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厚荣:《音配像纪事》(41)书生不会做买卖
中国京剧音配像工程1985年由李瑞环同志提出并组织人员在天津试录了7出戏,1994年开始批量录制,并委托已故京剧艺术大师张君秋先生操办此事。到2002年9月完成一期工程,共将355部戏的录音配了像,二期工程则录制了105 部戏。在此期间,共有70多个单位3万余人次参与了这项功在千秋的盛举。
《音配像纪事》由曾直接参与这项工程的天津市政协副主席、市委统战部部长叶厚荣撰著,共收入文章68篇,其中反映李瑞环同志决策指挥的26篇,记叙音配像重要活动的6篇,抓工作落实的26篇,其他具体工作的10篇,因所记事件多为作者亲历,因而具有珍贵的史料价值。
书生不会做买卖
李瑞环同志抓京剧音配像是一项振兴京剧的系统工程,其中包括建一个配套的光盘厂,并在民族文化促进会内设一个银座光盘发行公司。
瑞环同志对音配像光盘的销售寄予厚望。他说过:我希望光盘厂挣钱干别的事,干振兴京剧的事。他好几次和我们一起研究如何把音配像的光盘推向市场。从定价开始,到销售网点布局都有明确的意见。他说定价太低了不行,连一张戏票都不如,一张戏票50元,我们一片光盘才卖10元,这是糟蹋老艺术家。他说有的方便面几年赚了几十亿元,虽不能比,但说京剧不赚钱,那是外行。音配像光盘,搞得好,能赚一两个亿。他要求我们在北京、天津、上海等地设销售点。他还布置我们制带子、做盒子(包装盒)、发广告、防盗版,要我们像法国人销售他们葡萄酒那样,来做好音配像光盘的发行。
我充分理解老市长的想法。他完全为了京剧艺术。
他早在1986年抓天津市青年京剧团“百日集训”,后来抓音配像,再后来抓天津市青年京剧团的“像·音·像”,乃至他在负责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以后,大张旗鼓地举办纪念徽班进京200周年,纪念梅兰芳、周信芳诞辰100周年等活动,成立全国振兴京剧艺术基金会等,都是为了振兴京剧艺术、弘扬民族优秀文化。因此,我也想方设法扩大销售渠道,加强销售力量,甚至想找合适的代理商,包括找台湾的朱顺官先生商请由他作为台湾地区的代理商,工作也有一些起色。我们要回了以前代销的一部分欠款,每年大体销售一百余万元。但是离瑞环同志所希望的目标相差甚远,以致瑞环同志说我和高长德,书生不会做买卖。
瑞环同志要求我做的事情,我都尽全力争取做好。音配像光盘销售,我没能完成老市长交给的任务,至今仍然愧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