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中有了感受,读书才有感觉
经常听人说那些教人成功的书不靠谱是毒药,这还真不是危言耸听,写过文章的人都有这样的感受,开始写的时候,还真实,写着写着就开始编起故事来了,因为那样写出来的文章好看啊,有时候都会为自己写出的文章感动一把,具体真实不真实嘛,也就管不了那么多了,这也就是为什么在市场上飞着那么多成功学的书,可你读了它以后,反而失败的一塌糊涂的原因之一吧。
既然读这些成功学的书籍对创业者没有太多直接的帮助,那为什么还有人还要去读?还要去拜师学艺呢?它究竟有什么作用呢?
作家普鲁斯特说,每个读者能够读到的书中那些精彩的片段,其实只是已经存在于他内心的东西。
这些感受,我们自己心里早就有,但没有答案,或者是朦朦胧胧、模模糊糊,自己不能精确地表达出来。读书中的一句话惊醒了梦中人,被点醒的你,抄起家伙开始干了,你也在读书和创业中更深入地了解自己。
比如,定位这个词被人说烂了,市场定位、人生定位、产品定位......我也虔诚地相信过这个概念,结果一定位就出问题,不是因为东西太新,找不到定位,就是定位错了,结果往往刻舟求剑削足适履,不知少赚了多少钱。
可我身边一些别的企业家,没念过太多的书,却能够乱拳打死老师傅,浑打浑有理。他们根本不管什么定位,就顺着“钱性”走,结果企业反而做的很成功。
可让人感到滑稽的是,有些成功以后的朋友回过头来去名校读MBA,回公司以后励志改革,结果他不会做生意了。员工也是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不知道老板说些什么,他嫌员工素质低,又送员工集体去读书,结果回来以后公司快倒闭了。
所以,我心里一直对定位这个概念产生怀疑。但又无处可说,后来我读了《定位》这本书我才知道,书中所说的定位和我们流传的定位根本不是一回事。不知道是翻译错误,还是以讹传讹被写花了,总之是害人不浅,这里面也包括了我。
“秀才造反十年不成”,“刘项原来不读书”,这是古人对如何读书最好的诠释。
话又说回来,如果你内心没有相关的感受,即使读了书,你也没啥感觉。那么心中的这种感受又是什么呢?是好奇,是问题,还是感想,这恐怕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但有一点是肯定的,那就是一个人敏感、求索、干净又丰富多彩的内心世界。
所以,读书就像是一盏灯,帮助读者发现那些自己发现不了的东西。但这盏灯只能照亮你心中那些暗暗的地方,可路还得自己走啊,所以想复制书中人物他们成功道路的人,他们自己的路只能是越走越窄。
都是些心里话和大家分享,今天送给大家的彩蛋是《定位》这本书,建议大家分辨着看,我就是被定位这个概念给害了,保持一份好心情是成本很高的,经风祝你好心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