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诗鉴赏辞典》第五百五十七首《新嫁娘词三首(其三)》(王建)
【篇目】
【作品介绍】
【注释】
【译文】
【作者介绍】
【赏析一~~赏析五】
【中唐·王建·五言古诗】
拼音版
[作品介绍]
[注释]
[译文]
[作者介绍]
壹/
唐代社会虽然封建礼教控制相对放松,但新嫁娘刚过门就要试着处理很多错综复杂的关系。新媳妇是不好当的。白居易说过,“人生莫作妇人身,百年苦乐由他人”。这就是这组诗的历史背景。
整体赏析
名家点评
古谓新媳妇难当,在于夫婿之上还有公婆。光夫婿称心还不行,还得婆婆顺眼,第一印象非常重要。古代女子过门第三天(俗称“过三朝”),照例要下厨做菜,这习俗到清代还保持着,《儒林外史》二十七回:“南京的风俗,但凡新媳妇进门,三天就要到厨下去收拾一样菜,发个利市”。画眉入时固然重要,拿味合口则更为要紧。所以新媳妇是有几分忐忑不安的。
“三日入厨下”直赋其事,同时也交待出上述那样一个规定的环境。“洗手”本是操作中无关紧要的程序,写出来就有表现新妇慎重小心的功用——看来她是颇为内行,却分明有几分踌躇。原因很简单:“未谙姑(婆婆)食性”。考虑到姑食性的问题,也见得新妇的精细。同样一道羹汤,兴许有说咸,有说淡。这里不仅有个客观好坏标准,还有个主观好恶标准。“知己不知彼”,岂能稳操胜券?看来,她需要参谋。
谁来参谋?夫婿么,在回答母亲食性问题上,也许远不如对“画眉深浅”的问题来得那么叫人放心。女儿才是最体贴娘亲的,女儿的习惯往往来自母亲的习惯,食性亦然。所以新嫁娘找准“小姑”。“味”这东西,说不清而辨得出,不消问而只须请“尝”。小姑小到什么程度不得而知,总未成年,还很稚气。她也许心想尝汤而末敢僭先的,所以新嫂子要“遣”而尝之。姑嫂之间,嫂是尊长。对夫婿要低声问,对小姑则可“遣”矣。情事各别,俱服从于规定情景。可见诗人用字之精确。诗人写到“尝”字为止,以下的情事,就要由读者去补充了。
这是一首表现新婚妇女特定心理的诗。
古时风俗,女子婚后第三天即要下厨房做菜,表示从此要侍奉公婆。应当说这在女性一生中是一个重大转折,理所当然地会引起其心理复杂微妙的变化。
诗的前两句就径直写了这一传统习俗。“三日”,谓其主动准时;“洗手”,既说明其操持家务的娴熟老道,更说明其态度的小心翼翼。她不敢有丝毫的马虎,唯恐一步不慎,给婆母娘留下不良印象,影响今后在这个家庭中的地位,甚至前途命运。“羹(gēng)汤”,是一种用不同调味品配制而成的汤,操作技术比较复杂。这大概是婆母娘事前给她限定的题目,指令其按规定要求完成。看来这个婆母娘还是挺严厉的呢。
三、四两句主要写新嫁娘烧好羹汤后的复杂微妙心理。“谙ān”,熟悉、知道;“姑”,丈夫的母亲,即婆母娘。诗歌以大跳跃形式,省去了对羹汤具体制作过程的描写,因为这不是关键,婆母娘是要品尝新嫁娘烧制羹汤的味道。这一层新嫁娘显然也是清楚的,此时她最感困惑的,也正是不知道婆母娘对羹汤味道有何偏好。在没有摸清婆母娘口味以前就贸然将其送给婆母娘品尝是愚蠢的,而且还有可能因此招来意想不到的麻烦甚至灾祸。但是事情已经逼到眼前,此时又该到哪里去了解婆母娘的口味要求呢?到丈夫那里去打听吗?刚结婚,多么不好意思!说不定他还会拿腔捏调,或者小瞧自己;再说男人家也粗心……正当她为难之时,忽然灵机一动,想到了丈夫的妹妹(即“小姑”),她年龄小,单纯,不会想那么多;她一直生活在婆母娘身边,对婆母娘的口味一定很熟悉;再说,先让(即“遣”)她尝一尝,既体现了对她的尊重,顺便也就摸清了婆母娘的口味要求,岂不两全其美?想到这里,她不禁会心地笑了,于是亲热地将小姑子唤至跟前,请她先品尝品尝自己做的羹汤。诗歌写到这里也就结束了。至于小姑子品尝后反应怎样,以及如何根据小姑子意见调适羹汤味道,又如何博得了婆母娘的满心欢喜……由于有了前面的铺垫,这些意思便都尽在不言中了。
这首小诗只是通过几个简单动作和神态的朴素描述,就不仅细腻揭示了一个新嫁娘在特定环境下的复杂心理活动,而且人们还从中窥见到了封建礼教对人灵魂的严重束缚和扭曲,难怪清人沈德潜要称赞这首诗是“一字不可移易”(《唐诗别裁》)的呢。
“新媳妇难当”——在旧社会人们普遍有这种看法。但也有些新媳妇在令人作难的处境中找到了办法,应付了难局,使得事情的发展带有戏剧性,甚至富有诗趣,像王建的这首诗所写的,即属于此类。这也是唐代社会封建礼教控制相对放松,妇女们的巧思慧心多少能够得以表现出来的一种反映。
“三日入厨下,洗手作羹汤。”古代女子嫁后的第三天,俗称“过三朝”,依照习俗要下厨房做菜。“三日”,正见其为“新嫁娘”。“洗手作羹汤”,“洗手”标志着第一次用自己的双手在婆家开始她的劳动,表现新媳妇郑重其事,力求做得洁净爽利。
但是,婆婆喜爱什么样的饭菜,对她来说尚属未知数。粗心的媳妇也许凭自己的口味,自以为做了一手好菜,实际上公婆吃起来却为之皱眉呢。因此,细心、聪慧的媳妇,考虑就深入了一步,她想事先掌握婆婆的口味,要让第一回上桌的菜,就能使婆婆满意。
“未谙姑食性,先遣小姑尝。”这是多么聪明、细心,甚至带有点狡黠的新嫁娘!她想出了很妙的一招——让小姑先尝尝羹汤。为什么要让小姑先尝,而不像朱庆馀《闺意献张水部》那样问她的丈夫呢?朱诗云“画眉深浅入时无”,之所以要问丈夫,因为深夜洞房里只有丈夫可问。而厨房则是小姑经常出入之所,羹汤做好之后,要想得到能够代表婆婆的人亲口尝一尝,则非小姑不可。所以,从“三日入厨”,到“洗手”,到“先遣小姑尝”,不仅和人物身份,而且和具体的环境、场所,一一紧紧相扣。沈德潜评论说:“诗到真处,一字不可易。”
读这首诗,人们对新嫁娘的聪明和心计无疑是欣赏的,诗味也正在这里。新嫁娘所循的,实际上是这样一个推理过程:一、前提:长期共同生活,会有相近的食性;二、小姑是婆婆抚养大的,食性当与婆婆一致;三、所以由小姑的食性可以推知婆婆的食性。但这样一类推理过程,并不是在任何场合下都能和诗相结合。像有人在笺注此诗时所讲的:“我们初入社会,一切情形不大熟悉,也非得先就教于老练的人不可。”(喻守真《唐诗三百首详析》)《新嫁娘词》所具有的典型意义,固然可以使人联想到这些,但是要直接就写这些入诗,则不免带有庸俗气。而在这首诗中,因为它和新嫁娘的灵机慧心,和小姑的天真,以及婆婆反将入于新嫁娘彀中等情事联系在一起,才显得富有诗意和耐人寻味。像这样的诗,在如何从生活中发现和把握有诗意的题材方面,似乎能够给我们一些启示。
这是一首广为流传的诗,从唐至今的诗选几乎都无一例外地选了这首诗,说明这首诗自有其独具的魅力。
这首诗写的是一位新嫁娘初到婆家的谨慎小心的心理及其行为表现。“新媳妇难当”,刚到婆家,一举一动都得小心翼翼。一方面怕人笑话,另一方面怕来自婆婆的冷眼或斥责,这是封建社会里新嫁娘的普遍心理。这位新嫁娘是怎么应付这种情况的呢? “三日入厨下,洗手作羹汤。” 古代女子出嫁后的第三天,俗称“过三朝”,依照习俗要下厨房作菜。“三日” 正见其“新”,“洗手”见其卫生、洁净,也表现了新嫁娘的郑重其事,一心想把这一顿饭做好。
但怎么才能做好这顿饭呢? 自己从来没有与婆婆一起生活过,一点也不了解她是喜欢辣呢还是喜欢咸,是喜欢麻呢还是喜欢酸。而这顿饭婆婆是否喜欢是问题的关键。如果糊里糊涂地做一顿饭端上去,肯定会引来婆婆的不满。这样人们不但会觉得她不会做饭,还会说她母亲指教得不够。但怎么解决这个问题呢?对了,小姑不是在旁边嘛! 她从小与婆婆一起生活,肯定知道婆婆的口味,何不去让她尝一尝呢?于是这位聪明的新嫁娘不但把问题解决了,同时还拉近了与小姑的关系,改善了自己在这个新家里的人际关系。“食以味为先”,只要口味合婆婆的意,别的倒在其次了。于是新嫁娘终于做了一顿合乎婆婆的口味的饭菜。这正是本诗的最后两句: “未谙姑食性,先遣小姑尝”。
这首诗通过对一个刚出嫁的姑娘在婆婆家第一次下厨做饭时所遇到的难题(“未谙姑食性”) 及其解决,刻画了一个聪明机灵的新嫁娘的形象。
点击辑期图标,畅游古诗文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