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台州人来说,清明大于年
祭祖祭英烈,食青餣、踏青不可少
徐丽娇 文/图
清明节是二十四节气之一,而二十四节气是上古农耕文明的产物,在农业生产方面起着指导作用。
清明节兼具自然和人文两大内涵,自然内涵是因为清明这一节气,万物皆新长、生命蓬勃、吐故纳新,大地呈现春和景明之象,正是播种的好时机。俗语道:清明前后,种瓜点豆。清明对于农民来说就是耕种的开始。我一直都记得母亲说:“甜冬至,苦清明。”清明来了,田间劳作也开始了。
田间摘绵青
清明得从摘青说起,小时候,清明前半个月就准备做青餣用的青,我每天放学的任务就是去田间摘青。青分为三种:绵青、粉青和马头兰,粉青也有叫艾青和花青。绵青,学名鼠麴草,长圆形的青绿色叶子,柔嫩的叶瓣上长满了细细的绒毛,内藏浅黄色的花蕊,细闻有淡淡清香。一般家有小孩或者大人有时间的都用绵青做青餣,绵青做的青餣口感醇香,色泽青碧。在我十一岁之前,外婆家和三叔婆的绵青都承包给我了。每天下午一放学就约上几个小伙伴奔往麦田、菜园边,鲜嫩的绵青藏于青青的麦苗中。扒开麦苗,害羞的绵青探出头来,一朵两朵三四朵,哇,一大片的绵青静等我的小手来。田埂边、草地上,长满了一片葱郁的绵青,透着一双双小眼睛。等我一篮篮的绵青往家提,外婆家和三叔婆家的青都足够了,清明的日子也就近了。
如果家里小孩都长成人忙于工作的,家里主母为了省时间,只能摘大朵大朵的花青或者马头兰。在我搬离祖籍地来到杜桥后,就再也没有摘过青,摘青的任务就交给了两个妹妹。后来妹妹们也外地求学,母亲也就和其他主母一样为了图快,摘马头兰或者花青来充数。
采摘到家的青洗净,放些碱焯水去苦涩味,捣烂成糊状后,揉进糯米粉中。绵青掺和的粉团浅绿色,粉团比较柔韧;粉青或马头兰掺和的粉团偏深绿色,粉团柔韧性就差多了。
糯香的青餣
清明的记忆是青餣的糯香,一个个透着绵青草香、甜糯绵软的青团。绵青掺糯米粉做的团子,各个地方叫法不同,大多地方称之为青团,也有叫清明果,唯独台州叫做青餣。台州各地做的青餣形状也尽不相同,有些地方的青餣是圆筒形的,有些地方用一种模具压成的月饼一样的。“餣”是古字,释义是“糕饼或糍粑类食品”。也许最初的青餣就如这种饼状的样子,所以才称为青餣。绵青掺和糯米粉做成的团子,呈青绿色,叫做青餣,这是最妥帖的叫法,我觉得台州人起名很有文化内涵的。
青餣分为甜餣和咸餣,最初的甜馅是赤豆拌红糖熬制成,现在的甜馅很丰富,豆沙馅拌有桂花、芝麻等配料。咸餣就更丰富了,清明前后正是春笋唱主角的时候,所以笋是少不了,猪肉、蘑菇、笋、豆腐干等主料切成丁,咸餣最不能少的就是花菜腌制的咸菜。炒肉下油锅后,放上虾皮一炒,虾皮的香味直袭肺腑。再倒入各种馅料翻炒,等阵阵香味袭鼻就可盛放在大瓷盆里。在乳白色的水雾中,刚出笼的青餣通体青绿如翡翠,轻闻清香扑鼻,咬一口糯韧绵软,糯米粉中透着草木的清香,蕴含着家的味道,浸着血脉亲情。
粉食不易消化,容易积食,但为何青餣却可以冷食呢?原因就在于艾青绵青是可帮助消食的野菜,即使和糯米掺和着吃了也不会坏肚子。自古以来,台州人的清明节主食就是碧澄澄的青餣。
祭祖祭英烈
清明雨丝洒,青枝寄哀思,泪洒青冢祭忠魂。烈士墓前的那抔黄土,是后人对英雄的敬仰,清明节最不能忘记的就是那些为国为民而奉献生命的人们。
清明节对于普通百姓来说是一个礼敬祖先、慎终追远的文化传统节日,这是中华民族最隆重的祭祖大节。祭祖最高礼敬是墓祭,就是对祖先的缅怀之情、思时之敬。对于在外经商的台州人来说,清明节大于年。过年为生意可以不回家,但是清明节是一定要回家祭祖的。
清明的来历有多种说法:说有个蛮横娇纵的年轻人靠母亲纺织度日,还经常打骂母亲。然而朝廷有令,田地荒芜者将会被处死,他无奈去祖田干活,一天无意之中看到母羊给小羊喂奶的情景,才幡然醒悟母爱的伟大,决定从此以后要善待母亲并要用勤劳来报答母亲的养育之恩。当母亲送饭前来,儿子立即去相迎。母亲却误以为儿子来打骂,一时着急滑进水塘里淹死了,儿子跳入水塘救母亲,只摸到一块木板,就把木板供起来,后来就有木板当牌位相供的习俗。这一天让年轻人清醒明理,所以把这一天定为清明节。年轻人做了苦饼在塘边祭祀木板,也就成为后人带着青餣上坟祭祖的习俗。
墓祭礼俗有着久远的历史,据考古学研究,人类最原始的两种信仰,一是对天地的信仰,二是对祖先敬仰。所以这不是迷信,而是传承了中华文明的祭祀文化。
都说“清明长长节,做到端午歇”,也有“清明长长节,做到麦熟歇’的说法。传说和明朝的戚继光在这一带抗倭有关,据说当年某村中的男子都随戚家军抗倭去了,到清明节时,有人提出要回家过节,戚家军将领为不放松节时防务,就让他们在节后轮流回家去和家人共扫祖坟,直到端午左右,全村人才都过完了清明,抗倭也取得重大胜利,从此清明长长节就沿袭下来。另一种说法是因为“清明”节时,正值青黄不接,百姓无力准备祭品,到春麦收成后才赶着“做清明”。我觉得第二种说法比较有说服力。
杜桥沿海一带,清明节的确做到端午节才结束,后来才晓得沿海一带外出做生意的人比较多,人在江湖身不由己,佳节倍思亲却不一定能回来,只能拖延时间回来上坟,所以清明节也就这样变成长长节了。
一岁一清明,清明节是令人哀思的节日,许多人去烈士陵祭先烈,举行各种向英烈致敬的活动。
清明祭祖是家族血脉的传承,是亲情纽带的联系。清明的柳为失亲的哀伤而悲号,清明的雨丝为失亲的痛楚而凄泣,让坟前的人化作殷殷血泪,那一番撕心裂肺的痛,让亲人清醒地明白肩上的重任,哪怕是踽踽独行,也要坚强地走下去。清明节,让我倍感悲怆的日子,我的记忆关乎一个个有血缘根脉的逝者。这个日子可以任意去放逐情感,让思绪任意飞向天边。清明如同牵着线的风筝,把游子的心紧紧拽回故土。
清明节,父辈除去坟头坟背的杂草,有破损的坟角添砖加泥,都说祖坟不能出气,虽说这是迷信,但修补坟墓也示后人的兴旺。当然最不可轻忽的就是在坟头培一抔新土,在古人的信仰里,祖先的坟墓和子孙后代的兴衰福祸有莫大的关系。
我摆上鲜果青餣、水果等供品,母亲则是烧纸钱、点香蜡烛,后来因为安全隐患问题,政府禁令不能带火上山,我们就带着菊花以替缅怀之意。长跪一拜,祭奠一个个新添坟,从太公到祖父祖母,再到外祖父外祖母。我亲眼目睹送走我那一个个至亲去往天堂的路。清明时节雨纷纷,那是我思念的泪滴还是思亲的愁思。那是诗人贺铸《青玉案》中的“若问闲愁都几许?一川烟草,满城风絮,梅子黄时雨。”看到这样的诗句,难道你还不懂缭绕心头的那点忧愁吗?清明的忧和愁,不是闲愁,那是一种对血脉亲情的魂牵梦绕,那是我们对生命的敬畏。
踏青与清明螺
当然清明节不完全都得沉浸在悲伤的酒杯中,还有更多让人释放心情的习俗。清明节踏青与自然亲近是中华自古的习俗,清明时节,春回大地,万物复苏,大自然中呈现一派生机勃勃的景象,正是郊游的大好时光。那一山山红艳的杜鹃花,那一树树粉红的桃花,那一片片雪白的梨花,惹得蜜蜂不能专情,忙着亲吻。田埂边,阡陌上,野葱绿茵茵,荠菜碧澄澄,巧妇们忙着摘野菜。溪河畔、山道中,俊男靓女出双入对你侬我侬,那情意绵绵,惹得蝴蝶也迷情。清明节国假三天,原野、山林到处是人影绰绰,到处是欢声笑语。游人成为山野的宾客,山野为人们奉献姹紫嫣红的锦缎。。
清明螺自然是清明时的螺蛳,清明前后的螺蛳最为丰满、肥美,故有“清明螺,肥似鹅”,“清明螺,抵只鹅”之说。古时,买不起鹅的人家就下河摸盆螺蛳,用清水养两天。螺蛳食法颇多,可与葱、姜、酱油、料酒、白糖同炒;也可煮熟挑出螺肉,可拌、可醉、可糟、可炝,无不适宜。若食法得当,真可称得上“一味螺蛳千般趣,美味佳酿均不及”了。
清明一过,农夫的田间生活真正开始了,忙着下早稻的种苗,一年的希望也就在于春的播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