跟师一日一得之理法方药(28)医理探秘|凡十一脏取决于胆

作者:曾培杰/陈创涛

凡十一脏取决于胆

◎胆的生发之气

这段时间,老师让我们大家思考《黄帝内经》中“凡十一脏取决于胆”这句话。

有的学生说,胆是枢纽,为少阳。

有的学生说,胆经居人体之侧,为阴阳之枢。

老师说,胆是少阳之气,代表春天生发之气,五脏六腑都需要这股生发之气。

刚开始我们还不太重视这句话,后来看老师治疗小儿感冒发热、咳嗽常用到小柴胡汤,甚至治疗妇人经期头痛、酸痛、感冒之类的也是用小柴胡汤。

有个女病人问老师,为何月经一来,我就容易感冒、头痛?

老师说,人禀的是一股生发之气,你月经来时,气血往下行,上面气血生发不够,就容易受邪风侵袭,或感冒,或头痛,喝点小柴胡汤就好了。确实,《伤寒论》中的小柴胡汤是治疗妇人经期感冒的良方。

今天再次跟老师去牛头山茶场采蒲公英、薤白、马兰头等春季时令野菜时,对少阳春生之气又有了进一步的认识。这些野菜在冬天时看不到半片叶子,可一到春天,长得漫山遍野都是。

◎脏腑都有春生之气

老师问我们,能从中看到什么?

我们说,看到春天肝木生发之气。

老师说,这还不够,我看到的是时间规律。草木不是自己生长,而是禀大自然之气生长。春风一吹,竹笋往上生长,柳条往下垂,各自的姿态都不一样,各自都按各自的规律运行。它们的共同原因都是得到了这股生发之气。

在我们人体而言,肝的生发之气能疏泄条达,胃的生发之气能收纳下降,脾的生发之气能运化,每个脏腑都需要这股生发之气,我们用小柴胡汤不单是调肝胆枢机,调的是五脏六腑的生发之机。

我在想,很多病人就缺这股朝气,生病就是这股生发之气不够。小孩生发之气够,像少阳一样,有病很快就好了。人体的所有脏腑都需要这股生发之气,这就是小柴胡汤从调胆到少阳到春天生发之气的意义。

这样我们再来谈“凡十一脏取决于胆”,用起药来就不一样了。我们用的就是调生发之气的办法,把少阳这股生机发出来,所以我说“凡十一脏取决于少阳”。

李东垣认为,胆者,少阳春生之气,春气生则万化安。故胆气春生,则余脏从之,所以十一脏取决于胆也。

这下仿佛对小柴胡汤有了更深的感受。就因为在牛头山看到漫山遍野的蒲公英、薤白,想起大学时,教我们经典班伤寒的李赛美老师和张横柳老师,他们都很喜欢用小柴胡汤,跟他们抄方的学生们发现,一个上午小柴胡汤用的频率基本过半。外感风寒表证也用小柴胡汤,内伤杂病也用小柴胡汤,当时大家都很不解。

这《伤寒论》里的方子居然可以这样用,那我们学一两个方子不就行了。但我们始终不明白老师们这样用的根据何在。《伤寒论》的方子不是治感冒发热的吗?怎么还可以调内科各类疑难杂症?

◎五脏六腑的升降

今天经老师提点,非独肝要有生发之气,五脏六腑皆得生发之气才能健全,胃得生发之气才能降下,肠得生发之气才能泌别清浊,膀胱得生发之气才能气化,肾得生发之气才能藏精,肺得生发之气才能宣发肃降。所以五脏都是先得生发之气,才能按照自己脏腑的特定规律去运行。

老师说,比如胃本身不降了,先给它一股生发之气,肝胆一升,胃就能降。我们要把升降理论提到一个高度。不能只看到一个脏腑本身的升降,还要看到周身上下五脏六腑的升降。所以从各个脏腑来谈升降,那只是小升降,从整个天地自然来谈升降,那就不同了。好比冬天,你去谈种子要怎么浇水才能发芽生长,这都是人为的,是在瞎折腾。如果我们在春天来看,你即使放在楼上的天南星,不去管它它也会发芽,这就是得到春生之气的缘故啊!

原来老师用小柴胡汤已经不只是在调肝升胃降,更不是在调少阳枢机,而是在调动人体的春生之气,使五脏六腑如沐春风,然后自己按自己的本性去发展,该升的升,该降的降,不用我们强行去用赭石来降来压,也不用我们强行去用黄芪、升麻来提来托,就好比枯木逢春一样,它自然就能冒出芽,并不是我们给它施多少肥浇多少水,而是它感受到了春天少阳这股生机。

◎温胆汤与倒春寒

老师又问,为什么叫温胆汤呢?为什么我们要叫病人戒水果、凉饮雪糕呢?

学生回答说,胆为中正之官,不宜过热不宜过凉,故曰温胆。叫病人少吃这些生冷之物,就是因为生冷会伤阳气,寒主收引,百脉会闭塞,气血会不通畅。肠胃也会吃坏。

老师说,你们说到了一部分,我们可以从更大的视野来理解,不要局限于一脏一腑。温胆汤,胆者,春生之气也。它要温如春,如果用夏天的炎热,或者用冬天的寒凉来对付这春天就麻烦了。

好比本来春天很温暖的,突然下了一场雪,这个是种庄稼最忌讳的,叫做倒春寒。一旦倒春寒,农作物就没收成了,你再怎么管理都白搭。所以我们给病人调身体,就是要把脏腑的整个生机都调动起来,进入春天富有生发之气的状态。

如果病人不戒口,继续吃冷饮雪糕、水果,这就相当于在自己温暖的身体里下起了冰雪,不就是在倒春寒吗?我看现在很多疾病,特别是不孕不育、妇科炎症越来越多,不是医生治疗的手段不行,而是病人倒春寒的行为习惯太频繁了。一边给病人升发阳气,那一边病人就来扑灭这股升发之气。医生的用药和病人的不良行为习惯就成为了拉锯战。

所以,即便是胆囊炎的病人,我也不建议用大量清热泻火的药。如果这个凉利之药太过分了,病没有祛除,反把正气给伤了,就好像倒春寒一样,过用凉利的药治胆,就是倒春寒。胆者,春生之气也,此气不生发好,疾病就容易加重;此气若生发好,即便病重了些,它也会慢慢恢复过来。

◎寒凉伤的是春生之气

以前我们看祝味菊先生的《伤寒质难》,对书里提到的下面这段话理解得不深。祝老说,久服寒凉者,如饮鸩蜜,只知其甘,不知其害,亘古以来,死者如麻,茫茫浩劫,良可痛也。

以前我们仅从字面上理解,认为扶阳派就是要远寒凉,寒凉吃多了,脾胃受不了。这样的理解就偏于表浅,今天听老师讲少阳时,才明白寒凉不是表面地伤阳气,而是深层次地伤了人的生发之气。

所谓扶阳也不是简单地扶心肾的阳气,像宏姐上次来任之堂给大家讲孙蔓之先生用风药来扶少阳之气,这更是有深层次的意味。就好像让脏腑进入春天,让大地回春一样。这时,就要按春天温升的特点来调,而过用寒凉,没有不伤到这少阳之气的,没有不因此而倒春寒的。

以前经常抄方,习惯了老师的通肠六药和温胆汤,认为降浊对人体而言是最重要的,这也是任之堂用药的一大特色。而老师每天都会用很多小柴胡汤,我们仅从调少阳和解枢机来看小柴胡汤,或者从升肝降胃来看小柴胡汤,这都小瞧了它。小柴胡汤汤名虽小,意义却不小,它这小,就像春天里的嫩草尖一样,冒出土壤,却富含着无限生机,但又受不得凉利之气,不耐寒热,因为有它才有一年的开始,一年之计在于春,五脏六腑都要听它号令,即使病变了,只要它能苏醒,五脏六腑都会如沐春风。老师用小柴胡汤就是用它来升清,所有的清气都要归少阳胆来统,所有的浊气都要归阳明胃肠来降。

我们常看到老师用温胆汤、通肠六药,还有小柴胡汤,其实老师已经把升清降浊的大法用到常规方中去了。只是我们抄方的时候,认识没能上升到这个高度而已。

◎郝万山老师的合方

今天经老师一讲破,仿佛有一股自信,就像老中医拿一两个方就能走天下,江湖侠客持一柄剑就能闯天涯一样。那种老中医一辈子灵活运用几个方治病的境界,好像我们也能够隐约地感受到那股风采。

真是想什么来什么,想看看中医大家有什么大手笔,有什么用方风采。

今天上午就有一个病人,是湖北当地人。他去过北京国医馆,找伤寒大家郝万山老师看过病。郝老师为人平和,病人反映找郝老师看病如沐春风,由于十堰离北京比较远,不可能每次身体不舒服都去找郝老师。这次他来任之堂,也带来了以前在郝老师那里看病的方子。向辉现场听过郝老师讲课,很崇拜郝老师,立即从病人手中拿过郝老师的方子抄了起来,并跟我们说,当有人拿书去请郝老师签名时,郝老师通常会写“读经典,多临床”六个字。因为郝老师已经把中医经典融进自己生命里了。

我们看了向辉抄郝老师的方子,居然是小柴胡汤合温胆汤。不过郝老师用的是十味温胆汤,因为病人有神志方面的病变。这个十味温胆汤可是加强版的温胆汤,多了远志、人参、酸枣仁等安神之类的药。

这也是郝老师治疗各类心身疾病的主导思路,他认为心身性疾病占了他门诊数量的六成以上,所以用小柴胡汤或四逆散疏肝,以升其清阳之气,往上往外畅达,再用温胆汤化痰除湿,以降其浊阴之气,令痰浊能从肠道往下往外排。这样清气升,痰浊降,中焦就能开通,各类精神抑郁等心身性疾病就可以得到化解。

而郝老师也是用升清降浊的思路,他认为气郁会导致痰阻,痰气互结在一起,就会焦虑紧张,烦躁郁闷,这是现代各类郁病最常见的证型。所以在治疗郁病时,不单纯疏肝解郁,透发清阳,更要化痰除湿,降其浊阴,以达到清升浊降,气机流通,乃至平和的效果。

这个合方思路使我们加深了升清降浊的理解,小柴胡汤就是调动少阳升发之气,统管升清,温胆汤不单降胆,还降胃肠痰浊,乃至整条消化道的浊气都能降。这样一个为升清的代表经典方,一个为降浊的代表经典方,合在一起不就是很完整的升清降浊思路吗?

以前在经方班听那些伤寒老师讲,一个小柴胡汤三天三夜也讲不完,而一个温胆汤讲三天三夜也讲不完,现在我们算是有这种感触了。这方是简单的方,只有七味药,但法却是不简单,用途更是巧妙无比。至于谈到加减变化,合方治病,那就是更广阔的天地了,这些都有待以后再去深入。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