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匮悬解》卷十三——呕吐的病理与辨证

呕吐四

寸口脉微而数,微则无气,无气则营虚,营虚则血不足,血不足则胸中冷。

1 寸口者,手太阴肺气之所变现也。肺主气,寸口脉微而数者,肺中宗气之虚也。(阳虚)

寸口脉微而数,微则无宗气,宗气虚则营血必虚,阴平阳秘,营卫互抱,盛则俱盛,虚则俱虚之义。营虚则血不足,血不足则不能化心火,心火不足则宗气虚而胸中冷。脉微而数,未言脉数,数为中虚,客热不降也,呕吐一,病人脉数,胃中虚冷而呕吐也;微为阳微,微乎其微,微而不浮,数也无力,数者,脉来过五,心动过速之义。(中气大虚)

  本条寸口脉微而数,是说明上条,寒在于上,医反下之之义。下之则脉见弦,故名曰虚,朝食暮吐,变为胃反。

2 水谷之化营气,行于经络,其大气抟而不行者,积于胸中,名曰宗气。宗气者,所以贯心肺而行呼吸,营气之源也。无宗气则营气虚,营虚则血不足也。宗气之根,实本于营血,血藏于肝,而血中之温气,则化君火,气乃君火之敛降也。营虚血少,不能化火,阳衰于上,故胸中冷。血阴也,而孕君火,其性温暖和煦。后世但言凉血,不知暖血,误人多矣。

3 何为宗气。本条细论之。

水谷之化营气,“营行于经络”,其大气之抟而不行者,积于胸中,命曰宗气。从“营行于经络”这段话分析,对比太阳营卫之气,营行于脉内,卫行于脉外,营卫互根,则知宗气之理。

从营卫之理以解宗气;营行于脉内,卫行于脉外,营血行于心肺之脉内,肺窍玲珑之气充者,即是肺中之卫气,此卫气即是宗气也;肺脏之窍,充满之卫气,卫气热胀,玲珑剔透,即是大气抟而不行,积于胸中,以贯心肺,而行呼吸之职。宗气者,即是充满肺窍之卫阳热胀之气也,热胀则气充肺窍灵珑,吐出吸入之间,抟而不行也,此即营血之温,卫气抟于上焦而不散也。肺中之卫虚,即胸中宗气虚,即是胸中冷之义。宗气者,营气之源也,宗气之根,实又本于营血,血不化火,火不化气,气不化血,气血互化;阴平阳秘,阴阳互根,二气周流。

附;287页,宗气积于胸中,出于喉咙,以贯心肺,而行呼吸,

222页,宗气,肺中之大气,一身诸气之宗。(呼吸之义)

493页,百合之病,百脉一宗,主气者肺,肺朝百脉。百脉之气,受之于肺,一呼则百脉皆升,一吸则百脉皆降,呼吸出入,百脉关能。

  现代医学,吸入氧气,吐出碳气。中医者,吸入肝肾,吐出心肺。呼吸之间而肺窍充满之气,即为中医之宗气也。宗气贯心肺以行呼吸。宗气即是营血之温而在心肺脉外之卫气也。

论;肺主呼吸,宗气者,是呼吸之枢机也。宗气虚而枢机病,则呼吸失职,胸膈满闷不舒也。不能敛降,则呼吸不利也。此理对比,开头篇论,中气者,升降脾胃之枢机,枢机病则升降失职,而吐利乃作。

呕吐五

先呕却渴者,此为欲解。先渴却吐者,为水停心下,此属饮家。呕家本渴,今反不渴者,以心下有支饮故也,此属支饮。

1 先呕后渴者,此为欲解,此属呕家。

先渴后吐者,此渴为支饮内阻,君相之火,逆刑肺金,是以作渴,渴而饮水,不能消受,而后作呕,后呕者是呕新进之水也,而支饮未去,是呕后不渴,故此属饮家。

呕家本渴,今反不渴者,以心下有支饮故也,此属支饮(停)。(支饮区别饮家)

2 本以呕家之呕,区别痰饮之呕。呕家之呕,津亡作渴,支饮所呕,是新饮下之水。

  痰饮二十五,呕家本渴,渴者为欲解,今反不渴,心下有支饮故也。小半夏汤主之。

  呕吐十,呕后渴欲饮水者,茯苓泽泻汤,湿盛胃降也。吐后泻湿。 

呕吐六

病人欲吐者,不可下之。

  病人欲吐者,陈宿在上,故不可下。

1 病人欲吐者,脾寒不能消化,胃气上逆故欲吐也。总因中焦虚寒,不可下之。下之败中胃气更逆。

麻瑞亭老中医

呕吐七

呕家有痈脓,不可治呕,脓尽自愈。

  呕家而有痈脓,当令其脓从呕出,不可降逆止呕,使脓无出路。俟其脓尽痈平,则呕吐自愈矣。

1 此为痈脓导致呕吐,不可治呕,脓尽则呕止,治呕则脓无出路也。

论:从本条看,所有的呕吐都归纳于本篇。黄疸篇也同,也是所有的黄都归纳到一起。还有消渴,湿渴燥渴风渴等等。当细细区别。在本条总结一下前面几条呕吐;

呕吐一,误汗致呕;(汗多亡阳)呕吐二,虚寒致呕;呕吐三,误下致呕;呕吐五,痰饮致呕;

呕吐七,痈脓致呕。

哕八

哕而腹满,视其前后,知何部不利,利之则愈。

  浊气上逆,则生呕哕。哕而腹满者,太阴之清气不升,阳明之浊气不降也,前后二阴,必有不利之部。前部不利,利其水道,后部不利,利其谷道,前后窍通,浊气下泄,则满消而哕止矣。

1 前部不利者,利其小便,后部不利者,利其大便。利其前后者,观以下诸方。本条是利其前后二窍,是治胃反呕吐之总纲,

论;单论大小便,小便不利者,大便滑溏,小便数者,大便必硬,小便利而大便泄者,中气虚寒,前后俱不利,则是下条大半夏证。本条是教辩证论治。临病必问其大小便,本条同《伤寒》阳明五十六。

(0)

相关推荐

  • 肺痿肺痈咳嗽上气病脉证治第七(2)

    <金匮要略> 肺痿肺痈咳嗽上气病脉证治第七 ――肺痈 一.病因病理.脉证及预后 [代表原文] 問曰:病咳逆,脈之何以知此爲肺癰?肯有膿血,吐之则死,其脈何類?師曰:寸口脈微而數,微則爲風, ...

  • 《金匮悬解》卷十三——各类型的下利与病理

    下利二十五章 下利一 下利清谷,不可攻其表,汗出必胀满. 1 下利清谷,是吃啥拉啥,此为中气虚寒,火不化谷之义.此为里虚,不可攻表,此非外感,也无攻表之理,攻表亡阳,是为大逆,汗出亡阳,必生胀满. 论 ...

  • 《金匮悬解》卷十三——呕吐与下利

    金匮悬解卷十三 内伤杂病 呕吐哕下利二十四章 呕哕者,阳明胃病也,下利者,太阴脾病也.胃以下行为顺,胃气上逆,则为呕哕,脾以上行为顺,脾气下陷,则病下利,总以中气之不治也. 中气者,升降脾胃之枢机,枢 ...

  • 《金匮悬解》卷十二——黄疸病理

    内伤杂病 黄疸二十三章 黄疸者,水旺土湿,外感风邪,湿郁为热,传于膀胱者也.水土合邪,法当利水而燥土,但高低不同,表里攸判.其表在经络,发其汗孔,里在膀胱,利其小便,高在上脘,吐其败浊,低在下脘,下其 ...

  • 《金匮悬解》卷十五——肺痿,肺痈,咳嗽上气

    金匮悬解卷十五 内伤杂病 肺痿肺痈咳嗽上气十三章 肺痿.肺痈者,咳嗽上气之标,咳嗽上气者,肺痿.肺痈之本.肺痿之病,内亡津液而伤火燥,肺痈之病,外感风邪而伤湿热.溯其原委,即咳嗽上气之积渐而成者,而咳 ...

  • 《金匮悬解》卷十六——胸痹心痛短气

    金匮悬解卷十六 内伤杂病 胸痹心痛短气九章 胸痹.心痛之病,浊阴逆犯清阳,责在肝肾之阴盛,心肺之阳虚,而其原,总由于中气之败.胃逆则浊阴不降,脾陷则清阳不升,是寒水凌火,风木贼土之根本也.阳宜降也,阳 ...

  • 《金匮悬解》卷十七——腹满寒疝宿食

    金匮悬解卷十七 内伤杂病 腹满寒疝宿食二十五章 腹满.寒疝.宿食,病之相因者也.寒水风木之邪,合而贼土,土湿脾陷,迫于风木之侵,滞塞不运,是以胀满,所谓肾气实则胀者(<素问>语).虽寒水之 ...

  • 《金匮悬解》卷十七——大建中汤,赤丸,大黄附子汤

    腹满十一 心胸中大寒痛,呕不能饮食,腹中寒,上冲皮起,出见有头足,上下痛而不可触近,大建中汤主之. 心胸大寒痛,呕不能饮食者,土火俱败,寒水上凌,胃气奔逆,不能下降也.腹中寒气,上冲皮起,头足出现,上 ...

  • 《金匮悬解》呕吐——小柴胡汤,半夏泻心汤,吴茱萸汤,半夏干姜散,陈皮竹茹汤

    呕吐十六 呕而发热者,小柴胡汤主之. 1呕而发热者,小柴胡汤主之.此为外感少阳经病,胆木刑胃之呕. 2 从少阳篇提纲,发热而呕,从呕吐篇理解,呕而发热.此就是少阳之呕,外感之因. 按:本条少阳之呕.本 ...

  • 《金匮悬解》呕吐——文蛤散、猪苓散,大黄甘草汤,四逆汤,小半夏汤

    饭店里的炒花蛤,是海花蛤 此是文蛤,这个应该是淡水河里的蛤蜊 药材商说鲍鱼的壳是文蛤,这个待定 呕吐十一 吐后渴欲得水,而贪饮者,文蛤汤主之.(加:兼主微风脉紧头痛.别的版本书中有,余觉方证相对,故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