干货知识,老木工的专业术语
中国古典家具在构件、制作、纹饰、工艺等方面有大量专业术语。大部分术语出自工匠之口,名称比拟大家熟知事物名字而来,很多术语诙谐有趣。但是毕竟时代久远,加之家具构件的抽象表现,有一些术语仅从字面上很难理解。
✔叠涩:出自《营造法式》最初指的是须弥座上束腰上下一次向外宽出的各层。在家具上指牙条和束腰之间的台阶。
✔冬瓜桩:圈口的一种造型,形似北方的一种冬瓜。
✔分心花:刻在牙板下缘的花纹。
✔冰盘沿:边框外缘立面各种上舒下敛的线脚。
✔吊牌:吊挂在金属饰件上的用作拉手的牌子。
✔甘蔗床:榨取甘蔗汁的用具。多流行于我国南方,至少有二百多年的历史了。造型简洁、功能明确,实用耐用,做工精美。甘蔗床的形制像板凳,面板向一端倾斜,并开圆槽与流口相通,为的是方便甘蔗汁流入放在下面的容器里。采用了杠杆的原理,只要手按榨板手柄的一端,就可以榨出果汁。
✔斗拱式角牙:角牙的一种造型,似明清建筑构件的雀替和拱子十八斗。
✔垛边:顺着边抹底面外缘加贴的一根木条,借以增加抹边可见面的厚度。垛有“摞”的意思。
✔灯草线:饱满的阳线。阳即凸,凸起的线。
✔独睡:榻,只能容得一个人睡。
✔鹅脖:椅子扶手下靠前的一根立木,往往与前足一木连做,少数为另木安装。
✔耗子尾:一头粗、一头细的构件。常见扶手椅下的联帮棍。上图中的四出头儿官帽椅的联帮棍就是耗子尾形。
✔嫁底:闷户橱的别称。因过去嫁女儿多用它来作陪嫁物品的底座而得名。
✔站牙:又名桨腿 站在墩子上,从前后抵夹立柱的牙子。
✔炮仗筒:南方匠师语,即鱼门洞,因其开孔如横着的爆竹而得名。
✔包浆:老家具表面因长久使用而留下的痕迹,因为有汗渍渗透和手掌的不断抚摸,木质表面会泛起一层温润的光泽。
✔皮壳:特指老家具原有的漆皮。家具在长期使用过程中,木材、漆面与空气、水分等自然环境亲密接触,被慢慢风化,原有的漆面产生了温润如玉的包浆,还有漆面皲裂的效果。
✔做旧:用新木材或老料做成仿老家具,以及在新家具上做出使用痕迹,以鱼目混珠。
✔鼓腿膨牙:指家具的腿部从束腰处膨出,然后向后内收,顺势作成弧形,足部多作内翻马蹄行。
✔落膛:指闷户柜、圆角柜等家具抽屉或门下面的空间,因不易被发现,可用于存放一些比较贵重的物品。
✔罗锅枨:也叫桥梁枨。一般用于桌、椅类家具之下连接腿柱的横枨,因为中间高拱,两头低,形似罗锅而命名。
✔满彻:是红木家具的一种制作工艺。满彻是指只使用单一的材质制作的红木家具称为满彻。目前,红木行业对“满彻”的意思有两种解释,一个是传统的说法,认为凡是单一的材质,没有掺其他材料的就是“满彻”。另一个说法是,唯《红木国标》论者的说法,认为不仅是单一的材质,而且一点白皮都不带的家具才可以称为“满彻”也称为“全红木”。
✔攒边:是明清家具工艺中的一个术语,是以中国传统木工工艺在家具形体结构演进中的一大发明。其方法是把心板装入采用 45° 格角榫构合的带有的通槽的边框内。
✔独板:是指家具的面板全由一块木板构成,无两块以上木板组成。
✔束腰:指在家具面沿下作一道向内收缩、长度小于面沿和牙条的腰线。束腰有高束腰和低束腰之分,束腰线也有直束腰和打洼束腰之分。束腰家具是明式家具的重要特征。
✔三弯腿:将桌类家具的腿柱上段与下段过渡处向里挖成弯折状,弯腿家具的足部多为内翻成蹄形。
✔托泥 :指家具的腿足之下另有木框或垫木承托,可以防止家具腿受潮腐烂,这一木框或垫木就是托泥。供桌和半月桌一般会有托泥。
✔霸王枨:霸王枨上端托着桌面的穿带,并用梢钉固定,其下端则与足腿靠上的部分结合在一起。榫头是榫眼下部口大处插入,然后向上一推就挂在一起了。 “ 霸王 ” 之寓意,就是指这种结构异常坚固,能支撑整件家具。挤楔:楔是一种 - 头宽厚,一头窄薄的三角型木片,将其打入榫卯之间,使二者结合严密,榫卯结合时,榫的尺寸要小于眼,二者之间的缝隙则须由挤楔备严,以使之坚固。挤楔兼有调整部件相关位置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