欲成大事,先得“四能”

01

能不配位,必有灾殃。

一个人的能力,不能胜任现有的位置,必定会跌落下来,爬得越高,摔得越狠。

一个人想要有一番作为,首先要有能力。别以为,滥竽充数的人,终将落荒而逃。

战国时期,秦国能够一统天下,肯定有过人之处。从其发展壮大的过程里,可以洞悉到成大事的“四种能力”。如果你能够得到一样,都很了不起了。

02

第一,成事之智。

人生的重要拐点:海量阅读,深度学习。

不学无术的人,空有一腔热血,理想只是海市蜃楼,可望不可即。

有一个叫苏秦的人,跑到秦惠王面前游说。他主张秦国马上出兵,兼并诸侯。

秦惠王说:“寡人闻之:毛羽不丰满者不可以高飞,文章不成者不可以诛罚,道德不厚者不可以使民,政教不顺者不可以烦大臣。”

羽翼不丰的鸟,怎么可以展翅高飞呢?法制不严,怎么能够治国?道德不高,怎么能够服众?

苏秦不仅没有得到重用,反而受到了羞辱。此后,他回到家里,埋头苦读。读书困倦的时候,就用锥子刺自己的大腿。苏秦读书的方法,被后人称为——锥刺股,得到赞扬。

后来,苏秦学有所成,投靠赵国,被封为武安君。

秦惠王的一番话,警醒了苏秦,也体现了自己的大智慧。

天下之大,唯德能兼备的人,才能得到。秦国的强大,离不开智慧。

如果你想成大事,你就要努力读书,尊重道德规矩,你的能力足够强大了,总能厚积薄发。寒窗苦读十余载,虽然枯燥无味,但是对自己没有坏处。

能力越强,羽翼越丰满,再大的风雨,也不怕。

03

第二,成事之计。

智者,善于谋局。三国时期,诸葛亮看到了“三分天下”的大局,然后努力去促成,帮助刘备建立了蜀国。一切都在预料之中。

秦国能够一统天下,也是早有预谋的。

有一天,秦惠王和司马错、张仪共商国是。

司马错主张攻打蜀国,张仪主张攻打韩国。

司马错认为,蜀国土地肥沃,并且国力较弱,轻而易举就能够得到,不会伤害到百姓。有了肥沃的土地,就能得到丰富的粮食,不管从道义上,还是从实力上,都是可取的。如果攻打韩国,会是一块硬骨头,得不偿失。

秦惠王采用了司马错的主张,迅速占领了蜀国,因此比东方列国更强大了。

任何一个国家,要变得强大,需要远大的谋略。一支军队,想要发展壮大,需要一个厉害的军师。

欲成大事的人,需要有长远的计划,不能草率行事。匆匆忙忙就做出了决定,总有一天,你要为错误的决定买单。

凡事要权衡利弊,做出精准判断,让利益最大化。

04

第三,成事之情。

人非草木,孰能无情?

人在社会上混,不可能一直独来独往,总是要和旁人打交道的。独来独往的人,再厉害,也只有一己之力,难成大事。

唯有借助别人的力量,才能形成“众人拾柴”的局面,事业才会有“熊熊烈火”。

有一次,秦昭王和宰相范雎在一起讨论如何打败六国的问题。

秦昭王想去攻打齐国。范雎坚决反对。

范雎认为,齐国远在东方,要去攻打的话,必须经过韩国和魏国,其中会发生什么?一切都是未知的,但肯定是有危险的。

并且,远征的话,需要投入大量的兵力,对秦国来说,不是好事。

范雎主张,和齐国联盟,然后攻打附近的国家。要利用好“感情牌”,打好胜仗。

类似的事情,在三国时期,也有。刘备和孙权联盟,打败了来势汹汹的曹操大军,通过火烧赤壁一战,刘备和孙权都扩充了领土,也打击了曹操的锐气。

人与人交往,多半是利益追逐。如果仅仅讲利益,不讲感情,就变成了唯利是图,反而会伤害到自己。不能因为利益,就放弃“人之常情”。

在争斗之中,善于借助人与人之间的感情,才能真正做大做强,无所不能。

05

第四,成事之恒。

任何事情,都需要循序渐进,不能一挥而就。谁能坚持到最后,谁就是王者。

秦国越来越强大的时候,秦王非常骄傲,完全不把周边的国家放在眼里了。

有人劝说,臣闻,王兵胜而不骄,伯主约而不忿。胜而不骄,故能服世;约而不忿,故能从邻。

真正的王者,胜利了不会骄傲,建立盟约不会着急,不疾不徐地做事,才能服众。任何事情,不能盛气凌人。

真正的王者,需要善始善终,不能半途而废。

古人言:“行百里者,半九十。”想要走一百里路,走了九十里,才是一半,不值得骄傲。

不急躁,慢慢来,坚持住,这样的大智慧,是成功的奥秘所在。

居里夫人曾说:“我们必须有恒心,尤其要有自信力!我们必须相信我们的天赋是要用来做某种事情的,无论代价多么大,这种事情必须做到。”

不管是秦国统一江山,还是居里夫人发现和炼成镭,都经历了漫长的过程,成功失败,都不要在意,谁笑到最后,谁笑得最甜。

一个人想要有一番作为,不能急功近利,更不能超出能力范围。

你的智慧,就是你的开局;你的计谋,就是你的格局;你的人脉,就是你的情局;你的毅力,就是你的定局。

作者:布衣粗食。

关注我的文字,走进你的心灵。

文中配图来源于网络。

(0)

相关推荐

  • 王小宁 | 我就是我

    天亮就要行刑了. 苏秦躺在床上,怎么也睡不着.往事历历在目-- 自从拜别老师,踏入社会,第一份儿工作就碰了一鼻子灰.他在秦国费尽口舌,秦王也不听他那一套,只好灰溜溜地回到家乡.结果是妻子不下织布机.嫂 ...

  • 读通鉴(16)纵横家的鸡血伤人

    读通鉴(16)纵横家的鸡血伤人 注:慎靓王继承周显王之位共6年,这6年时间战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魏惠王留下一个大烂滩子,燕国被纵横家把控,齐国则醉生梦死.秦国这个阶段却围绕自己的战略,拿下巴蜀,一步步 ...

  • 远交近攻:合纵连横终结者,范雎

    其实,我对纵横家是很不以为然的, 这些纵横家就是把天下看做棋盘,把国家和君臣看做棋子,然后施展纵横捭阖之术, 他们的理想可能就是整点事出来,然后名垂青史, 比如苏秦,出山后先游说秦国,被秦拒绝后又游说 ...

  • 伐蜀还是伐韩,秦惠文王的正确决定,秦统天下的第一节点

    文丨南阁水哥 秦惠王,在整个秦国历史上具有特殊的意义.他是秦国历代国君中第一位称王的人.他用重刑杀死了商鞅,但又继承延续了商鞅变法之精神与内核,让秦国终于走上了富国强兵的道路.而在制霸天下的道路上,一 ...

  • 能量有点大,灭两国,乱五国,张仪不愧是乱世丞相

    继秦孝公之后,秦国的迅速强大,使关外的诸侯国感到恐惧,六国及其他小国也开始图强做大.因为在一个弱肉强食的时代,弱小的国家只是强大国家的郡县.楚国把周朝分封在汉江流域的许多小国灭亡了就很能说明这个问题. ...

  • 欲成大事,牢记这四个字!

    文/飞鱼 古语云:"静不露机,云雷屯也." 遇事冷静,沉得住气的人,才能厚积薄发,静静等待机会的来临,成就自己. 越是没有本事的人,只会耍小聪明,不懂得深谋远虑,成就不了大事,而且 ...

  • 成大事者有四忌:气忌盛,欲忌贪,心忌满,才忌露!

    气忌盛   冲动是魔鬼,意气是祸水. 血气方刚,容易慷慨激昂: 视死如归,最后悔之莫及. 有些事要忍一忍,在清醒中放下: 有些人要让一让,在包容中谅解. 人与人,多些理解就少一些误会: 心与心,多些宽 ...

  • 欲成大事,需时刻铭记这三条“天道”

    慈 怀 观 慈怀读书会推出全新栏目"慈怀观":外观世音,内观自在.解世间迷局,洞世事学问,察人性之美,明人情道理.让我们不仅仅是观世界,更是观内心,用心灵去洞察,用心灵去过更好的生 ...

  • 人到中年,欲成大事的人,往往具备这些特质

    文/墨然 都说,做大事者不拘小节,真正能够成大事的人,一般都比普通人具备一定的能力和特质. 因为在这个世界上,从来没有无缘无故的成功,所有成功的背后都是经得起挫折和考验的. 在这个世界上,所有的成功都 ...

  • 《易经》乾卦:欲成大事,必先懂得“潜龙勿用”之理

    我本将心向明月,奈何明月照沟渠. "一命二运三风水,四积阴德五读书,六名七相八敬神,九交贵人十养生",随着个人阅历的增长,相信<易经>的人也越来越多.作为一本古老而又神 ...

  • 《资治通鉴》34:欲成大事者,不将真实想法示人

    我一直忘不了电影<教父>中的一句经典台词:永远不要让别人知道你的真实想法.这句话是老教父维托·柯里昂告诫他儿子的. 读高中时,我第一次看这部电影,第一次听到这句话的时候,我内心非常震撼,深 ...

  • 《遥远的救世主》:欲成大事赚大钱,要懂三条生存法则

    只要你努力,你在15年内至少能挣到1000万! 我给你两个建议,一是你不以求职应聘为生,要学位意义不大,应该什么有用学什么,不影响创作.经营,学个十年八年的,就为有个学习环境. 这是<遥远的救世 ...

  • 王阳明:人生欲成大事,需要破除心中3贼,早知道早受益!

    一代心学大师王阳明曾经说过"破山中贼易,破心中贼难",这简简单单的10个字,其实里面包含了心学的核心思想,也是我们快速了解心学的密码.每个人心中都有一些杂念,一旦这些杂念得不到及时 ...

  • 欲成大事者,牢记有三大要诀

    一.生于虑 "生于虑",就是要未雨绸缪,周密考虑. 在古人看来,凡事都应反复考虑.三思而行,才能够事半功倍. <大学>指出:"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