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绛:人到晚年,用“静”和“思”,修炼自己

杨绛说:“一个人经过不同程度的锻炼,就获得不同程度的修养。”

人到晚年,要用“静”和“思”,修炼自己。

静以修身,思则明理。

静处,并不意味着孤独,而是在淡雅的时光里,一个人沉淀自我,悄悄绽放。

思考,则让你探寻生命的本真,寻找人生的意义。

前半生留下的足迹,已随时光的洗涤走远,留不住,也牵不回,唯有在后半程的修炼中,才能成就更好的自己。

所以,晚年优雅的修行,就这两个字“静”和“思”,以此修炼自己。

周敦颐 在《通书·圣学》里写:

“静处则明,明则通。”

实际上,一个人懂得静处,才能冷静地立身于世

静处,意味着避开喧嚣的人群和繁杂的尘世,是独自一个时,心绪最平和的时刻,也是内心最丰盈的时刻。

当你在一片安宁中,与自己的心灵坦诚相见,才能更好地沉淀自己,绽放出更加美好的人生。

美国哲学家梭罗,曾经只身一人,在瓦尔登湖畔隐居两年。

在远离尘嚣的这两年时间里,他自始自终都是独自生活,一个人简简单单,却过得十分享受。

他在这段独处的时间里,真正认清了自己,回归了真实的自我。

正因为有了这段独特的经历,梭罗写出了传世名著《瓦尔登湖》,震撼了无数人的心灵。

静处,能让一个人看透很多东西,也能明白许多道理。

人到晚年,真正能做到静处的人,一定是幸福的,这种幸福不是外表的浮华,而是内心的沉淀。

杨绛先生,在爱人钱钟书先生去世之后,更是独自一人生活了近二十年之久。

在静处的这些时光里,她并没有消沉,而是更加珍惜一个人的生活,悟出了很多人生道理,也写出了太多的警世名篇。

《走到人生边上》,就是杨绛先生的晚年作品,毫无多余渲染的笔墨,如同一位老人在耳边喃喃细语,像是对人生的检视。

《我们仨》,更是再次让她体验了与丈夫和女儿相爱相伴的生命历程,就像重新活了一次。

这种对亲人的眷恋,和对人生的领悟,也只有在静处之中,才能让自己坦然面对,既怀念过去,也成就自己。

之后的时光里,杨绛还自学外文,掌握多种语言,独自一人翻译《裴多》,翻译《堂吉诃德》,成为毕生热爱的事业。

此外,杨绛写了很多回忆性散文,把自己一生的经历,都浓缩成智慧的精华,让生活中的人们深受启发与鼓舞。

对于杨绛先生,静处并不孤独,相反,她在静处中沉淀自我,既有对事业的热爱,也有对生命的追求。

她晚年的时光里,一生都在创作,把最好的时光留给自己,也把对人生、婚姻、情感、灵魂的启迪,奉献给他人,可谓人生的至高境界。

林徽因说:“真正的平静不是远离喧嚣,而是在心里修篱种菊。”

所以,人到晚年,需要静处,在静处中,不断丰盈自己的灵魂。

好好修炼自己的品性,不必花费过多的时间与精力,去在生活中觥筹交错,结交那些无关痛痒的“朋友”。

人,最需要的就是取悦自己,活好自己,不为名利所累,也不为金钱所惑。

适时静处,才能让你看清自己想要的,究竟是什么。

学会与自己相处,在静处的沉淀中,找回真实的自己,让自己变得更好,这才是最重要的。

杨绛说:

“我正站在人生的边缘上,向后看看,也向前看看。向后看看,我已经活了一辈子,人生一世,为的是什么呢?我要探索人生的价值。向前看呢,我再往前去,就什么都没有了吗?”

人到晚年,时常思考,才能寻得人生的真谛,才能让自己率性而活,并活得优雅。

人生,大抵是这样,年轻时为生活奔波劳累,到了晚年,当一切归于寂静,关于人生边上的问题不请自来。

思,能带给人清醒,找回生命的本真。

杨绛在《走到人生边上》一书中,最后一问:“人生的价值是什么?”

或许,你我无法回答这过于智慧的问题,但终归有一点是不错的,就是杨绛写了几页纸来阐述人生的价值:

做有功德的事,做有信仰的人。

杨绛先生,即使百岁,也依然过着充实的生活,锻炼、思考、写字。

人到晚年,保持思考的习惯,往往会做出令自己也意想不到的成绩。

当你真正享受一个人的清欢,你会有更多的思考,也会有更多的灵感和感悟,很多曾经看不清的东西,都会随之而变得清晰起来。

这就是心灵上的升华,也是回归本心,是一种精神上真正的安宁。

此外,懂得思考,也会让你看开很多事情。

勒·克莱齐奥曾说:

“人间的事往往如此,当时提起痛不欲生,几年之后,也不过是一场回忆而已。”

人到晚年,懂得放下,也不失为一种智慧。

人这一生中,有些事想不明白,往往活得累,当你看清楚了,也就释然了。

如今的社会,物欲横流,人们总是攀比于别人的幸福,须不知,过好自己的日子,才是最重要的。

人生有很多痛苦,多半其来自于自身,之所以活得累,就是看不开一些事情。

所以,人到晚年,不必再执着于此。

看开一点,内心云淡风轻,活在当下,福气自然来。

只有内心祥和,才不会被生活所左右,所以一定要从容淡泊。

余生的时光里,多思考,多参悟生命的本真,以此修炼自己,才能有真正心灵上的自由。

写在最后:

杨绛说:“灵性良心人人都有,经常凭灵性良心来克制自己,就是修养。”

当人到晚年,我们看透了许多人和事之后,更需要好好修炼自己。

静,不为世事所纷扰,懂得沉淀自己。

思,不为生活所左右,懂得人生取舍。

所以,人到晚年,懂得静处,时常思考,既是一种智慧,更是一种境界。

END.

(0)

相关推荐

  • 越安静的人,内心越藏着大智慧,别不信

    罗素说:"所谓幸福的生活,必然是指安静的生活,原因是只有在安静的气氛中,才能够产生真正的人生乐趣." 只可惜在这个世上,并不是所有人都喜欢安静,他们习惯将安静等同于孤独,总觉得一个 ...

  • 杨绛:很清醒的6句话,读懂受益终身

    作者:洞见·安娜贝苏 生活越是浮躁,越应静心读读杨绛先生. ♬ 点上方绿标可收听洞见主播亚楠朗读音频 2016年5月25日,105岁高龄的杨绛先生辞世. 世间依旧热闹如许,先生轻轻转身离去. 正如她笔 ...

  • 让生命溢满芬芳

    ​ 让生命溢满芬芳​文/秋水如梦    编辑/Seanli​​ 人生,因美的点缀更加多彩,美,因存留人生才更有内涵.思念无声,却留心间,问候简短,却使人温暖.让生命溢满芬芳,让内心充满快乐,走过一年又 ...

  • 读杨绛《百岁感言》有感

    ​今天是2021年7月17日,是杨绛先生诞辰110周年的日子.在这个特殊的日子,我重读杨绛先生的<百岁感言>一文,又有新的感触.每读此文,总要思索良久,都会被文中的哲理深深感动. 说实在的 ...

  • 多少来日方长,最终都在败在了世事无常|阅读时光

    文丨温心 诵丨竹子 来源:诗词天地(shicitiandi) 有人说,季节随时间变换,人生随岁月递减.四季的轮回,像极了我们的一生. 秋风起,秋意浓,匆匆又一年,岁月不堪数,故人不如初. 我站在秋的路 ...

  • 杨绛先生说过:每个人都会有一段异常艰难的...

    杨绛先生说过:每个人都会有一段异常艰难的时光,生活的压力,工作的失意,学业的压力,爱的惶惶不可终日,挺过来的,人生就会豁然开朗,挺不过来的,时间也会教你,怎么与它们握手言和,所以不必害怕的. 我们在面 ...

  • 如何激活自我的潜能:独处时滋养内心,群处时拓展世界

    (获赠十本精选心理成长电子书) 为你的人生与成长加持能量 文/乐乐 唐若心学原创作品,违者必究 卡尔·马克思说过:"人生而孤独,但又不甘孤寂,世间万物都是相互依赖的."人本就是一个 ...

  • 杨绛:女人晚年最好的的活法,就两个字“静处”

    杨绛说:"人间没有单纯的快乐.快乐总夹带着烦恼和忧虑. 人间也没有永远." 因此,女人晚年,最好的活法,就这两个字:静处. 人生有起有落,看得通透,抓住当下,把握此刻,珍惜拥有,才 ...

  • 杨绛先生说:“岁月静好是片刻,一地鸡毛是...

    杨绛先生说:"岁月静好是片刻,一地鸡毛是日常,即使世界偶尔薄凉,内心也要繁华似锦, 浅浅喜,静静爱,深深懂得, 淡淡释怀,望远处的是风景, 看近处的才是人生,唯愿此生, 岁月无恙:只言温暖, ...

  • 杨绛:人到晚年,女人懂得“静处”,才是人生最高级的活法

    杨绛说:"人间没有单纯的快乐.快乐总夹带着烦恼和忧虑. 人间也没有永远." 因此,女人晚年,最高级的活法,就这两个字:静处. 人生有起有落,看得通透,抓住当下,把握此刻,珍惜拥有, ...

  • 杨绛先生:别等后悔了才明白,谁该是晚年最值得依靠的人

    #分享养老这些事儿# 杨绛先生曾经说:"我渐渐发现,一个人活着,其实仅仅是一个人的事,生活关照型的朋友可能了解我身上的每一颗痣,不一定了解我的心:精神交流型的朋友可能了解我的心,却又常常拂我 ...

  • 杨绛:人到晚年,明白这三件事,人生才会豁然开朗

    年轻时,总以为老了的时候,能依靠的是老伴,是含辛茹苦养大的子女. 但是,现实却不是这样. 作为子女的我们,并没有按照心里所想的那样,去关心和陪伴我们的父母:而我们的子女,也在成长之后,和我们渐行渐远. ...

  • 杨绛:老了才明白,晚年最亲的人不是老伴儿和子女,是这个人

    仲念念陪你一起读书/书评系列本篇解析:杨绛<走到人生边上><我们仨> 曾经有一段时间,我一直在看杨绛先生的书,看完再去找她的相关资料.听着她温柔又优雅地接受采访,内心无比感慨. ...

  • 杨绛:“你可能在一个人面前一文不值,却在...

    杨绛:"你可能在一个人面前一文不值,却在另一个人面前是无价之宝.务必谨记自己的 价值所在,这就是人活着的道理.做你自己,爱你的人自然爱你." 刚经历一段痛苦的感情,杨绛先生这段话我 ...

  • 民国才女杨绛:人过百岁才明白,最亲的人并不是老伴儿和儿女

    杨绛.钱钟书都是文学创作者,两人这一生积攒了多少稿费不得而知,但杨绛先生并没有用这笔钱来改善自己的生活,2001年杨绛回到了母校清华,此时的她又多了另外一个身份:"好读书奖学金"捐 ...

  • 【品读】杨绛:人需要锻炼

    了解自己,不是容易.头脑里的智力是很狡猾的,会找出种种歪理来支持自身的私欲.得对自己毫无偏爱,像侦探侦察嫌疑犯那么窥伺自己,在自己毫无防备.毫无掩饰的时候--例如在梦中,在醉中,在将睡未睡的胡思乱想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