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入门(12)从“心”解读阴阳五行与五脏

阴阳与五脏:

阴阳法则是中医的核心,从这个角度看,有形的一切可以总称为“阴”,如肌肉、器官、骨骼、血脉、津液等。无形的能量、意志、思想、情绪、情感等都称为“阳”。在阴阳平衡中,“阳为能量”体,有运动和主导的作用。“阴”相对静止,属于从属地位,从这个角度来说,能量体、精神体、情绪体等属“阳”的层面对人体物质层面的属“阴”的肉体层面有指导和统领作用。

我们在发现一种有形的(属阴的)器官病变或肿瘤时,其“罪魁祸首”并非是肿瘤或者或者病变本身,而是已经长期扭曲或者变异的能量体或者情绪体(属阳的)导致。因此,在治疗中仅仅把病变的组织或肿瘤切除掉并不能使人真正恢复健康。现代的医学实践中也发现,很多肿瘤在切除后会再次重新生长甚至快速扩散到全身。

疾病的根本原因是肝、心、脾、肺、肾这五大系统在能量层面运转失常或与自然不能同步和谐导致。因此,中医在治疗疾病时,首先考虑的是从“阳”的户层面让已经“失常”的能量体恢复到正常运转,并且从自然中获得生命能量,一旦在能量层面恢复正常,按照“阳主阴从”,阴阳一体,并且“阳”可以指导统领“阴”的规律,病变的组织就会在阳气充足并恢复正常运转后渐渐消失,即便不能消失,也将不再对人的生命产生严重威胁。

我们的肝、心、脾、肺、肾除了看得贝的“阴”的属性,还有“仁、义、礼、智、信”“阳”的属性,运动和能量的“阳”对“阴”有指导和统领作用。就象我们任何看得见的行为“阴”,其背后的根源皆来自内心的想法“阳”。

肝:在无形的“阳”层面,肝贮藏了人体的“魂”,肝气充足的人魂有所依,性格果敢,稳定而有胆识,仁义这种品德可以培植肝的能量,而怒气可以消除肝的能量。

心:贮藏了人体的“神”,神气充足的人思维敏捷,注意力集中,表达清晰,眼神褶褶光彩,有洞察力,能察觉到事物的本质,不悲过去,不忧未来,有充足的能量可以“活在当下”,“礼”这种品质可以培养心的能量,“傲慢”可以消耗心的能量。

脾:贮藏着人体的“义”,脾气充足的人意气风发,思路清晰,能合理有效的表达观点,“信”这种品质可以培养脾的能量,过度的思虑会消耗损伤脾的能量。

肺:贮藏了人体的“魄”,肺气充足的人魅力四射,义薄云天,敢作敢为,面对困难敢迎刃而上,“义”这种品质可以培植肺的能量,忧伤会消耗损伤肺的能量。

肾:贮藏了人体的“志”,肾气充足的人沉着冷静,充满智慧,志向远大,胸怀宇宙,智慧可以培养肾的能量,恐惧可以消耗肾的能量。

(0)

相关推荐

  • 中医养生概说

    中医养生的主要内容包括:第一是"诊",第二是"断",第三是"调理". 中医以上的内容讲究提纲挈领,即依靠阴阳五行,阴阳平衡达到健身祛病的效果 ...

  • 中医观察(111)中西医疾病的起因、分类及治疗区别

    <黄帝内经-素问>第22篇  脏气法时论篇(七) 中西医疾病的起因.分类及治疗区别 人体生病,表面看是由于细菌.病毒等外物所致,但根源却在于人体维持自身生命活动平衡(阴阳平衡)的能力早已受 ...

  • 中医瑰宝——音乐养生

    据说在古代,医术高明的中医不仅会以针灸和中药为病人治病,而且还会运用音乐疗疾.一曲终了,病退人安.古代贵族宫廷所配备的乐队歌者,亦不仅仅是为了娱乐,他们所肩负的责任之一,便是用音乐舒神静性.颐养身心. ...

  • 中医入门之(4)阴阳五行的往复循环

    中医阴阳的概念,古人又引发出来了五行的概念,五行不是五种类物质,而是五种能量及其运动方式.决定人体生命活动的基本要素是自然赐予人类的能量,来自太阳,所以阳为能量,阴为物质,阴是阳的浓缩和相对静止状态, ...

  • 八字入门篇(一)——阴阳五行及其生克规律

    学习命理大致可以分以下三步走 第一步:熟悉并掌握命理基础知识,这包括阴阳五行及其生克规律.天干地支及其组合方式.五行旺衰强弱的认定法则.命式和大运的推排方法.十神的义象等内容.并要求对这些基础知识能烂 ...

  • 陈孝和讲中医入门(三)——细说阴阳

    有了对阴阳概念的基本体验之后,我们再从身边的事物中,来进一步体悟阴阳的道理.水与火,历来是用以讲述阴阳最常用到的例子. <内经>里就提出"水火者,阴阳之征兆也"的观点. ...

  • 眼睛的阴阳五行、五脏、五轮的归属关系

    眼睛的阴阳五行、五脏、五轮的归属关系

  • 眼睛的阴阳五行、五脏、五轮的归属关系1、...

    眼睛的阴阳五行.五脏.五轮的归属关系 1.黑睛--五行属木--五脏属肝--五轮属风 2.内眦--五行属火--五脏属心--五轮属血 3.眼睑--五行属土--五脏属脾--五轮属肉 4.白睛--五行属金-- ...

  • 中医入门(11)阴阳五行之(心属火)

    阴阳五行之(心属火) 夏天的气候特征形成了大自然的能量场具有宣发和释放的特征,这种能量场在自然界形成了能量释放,万物繁荣的局面,在人体形成了"心"这个脏器. 地球因公转和自转形成了 ...

  • 中医入门(13)阴阳五行“心”的症治原则

    "心"的症治及用药 临床碰到"心"的问题症状实在是太多了,胸闷.高血压.各种心血管疾病.抑郁症.心情不好等.几乎所有的病案都与"心"相关.心 ...

  • 中医入门之(3)中医阴阳与五行

    中医阴阳与五行: 阴阳五行学说中的阴阳概念属于理性认识范畴的概念,是阴阳五行学说立论的基础,在这个确定的认识层面,简单说阴阳就是一种定性的矛盾分类方法,如天为阳,地为阴,男为阳,女为阴,气为阳,血为阴 ...

  • 中医奇书《四圣心源》解读:用阴阳五行的运动推演人体脏腑生成

    "人与天地相参也.阴阳肇基,爰有祖气,祖气者,人身之太极也. --<四圣心源>" 人类生于自然,当然遵循自然的道法规律.大自然的初始之气叫做一气,人体的初始之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