严重不良,甚至让他无力坐起,坐不起来,就半躺在桌面上,斜着身子写字。
这时的路遥,是在用意志力写字,用生命在写字,在用不服输的劲在写字。
1988年5月25日,路遥为《平凡的世界》画上了圆满的句号,他随即如释重负的将那支折磨了他好几年的笔,扔出了窗外。而后,他缓缓地点燃了一支烟,泪流满面。
创作《平凡的世界》的这些年,路遥太苦了,他的委屈,他的坚持,他的不屈,都化作酸涩的泪水在此刻流了出来。可是他短暂的一生,又有多少甜蜜的时刻呢?几乎没有!
路遥的一生好似战斗的一生,这场斗争从他出生开始就没停歇过,《平凡的世界》完成后,已经病入膏肓的路遥,并没有停下来,他又马不停蹄地开始了《平凡的世界》的创作随笔—《早晨从中午开始》的创作。
直到去世前四个月,路遥才住进了医院,但在医院的他也没闲着,他关心时事,揣摩人情世故,可是他脑子里的故事,再也没有机会讲给我们听了。
穷、病、不幸的婚姻、长期艰苦的创作,使路遥的生命提早画上了休止符。
1992年11月17日晨8时20分,路遥走完了并不平凡的一生,悄悄地离开了这个平凡的世界。
路遥的好友白描曾这样评价路遥:“要强的心性成全了他,也毁了他。”
要强,是路遥的代名词,也是他最深的痛。如果生来丰衣足食,如果婚姻家庭美满幸福,如果没有巨大的经济压力,路遥一定不会如此要强,如此苛求自己。
路遥走了,虽然他的生命只有短短的43年,但他的作品、他的精神,却影响了一代又一代人。
▲1992年陈忠实在路遥追悼会上致辞
作家陈忠实说:“就生命的经历而言,路遥是短暂的;就生命的质量而言,路遥是辉煌的。”路遥能够在如此短暂的生命历程中让生命之花开的如此绚烂,他无愧于自己的人生,无愧于喜爱他的读者,无愧于养育他的黄土地和人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