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代枭雄曹操一生一共有二十五个儿子,到其...

一代枭雄曹操一生一共有二十五个儿子,到其晚年时,在选择继承人的问题上,曹操显得格外纠结。
 
在众多的儿子当中,曹操原本最看好的是长子曹昂,可在公元197年征讨张绣的作战中,曹昂为了救曹操被杀身亡,曹操也失去了他最想培养的大儿子。
 
此外,曹操还有一个他格外喜欢的儿子曹冲,就是“曹冲称象”中那个聪明的孩子。可令曹操心痛的事情再次发生,在建安十三年时,年仅十三岁的曹冲不幸病故。
 
曹冲的病故,使得已经53岁的曹操悲痛不已,哭得死去活来。就在曹丕前去安慰父亲曹操时,曹操哭着对曹丕说道:“此我之不幸,而汝曹之幸也”。
 
这句话很明确地告诉了曹丕等人,曹冲之死对他们而言,是一件幸运的事情。言外之意,就是如果曹冲没死,继承人也就跟你们没有什么关系了。
 
最终,曹操的继承人之争落在了他的另外三个儿子之间,那就是曹丕、曹彰和曹植。
 
在这三人中,曹彰武艺过人,能征善战,随曹操东征西讨,立下赫赫战功。因为他的胡子是黄色的,也被曹操称作“黄须儿”。
 
可曹彰虽然勇猛无比,却自幼不爱读书,缺乏政治头脑。有一次曹操问几个儿子有什么志向,曹彰想都不想就回答到:“好为将”,他的志向就是成为像卫青、霍去病那样浴血疆场的将军。
 
曹彰这样想,也这样做到了,成为父亲曹操身边一员能征善战的将才。然而,曹操需要的是一位能够治国的政治家,而不是将才,曹彰在立储之争中率先被边缘化。
 
剩下就是曹丕与曹植之间的竞争。在曹昂战死之后,曹丕成为事实上的长子,加上有立储立长立嫡的礼法加持,曹丕的优势应该很明显才对。
 
可在两人最初的竞争中,实际情况却并非如此。从建安十一年开始,曹操每次出征时就将文学造诣颇深的曹植带在身边。
 
曹操此举并非想让曹植像曹彰那样领兵上阵杀敌,而是想让曹植跟随在身边学习统兵驭将之术,可见曹操此时对曹植是寄予了厚望,更何况曹植身边还有杨修等高人的辅佐。
 
然而令曹操失望的是,才情颇高的曹植即便是随父外出征战,心思却大多放在文学创作之上。虽然这些作品曹操也是非常欣赏,可他需要的是能够在乱世之中传承家业的政治人才,而不是一个只钟情于吟诗作赋的文学才子。
 
这也是曹操好几次想立曹植为储,却每每在关键时刻打了退堂鼓的原因。
 
而一直隐藏在曹彰、曹植背后的曹丕从没放弃过对继承人之位的竞争。与两位兄弟相比,曹丕文武双全,两兄弟的优点他都有。
 
在武艺上,曹丕自幼善骑射,虽不及曹彰,但也算是功夫了得。在文才上,曹丕与曹操、曹植并称建安时代“三曹”,尽管他的诗赋水平不及曹操和曹植,但是他却是七言诗的创始人,他的《典论·论文》是也成为中国最早的文学理论与批评著作。
 
此外,曹丕极具政治头脑、工于心计。一次曹操率军出征,曹丕、曹植都带着官员前往送行,当着曹操的面,曹植作了一首对曹操歌功颂德的诗赋,正当众人纷纷夸奖叫好时,一旁的曹丕却突然大哭起来,一把鼻涕一把泪的提醒父亲远行要多注意身体。此时身边的人早已忘记了刚才曹植吟诵的精彩诗句,连曹操都在不停地安抚痛哭的曹丕。
 
这一幕,曹丕正是抓住了曹操重才但更重情的心态,从而获得了青睐。
 
公元217年,曹植趁曹操不在的时候,借着酒劲坐着王室的车马,擅闯王宫司马门,在只有帝王才能行走的禁道上策马狂奔。
 
曹植的行为彻底惹怒了曹操,他不仅将掌管王室车马的公车令处死,同时也失去了对曹植的信任和期望。
 
也就是在这一年,曹丕在与曹植的立储之争中大获全胜,被曹操立为魏王世子。
 
公元220年,曹丕继承魏王王位,当年就逼汉献帝禅位,终于登上了帝位,即魏文帝。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