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菇产业最大的技术隐患(六)
本来这一节是应该不算隐患的,因为他已经在全国各地的扶贫项目里面充分表现其危害了,要算“显患”了。但这仍旧属于香菇产业的主流误区,所以也勉强凑在此处写了。
要说中国香菇现在出产哪里的平均质量最好,还得说是湖北随州片区与河南伏牛山片区。其他地方当然不是没有好的,尤其是福建浙江老产区,平均技术水平较高,还有云贵的少数小基地,都有很好的产品。但从规模化平均水平看,上述两个地方尽管历史不够长,并且技术水平良莠不齐,但有一个共同点搞得好,所以产品的平均水平就高于别处。这个共同点就是小型化出菇棚。
南方浙江福建没有特别好产品的原因还有一个,就是因为气候关系,太热太湿,出好菇的季节短。这个是天然的弱势,没有什么办法改变,所以现在很多人不再坚持在老家做。而那些浪迹天涯做的人,都基本上是选择气候条件的。
而在整个长江流域以北,都有条件做优质菇,为什么不能大面积提高质量水平呢?原因其实非常明显,那就是菇棚的建设存在致命的缺陷。
尤其是加入扶贫因素后,香菇设施的建设就基本上是走上了一条反科学的道路。
我们在前面说工厂化模式不适合香菇的时候,就讲过,香菇子实体对二氧化碳高度敏感,所以工厂化高密度培养无法得到正常子实体,有一个数据大致可以参考一下让大家理解这个问题。
在金针菇生产时,分化期低二氧化碳比较有利,所以有人做过试验,在二氧化碳浓度6000ppm的时候手动开启换气扇,发现两三分钟后就5000ppm,七八分钟4000,十五分钟3000多,半小时2700,一小时还有2000,一直换气最后在1200左右没法再低了。
香菇和金针菇乃至所有菇,在某个温度条件下呼吸作用稳定产生的二氧化碳必须稳定被稀释。因为香菇对二氧化碳浓度相当敏感,所以就对通风要求特别高,香菇在二氧化碳浓度500ppm左右即开始出现影响,这是需要非常大的通风量才能维持的,一不小心就超标。而我们知道,二氧化碳的产生与菌包数密切相关,而二氧化碳的积聚与流过的距离正相关,与空气交换量反相关,所以也就与风力流过的面积、风速同样反相关。
所以,菇棚的面积不宜太大,这样,单位菌袋数的气体交换面积就加大了,流过的距离缩短了,风速低一点也就不构成影响。上述地域的菇棚都是小型的,所以通风不存在问题,很难积累出高浓度的二氧化碳。
但一些企业化有规模的,以及政府投资的菇棚,都是有着越来越大的趋势,并且贪大求洋,动不动装水帘风机。
由于建设成本的关系,越是贪大求洋增加设施成本,就越是容易让菇棚大型化,而水帘这些东西的主要作用是轻微调节温度和加湿,在南方加湿的必要都不存在,降温效果也不行,而北方采用水帘时,必须关闭大棚,结果整体通风明显不足。如果采用小菇棚,显然建设成本会大幅度提高。
水帘的作用显然被错误使用了。
真正的大园区,根本不应该使用水帘风机这种局部调节型设备,而是应该走利用自然风流和均匀分布式雾化网络方式来创造大范围高湿度和降温的新模式。
细节我就不在这篇短文里讲,总之,如果使用这种模式,即使是北方最干旱的地域,也可以实现裸棒生产香菇。
这也就是说,当整个香菇产业快速走向规模化的时候,没有与之配套的设施建设概念与之相适应,这种缺失表现最明显的就是河北平泉,平泉的菇棚设计建设,可以用倒退来形容,这些年平泉香菇产量增加了,平均质量水平却下降了。用平泉人的话说,有些人的产品已经下降到遵化的水平了。遵化我没去过,不知道是什么模式,但既然如此被平泉人玩笑,那一定是不乐观的。
过去批评过的阜平,以及即将进行综合评价的贵州,那直接是从来就没有正常过。越有钱就越折腾,扶贫项目里,这种看起来高大上用起来不上算的东西是最多的。
(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