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大女王¹】伊莎贝拉一世:是她,奠定了整个西班牙的雏形

为什么要了解西方史?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

这是【十大女王¹】第 01 篇文章

1451年4月底,西班牙卡斯蒂利亚国王胡安二世的女儿伊莎贝拉出生了,看起来是一个平淡无奇的事情,因为胡安在之前就已经有了儿子,也就是恩里克。当时没有人觉得这个女娃娃有什么奇特之处。

伊莎贝拉出生的年代,正是基督教世界第二次受到严重威胁的时代,同时期的奥斯曼土耳其君主穆罕默德二世磨刀霍霍,准备对基督教世界发起猛烈的进攻,而拜占庭帝国早已千疮百孔,在第四次十字军东征的时候还被来自西方的天主教兄弟洗劫了一通。(1453年,穆罕默德二世攻陷君士坦丁堡,拜占庭帝国就此灭亡)

【黎明曙光】1453年,拜占庭帝国轰然倒塌

胡安二世去世的时候,伊莎贝拉只有三岁,随后,她同父异母的哥哥恩里克四世继位。恩里克四世可能是西班牙最具争议的国王,他不喜欢争斗,爱好和平,喜欢结交朋友而不是到处树敌,如果生活在一个和平年代,或许他是一个好国王,但他生活的年代,是混乱不堪的世纪,中世纪的尾声即将落幕,文艺复兴的曙光还未升起。

▲ 恩里克四世

恩里克的碌碌无为导致了权力真空,使得王国陷入了混乱。贵族们原本可以在各自领地维护国王的统治,却变成了残暴而互相杀伐的军阀。他们恐吓农民,搜刮越来越贫困的土地。强奸、盗窃和谋杀司空见惯。

当时的西班牙并非一个统一的国家,伊莎贝拉的家园——卡斯蒂利亚与莱昂王国,占据着今天的西班牙的北部和中部;葡萄牙人占据着半岛西侧边缘的土地,直接面向大西洋。伊比利亚东部的几个王国,巴伦西亚、阿拉贡和加泰罗尼亚结成了一个紧张的、不稳定的联邦,并通过联姻与纳瓦拉(位于伊比利亚半岛最北端边缘的一个王国)绑在一起,这些国家都面向东方,朝向地中海。摩尔人的格拉纳达王国横跨西班牙南部,从直布罗陀一直延伸到阿尔梅里亚港(这个地区被称为安达卢西亚),控制着与非洲隔海相望的地中海沿岸。

犹太(巴卡巴卡)教、基督(巴卡巴卡)教与伊斯(巴卡巴卡)兰教在西班牙的土地上共存,因为这里是东方与西方的前线。

恩里克后来娶了葡萄牙公主胡安娜,此前,这位国王就娶了自己的表姐布兰卡,她是一位来自阿拉贡的公主,两人生活在一起时常闷闷不乐,似乎在新婚之夜就闹了不愉快。此后,恩里克在自己表姐面前无法勃起,而后便与之离婚,理由是未能圆房。

有意思的是,当恩里克与胡安娜同房的时候,第一夜也未能成功。这一次,又有一群宫廷官员聚集起来,等待看沾上血迹的床单,但这一次他们又失望了。新婚之夜“让所有人都不满意”,一位宫廷人士说道。

▲ 恩里克四世与胡安娜

尽管如此,1462年2月,胡安娜还是生下了孩子,是个女娃娃,和母亲的名一样,也叫胡安娜。据说,恩里克是通过人工(巴卡巴卡)授精的方式让胡安娜怀孕的。反正,史料上就是这么记载的,当时还有人怀疑恩里克被带了绿帽子,因为恩里克没有生育能力。简而言之,自古王家事就是这么充满争议。

在打仗的时候,恩里克也显得有些无力,要知道,战争的很大一部分行动就是打击敌人的经济,比如纵火烧毁敌人的庄稼或杀死敌人的牲畜。但是恩里克却告诫自己的士兵,人和动植物的生命都是非常珍贵的,这让士兵们“瞠目结舌”。

1463年,英格兰来了使者,希望与西班牙结成姻亲关系,似乎,英格兰使者希望伊莎贝拉能够与爱德华四世结婚,若是如此的话,伊莎贝拉将成为英格兰王后。

如果伊莎贝拉嫁给了爱德华,也许也是一个很不错的结局,因为爱德华非常帅气,追求他的小姑娘有很多。然而,正当英格兰大臣在法国与西班牙为国王谋划相亲对象的时候,爱德华却突然结婚了,对象是一个叫伊丽莎白·伍德维尔的女人。

▲ 英国国王 爱德华四世

自古以来的金科玉律,什么样的女人最受钻石王老五的喜爱,不是那种言听计从、百般讨好的人,而是那些对眼前的万人迷爱答不理的人。爱德华心想,既然搞不到手,就直接结婚好了。可是没过半年,爱德华就后悔了,不过这已是后话了。

爱德华搞这么一出,弄得大家很没面子,尤其是法国国王,已经打算要将自己的小姨子嫁过去,结果闹这么一出,路易十一很生气,英国使臣很尴尬。

伊莎贝拉的婚事,也就这么吹了。

▲ 伊莎贝拉女王


1464年9月28日,反对恩里克国王的贵族聚集在了一起,公开要求国王退位,因为国王与胡安娜生下来的小胡安娜来路不正,却成为了王位继承人。恩里克被迫无奈,只好宣布取消了自己宝贝女儿的继承权,让给了自己的弟弟阿方索。

然而,贵族们依旧不让步,于1465年6月再次发起了抗议,他们拥护阿方索,于此,西班牙卡斯蒂利亚内战爆发。

“整个王国都拿起武器,陷入流血冲突,没有一个贵族或一座城市保持中立。”一位编年史学家写道。

不久之后,阿方索暴毙,支持阿方索的贵族转而想让伊莎贝拉代替死去的弟弟,却遭到了伊莎贝拉的拒绝,她说:“只要哥哥还在世一天,任何人都无法篡夺王位。”

恩里克非常感激妹妹的乖巧,为了答谢她,将继承人的位置给她了,随后,自己也答应将与给自己带来很多尴尬的妻子胡安娜离婚。一切似乎又平静了下来。在阿方索与恩里克打内战的时候,处于分居状态的胡安娜生下了一个孩子,这个孩子肯定不是恩里克的。由此看来,这位小王后也不是一个甘于寂寞的人啊,看来小胡安娜不是恩里克的种,也并非空穴来风。

尽管恩里克与伊莎贝拉达成了和解,但随后恩里克就又想将自己的妹妹嫁出去。原本,恩里克为妹妹挑选了一个自己中意的丈夫,也就是葡萄牙的阿方索五世,这位年迈的国王非常自信,相信伊莎贝拉爱上了自己,但实际上,伊莎贝拉有自己喜欢的人,即远房堂弟费迪南,目前是西西里岛的国王。

费迪南来自西班牙的阿拉贡,如果不出意外的话,他将来也会继承阿拉贡和加泰罗尼亚。

1474年12月11日,恩里克去世,当伊莎贝拉得知这个消息的时候,失声大哭。此时,丈夫费迪南正在阿拉贡,伊莎贝拉独自一人面对悲伤与挑战,她迅速开始采取行动,坐上了卡斯蒂利亚王国的宝座。

然而,一场卡斯蒂利亚的内战也随之而来,对手是那个浪到没边的前王后胡安娜。

伊莎贝拉有丈夫费迪南撑腰,胡安娜也有后台,她的母亲是葡萄牙公主,于是她向葡萄牙人求助,阿方索五世在恩里克去世钱就对卡斯蒂利亚垂涎三尺,为了获取这个王国,他竟然与自己的侄女胡安娜结婚。

在当时,葡萄牙的国力是强于西班牙的,毕竟西班牙还未统一。葡萄牙已基本控制了西非海岸的黄金和奴隶贸易,为了在接下来与阿拉贡一决高下的时候没有后顾之忧,阿方索五世与素来关系紧张的法国提出了和平协议,当时法国国王是路易十一,他也乐得如此,因为这样的话,他也可以将精力全部用于国内的诸侯,要知道,法国在路易十一的时候上基本完成了统一。

另外,一些西班牙地区的小国也表示保持中立,就算不支持葡萄牙,也不支持阿拉贡。

搞掂了世俗力量,阿方索五世开始将目光放在了教皇身上,由于之前葡萄牙和卡斯蒂利亚一直在争夺大西洋上的加那利群岛,两方经常跑到教皇身边去诉苦,控告对方是强盗,教皇为此很是头疼。最重要的是,教皇需要两边的力量,因为他们都活跃在对抗穆斯林的最前线。毋宁说,西班牙和葡萄牙就像两颗门牙一样,将穆斯林挡在了欧洲大门之外。

对于葡萄牙和卡斯蒂利亚的纷争,教皇也表示将保持中立,也许在教皇心中,这两块地方能统一最好,以后也省得两边的人一直来告状。

1475年,阿方索五世率先动手,带领近万人的军队开进了卡斯蒂利亚境内,经过艰苦的奋战后,葡萄牙勉强控制住了布尔戈斯要塞。此时,阿方索五世表现出了优柔寡断,他看着那些支持自己的贵族并不是很坚定,对他们也不是很放心,便决定采取守势,不再主动进攻。这让那些原本就摇摆的贵族失望透顶,转而站到了伊莎贝拉和斐迪南二世的身边。

随后,阿拉贡的军队对要塞进行了反包围,这让留守在要塞内的部队根本难以抵挡。最终,双方达成了协议,葡萄牙的军队滚出了西班牙,退回了葡萄牙,这让阿方索五世的支持率一路下滑。

说来也挺奇葩,阿方索五世在之前做了很多准备,安抚了法国,中立了教皇,原本大家以为他要大展宏图了是吧,可没想到他这么胆小,这么谨慎。龙落在了地上,顷刻间就成了一只鸡。

在接下来的战斗中,阿方索五世胆小如鼠,可能是他不想放手一搏吧,毕竟他的精锐若是消耗殆尽,他不仅会输了西班牙的战争,就连自己在葡萄牙的地位也将不保,因此,他这么做,也能理解。但是他的儿子若昂王子却很勇敢,多次击退了阿拉贡的军队。

打了一阵子后,双方都还算是势均力敌,谁也奈何不了谁,紧接着,阿方索五世将目光放在了法国身上。

很可惜的时候,法国国王路易十一答应了从半岛北面入侵,但随后他就被勃艮第公爵和英国的军队牵制住了,根本无力介入两牙打架。

伊莎贝拉非常有远见,她知道葡萄牙的力量在海上,决定击垮葡萄牙的海上力量,以此给葡萄牙一记重锤。

面对伊莎贝拉的主动进攻,葡萄牙方面一直采取守势,到了1477年的时候,就连胡安娜都绝望至极,准备向伊莎贝拉投降。但是若昂王子不甘心,他决定利用葡萄牙的海上优势进行反击。可能是之前伊莎贝拉获得了许多胜利之后掉以轻心了,在接下来的海战中,葡萄牙方稳操胜券。

目前比分一比一,最终胜负就看接下来的比赛了。

到了1479年的时候,阿方索五世进行了最后的尝试,结果在阿尔韦拉山的战斗中被击败,被迫与伊莎贝拉签订了《阿卡科瓦条约》,阿方索五世放弃了对卡斯蒂利亚的需求,胡安娜也将隐居修道院,就此,伊莎贝拉成了卡斯蒂利亚的女王,与丈夫的阿拉贡王国融合起来,建立了西班牙的雏形。

有意思的是,在附近的穆斯林在卡斯蒂亚王位争夺战中选择了袖手旁观,成了吃瓜群众,很快,他们就会为当初的行为而后悔。

伊莎贝拉女王统一了西班牙之后,开始建立天主教至高无上的权威,驱逐异教徒,将大量犹太教和穆斯林驱逐了出去,在之后还建立了异端裁决所。站在历史的发展来看,这是西班牙的错误。因为当时在尼德兰(荷兰)和英国及其他地区都萌生了资产阶级,而西班牙却没有,为什么呢?因为西班牙将最会做生意的犹太人和穆斯林都赶走了。

▲ 驱逐犹太人

另外,在欧洲大陆上,德国、法国、英国都相继爆发了宗教改革,新教呼之欲出,而西班牙却没有,为什么呢?因为西班牙将反对天主教的势力都扼杀在了摇篮之中。

当大家都齐步前行的时候,西班牙故步自封,为之后的迅速没落埋下了伏笔,因为没有会做生意的人,从美洲运来的大量白银引发了通货膨胀。资金是一股力量,需要一个宣泄口,自由市场经济就可以盘活资金,将资金潜在的能量都发挥出来,而西班牙依旧保持传统的经济。虽然表面上来看,西班牙的钱很多,但都是在给他人做嫁衣,西班牙在之后几乎一直处于战争状态,大把大把地烧钱,最终什么都没有留下。

如果我们看看西班牙之前的历史,其实也不难理解。西班牙长期处于分裂状态,身处与穆斯林斗争的前线。好不容易统一了,西班牙终于可以挺直了腰杆与其他国家并驾齐驱了,这就好比一个落后的人好不容易追赶上了前面的人。他为了能融入进这个圈子,他大力扶持天主教,作为一个新生的力量充满了热情。可谁知,人家在这条路上已经走了好久,玩到现在都已经玩腻了,开始玩新花样了,而西班牙却始终活在昨日的梦境中,浑然不觉。

▲ 伊莎贝拉命人画了很多宗教画

新生的政权,为了标榜自己的合法性,也多半会做出一些“非黑即白”的事,这在人类历史上,也并不少见。扶持天主教,打击异教徒,是巩固自己初生力量的一种有效方式,类似于新官上任三把火,若是秉持一种自由、宽松的态度,多半也就无力走下去了。

西班牙在之前长期处于异教徒的统治之中,在天主教恢复政权之后,很没有安全感。

最重要的是,伊莎贝拉和其丈夫斐迪南二世通过结婚的方式统一了西班牙王国,为了让新生的政权维持下去,就需要借助宗教的力量来捍卫王权。再者,半个世纪之前,奥斯曼君主穆罕默德二世征服了君士坦丁堡,推倒了耸立千年的拜占庭帝国,这更是让站在第一线的西班牙很是警惕,伊莎贝拉觉得,自己与奥斯曼必有一战。

一位历史学家说:“西班牙异端裁判所既恶毒,又悲剧。但从伊莎贝拉的角度看,它将西班牙团结了起来,得以消灭内部的宗教纷争,让国民可以一致对外。这是西班牙历史上最大规模,从伊莎贝拉的角度看也是最成功的强迫异教徒皈依基督教的行动之一。消灭外来者的行动有其好处;宗教宽容并非普遍性的概念。现在,西班牙做好了准备,并且足够心狠手辣,即将成为到当时为止人类历史上最强大的世界霸权。”

1492年1月,联合的西班牙王国攻占了穆斯林摩尔人在半岛的首都格拉纳达,就此,西班牙真正实现了统一,令人惊心动魄的大航海时代,就此开始!

无疑,力排众议支持哥伦布的是伊莎贝拉女王,她与哥伦布签订了《圣塔菲协议》,开启了对人类历史影响深远的大航海时代,鉴于篇幅,这里就不说了,西方史中具体讲到哥伦布的时候再细讲。

▲ 伊莎贝拉与哥伦布

1504年10月12日,伊莎贝拉去世。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