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让小说更有画面感,更加生动?
多用感官描述。
视觉、听觉、嗅觉、味觉,这些都是人类经验的共同点,能大范围地唤起共鸣。
那么如何描述这些感官呢?多用名词和动词——越具体越好。
名词告诉你,画面的内容和对象是什么?一条狗,一条船,一个人,一只笨熊。
动词是告诉你发生了什么事?殴打,撞击,旋转,跳跃。
具体的动词和名词,能把鲜活的形象投射到读者的心中。
名词越具体越明确,画面就会越生动。“一个八岁的小女孩儿”就比女性更加具体。“一座二层红房子”就比房屋更有画面感。
名词的对象越具体越好,越特别越好,越明确越好。那些家伙就不如“在二楼台球馆打球的、三个穿着红色帽衫的年轻人”有意义。
而动词描述的是正在发生的事情。我们来看看,这两句话有什么问题?
布先生坐在椅子上。
陈珊不高兴。
有画面感吗?没有。因为他们没有行动,只有静止的状态。陈珊不高兴,所以呢,然后呢,他做了什么?有什么显示了这种不高兴?
读者不是想看画展,而是想看动画。人物只有动起来才有意义,才会发生故事,情节,才会往前推进。换成这样,就会好的多:
布先生从椅子上坐下来。
布先生一屁股坐在椅子上。
布先生猛地站起来,把椅子碰翻在地。
要使得故事更加生动,充满活力,你就必须尽可能地删去这种静止状态的语句。
另外一个很重要的技巧,一定不要过多地描述过去,或者已经发生的事情。因为读者不关心。让故事层层推进,就必须告诉读者,现在的行动,影响未来的事情。读者需要的是正在着手,创造自己命运的人,而不是一个回忆过去的老人。
他注视着她,过去,他一直不明白他为什么会这样。
这样的句子读起来毫无活力,如果整本书都是类似这种句子,那么,就算有人耐心地把它读完,到最后发现,主人公仍然坐在椅子上,回忆他的过去,对现在和未来毫无意义。
人们需要的是一个正在前进过程中的故事,一个冲锋陷阵的士兵、一对分手后拼命挽回的恋人、一个为家族复仇的姑娘。而不是瘫坐在椅子上,回忆过去,一动不动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