赏国画 | 成交价36.25万美元,赵雍人物卷鉴赏

元 赵雍 河梁泣别图卷 纽约苏富比成交价36.25万美元

元代书画家赵雍《河梁泣别图》卷作品尺寸为 28×148.2cm。

钤印:〈赵〉「仲穆」。〈李〉「平书」。〈震〉「在廷」。〈王〉「王宠之印」、「王履吉印」。〈文〉「文徵明印」、「衡山」。〈彭〉「孔嘉」、「沛彭年印」。

藏印:〈戴〉「戴培之家珍藏」、「翰墨轩主人」、「戴植秘玩」、「古润戴培之收藏书画私印」。〈周〉「宁卿周氏梦三山房」、「周梦公秘籍印」(两钤)。并「多龄审定」

签书:元赵仲穆〈河梁泣别图〉真迹。且顽题签,第000五号。引首:河梁泣别图。左庵方伯以赵仲穆此图见示,且属为题首,自愧腕力稚弱,不足副斯妙迹耳。戊申(1908)上巳,震均引书。

款识:吴兴赵雍画。题跋:〈王〉漠漠愁云海戌迷,十年何处望京师。李陵罪在偷生日,苏武功成未没时。铁石以存无境变,君臣义重与天期。纵饶夜久胡尘黑,百炼丹心涅不缁。雅宜子王宠。〈文〉泣别河梁恨未消,归心恻恻汉天遥。李陵莫论兴亡事,谁识苏公是久要。征明。〈彭〉落尽旄头信义全,刚肠几度茹羊旃。雁书不与苏郎便,啼血东归化杜鹃。彭年。

李平书署签、震均题引首。王宠、文徵明、彭年题跋。(阴山工作室)

引首

作品鉴赏

李陵与苏武告别,临别赠诗有:“携手上河梁,游子暮何之?徘徊蹊路侧,悢悢不得辞。”。后来“河梁”即专指送别之地。此作以李陵与苏武“河梁宴别”的史实为题材,赞颂了苏武的民族气节。

《汉书》《李广苏建传》记载了“河梁宴别”的史实:“初,武与李陵俱为侍中。武使匈奴。明年,陵降,不敢求武。久之,单于使陵至海上,为武置酒设乐,因谓武曰:'单于闻陵与子卿素厚,故使陵来说足下,虚心欲相待,终不得归汉,空自苦亡人之地,信义安所见乎?前长君(苏武大哥)为奉车,从至雍阳宫,扶辇下除,触柱折辕,劾大不敬,伏剑自刎,赐钱二百万以葬。孺卿(苏武二哥)从祠河东后土,宦骑与黄门驸马争船,推堕驸马河中溺死。宦骑亡,诏使孺卿逐捕不得,惶恐饮药而死。来时,太夫人已不幸,陵送葬至阳陵。子卿妇年少,闻已更嫁矣。独有女弟二人,两女、一男,今复十余年,存亡不可知。人生如朝露,何久自苦如此!陵始降时,忽忽如狂,自痛负汉,加以老母系保宫。子卿不欲降,何以过陵?且陛下春秋高,法令亡常,大臣亡罪夷灭者数十家,安危不可知,子卿尚复谁为乎?愿听陵计,勿复有云。’武曰:'武父子亡功德,皆为陛下所成就,位列将,爵通侯,兄弟亲近,常愿肝脑涂地。今得杀身自效,虽蒙斧铖汤镬,诚甘乐之。臣事君,犹子事父也。子为父死亡所恨。愿勿复再言。’陵与武饮数日,复曰:'子卿壹听陵言。’武曰:'自分已死久矣!王必欲降武,请毕今日之欢,效死于前!’陵见其至诚,喟然叹曰:'嗟乎,义士!陵与卫律之罪,上通于天!’因泣下沾衿,与武决去。”

关于李陵和苏武这二人的故事,国人大都已耳熟能详。后人对二者的评价可谓是天壤之别了。一个被认为是汉奸,一个被认为是忠良。苏武是忠良,从李陵开始便已有此论,自不必说。对于“汉奸”李陵,笔者觉得“汉奸”这个帽子似乎并不十分恰当,因为有时候,忠和奸并不能将五花八门各式各样的人物全部概括。其实对于李陵和苏武的评价,李陵自己便已经清楚地说了:“你真是义士!我与卫律的罪过上通于天!”这个自评还算公正。李陵投降了匈奴,广义上说,“汉奸”二字不可推卸,但这个结果,他着实并非发自本心,他有自己的无奈,对于兵败投敌这不可饶恕的罪过,虽然汉武帝、李广利等人都有不可推卸的责任,但这并不能抹煞李陵自身的罪过。李陵并非胆小贪生之辈,可他做错了事情,走向了一条无法回头的不归路,他没有苏武宁死不降的决心,也失去了继续报国的动力,命运捉弄了他,可历史没有宽恕他。

元代诗人萨都剌有《过李陵台》诗云:“降入天骄愧将才,山头空筑望乡台。苏郎有节毛皆落,汉主无恩使不来。青草战场雕影没,黄沙鼓角雁声哀。那堪携手河梁别,泪洒西内骨已灰。”(“节”字有双重意思)明代民族英雄于谦有《苏李泣别图》诗云:“啮雪吞毡瀚海头,节旄落尽恨悠悠。孤臣不为一身惜,降将应怀万古羞。虏塞旅魂惊永夜,秦关归兴动高秋。表忠凌阁图形象,未数当年博陆侯。”两诗都如胡诗一样,并非单写李陵,而是把他和苏武对比着写,一褒一贬,爱憎分明。(摘自陈坚的博客)

赵雍,元代书画家。字仲穆,湖州(今属浙江)人。父赵孟頫,故元翰林学士承旨,赠荣禄大夫,江浙等处中书省平章政事,赠魏国公,诣文敏。母管氏,赠魏国夫人。赵雍以父荫入仕,官至集贤待制、同知湖州路总管府事。书画继承家学,赵孟頫尝为幻住庵写金刚经未半,雍足成之,其联续处人莫能辨。配刘氏,封归安县君,三子,凤,麟,燕;一女淑瑞 适钱塘崔复。擅山水,尤精人物鞍马,亦作界画。书善正、行、草,亦长篆书。精鉴赏。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