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选粹】李雨生丨我的父亲
心灵
文字
生活
作者简介
李雨生: 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会员,天津市作家协会会员,天津静海区作家协会理事,天津铁路夕阳文学社社长。从1984年开始,先后在国家及省市级报刊、杂志发表文学作品200余万字。共获国家级、省市级各类文学大赛奖项38项。著有长篇小说《初恋草原》、散文集《岁月难忘》、《生命像一只五彩气球》、《怀旧也是一种享受》、《岁月留痕》。
文学天地
我的父亲
我很少提及我的父亲。在我的记忆里,母亲的形象远比父亲高大。母亲在世的时候,曾是区人大代表,中级人民法院陪审员,在工厂是车间主任,退休后是居委会主任。墙上挂满了奖状,胸前挂满了奖章。在母亲的光环里,父亲就成了一个毫无建树、平平庸庸,甚至是碌碌无为的人。正因为母亲的高大,才使得母亲在家里有了一种唯我独尊、号令天下的王者气派。而父亲只有俯首听命、唯唯诺诺的份儿。
在很长的一段岁月里,我几乎也养成了对父亲气指颐使、飞扬跋扈的坏毛病。动则大声地对父亲说话,有时甚至带有一种居高临下的腔调。而父亲对我却从来不发火,不着急,有时候还会满脸赔笑。我对父亲的不满集中体现在几个方面。小时候,我讨厌父亲当着别人的面夸我,起初我还心里美滋滋的,等稍为大了一点,我就渐渐地产生了反感,而且是很强烈的反感,有时弄得父亲下不来台。等我参加了工作之后,我讨厌我的朋友来家串门时,父亲总是抢着我的话说,有时比我说得还热闹,几乎喧宾夺主。再有,我心里瞧不起父亲的还有一个原因,那就是因为他没有给我留下一套房子,一笔遗产,或是可以庇荫的政治光环。父亲是个老工人,一辈子的老工人,甚至连党都没入,做过最大的官不过是生产小组长。
在我的心目中,母亲永远都比父亲优秀。以致后来我成了作家,我也是写了不少关于追忆母亲的文章和诗歌。有时,我也想写一写我的父亲,可我感觉父亲在我的记忆里总是非常的零散、非常的支离破碎,甚至可以说是平淡的,没有什么值得大书特书的地方。
直到有一天,当父亲远离我而去;当我因为在众人面前夸奖儿子而被儿子顶撞尚津津乐道的时候;当我因为过分招待儿子的客人而引起儿子反感尚乐此不疲的时候;当我因为过分关爱儿子而让儿子感到不自在尚不知悔改的时候,我才真切地感到:这就是父亲,这就是永远只关注儿子,而从不计较儿子怎样对自己的父亲。在父亲的心中,儿子永远都是长不大的,因此就永远不会在乎儿子的态度。
清明的时候,面对父亲坟墓上那萋萋的荒草,往事像风一样,吹去积淀在我心头的沉沉厚土,展现出另一个全新的回忆。让我怀着一种无比愧疚的心情,带着一种忏悔的惶恐,来重新想起我的父亲。
我的父亲一生经历了无数磨难。1914年,父亲出生在山东省掖县的一个小村庄里。父亲排行老四,在父亲十个月大的时候,我奶奶去世了。不久,我爷爷又娶了一个后老伴。再以后,新奶奶又生了四男两女。加之父亲他们四个兄弟,共是十个孩子。那时的中国,战乱纷纷,民不聊生,本来就贫穷的家境,因为十个孩子十张嘴,就显得更加的贫困。因为是后母的原因,我父亲一直非常懂事,一直谨小慎微。从幼年起,父亲就深知寄人篱下的滋味。十六岁那年,我父亲只身一人,延习山东人闯关东的老路,也离开家乡去东北闯生活。临行前,奶奶让父亲打开抽屉自己拿点钱,父亲的眼泪一下子涌了出来,奶奶问为什么?父亲说:“长了这么大,我才第一次敢打开娘的抽屉。”说的奶奶也流下了泪水。
在东北,父亲一直过着漂泊不定的生活。他在营口站过柜台;在四平卖过麻袋;在哈尔滨卖过黄豆;在长春卖过布头,过着身无寒衣,食不果腹的生活。后来,父亲又转辗来到天津,在津大行(相当于现在的商贸公司)当伙计。
一九四九年前后,是父亲生活经历中最惨淡的一年。这一年,解放军兵临天津市,把天津市围得水泄不通。城里的工厂、商铺几乎全部倒闭。这时,我母亲也从山东老家来到天津。为了维持全家的生活,我父亲在“鬼市”卖过书包,在南市卖过雪花膏,在六号门卖过苦力。后来,听人说张家口那边买卖好做,我父亲又借钱趸了一点日用品,去张家口做买卖。那时,父亲和母亲穷得连火车票都买不起,不过,那也没难住父亲,他只身一人,愣是趴在火车的车顶上,冒着零下二十几度的严寒,经过两天一夜的跋涉,来到了张家口。下车时,父亲冻得几乎失去了知觉。到了张家口,又赶上解放军把张家口围得水泄不通,我父亲又被困在张家口。那会儿,真是叫天天不应,叫地地不灵。在张家口差点饿死冻死。父亲好不容易从张家口逃了回来,又赶上平津战役开战。那会儿,我们家那时就住在金刚桥附近,正是敌我双方火力最集中的地方,为了躲避炮弹,父亲又带着身怀六甲的母亲,在深夜里冒着炮火,深一脚,浅一脚地跑到城里。就在那天夜晚,我母亲不慎跌到炮弹坑里,未出生的孩子也夭折了。
天津解放后,父亲在一家铁工厂找到了工作,生活开始变得安定。可那时的中国,百废待兴,穷困落后,我们家也是非常贫困的。父亲的工资仅够糊口,没办法,父亲和母亲只好在空余时间干点外活,母亲给人家纺线,父亲给工厂糊纸卷。我还记得,在寒冬腊月,家里点着一个小煤球炉子,屋里到处挂满了需要烘干的纸卷。窗户上结满了冰花,墙壁上往下淌着寒气,屋里充满了浆糊的酸臭味。
我是解放后出生的。生我那年,父亲整整四十岁。因为我是老生子,父亲对我简直就是呵护有加,百般疼爱,从小到大,不管我惹了多大的祸,也从未动过我一个手指头。在我小学四年级的时候,有一次我给家中买粮食,结果把钱给弄丢了。父亲得知后,用粮食证在我的头上拍了一下,我委屈的哭了。因为,我从没挨过父亲的打骂。母亲回来后,问我为什么哭,我说:“爸爸用粮本打我。”母亲听了后哈哈大笑说:“你这个孩子,让你爸爸给惯坏了。”
父亲永远都是简朴的。他穿的衣服,大部分是母亲缝的。偶有几件稍微像样的衣服,还是从“鬼市”上买的旧货。吃饭的时候,他总是先不动筷子,先笑眯眯地看着我和母亲吃,最后他自己才吃,而且吃得特别香。有剩下的饭菜,父亲便带着去上班。没有剩菜,父亲就带窝头咸菜。有时候,父亲一个月的零花钱仅有两毛钱,就这几毛钱,父亲还舍不得花,留着下一个月再用。父亲对自己吝啬,可在我身上却舍得花钱。那时,我因为先天不足,小时候常常生病。最难治的是得了气管炎,一动就喘,还经常发烧,三天两头跑医院。找了一个中医大夫,说是可以去根儿,但一服汤药需要好多钱。为了给我治病,父亲毫不犹豫的卖掉了自己的手表,卖掉了自己的派克钢笔,后来又卖掉了我奶奶留给他的一对玉镯。
父亲也算是个有文化的人。在老家的时候,读过六年私塾。他写得一笔好字,无论是毛笔字还是钢笔字,都写得方方正正,苍劲有力。在他的督导下,我从小学一年级就开始写大仿,每写一篇,父亲都用红笔给我圈圈点点。以至到后来,在父亲的熏陶下,我写出了一笔好字,也因为有了一笔好字,在单位受到领导的器重,真是获益匪浅。我父亲非常喜欢看书,经常手不离卷。他对我说:“咱们山东人有了钱先念点书,不像别的地方那样,有了钱先喂口猪。”他还常常说:“贫不卖书留子读,幽兰栽竹与人看。”我很小的时候,就从父亲那里知道了《三国》、《水浒》、《红楼梦》,还有像张良求学、韩信求艺,岳飞报国、唐僧取经等典故。那时我还小,尚听不懂故事中的寓意,但也朦朦胧胧地感觉到了一种力量在我内心起着作用。
父亲是个笨拙的人,没有什么技术,一辈子干的都是体力活。我家有辆老式的脚蹬闸自行车,父亲只会自己骑,连个人也不会带。有一次,我生病了,父亲带我去总医院看病,我坐在后面,父亲上不了车,没办法,我只好坐在自行车的大梁上。结果父亲一上车,就左右摇晃,连人带车一起朝路边的大树撞去,两人一起摔倒地上。回来后,没少让母亲数落。还有一次,父亲从工厂要了一袋子刨花,准备回家引火做饭。可父亲不会骑车带东西,只好把一麻袋刨花五花大绑背在身上,骑着自行车回家,结果惹得路人都忍俊不住哈哈大笑。尽管这样,父亲还是用他的旧自行车,先是把我从小推到大。以后,当我有了孩子,又把我的儿子推大,从学前班,一直推到我儿子四年级,直到他有一天实在推不动了为止。
我父亲和母亲是一对恩爱夫妻。别看母亲对父亲几近刻薄,有时连我都看不过去,但父亲从来都不还嘴。在我懂事后的很多年里,我一直在苦苦思索着其中的道理。但一直参不透其中的原委。直到有一次,我上小学六年级时,我舅舅从东北丹东来探亲,我在深夜偷听了父亲和舅舅的谈话,才深深理解了父亲的胸怀。舅舅说:“姐夫,我姐姐脾气不好,工作又忙,顾不了家,您要多多担待一些。有啥想不开的,就写信告诉我,我说说我姐姐。”父亲说:“没啥,我已经习惯了。再说,我们从山东老家来,什么根基也没有,你姐姐又是个要强的人,自己没有啥文化,能走上工作岗位,还当了领导,已经很不容易了。只有凭着自己苦干,才能把事情做得更好。她有时候在外面做群众工作,受了不少委屈,她不能朝别人发火,只能回家朝我撒气,这个我理解。别看她在家里火气大,她在外面好着呢,在外面大家伙都尊敬她,人缘特别好…….”听到这,我看见舅舅用力握了握父亲的手。随后,我就满眼朦胧,泪水悄悄地流下来。
父亲的勤劳实诚是出了名的。他一辈子不会花言巧语,更不会阿谀奉承。他一辈子只认得家门,厂门。连他们单位领导的家门朝那边开,他都不知道。因此,他一辈子都是个平头百姓。但是,父亲干活从不惜力。在厂里,二百多斤的一捆电线,别人要两三个人用小车推,可父亲一个人扛起来就走。他在工厂里总是被评为先进生产者,只不过父亲从不张扬自己。父亲一辈子好像总有干不完的活,使不完的劲。那时我母亲忙得很少顾家,父亲休一天班,就收拾屋子,洗衣烧饭,像个家庭主妇。冬天没事的时候,就折腾大白菜。夏天没事的时候,就晒被子,晾衣服。秋天没事的时候,就劈劈柴,准备冬天烧的。街坊四邻,谁家的孩子没人接送,他就主动接送;谁家下班晚了还没生炉子,他就主动送去一壶开水;谁家小两口吵架了,他就主动上门劝解;谁家生活有了困难,他宁可自己不花钱,也要送去三块两块。后来退休在家,他又闲不住,在保洁队找了一份工作,每天去拉运脏土,虽然一天只给七毛钱,但他干得很带劲。他说:“我这是发挥余热。”其实我知道,父亲是在为了我成家立业拼命地攒钱。
一九六八年,我初中毕业时,报名去了内蒙插队。当时母亲支持我,父亲舍不得我。可父亲拗不过我和母亲,只好忍痛割爱。我在内蒙一呆就是八年。在这八年中,每年只有过年探亲时才回来一次,每一次回家,都看见父母亲苍老了许多。特别是父亲,已经是白发苍苍,腰身佝偻。就在我下乡的第二年冬天,我父亲突然得了心肌梗塞,那天我正在同学家串门,等我回家后,看见房前屋后围了好多的人,大家一看见我就急忙喊道:“雨生,快来,你爸爸要不行了!看不见你,你爸爸不去医院!”我急忙来到父亲的身边,只见父亲已经说不出话来,看见我后,父亲脸上有一种说不出的幸福和宽慰。他双手紧紧拉住我,生怕我再从他身边消失。父亲在医院躺了三个月才痊愈,医生说:“再晚来十分钟,人就没治了。”那时,我听了这句话,吓得出了一身的冷汗。父亲生病的那一天,幸好我还算回来的及时,不然的话,我就可能永远也见不到父亲了。也就是在父亲住院抢救的时候,我才看见母亲对父亲的真实一面。母亲拉着我的手说:“孩子,你爸爸要是没有了,咱娘俩就可怜了。”母亲的话,让我感到了一种失去依靠的可怕。这时,我才深切地感到,别看母亲家里外面是个女强人,但父亲却是她的靠山。
一九七六年,我从内蒙古调回天津市,随后就是结婚成家。一九八零年,就在我的儿子刚刚十个月时,我的母亲去世了。那时,我和妻子都在静海火车站工作,车站上没有幼儿园,我们只好带着儿子上班。等孩子稍为大了一些,我们就把孩子交给了父亲。从此,父亲在他65岁的时候,又承担起照顾孙子的重任。每次下班,我和妻子先乘火车回到天津,再乘汽车回到家中,每每这个时候,都会看到年迈的爷爷抱着幼小的孙子,眼巴巴地在汽车站等着我们,且不管春夏秋冬。我家附近的汽车站旁,总会留下一老一少两个可怜的身影。那种场面,至今回忆起来,还让我感到痛彻肺腑。
那时,我们住在南市的一个大杂院里。不足十平米的房间,搭着一个上下铺。我和妻儿住在上面,父亲住在下面。不得已,我们又离开市区,在静海县安家。父亲又跟着我们来到了人生地疏的静海县。在静海县,我们白手起家,除了单位分给的两间平房,我们自己又大小盖了三间房子。老父亲不管体弱多病,干起活来像个小伙子。拉砖、和泥、运土、挑水样样不少干。我怕父亲累着,就劝他不要管那么多,父亲说:“我一辈子都没住过这么大的房子,就是累死了也值!”每逢秋天的时候,父亲就和我一起去拉白菜;冬天的时候,父亲帮着我一起拉煤;在静海县买一趟白菜,买一次煤,都不是近路,最少也需要走上好几里路,可老父亲无怨无悔,任劳任怨。那时,父亲总爱说一句话:“打仗亲兄弟,上阵父子兵。”
那时,我和妻子都是三班倒,儿子白天黑夜都跟着爷爷生活,吃喝全靠我父亲照顾。在静海的县城里,小河边,垂柳下,铁路旁,广场上,经常能看见祖孙俩手牵着手,在一起玩耍,每逢我下班后,看到如此场景,心中总是充满了温馨。
不知是因为生活的压力还是工作的不顺,我那时脾气很不好。和父亲说话总是很不耐烦,有时甚至觉得父亲的脑子转得那么慢,跟不上我的思维。每当我冲父亲发脾气的时候,父亲总是忍让,从不和我发生冲突。事后,我总是后悔不该和父亲那样,可一到了和父亲说话时,我又忍不住发火,我就是在这种痛苦和悔恨中,度过了一年又一年。
一九八七年的秋天,我忽然发觉父亲越来越消瘦,脸色也挂着灰气,我生怕父亲得了重病,就带着父亲到天津总医院去看病。第一次看病,什么也没检查出来,父亲很是高兴。可我还是放心不下。每天下班回来,我第一件事就是到父亲的房间去看看,特别是每次夜间三点钟下班,我总是到父亲的面前打个照面,给他倒杯水,盖盖被。我知道,如果我三点不回来,父亲就一直会等着我,如果我整夜不回来,父亲就会等我到天亮。
到了一九八八年春节前,我越发感到父亲不对劲。不仅吃得特别少,而且只能吃米饭,不能吃馒头。一吃馒头就会噎住,必须用白水往下送。等到春节刚过,我就带着父亲再次来到医院,在经过B超后,发现父亲得了肝癌,已经是晚期了。我不敢把病情告知父亲,只好瞒着他说是慢性肝炎。父亲听到后,很是高兴。那一天,我特意带父亲去了一趟蓬英楼饭店,点了父亲最爱吃的炒肝尖、红烧肉。那是我一生中第一次请父亲吃饭,但也是最后一次。那天,父亲那天吃得很开心,他说:“这是很多天来吃得最饱的一顿饭。”
回到静海后,我马上联系安排父亲住了院。父亲在医院共住了四十天,在这期间,父亲恐怕也猜测到自己的日子不多了,就非要回家,不治了。我坚决不同意,非让他在医院治下去。可真到了父亲弥留之际,我要带父亲回家时,父亲却一反要回家的常态,死也要死在医院。我问他为什么,父亲用他那微弱的声音,断断续续地说出了他最后的心愿:“不能回家,我怕吓着孙子……”那时,我再也抑制不住心中的悲痛,跑到医院的走廊里放声大哭。“父亲啊,我那善良的父亲……”
父亲离我而去已经31年了。在这漫漫的31年中,我总是被一种愧疚折磨着。我后悔在父亲活着的时候,没有好好和他谈谈心,没有好好陪他遛遛弯儿,没有真正走进他的心中,和他进行心灵的沟通。我总是在忙,忙孩子,忙工作,忙房子,忙写作,可就是在父亲的身上花费的精力太少,甚至连和他说一句整话的时间都没有。忙来忙去,忙出什么来了?不过是官位高了一些,荣誉得多了一些,房子大了一些,等到今天一切都有了,可对父亲的愧疚却成了永生都无法弥补的缺憾。
有时候,我看到我的儿子在和我说话时表现出的那种不耐烦神情,看到我的儿子和我发脾气的时候,我心中不禁怦然悸动,儿子多么像我年轻的时候,我又多么像父亲那时的样子。不过,我从不计较儿子的态度。因为,我已经从我的父亲那里知道了什么是父亲。父亲就意味着付出,就需要奉献。因为,自从儿女呱呱坠地,父亲就和儿女签了生死合同。不但要包生、包养,还要包成家立业,娶妻生子,直至父亲生命结束为止。这就是中国的故事……
(责任编辑:杨志强)
推广团队
平台顾问:
李清水 运城市文联党组书记
李云峰:运城市作协主席《河东文学》主编
本刊主编:谭文峰
平台策划:高亚东
小说编审:张 辉
微信号:zhanghui750525
散文编审:杨志强
微信号:yzq13734283479
诗歌编审:姚 哲
微信号:8913480
图文编辑:李竹青
微信号:gushancuizhu
小说投稿:3295584939@qq.com
散文投稿:3118633192@qq.com
诗歌投稿:3474682901@qq.com
关注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