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战场上总结得到的武学——《辛酉刀法》

战场上为了胜利即要不断发明创造,又要不断学习改进,“知己知彼,百战不殆”,取长补短方能减少流血牺牲。《辛酉刀法》就是在战场上学习研究,改进创新总结出来的,完全是为了实战。

明代是我国武术发展的一个盛期。刀术在这一时期变化尤大,增加了倭刀的新内容。

明将何良臣谈到倭刀时说:“日本刀不过三、两下,往往人不能御。”当时御倭名将戚继光也说:“长刀,自倭犯中国始有之,倭善跃,一迸足则丈余,刀长五尺,则丈五尺矣,我兵短器难接,长器不捷,身多两断。”这些都是在抗倭战场用鲜血和生命得到的总结。

在这种形势下,民间和军队都纷纷学习倭刀术。当时有两种态度,一是完全照搬倭刀术,如《耕馀剩技·单刀法选》说:浙江刘云峰者“得倭之真传”,程宗猷从其学习“颇尽壶奥”,并“依势取像,拟其名”写 成《单刀法选》一书(见图),他的刀谱中连拔刀、鞘刀等细节也都效法“倭式”,简直不敢越雷池一步。

另一则是刀求揉合中日两国的刀法为一体,以战胜倭寇。如民族英雄戚继光的《辛酉刀法》就是这样。《武备志》卷八十六说:“长刀,则倭奴所习,世宗时进犯东南,故始得之,戚少保于辛酉阵上得其匀法,又从而演之,并载于后,此法未传。”《武备志》所载的这部《辛酉刀法》分两部分,前面是用日文写成的《隐流之目录》及其习法六势,后面是戚氏的演练法,壮十工刀法虽只有图象无解说,但我们仍能窥其概略。现存中国历史博物馆一把“戚继光军刀”(图)

系仿日本刀式所制,但其十五势演练法(图1—15,附本文后)既不同于刀谱前部分的日本刀习法,又不同于程宗猷的倭刀法,而是改双手握刀为一手握刀,一手辅助用力,并加入了中国传统刀法的内容,整套动作很有特色。在训练上,他注重“举落疾速,不使人乘隙得犯”,立足于高出倭刀术。“辛酉”即是嘉靖四十年(一五六一年)。这年四、五月间正是倭寇大举进攻浙江的时候。史载:戚继光带领戚家军冲锋拼杀,一鼓而前,疾如风雨,有进无退,一个多月,共擒斩倭寇一千四百多人,敌人焚溺而死的四千多人。这显然与戚继光探索、研究、改进委刀未有很大关系。

附:民族英雄戚继光《辛酉刀法》图谱: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