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明心学课堂 第三课 心即理

徐爱录(43.4-43.5)

心即理

原文

【43.4】

爱问:“至善只求诸心,恐于天下事理有不能尽。” 先生曰:“心即理也天下又有心外之事,心外之理乎?”

爱曰:“如事父之孝,事君之忠,交友之信,治民之仁,其间有许多理在,恐亦不可不察。”

先生叹曰:“此说之蔽久矣,岂一语所能悟?今姑就所问者言之,且如事父,不成去父上求个孝的理?事君,不成去君上求个忠的理?交友治民,不成去友上、民上求个信与仁的理?都只在此心,心即理也。此心无私欲之蔽,即是天理,不须外面添一分。以此纯乎天理之心,发之事父便是孝,发之事君便是忠,发之交友治民便是信与仁。只在此心去人欲、存天理上用功便是。”

爱曰:“闻先生如此说,爱已觉有省悟处。但旧说缠于胸中,尚有未脱然者。如事父一事,其间温凊定省之类有许多节目,不知亦须讲求否?”

先生曰:“如何不讲求?只是有个头脑,只是就此心去人欲、存天理上讲求。就如讲求冬温,也只是要尽此心之孝,恐怕有一毫人欲间杂。讲求夏凊,也只是要尽此心之孝,恐怕有一毫人欲间杂:只是讲求得此心。此心若无人欲,纯是天理,是个诚于孝亲的心,冬时自然思量父母的寒,便自要去求个温的道理;夏时自然思量父母的热,便自要去求个凊的道理。这都是那诚孝的心发出来的条件。却是须有这诚孝的心,然后有这条件发出来。譬之树木,这诚孝的心便是根,许多条件便是枝叶,须先有根然后有枝叶,不是先寻了枝叶然后去种根。《礼记》言:'孝子之有深爱者,必有和气;有和气者,必有愉色;有愉色者,必有婉容。’须是有个深爱做根,便自然如此。”

【43.5】

郑朝朔问:“至善亦须有从事物上求者?”

先生曰:“至善只是此心纯乎天理之极便是,更于事物上怎生求?且试说几件看。”

朝朔曰:“且如事亲,如何而为温凊之节,如何而为奉养之宜,须求个是当,方是至善,所以有学问思辨之功。”

先生曰:“若只是温凊之节、奉养之宜,可一日二日讲之而尽,用得甚学问思辨?惟于温凊时,也只要此心纯乎天理之极;奉养时,也只要此心纯乎天理之极。此则非有学问思辨之功,将不免于毫厘千里之谬,所以虽在圣人犹加'精一’之训。若只是那些仪节求得是当,便谓至善,即如今扮戏子,扮得许多温凊奉养的仪节是当,亦可谓之至善矣。”

爱于是日又有省。

阳明心学课堂 第三课 心即理原文诵读 https://tv.sohu.com/v/dXMvMzI2OTU4NTIyLzI1MDkzNTcxOC5zaHRtbA==.html

译文

【43.4】

徐爱问:“至善只是从心上去寻求,恐怕不能穷尽天下的事理。”先生说:“心即是理。天下又哪里会有心之外的事,心之外的理呢?”

徐爱说:“比如侍奉父母的孝,侍奉君主的忠,结交朋友的信,治理百姓的仁,这些事情当中有许多的道理在,恐怕也不能不去细察。”

先生感叹道:“这种说法蒙蔽人很久了,哪里是一句话就能使人明白的?现在姑且就你提的问题来说说。比如侍奉父亲,难道要从父亲那里求个孝的理不成?侍奉君主,难道要从君主那里求个忠的理不成?结交朋友、治理百姓,难道要从朋友和百姓那里求得信和仁的理不成?孝、忠、信、仁这些理就在心中,所以说心即理。这颗心没有被私欲障蔽,就是天理,不需要外面来添加一分。以这颗纯然天理的心,运用到侍奉父母上就是孝,运用到侍奉君主上就是忠,运用到结交朋友、治理百姓上就是信和仁。只需要用功在自己心中去人欲、存天理就行了。”

徐爱说:“听了先生这番话,我觉得有所领悟。但一些旧的看法仍然萦绕于心,尚不能完全去除。就比如侍奉父母,如何让他们冬温夏凊、如何晨省昏定等诸多细节,不也需要讲求吗?”先生说:“怎能不讲求呢?只是要知道根本处,只是去讲求如何去人欲、存天理。比如讲求如何在寒冬让父母温暖这件事情,所做的也只是尽自己的孝心,唯恐有丝毫的私欲夹杂其间;如何在炎夏让父母凉爽,所做的也只是尽自己的孝心,唯恐有丝毫的私欲夹杂其间。所做的一切,都是在自己心上去讲求。如果自己心上没有私欲,纯粹只是天理,是真诚孝敬父母的心,冬天的时候,自然会担心父母受寒,自然会想办法让他们得以温暖;夏天的时候,自然会担心父母受热,自然会想办法让他们得以凉爽。这些方法都是从诚孝之心上生发出来的。先要有这颗诚孝的心,才能生发这样的条目。比如一棵树,树根就是诚孝的心,那些条目就是枝叶。树必须先有根,然后才有枝叶,而不是先找到了枝叶,然后再去种根。《礼记》上说:'孝子之有深爱者,必有和气;有和气者,必有愉色;有愉色者,必有婉容。’这一切都是必须有深爱作为根本,便自然而然有这样的结果。”

【43.5】

郑朝朔问:“至善也必须从事物上寻求吗?”

先生说:“自己的心纯粹到天理就是至善,怎么能在事物上去寻求呢?你试着举出几个例子。”

郑朝朔于是说:“就像孝敬父母,如何让他们冬暖夏凉,如何才能奉养得宜,必须求个恰当,才算是至善。所以,才会有博学、审问、慎思、明辨的功夫。”

先生说:“如果只是冬暖夏凉、奉养得宜这些具体方法,一两天时间就可讲清楚,哪里用得着学问思辨呢?只是做让父母冬暖夏凉的事情的时候,让自己的心至纯至诚达到天理才可以;在做侍奉赡养父母的事情的时候,让自己的心至纯至诚达到天理才可以。而要做到这一点,如果没有学问思辨的功夫,就不免会差之毫厘而失之千里了。因此,即便是圣人,也强调'惟精惟一’。如果只是把礼节做得很到位就可以称为是至善的话,那么,现在演戏的人,许多侍奉父母的礼节表演得极为切当,是不是就可以说他们达到至善了呢?”

徐爱在这一天又有所省悟。

阳明心学课堂 第三课 心即理  

学员心得

高同学:

1.深悟:心即理的内涵,没有人欲的心,就是天理。其奥妙在于,只要是纯粹的心,就可以合于道,例如诚于孝亲的心,就会尽孝道,诚于忠君的心,就会尽忠臣道。 2.笃行:学习用纯真的心和仁爱的心,同等对待工作努力有成绩的和工作做得不太好的员工,让他们感觉不到偏见,发挥主观能动性,积极推进工作。

王同学:

1.深悟:心外无物心外无理,去得一分人欲就得到一分天理,因为心是一切事事物物的源泉之源泉。愧对父母的养育之恩,父母才是我们的根,养的根深蒂固才能枝叶茂盛! 2.笃行:早上去父亲家看望父亲;以后每周去父亲家里两次陪伴父亲!

包同学:

1.心即理,道就是天理,天理在心中,心中拥有无尽宝藏,抉择不是向外求,向内求,内心站起来,心中有无尽智慧、仁爱、力量,由外到内,天地万物一体,向内心获取力量,心中拥有无尽宝藏。 2.遇到困难,堵上退路,退路即死路,退无可退之时,才是真正的出路。带领团队努力到无能为力,拼搏到感动自己!

杨同学:

1、心即理,就是世间一切天理都在自己的心中。其实孝心、忠心、诚信都是我们内心的宝藏,我们要善于用心去感受和体悟,并付诸于行动实践。 2、对待父母,用一颗真心去关心他们。这几天降温老家温度太低,多次给爸妈爷爷奶奶打电话邀请他们来德州家里住,他们不习惯不来,于是给他们买一些防寒保暖衣服和电暖器。

(转载务必注明文章来源“四部曲教育”,请勿擅自修改)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