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本清源,让老百姓走出对中医的认识误区!

转自林济生博文

中医是我国的国粹,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医作为一种医疗手段,在很多疾病的治疗中疗效显著,具有现代医学不可比拟的优势。民间一直流传着很多关于中医神奇疗效的故事,老百姓对中医怀有非常高的期望。但现今的中医又常常让老百姓失望,好中医只能在民间的口碑中去寻找,中医已经沦落为社会医疗体系可有可无的点缀。于是,包藏祸心的人叫嚣着废除中医,义愤填膺的人痛责西医的卑劣。

其实,作为一种医疗手段,疗效是检验的唯一标准。谁是谁非,让疗效说话。作为一个医者,治病才是其最根本的任务,但也有责任来澄清老百姓对中医的一些误解。让更多的人了解真正的中医,并利用中医知识为自身健康谋取最大的福利。以下罗列几种老百姓对中医认识常见的误区:

误区一、中医治病慢

很多人认为中医治病慢。中医真的治病慢吗?据我个人所见,中医治病并不慢,相反,对于很多疾病,中医的治疗效果相对现代医学具有不可比拟的快速效果,往往能取到“一剂知,两剂已”之功效。那么,为什么大多数人认为中医治病慢呢?原因有下:

1、德高技精的纯中医少,中皮西骨的中医生、慢郎中多。

真正的纯中医是以中医四大经典为理论基础,以六经辨证为治病思路,以推拿、针灸、中药为治疗手段,通过调整阴阳五行、五脏六腑的盛衰使人体达到一个相对平和的状态,从而实现人体健康。真正的纯中医,临床疗效都很不错。

由于各种综合原因,现今社会德高技精的纯中医少之又少。取而代之的是主流医疗机构内的中医生。这里面有不少“中医生”,即不会把脉,更不懂六经辨证,开口闭口都是炎症,处方之前必是多种仪器检查。早已不知太阳太阴为何物,阴阳五行已成为忽悠病人的噱头。依据现代医学的各项指标开出的中药处方,早已经不是中医了,其疗效可想而知。这原本不是中医的责任,却必须由中医来承担,既然人家扛着中医的大旗,帐自然要算到中医的头上。

另外,现在社会流行的中西医结合,更是害群之马。这种风马牛不相及的结合纯粹就是西医主导下的婚姻,衍生出来的怪胎,不中不西,更让老百姓误解了中医,危害之深远更不必说(现在大多数医院都如此)。如此情况下的治疗,“中医”不慢才怪!

民间是中医发展的温床,很多关于中医的故事都来自民间。民间确实有一大批德高技精的纯中医,如李可老中医就是一例。但也存在不少慢郎中,大病小病都要长期调理。为什么呢?因为水平有限,根本没搞懂病理病机,为了挽回面子,美名其曰:中医治病需要长期调理。在临床上,只要辨证正确,很多需要长期治疗的疾病在5-10天左右就会有明显好转。如果没有好转,那就是治疗路子错了。这种慢郎中各地都有,披着专家或祖传的外衣,在当地有一定的影响力,无怪乎给老百姓造成“中医治病慢”的印象。

2、有些病能很快治好,有些病本来就不能快。现在到中医手里的病人,多数都是经过多方治疗了,抱着试试的态度找中医的。像这种疾病(如风湿、痛风糖尿病高血压等),不要说中医慢了,现在医学也快不了,甚至无从下手。

老百姓认为中医治病慢的原因有很多,有被误导的因素,也有老百姓想当然的因素,而更重要的是好中医难找,老百姓很难体验真正的中医,加上一些个人或团体有意无意的暗示,不误解才怪。

    误区二、中医调理没有副作用。

相对于现代医学的抗生素等药品而言,纯天然的中草药副作用确实比较少,但不能说没有副作用。如果用药错误,中医可以杀人于无形。

1、纯天然的中药没有副作用。中药里面有一大部分药食同源的药品,长期服用确实没有副作用(如红枣、生姜、粳米等)。但也要适量,大米好不好,吃多了也会撑出问题来。另外,中药有一部分本身就有毒性,如砒霜,有没有副作用大家肯定知道。最后,我在临床上经常碰见没病自己调理出病的患者,其中最常见的就是乱进补。不是所有昂贵的补品对你的身体都有好处,不对症时反而产生负面效果。因此,不单是养生,做任何事情都要讲究适中,过与不及都会出问题。这就是老祖宗说的“中”!

2、中医调理没有副作用

中医调理和中医治病的原理是一样的,都讲究对症下药。中医讲究的是实则泻之,虚则补之。单单虚就有很多种,血虚、气虚、阴虚、阳虚等,不懂辨证的情况下乱调理,不出问题才怪。

四季养生是一门很深的学问,严格来说甚至比治病水平更高。《黄帝内经》云:上医治未病,中医治欲病,下医治已病。治未病也可以理解为养生,欲病就是现代人说的亚健康。由此可见,最高明的医生才能准确的把握养生调理。

 

    误区三、中医都是老的好。

中医都是老的好,这句话严格来说只对一半。不可否认,有一些老中医确实德高技精,让人敬佩。但中医是很特殊的行业,注重师承、临床和理论学习。从业时间越长,临床经验也会更丰富,但并不代表疗效会提高。这是相对的,不是绝对的。熬年龄在中医这个行业对技术的增长实际上是没有什么作用的。如果年龄长中医水平自然就高的话,那中国现在好中医遍地都是了。因为建国以来中医学院制度培养出来的中医比之前师承学习的中医要多的多。但为什么现在好的中医那么难找呢?因为中医难学,要成为一个好的中医生要具备很多条件。学中医要师承,要勤奋,但更需要悟性。特别值得一提的是,中医生对传统文化的理解越深越广,中医水平提升的空间越大。一般情况下,从业十年到二十年左右的纯中医(四十到五十多岁),中医水平已经基本定型,不会有太大的增长。庸医到八十岁还是庸医。

    误区四、一个中医生说这病不能治并不代表中医不能治。

有一天,一个留学德国的中医学博士来拜访我师父。闲聊中他说对中医很失望,中医治不了病。我师父当时就说:你有什么资格对中医很失望,应该是中医对你很失望。现在很多中医生,常自居中医的代表。自己治不好的病,就说中医不行。言不可治者,未得其术也!

自己治不好并不等于中医治不好。这更是一个态度问题。勇于承认自己的不足才有进步的空间,医生的责任就是不断提高自身医术来造福民众。另外,这也是给病人一个希望,说不定你解决不了的问题,附近就有一个中医生很拿手呢?这种情况临床中是经常碰见的。

当然,并不是所有的病都能治好,有些病确实回天乏术。医生是人不是神。但现实中的大多数病,都是能够治愈的。只不过你的水平有没有达到那个高度而已。

(0)

相关推荐

  • 为什么许多人不希望中医“好过”?

    本文图片来源于网络 看到微博上有人问,为什么现在许多国人不认可中医? 一些网友回复: (1)中医更多是一种文化,文化要是能治病,就不用去医院了,生病后沉浸在传统文化中就是了.历史悠久并不等于能治病,跳 ...

  • 中医诊所要想经营好,最好别触碰以下几个雷区

    本文图片来源于网络 1 利益优先 有人说,疗效是硬道理,其他的都是扯淡. 网友回复:悲哀的是现在不管在哪里看病,都是利益优先. 对于诊所来说,讲利益本身没有错,但应先把老百姓的利益放在首位.所谓&qu ...

  • 吃靶向药怕耐药?一针见血指出6大用药误区

    这些说法,是错?是对?要不要听? 可能是你的患友,也许是你的亲戚,还可能是你的同事朋友--总之是与你或远或近关系的人,可能好心传递了未必正确的信息. 我们对于靶向药的耐药问题,存在一些认识上的误区.只 ...

  • “中医原来真能治病啊,怪不孬咧”

    本文图片来源于网络 01 上午,几位阿姨在那边闲聊,聊着聊着就说到了此次疫情. 其中一位阿姨说,"我看电视上,这次这个病好像主要就是中医治好的.有的地方小孩子被感染,都是一直喝中药,一直喝, ...

  • 孝义走出的中医冯向东的学医之路 | 专著出版发行

    我出生在山西孝义永安古镇老街边的一所小院中.无论如何也无法忘记小时候,妈妈领着二哥背着发烧的我,在夜里穿行在昏暗狭窄街道,去医院求医的事情.那匆匆的脚步声,时时刻刻敲响在我耳边.本来我是喜欢文史专业的 ...

  • 走出家庭教育的八个误区

    走出家庭教育的八个误区

  • 走出拳学含胸拔背常见误区

    一.图解"含胸拔背" 含胸: 心窝以上为胸,胸不可挺,要往下松,两肩要有向前微合的念头,但不可有前合之动作事实,能含胸,气始可下沉于丹田.拔背:   两肩中间,大椎骨下,第三节于第 ...

  • 如何走出八段锦习练的误区,阿福为您揭秘真传八段锦

    八段锦是一种非常优秀的传统养生健身术,流传至今已经有1000多年的历史了.现在随着人们生活工作方式的变化,体力劳动越来越少,而脑力劳动越来越多,所以因久坐和缺乏运动而产生的健康问题越来越普遍.大家也意 ...

  • 全民营养周 | 癌症患者需不需要忌口?让医生带你走出这十大饮食误区

    出品 | 重庆大学附属肿瘤医院 作者 | 胖熊 审核 | 重庆大学附属肿瘤医院营养科 编辑 | 胡鑫 2021年5月17日至23日是第7届全民营养周,本届宣传口号为"健康中国 营养先行&qu ...

  • 走出每天8杯水的误区

    ​(本文来自倪海厦经方学苑) 经常看到家长,追着小孩子屁股后面喂水喝,小孩子每次出门时,也必定是一壶水的标配.孩子不喝,便认为孩子不能理解自己的一片苦心.时间一久,孩子听话了,潜移默化中接受了多喝水的 ...

  • 走出高考作文写作的误区及2021年高考作文大猜想

    资深高考作文阅卷老师: 走出高考作文写作的误区 2021年高考作文主题词预测梳理 新时代的新青年,生活方式有着怎样的特色?洋溢着怎样的生活气息? 主题关键词: 创新与活力: 漂亮与精彩: 温暖和幸福: ...

  • 【管理视界】走出员工执行力打造误区

    前言 执行力相关的培训和信息到处都是,不少企业也花钱为员工,尤其是管理层员工进行过专门的执行力打造培训,但是实际运用时却往往并不能如心所愿,培训老师讲的有问题吗?没有!企业的员工素质有问题吗?没有!那 ...

  • 重要提示:农民购买肥料一定要走出氮磷钾含量高低的误区

    眼下,又到了农民购买肥料的高峰期,现在市场上肥料的样式鱼龙混杂,那么我们怎么能正确地购买肥料和使用肥料呢?在这里给大家提几个建议,仅供大家参考. 一 购买肥料一定要走出只单纯使用氮磷钾的误区! 因为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