蒋雯丽和姥爷在70年代的生活,姥爷每月工资38元,抚养她长大
“有些记忆是被焚烧掉,有些记忆是被埋在心底,纯真年代如流水般划过金色年代。”
之所以人能够深深地将某些记忆留存,那必定是其中夹杂着难以忘怀的情感。男女之间隐秘的爱恋,父母之于孩子的呵护,还有隔代亲人之间的关爱。演员蒋雯丽和她的姥爷在七十年代末的平淡故事,让她怀念了大半生。
作为一个出道多年的戏骨,蒋雯丽能从原本的工厂女工,到站在银幕上,家喻户晓,这一切深刻变化,都与她的姥爷是不可分割的。
遇见姥爷的童年
1966年的夏日,安徽蚌埠的一个知识分子家庭,蒋雯丽出生了。她父亲是在新疆工作的工程师,母亲是铁路局的话务员,在母亲去新疆探亲时,蒋雯丽被意外怀上。
这个孩子来得猝不及防,但在那个年代,家家孩子成群,打胎是一件很麻烦且不被支持的事,母亲还是咬牙生下了蒋雯丽。
然而她的上头已经有两个姐姐,爷爷取名为安第和全第,虽然后来姐姐们更名为文娟和文媛,但已经能看出来家里的重男轻女现象。
迟迟没有孙子可抱,爷爷很不待见母亲,加上父母工作繁忙,姐姐们也需要照顾,母亲只好忍痛将小小的雯丽交给父亲照看。
就这样半岁的雯丽开始了和八十一岁的姥爷待在一起的幸福童年,那时候的她永远是无忧无虑的可爱模样。
姥爷曾有四个孩子,但过去结核病肆虐,三个孩子都先后去世,只留下蒋雯丽母亲一人,痛失亲子的哀伤让姥爷更加疼爱小雯丽,而在雯丽的心里,姥爷也是坚实的依靠。
蒋雯丽姥爷是当时少有的有见识,有涵养的老人,他是蚌埠最早的火车司机之一,曾给冯玉祥、白崇禧、李宗仁等大人物都开过车,还被赏过30块大洋。
退休后的姥爷一个月能有38元2毛的退休金,这在七十年代已经是不小的金钱来源了,加上妈妈的工资也交给了姥爷,小雯丽的童年生活很是富足温暖。
姥爷很会生活,中国文人追求诗情画意在他的身上很有体现,养花喂鱼的情调即使在困难时也不改动,满院子的花木,真有几分“曲径通幽”的美好。
那时候的夏夜,还有满天繁星,姥爷一边拿着蒲扇,给小雯丽赶蚊子,一边讲引人入胜的故事。小时候的雯丽总是跟着姥爷同进同出,一刻也离不开人,要是看不见姥爷,必定是委屈的眼泪汪汪。
小雯丽就跟所有的小朋友一样不爱上幼儿园,自从她去了,连续哭了一星期,姥爷把她带回家,亲自教导。
母亲担心这样的宠爱会教坏了孩子,蒋雯丽却永远记得姥爷严厉的教育与引导,原则上的寸步不让,让她在后来的人生里受益良多。
有一次,小雯丽看上了一个漂亮的头花,撒谎拿了钱买,被姥爷发现后,用戒尺毫不留情地打了小雯丽手心,让她记住,小孩子不能撒谎,一辈子也不能。
姥爷交友广泛,来来往往的读书人、工程师、戏曲演员,大多数时候吃饭都要添碗加筷,招待来蹭饭的客人。
七十年代家家户户都紧巴巴地过日子,虽然雯丽家稍微宽裕点儿,但也禁不起天天多煮饭多炒菜。
时间长了,小雯丽就不高兴,等人走了就摆着个小脸,姥爷教育她,困难日子谁都会有,要不是过不下去了,谁能拉下脸皮,天天往别家跑,他们多添双筷子,不过是少吃点,对于别人来说可能就是一条命。
上学与练体操
六岁时,小雯丽突然吵着上学,母亲被烦的不行,送她到了铁路第二小学一年级分校成了一名插班生,虽然已经开学了三个月,知识学了部分,雯丽通过自学,很快就赶上了进度。
周围很多孩子家里都采取放养,只有姥爷惦记着小雯丽,每天接送上下学,风雨无阻,那时候,姥爷已经快九十了。
母亲担心姥爷身体吃不消,先是给小雯丽转学到铁路四小,又转到延安路小学,这样频繁的换学校,让小雯丽对集体生活很不上心,在学校里也交不到朋友,老师评价她不团结同学,也不热爱集体。
姥爷看不得孙女难过,请了全班同学到家里,用糖果和零食热情地招待他们,又严肃地告诫同学,不能再欺负小雯丽,否则就要找老师主持公道了。
果然,那之后再没有人欺负小雯丽,热情地拉她一起游戏玩耍,姥爷的形象在小雯丽心里越发地高大。
除去上学,蒋雯丽童年另一件大事就是练体操,姥爷担心小雯丽将来,怕她会像当时的人一样上山下乡吃苦,就请邻居帮忙,把小雯丽送进了体操队。
第一天就是姥爷亲自送去的姥爷看着体操房里因为压腿而惨叫连连,哭得歇斯底里的小雯丽,心里也不好受,在门口张望了好久,才不舍地离开。
小雯丽人生的第一个梦想就是成为一名体操冠军,但冷淡的教练让她很是受挫。没有统一的体操服,姥爷就买来小号的游泳衣,改造成体操服,教练不教她技巧,她就偷偷模仿,回家刻苦练习,各种动作都不必谁差,没有单杠,姥爷就找邻居叔叔,两个人抬着竹竿,让小雯丽练习。
多年后,蒋雯丽才弄清楚为什么教练不看重她的原因,小时候的蒋雯丽就长着一双大长腿,教练看出她以后会长个高个子,不适合在体操界发展。但这段难得的经历,给她日后成为一名演员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没有长久的快乐日子,雯丽一天天长大,姥爷身体却是越来越差,曾经给小雯丽遮风挡雨的大树突然倒下,那个当初拿着戒尺,教育雯丽学好的人,现在吃饭也要她喂了。小雯丽竭尽所能给姥爷做饭、按摩,但都抵挡不住死神了来临。
姥爷还是走了,遗言不火葬,但政府是不允许土葬的,一家人只能秘密找人帮忙,趁着黑夜下葬,十二岁的雯丽一夜长大,她在心里默念,“雯丽,你的童年结束了。”
命运的转折
1984年,雯丽以五分之差,与大学校园失之交臂,最后去了一所水电力技校,毕业后分配到蚌埠自来水厂做了一名看仪表的工人,也做过制水、管道设计等。
那时的她长得出彩,还很有艺术气息,一次,她被安排负责全厂文艺演出,并到省里甚至全国城建系统演出。
一位舞台总监看了雯丽的表演,指出她虽然舞蹈基本功不行,但很有表现力,可以去报考艺术院校,这一下子就点醒了蒋雯丽。眼前碌碌的生活过下去可能就是一辈子,若不挣扎,那真是白来这世间一趟了。
蒋雯丽看了招生广告,前往北京。事前没有找人进行专门的指导,全凭自己摸索,无知者无畏,误打误撞下,还真让她过了初试。
第二关的特长展示,雯丽跳了舞蹈《乌苏里船歌》,尽管动作不尽人意,但她依靠优越的表现力与自信心征服了评委。
第三关题目是“讲一段你最难忘的事”,关于姥爷的点点滴滴立刻涌上心头,雯丽向老师讲述姥爷去世前的一幕,回忆着姥爷躺在床上,身体干瘦,插着氧气管,双眼虽然是张开的,却没有丝毫神采,她难过的在病床前流泪。
长辈们一个个轮流与姥爷握手告别,轮到雯丽时,姥爷原本无知觉的手突然攥住了雯丽,眼角还流下泪来,姥爷知道那就是雯丽。情感就像是潮水,冲刷着雯丽的心脏,她仿佛不是说给老师听,而是自己。
下一个题目是表演唐山大地震后,失去亲人的感受。雯丽想到德拉克罗瓦的《墓地上的孤女》,觉得画里小女孩就是她现在需要呈现的神情,孤独无望,不是大声哭嚎,而是默默流泪。
在场的人都被她打动,这一幕后来反复被老师们作为典范在课堂上提起。
此后,蒋雯丽就踏上了与以往截然不同的人生道路,将演艺做到了极致,达到很多人难以企及的高度。大二就被选中参演《霸王别姬》,那惊鸿一瞥,让人很是动容。
《牵手》、《金婚》、《正阳门下小女人》等多部剧,将雯丽推上演艺圈的前排,大大小小的奖项,她几乎拿了个遍。
2009年,在姥爷去世的30周年,雯丽第一次做导演,拍摄电影《我们天上见》,纪念陪伴自己童年的姥爷,以最日常的故事,诠释出动人的情感,温暖而真挚,成为众多商业片里的一股清流。
蒋雯丽后来说:“姥爷和我,一个九十岁,一个七八岁,在七十年代末,那个风雨飘摇的年代,他扶持我长大,我陪他走完人生的路。”
对于姥爷的去世,她并没有过于悲伤,不是感情不够深厚,而是她相信,姥爷的灵魂是去了天上。
时间会带走一切,再艳丽的容颜,波折上的命运,但深厚的感情能永存,因为它已经融入了天地,与之永存。正所谓“岁月不待人”,抓住眼前,珍惜每一份沉重的情谊,或许比什么都更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