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学会抵御不良情绪,就是在带领孩子一起成长

1、

生活里经常有这样的镜头。

孩子出去玩耍,时和父母说好回家时间,却迟迟没回,父母开始担心着急。

孩子打开家门的一刻,父母提着的心终于放下来,可是转忧为喜的心情马上被愤怒代替,家长对着孩子大吼:“你看看现在几点了!你还知道要回家吗!”

孩子呆在当场,接着冲回房间,狠狠关上房门。

其实,孩子回家,父母本来想说:“你回来太好了,我一直很担心”,但是却在那一瞬间被愤怒的情绪控制,开始对孩子吼叫。

而孩子本来心怀愧疚,想和父母解释晚归的原因,却因父母的情绪失控有了逆反心理,关上房门的同时,也关上了自己的心门。

很多时候,由于控制不了自己的情绪,我们无法把我们的关心和善意传递给自己的孩子,而孩子也用扭曲的情绪来回应,结果导致父母和孩子的心越来越远,也越来越难以沟通。

2、

缺乏情绪管理能力,是许多父母的通病。

photoed by Maggie Lindeman

父母是孩最大的环境,对孩子的影响常常贯穿孩子的大半生。如果父母情绪特别不稳定,那孩子就时时刻刻暴露于灾难现场。

父母和孩子之间,那些让彼此纠结的源头,那些偶尔存在的小摩擦,其实很多都不是什么大问题,但很多父母却总是下意识的关注孩子的缺点,有的甚至形成执念,一点就炸。

如果父母不能控制自己,经常对着孩子发脾气,会导致孩子焦虑、压力和抑郁的程度增加,行为问题也随之增加。

更可怕的是,孩子会情不自禁地模仿自己的父母,用儿时父母对待自己的方式去对待自己的亲人和朋友。虽然知道这样有问题,但却很难控制情绪。

知乎有位网友说,我的父亲脾气很不好,常常莫名其妙地冲我吼,我一直活得小心翼翼,害怕不知道为什么又会被骂,导致我十分敏感,我会特别在意别人的情绪,一旦当他人的态度有变化,我就开始不断反思是不是自己哪里做得不够好。

另外,我还十分易怒,我发现我好像慢慢变成自己最讨厌的样子,如同父亲那样。

心理学中,有个术语叫强迫性重复。意思是说,在成年以后,我们会在潜意识的主导下,重复童年时经历的类似的痛苦,比如:

那些在单亲家庭中长大的孩子,他们长大后更容易离开自己的伴侣;

那些在情绪化家庭中长大的人,他们可能也缺乏控制自己情绪的能力。

如果父母经常情绪失控,那孩子也不会表达自己,不懂识别情绪,更不知道如何控制情绪。这样的孩子长大后在工作和生活中更容易产生愤怒、冲动、绝望等极端情绪,在无意识中又继续下一个轮回。

3、

要想斩断这个轮回,作为成年人的我们,首先要学会管理自己的情绪。

生气是人的天性,当我们受到刺激的时候,就会下意识的想要发泄。但是,这样的发泄,经常给身边的人造成很大的困扰,所以,控制生气的情绪,不危害他人,是基本的道德准则。

有一副心理学图,叫 Anger Iceberg;心理学解释是,情绪失控往往是一个人的表象(海面上的冰山);在情绪后面,其实藏着很多我们一般意识不到的深层原因(海面以下的冰山)。

图片来自网络

比如:对自己失望、对别人失望、难堪、屈辱、害怕、伤心、愧疚、孤单、无助、挫折、担忧、嫉妒、被冒犯、被拒绝、被威胁、被忽视、不被信任、感到受了不公正的待遇,缺乏安全感,等等 ...

这些冰山下的想法,这些才是导致人们情绪失控的内在原因,而这些想法往往指向对自我价值的攻击,是来自于一种深深的无力感。正如王小波所说,人类一切痛苦,是因为自身无能的愤怒。

所以,管理情绪,也意味着更深入的认识自己,更好的接纳自己。只有成为情绪的主人而不是奴隶,才能真正做自己。对自己的认识和接纳越多,就越能控制自己的情绪。

当我们情绪产生时,别忘了先想一想这两个问题。

一、自己现在体会到什么情绪?

二、我为什么会有这种感觉,引发情绪的这个想法和事件到底是什么?

每个情绪的后面,都有一个想法,触发我们情绪的,不光是具体的事件,还有我们脑子里的这个想法。

抓住这个想法。知道自己为什么生气,就可以有意识地控制自己的情绪,告诉自己:这次,我会试着换种角度去看问题,不再生气。

往往到了这个反思的步骤,我们失控的情绪就会自动停下来。

4、

除了管理自己的情绪,父母要及时对孩子的情绪进行疏导。

photoed by unknown artist

孩子遇到困难时,家长可以和孩子一起做一做上面的情绪冰山的练习,还可以试试下面的这个四步回应法则。

一、专心听孩子倾诉

父母耐心地听孩子的诉说,了解孩子的情绪产生的原因。切忌在不了解情况时随意下判断。

二、认同孩子的感受

站在孩子的角度看待问题,标明孩子的感受,有同理心,对孩子的情绪表示理解和认同。孩子的感受是事实,接纳孩子的情绪,而不是责怪孩子为什么会有这样的情绪,才能进一步解决问题。

三、帮孩子理清事情的前因后果

和孩子一起分析事情和情绪产生的原因和逻辑关系,让孩子思考结果是否满意,原来的处理方式是否合适。

四、找到解决方案

正面导向,积极沟通,让孩子主导及安排解决方案。

这样的沟通方式,会让孩子慢慢产生自主感和胜任感。家长还可以和孩子一起制定一些情绪解决方案,比如转移注意力,脱离让自己生气的环境等办法。

父母要记得,无论孩子犯错与否,父母都应该控制情绪,学会好好说话。责打辱骂不仅对改变孩子的言行无效,还会影响孩子的身心健康成长,伤害亲子关系。

只有家长多陪伴孩子倾听孩子,正面引导孩子,孩子才会慢慢走出不良情绪和心理阴影,成为更好的自己。

前苏联教育学家霍姆林斯基曾说,我们要像对待荷叶上的露珠一样,小心翼翼地保护儿童的心灵。

我想,我们也要同样的呵护自己的心灵,温柔善待自己,接纳自己。接纳自己的不完美,接受孩子的不完美,学会尊重孩子,守住自己的边界,是每位父母必修的功课。

我们越能接纳现实,事情就越会朝好的方向改变。而一个家庭彼此的包容和关爱,就是我们抵御不良情绪、保障家庭成员共同成长的最坚实的心灵防护。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