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笔谈】真假性左束支阻滞心电图的鉴别
循心电踪迹,探心脏奥秘!
作 者:彭信怡,黄丽洪,刘兴鹏
作者单位:首都医科大学第三临床医学院(彭信怡,黄丽洪,刘兴鹏);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心脏中心(黄丽洪,刘兴鹏)
基金项目:北京市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7202050)
摘 要
左束支阻滞(left bundle branch block, LBBB)是不良心脏事件的独立预测因素,与不良预后密切相关。然而,心电图呈LBBB样并不意味着左束支传导功能完全阻断(真性LBBB),尚存在左束支传导延缓、室内阻滞等假性LBBB样图形(假性LBBB)。由于真假性LBBB的病理生理学、治疗方式及预后明显不同,因此准确鉴别二者尤为重要。本文总结了真假性LBBB的心电图特征、临床意义及如何识别真性LBBB。
关键词
完全性左束支阻滞;传导延缓;室内阻滞;心电图
引用格式:彭信怡,黄丽洪,刘兴鹏. 真假性左束支阻滞心电图的鉴别[J]. 实用心电学杂志, 2021, 30(3):153-158.
左束支是心脏传导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左束支阻滞(left bundle branch block, LBBB)是不良心脏事件的独立预测因素。LBBB常见的治疗方式包括心脏再同步化治疗(cardiac resynchronization therapy, CRT)、希氏束起搏(His-bundle pacing, HBP)和左束支起搏(left bundle branch pacing, LBBP)等。然而很多心电图呈LBBB图形的患者对上述治疗的反应性不佳,很大程度上是由于此类患者的LBBB实为“假性LBBB”所致。由于真性LBBB和假性LBBB的病理生理特征和治疗方法均存在较大差异,因此正确区分二者临床意义重大。
1
左束支阻滞的危害
研究显示,在33~71岁的人群中,男性LBBB的患病率为0.43%,女性为0.28%,且发病率随年龄的增加而逐渐升高。LBBB发生时,右室在左室之前被激活,导致心室电学及机械学失同步,并造成不良的长期预后。
2
真假性左束支阻滞的定义及病理生理机制
2.1 真性左束支阻滞的定义
2009年,美国心脏协会(AHA)、美国心脏病学会(ACC)和美国心律学会(HRS)共同更新了LBBB的定义。随后,由于研究者观察到真性LBBB患者的QRSd更长,且有顿挫和切迹,Strauss等据此提出了更严格的LBBB定义,以区分真假性LBBB,并更好地预测患者对CRT的反应性。Strauss等认为,符合此种心电图标准的患者更能代表“真正的”LBBB。
2.2 假性左束支阻滞的定义
在真性LBBB患者中,其跨室间隔平均传导时间30~40 ms,然而,Auricchio等的研究显示,一些心电图呈LBBB模式的患者左室跨室间隔平均传导时间<20 ms,意味着这些患者并不存在真性LBBB。无独有偶,研究人员在36%的体表心电图呈LBBB的人群中检测到了完整的浦肯野激动,这些人群也是假性LBBB患者。顾名思义,假性LBBB是指心电图表现类似LBBB,但实际上仍然存在左束支传导的情况。假性LBBB通常呈现为左束支传导延缓和左室室内阻滞两种形式。
2.2.1 左束支传导延缓
心电图呈LBBB样图形的患者并不意味着其左束支传导功能的必然阻断,一种较为常见的假性LBBB表现为左束支传导功能尚存,但传导速度极度延缓;而真性LBBB则表现为左束支传导功能的完全丧失。束支传导速度降低即可表现为束支阻滞样图形,当左右束支传导速度相匹配时,心电图表现为正常QRS图形;当左束支传导速度显著慢于右束支时,心电图呈LBBB形态;当右束支传导速度显著慢于左束支时,心电图呈右束支阻滞(right bundle branch block, RBBB)形态。见图1。
2.2.2 左室室内阻滞
2.2.3 真假性左束支阻滞的病理生理机制及鉴别方法
Vassallo等的研究纳入18例体表心电图呈LBBB图形的患者,并对其左室心内膜的最早激动点进行标测,发现2/3的患者存在1个最早激动点,通常位于左室间隔部,为真性LBBB;另外1/3的患者存在2个最早激动点,1个在左室间隔,1个常在左室后基底部。从病理生理角度考虑,另外1/3的患者不符合LBBB的特征,为假性LBBB。另外,也可通过三维电解剖标测鉴别真假性LBBB。① 左室激动模式不同:在左室激动的前50 ms,假性LBBB(室内阻滞)较真性LBBB激动更快且相对均一。② 当标测室间隔激动模式时,假性LBBB表现为多个电突破口,并可记录到浦肯野纤维电位;而真性LBBB患者的左室仅有单个电突破口,且记录不到浦肯野纤维电位。
3
如何识别真性左束支阻滞
3.1 对真性左束支阻滞心电图特征的解释
另外,真性LBBB时QRS波常伴切迹或顿挫,当右室和室间隔除极时,QRS波的前1/3位置(约50 ms处)出现第1个波峰;当左室除极时,QRS波的后1/3位置(约90 ms处)出现第2个波峰,两个波峰相距40~50 ms。上述明显的顿挫是真性LBBB典型的心电图特征(图3)。
Strauss标准识别真性LBBB较为敏感,研究显示,当V1、V2、V5、V6、Ⅰ、aVL导联中至少2个导联同时出现QRS波中间部切迹时,常为真性LBBB,而室内阻滞等假性LBBB患者中大多数无此心电图形态。
3.2 V1导联形态
假性LBBB时,由于左束支尚有残存的传导功能,室间隔会形成由左向右的除极,从而在V1导联形成向上的R波。而此时右室游离壁由心内膜指向心外膜的除极,也会在V1导联形成方向相同的向量,两者叠加后将在V1导联形成振幅较大的R波。
3.3 对Strauss标准的评价
通过腔内多极标测导管确定的LBBB阻滞部位是诊断真性LBBB的金标准。利用腔内多极导管标测技术,在健康患者中可标测到希氏束电位和左束支电位。而对于真性LBBB患者,其左束支电位消失,为诊断真性LBBB的金标准。Upadhyay等的研究显示,在体表心电图呈LBBB图形的患者中,有36%的患者腔内标测结果仍显示出浦肯野纤维的激动,且无法通过希浦系统起搏纠正其QRS波时限及形态的变化,其正是假性LBBB患者。换言之,临床心电图呈LBBB形态者中,仅有64%为真性LBBB患者。
4
鉴别真假性左束支阻滞的临床意义
研究显示,相较于假性LBBB患者,真性LBBB患者左室电活动、机械活动的同步性更差。由于真假性LBBB的病理生理机制不同,其治疗方式也存在明显的差异。对于真性LBBB患者,其左室侧壁或侧后壁最后激动,可在侧壁放置左室电极以纠正心室不同步;此类患者适合CRT治疗,心功能改善也更为显著。另外,左室射血分数(left ventricular ejection fraction,LVEF)降低合并QRSd延长的心衰患者从CRT治疗中获益较多,扩张型心肌病合并完全性LBBB是CRT治疗较为理想的适应证。
5
小结
作为一种心电图概念,LBBB图形并不意味着左束支传导功能必然的阻断(也有存在残存传导、室内阻滞的可能)。准确识别真假性LBBB,对确定患者的最佳治疗策略至关重要。诊断真性LBBB的金标准是腔内电生理标测所证实的左束支传导功能的完全阻断,但现阶段仍缺乏可替代金标准的心电图诊断依据。Strauss标准或是目前所有诊断标准中相对较好的,但也存在敏感性高、特异性仍有待提高的不足,未来仍需进一步完善。
相关论文集锦