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入门(12)从“心”解读阴阳五行与五脏
阴阳与五脏:
阴阳法则是中医的核心,从这个角度看,有形的一切可以总称为“阴”,如肌肉、器官、骨骼、血脉、津液等。无形的能量、意志、思想、情绪、情感等都称为“阳”。在阴阳平衡中,“阳为能量”体,有运动和主导的作用。“阴”相对静止,属于从属地位,从这个角度来说,能量体、精神体、情绪体等属“阳”的层面对人体物质层面的属“阴”的肉体层面有指导和统领作用。
![](http://n4.ikafan.com/assetsj/blank.gif)
我们在发现一种有形的(属阴的)器官病变或肿瘤时,其“罪魁祸首”并非是肿瘤或者或者病变本身,而是已经长期扭曲或者变异的能量体或者情绪体(属阳的)导致。因此,在治疗中仅仅把病变的组织或肿瘤切除掉并不能使人真正恢复健康。现代的医学实践中也发现,很多肿瘤在切除后会再次重新生长甚至快速扩散到全身。
疾病的根本原因是肝、心、脾、肺、肾这五大系统在能量层面运转失常或与自然不能同步和谐导致。因此,中医在治疗疾病时,首先考虑的是从“阳”的户层面让已经“失常”的能量体恢复到正常运转,并且从自然中获得生命能量,一旦在能量层面恢复正常,按照“阳主阴从”,阴阳一体,并且“阳”可以指导统领“阴”的规律,病变的组织就会在阳气充足并恢复正常运转后渐渐消失,即便不能消失,也将不再对人的生命产生严重威胁。
我们的肝、心、脾、肺、肾除了看得贝的“阴”的属性,还有“仁、义、礼、智、信”“阳”的属性,运动和能量的“阳”对“阴”有指导和统领作用。就象我们任何看得见的行为“阴”,其背后的根源皆来自内心的想法“阳”。
![](http://n4.ikafan.com/assetsj/blank.gif)
肝:在无形的“阳”层面,肝贮藏了人体的“魂”,肝气充足的人魂有所依,性格果敢,稳定而有胆识,仁义这种品德可以培植肝的能量,而怒气可以消除肝的能量。
心:贮藏了人体的“神”,神气充足的人思维敏捷,注意力集中,表达清晰,眼神褶褶光彩,有洞察力,能察觉到事物的本质,不悲过去,不忧未来,有充足的能量可以“活在当下”,“礼”这种品质可以培养心的能量,“傲慢”可以消耗心的能量。
脾:贮藏着人体的“义”,脾气充足的人意气风发,思路清晰,能合理有效的表达观点,“信”这种品质可以培养脾的能量,过度的思虑会消耗损伤脾的能量。
肺:贮藏了人体的“魄”,肺气充足的人魅力四射,义薄云天,敢作敢为,面对困难敢迎刃而上,“义”这种品质可以培植肺的能量,忧伤会消耗损伤肺的能量。
肾:贮藏了人体的“志”,肾气充足的人沉着冷静,充满智慧,志向远大,胸怀宇宙,智慧可以培养肾的能量,恐惧可以消耗肾的能量。
![](http://n4.ikafan.com/assetsj/blank.gi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