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化复活“西汉帅哥”——执伞跪俑,有多难?
近日,昆明市博物馆部分数字化成果对公众开放,数字交互大屏展出的古滇国青铜“执伞跪俑”,不仅能站立、行走,而且伞的铃还出发了清脆悠远的声音,深受观众喜爱。
“执伞跪俑”是西汉时期的珍贵文物,俑身高56.2cm,宽22.4cm,俑身五官、发饰、服饰等依稀可见,为我们研究古滇国祖先的相貌与文化提供了重要支撑,因此,很早就把它纳入了数字化保护项目。下面将为大家详细讲述这位古滇国跪俑背后的数字化工作故事。
文物数字化工作需要专业经验,更需要敬畏之心
理论上讲,把文物的三维素模与纹理数据采集后,再进行贴合工序,便可以获得一个与文物本体基本一模一样的数字三维模型。但实际操作起来远比这个复杂,对经验、设备、技术、责任心等各方面的要求都非常高。这件西汉'执伞跪俑’的数字化采集工作大约用了600多个小时,可以说,这次算是我们多件文物数字化工作历程里,所遭遇的一座难度高峰。
“执伞跪俑”的构件十分复杂,共有36件,包括1件俑身、1件伞盖、3截伞杆及31件大小不一的伞铃,伞铃里面还藏着铃舌,主要构件也不是规则形状,不具备自动采集的条件。为了保证成果的高标准,整个采集工作主要以人工介入为主,并用几种采集设备和方式交替使用,仅采集工作就花了200多个小时。
据了解,蔡司蓝光结构光扫描仪是目前业内顶尖的三维逆向采集设备,其测量精度优于0.005毫米,能让文物上肉眼难以分辨的斑驳纹饰细节重现生机。为了确保跪俑素模上极度细腻的凹凸感都能完全呈现,昆明市博物馆用的就是这种设备一“寸”一“寸”地扫描,而这里的“一寸”,最精细的时候只有25平方厘米,需要操作几千上万次才能完成。
纹饰数据采集的工作也类似,据统计:“整个采集工作拍了80个小时,采集了14274张纹饰细节图片数据,平均20秒按一次快门,有时工作结束后,采集人员的两眼还在闪小星星。
真正做好数字化工作非常不容易,文物的数字化工作非常精细,尤其还涉及到艺术价值的还原,目前还无法完全由机器替代。那些看似重复的人工操作,其实才最需要水平,不仅需要专业经验,而且需要他们怀有一颗对文物的热爱与敬畏之心。
300件文物数字化正在进行中,数字化保护之路尚在探索
昆明市博物馆一直非常重视文物数字化保护工作,2019年8月正式启动数字化保护利用工作。我馆不仅一次性对300多件文物进行数据采集,与“执伞跪俑”同一批纳入数字化保护计划的还有护国门等珍贵文物,目前项目已经到中期。
不仅如此,昆明市博物馆对文物的数字化成果应用考虑非常全面,涵盖文物信息记录、数字化展示利用、文物保护研究三个方面。
以“执伞跪俑”为例
首先,采集时的数据成果是微米级的,可详实记录“跪俑”现状结构和纹理影像信息,能满足文物存档级、应用级等多种使用需求,科学支撑文物活化利用的广度与深度;
第二,采集、建模后形成的多维度数字化成果,还可为观众提供内容丰富、生动有趣的数字化展示与体验,极大的提升文物展览展示效果;
第三,基于三维素模、数字拓印、二维线画图等成果,还可支持文物3D打印、实体仿复制、虚拟修复、本体保护评估、考古研究出版等诸多研究应用。
“执伞跪俑”的数字化保护工作只是一个开始,昆明市博物馆的数字化保护之路尚在探索。正因为如此,我们在技术标准、工艺路线和成果规范方面精益求精,力求发挥它的示范应用价值,引领区域文物保护利用工作上一个新台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