菌种问题面面观(6.1)
六,种性保持问题,太难了
稍懂食用菌育种常识的人都知道,培育一个好的食用菌品种可能存在运气成分,但保持一个好品种的种性,则是一个非常硬核的,无法投机取巧的事情。到目前为止,关于种性保持,没有非常严格的理论支持,对于不同菇种来说,其方法可能会有很大的差异,甚至会走向相反。食用菌是一大堆亲缘关系不太密切的自然物种的聚合体,所以,其种性保持的共性理论或者方法基础不会很多,更多情况下,讨论各自的具体做法,比较有实际意义。总结归纳的事情,还要等到这些东西分别探索到某个水平,才能比较具有基础去完成,现在过多说结论,是不切实际的。作为相对低等的生物,菌类比高等动植物的变异显然要复杂,否则,以其简单的生物体结构是很难适应自然界的各种条件变化的。以前我说过一些个人结论,叫鄢氏菌论猜想,今天又披露一个。既然是个人心得,就不要追究什么来历。我通过各地同行汇总来的信息,发现食用菌存在一个特殊现象,即通过某种环境处理,可以影响其种性表达,通常这种表达都是不利的,所以,我冠以“劣变”的名词。最早注意到这个问题,是因为菌种保存过程,那是高不成低不就,搞不好就出菇了。但如果细思一下,高一度或者低一度、早一天或者晚一天,到底能有多大差异呢?保存过程的劣变,通常解释为细胞老化,或者生理成熟的分化开始。但如果不是作为菌种的栽培袋,在环境处理下,也会发生明显的变化,这里面已经不存在菌丝大量生长繁殖过程了。最明显的实例,是黑木耳。东北的黑木耳生产,菌袋常常需要越冬,越冬过程菌袋是要结冰的,但菌丝并没有死亡,问题是春季恢复后,所表现的情况完全不是秋季的样子。一方面出耳更为容易,耳体生长也比较快,但明显变薄,颜色变淡甚至偏黄。如果同期保持菌袋不结冰,开春后的生长就不会有这种情况了。无疑,菌袋结冰是导致这种变化的外部环境原因,但显然存在一个内部变化来导致这种表现,这个内部变化是什么?因为不存在内部菌丝的大量生长繁殖,应该可以确定不是遗传物质变化所致,而应该是生理过程的某些表达因子发生了变化,我们并不能把这种变化叫冷害或冻害,因为冷害和冻害在温度条件恢复的时候会消失。这种现象证明,由于环境因素可以带来菌株的表达发生变化,以上例子只是能够通过肉眼观察到的证据,所以我们可以相信,由于低等生物适应性要求的特点,可能存在一种在不发生遗传因子变异的情况下的表达变化。这些变化不一定都是可以看得见的,所以我们认为这也是种性变化的一个重要因素。目前人们倾向于认定菌株特性的劣变,叫做退化,但按照定义,退化必须是发生了遗传物质变化的,是不可逆转的。而我们目前所谓的种性退化,极大可能是非遗传性种性劣化,即“非遗传性劣变”。目前有许多同业都致力于在种性保持方面进行探索,其中许多实验证明,一些被认为“退化”了的菌株,种性可以得到较大程度的恢复。这在某种程度上否认了“退化”结论。食用菌菌株“退化”的说法,更多是根据单细胞商用生物株的品性变化定义而来,但显然单细胞生物在这个问题上的表现与多细胞生物不同。多细胞生物的表现,是一种群体行为,尽管单个细胞可能很容易出现变异,但在营养体的繁殖过程里,单个的变异基本上不可能有机会得到表现,除非这个细胞是生殖细胞,如卵子、精子或者生长点。在大型真菌类里面。发育学研究比较滞后,但我们通过一些突变表现如“色素缺陷型”的发生和恢复,可以间接认定,菌类子实体大多数是单细胞起源的(关于该论断,曾经和张金霞老师交换过意见,将另行著文阐述)。如果按照现行的菌种扩繁方法来分析,单纯继代产生“退化”的可能性几乎为零,因为那意味着必须许多前端菌丝细胞要同步发生不利的变异,或者变异细胞存在显著优势(快速生长以至于成为群体中无法忽略的成分),但如果存在优势,应该更多表现是优变而不是劣变(理论上我们认为变异结果的好坏是相同概率的)。所以我们有理由认为,通过正常继代培养带来“退化”的可能性不存在,而所有被称为退化的变化,还是“非遗传性劣变”。
(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