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赏石与艺术门类(一)

赏石艺术,这说法一直有争议性,因为按照词义,艺者才能技艺也,术者技术也。在古代,艺术泛指六艺以及术数方技等各种技术技能。因而,按照艺术之词义性理解,艺术品似乎必须是人为创造的才算,而天然奇石就不算。其实,现在人们通常理解艺术,只要人们能感受到美感,不论它是人为的或天然的,都认为具有艺术性。当然,翻遍词典,一直以来,艺术一词隐含的范畴只是人为作品,这导致理解出现狭义性。

目前,赏石艺术的说法国家已经承认,赏石界也基本停止了争论,为啥这里还要辨析这个概念?本文是欲以此为话题,浅谈赏石与艺术门类的看法。

中国的赏石历史,虽然源远流长,但它一直处于文化的边缘,它在艺术界也一直处于末流,谈不上是一个独立艺术门类,最多算只一个偏门,这状况至今也如此,为何呢?

正如艺术一词的渊源所含义——人为作品才算艺术。在古代,由于技术和技艺的低下,例如玉不琢不成器,玉石之类只有被雕琢后才被认可为艺术品,这情况,其实体现了古人对于技能技艺的追求。从艺术形象看,不论中国还是西方的绘画雕塑等作品,都经历了从写实到写虚的过程;进入工业化后,西方出现和兴起了抽象艺术而写实艺术没落,其原因是人们对于写实的技能已经完全掌握,大量的写实作品使得审美疲劳后,寻求新突破。

中国的写意艺术较早出现,大约唐宋开始,兴于元明清(不知这是否与宋人酷爱奇石有关?)所以,从世界美术史的发展脉络,可以看出人类一直偏向于对艺术技能的追求,尽力采用各种技能来把握美表达美,因为艺术的实质就是展现美,让人获得精神满足。

因此,若要深入探讨,绕不开的话题还是美为何物?美来源于何处?否则无法真正谈论艺术。关于美,千古以来人类的大师都在尝试解答,但似乎无一人能够完全透彻。孟子曰“充实之谓美”,达芬奇说0.618是美的黄金比例分割,众多美学理论书上讲平衡美,曲线美,动态美,简约美,婉约美等等,其实这些说法和理论,虽然对美的阐述已经极其丰富了,但也仅只是说出了美表现的片段和局部,若盲人摸象,并没有揭示出美的全貌和美的原理及其起源于何处。可以说,人类目前只是在感性层面知道什么是美,理性认知还是很缺乏。(可能有人反对,呵呵)

这问题笔者曾思考过很久,也碰壁无数,但有点个人看法,很片面,这里简单谈出来,为大家提供一点探索性参考。正确与否先放一边。笔者认为:首先,美与生命奥秘有关。生命是一种闭合环动态循环逻辑(这是笔者原创的生命论,这里不展开讨论),生命的基因复制、新陈代谢、繁殖的特征都反映了这种闭合循环结构,当一生命个体死亡这个闭合环就随之消亡(遗传,是后代在闭合环链条上的循环延续,是广义)。

因而曲线的、节奏的、平衡的、动态的物象,表现了闭合环循环性,而生命体就能感受到它的美。这种美感,其实是生命体对自身本质特性的回应,是同一性延展的结果,否则美感何来?例如,一曲音乐的节奏,抽象看就是闭合循环,再如古诗的韵律,舞蹈的韵律等也是如此。

达芬奇的0.618比例的内涵是什么?至今无人能解答,达芬奇本人也无从解答。笔者认为,一线段分割点的短段和长段之比与长段和整段之比相等为0.618,这个比例相等并恒定一个数据,精确反映了一种线段的闭合循环性,人能感受它暗中与生命体内在特性契合一致,因而就觉得它美,根本原因是生命体觉得它美了,因为生命本身就如此。

第二,美与宇宙球状构造有关。宇宙中的恒星,行星,分子,原子,质子,基本粒子都表现为球状,整个宇宙也是球状,物理学看,因物体内部力量平衡机制,星球和原子等才会在空间中表现为球状,是空间各向力平衡的结果,当然这是一种暂稳态的平衡,变化是必然。水滴在地球引力下呈锥体形状,而在太空中就呈现标准的球体形状,也是空间张力各向平衡的缘故。

因而,生命体的灵性可以感知宇宙的基本平衡性,生命体本身就是一种平衡的结果,于是对于平衡的,球体的,圆形的,曲线的美感就诞生,进而抽象演绎出柔美,含蓄,婉约,灵动,节奏,韵律,和谐,张扬,激越等等的美感。人的灵性是什么?其实某种程度上就是人与宇宙基本性具有同一性,“感而遂通天下之道”就是对这同一性的表述。

因此对于球状美,它是宇宙一种基本的美。世界各地考古发现了大量早期人类的遗址,其中最早遗址中的艺术品,很多是兽骨制作的珠子,也还发现了大量石球不是作为工具的而是艺术品,说明此说法有一定根据。甚至动物也能感受到球状的美,例如小狗小猫喜爱圆球,宠物店的动物玩具基本上都是塑料圆球,也说明基本的美感,就是平衡态之球状。

美的探索和解析难以定论,上述看法只代表个人的看法。本文重点不是谈论这个。对于艺术和美,美是目的艺术是手段,艺术是实现美的技能。人类对自身的生命特性和对宇宙基本构造的特性进行同一性回应,于是美感产生,而获得精神满足。这过程,自古以来一直存在两种途径,一是从观察大自然中获得美感,一是将经验美感在头脑意识中加工,然后通过各种技术技能形式表达出来。

后者是绘画,雕刻,音乐,舞蹈,诗歌,书法,文学等形式,前者是欣赏自然风景,花草,赏玩钻石、玉石,和奇石等。在人类文字没有出现的时候,舞蹈,简单地刻画,贝壳,兽角等成为主要的艺术形式,文明进步后文字纸张发明了,绘画,石刻,诗歌,文学等兴起成为主要艺术形式,现代原子电子时代,摄影摄像技术出现,电视电影歌曲等视听艺术成为主要形式,而传统艺术同时并存,出现空前纷繁的艺术种类局面。

总归这些,都是伴随人类的技术进步导致的技能强大而出现各种形式的对美的表达,而美感的来源和美感的本质,却是恒古不变的,美是对生命和宇宙特性的折射,这点不变。为啥传统艺术不消亡,原因就在于美的本质不变,重点不是表达形式。

人类社会的进步历程看似漫长,但人类的真正文明却是从农业社会到现在,只有短短1万年的时间,这期间人类定居下来然后技术突飞猛进,各种技术技能空前发展,艺术技能也随之不断进步。

这过程,人类一直没有忽略和无法忽略的是对自然风景的欣赏和热爱,即使今天各种艺术形式不断翻新变化,而主题内容仍然很多是表达大自然之美的,因为大自然的神奇之美是真正的美,是美的原本。因而,自然美是终极美,任何人为创作的美仅仅是模拟大自然创作而已。生命体特性与宇宙特性的同一性,是人之所以有美感产生的真正原因,从石器时代开始人类就在模仿学习自然美,但今天人类似乎忘本了。

自然美的说法,看似平常,但若放在美学理论上,它是一个重要概念。目前的美学理论并没有对此有足够的重视,甚至几乎没有当它是一回事。如前文所述,人类获得美感的途径只有两个:一个是从观察大自然中获得,一个是从人类制造的艺术品中获得。长期以来,人类陶醉于自己的技术和技能高超,可以创造出超越自然美的作品,其实这只是人类的无知和狂妄。

人体很美,人体曲线很美,但它是大自然创作的作品,人类至今的全部最高技术加在一起,却连一个活体细胞都制造不了,何谈超越自然?面对自然造化的无穷无尽的美的表现形式,人类永远只能是小学生,只能虚心学习,才是正确的态度。所以,自然美学,应该作为人类美学的重要部分,作为艺术的一个重要门类,区别于人类的一切现有艺术门类,虚心下来老老实实从大自然的神奇技法中进行学习,人类美学才会更进一步。例如,将赏石列为自然美学的课程之一,从赏石中获得美的真谛,获得新发现。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